• 41.83 KB
  • 2021-04-14 发布

农村电子商务调研报告三篇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村电子商务调研报告三篇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农村电子商务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农村电子商务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县作为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具有产业规模,适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因此,我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 我们通过制定调研方案、组成调查组,走访农业企业、平台网点、发改、商务、邮政等相关职能单位,深入深度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一、**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 ‎(一)全县生态特色农业产品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情况  ‎ 农村电子商务调研报告三篇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农村电子商务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农村电子商务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县作为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具有产业规模,适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因此,我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新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 我们通过制定调研方案、组成调查组,走访农业企业、平台网点、发改、商务、邮政等相关职能单位,深入深度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一、**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 ‎(一)全县生态特色农业产品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情况  ‎ 我县物产资源丰富,生态农业独具特色。我们经过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品牌化发展。一是生态特色种植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烤烟、马铃薯、食用菌、高山蔬菜、核桃等本地特色经济作物和板蓝根、桔梗、丹参、连翘等中药材种植已达到规模化水平。种植面积达46.7万亩,覆盖全县16个镇办243个行政村6.3万余户。二是实现生态特色养殖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生态黑猪、土鸡、中华蜂、肉兔等特色养殖业品牌化、基地化发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64.94万头,禽达到218.2万只,中华蜂达到4.2万箱,肉兔62万只。三是延伸农特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稳步推进集约化发展。**豆腐、豆制品、核桃油、香茹、黑木耳等融入西安、江苏等大中城市消费市场,成为我县特色农业的品牌和名片。  ‎ ‎(二)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物流快递服务业快速拓展,有力推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一是农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至臻完善。目前,光纤宽带网、移动通信网和广电有线网络实现了村村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覆盖信息网络体系。二是通村、通组水泥路路面等级化基本形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三是快递物流业不断发展。我县已有京东、圆通、顺丰、中通、韵达、申通等14家成熟运营的专业快递物流企业,物流配送能力遍及城乡村落。四是农村电子商务设施逐步完善场地、办公、运输车辆、保鲜技术的设施配备在逐步规范化运作中不断完善。  ‎ ‎(三)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90余家中小企业利用“京东”、“淘宝”、“天猫”、“村掌柜”、“邮乐购”、“供销在线”等网站,加入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上交易;有120余家企业、农特产专业合作社、商家等小微企业,通过网络宣传企业、发布产品信息、拓宽销售渠道;有200余家网商开展网上交易,其中从事农特产品经营的达120余家,电子商务从业人数不断增加。  ‎ 二、我县农村电子商务特点  ‎ 一是政策环境保障有力。全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实施方案》《农产品网路销售方案》《农村物流发展实施方案》《电商培训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 二是农村电商平台发展迅猛。坚持电商发展与旅游相结合,通过电商平台打造**特色小镇、旅游资源、绿色特产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电商发展与跨境贸易相结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不断扩大**农产品的对外销量。**年,全县共有电商企业45家,其中3家县级电商运营中心、4家镇级电商服务中心、镇村电商示范形象店(点)16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家。  ‎ 三是电商扶贫作用凸显。立足实际、依托产业,电商扶贫深入有效开展。制定了《**县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实施方案》,与苏宁易购、楚楚街等一线电商平台签订扶贫战略协议,加快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年全县40余家电商企业、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电商扶贫、电商创业培训,**年开展电商培训12次,培训人员1100人,其中在册贫困户790户,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760元。  ‎ 四是营销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实施“互联网+农业”品牌战略,做实叫响了“**山地农产”品牌,**农特产品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江宁电商产业园建成**特产馆,在我县投资6000万元、建成1万平方米的西北核桃交易中心,目前,网上销售额2.52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达8900万元,较上年增长20%。  ‎ 三、**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  ‎ ‎(一)农产品电商物流体系基础不完善  ‎ ‎**山大沟深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农村电商投入大、效益低,进出村的车辆密度较小,产品运输较为困难,加上缺乏完善的冷链体系,缺少现代化农产品专用运输车辆,农产品在采选、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损耗成本过高。从县发改、商务、邮政部门了解到,顺丰、申通、圆通、韵达、EMS等多家快递公司落户**县,除EMS100%覆盖外,其余品牌均覆盖率在50%以下,庞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有待开发。  ‎ ‎(二)农村电商网购差异性较大,网络销售比较松散  ‎ ‎**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群体具有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一方面,农村居民人口总量大且居住分散,农村消费市场是居民住户,数量庞大,需求产品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名目繁多;具体到每家需求规模却又很小。我们对90个农户网购调查,结果显示:农户网购主要集中在衣着类及日用品类,而电器、机械等网购的人数较少。另一方面,农特产品的自然生长特性,农特产品成熟期不一致,分布地域差异大,最迎合消费群体的鲜活农产品只能在小范围配送,很难满足长途运输需要。  ‎ ‎(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滞后  ‎ ‎**县拥有核桃、香菇、木耳、食用菌等优质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统一品牌、包装、标识、配送上没有认证,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特色“品牌”,也未形成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叫得响牌子的拳头产品。目前网上销售的120多种特色农产品,存在量小不优、包装设计不够精美、产品美誉度不够等问题。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不足,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附加值不高,农产品网货化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难以打开,缺乏大品牌农产品,极大的制约了我县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 ‎(四)农村电商应用人才缺口较大  ‎ 广大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电子商务了解还不深,缺乏精通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尽管我县采取多项举措引进、培养农村电商应用人才,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发展需求,特别是具有懂农业,有经济、会管理、精网络等符合型农村电商人才缺口更大。  ‎ 四、今后工作建议  ‎ ‎(一)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使农村迎来国家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行业部门资源投入。我们要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出台和完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电商园区和淘宝村建设,努力打造生产、流通和消费一体的新型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增添活力。  ‎ ‎(二)加强农商协作深度融合,打好生态特色农业“品牌”。一是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将生态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1-2个百分点。整合全县电子商务农产品检测,鼓励电商企业开展“三品一标”产品创建,积极申请农特产品QS标准认证,支持应用商品条码、二维码,开发出市场认可、广受欢迎的农特产品。二是创新营销策略,设计门类齐全的生态特色农产品精美包装,把更多的农产品变为更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三是加强生态特色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建设,通过提高商品附加值来增加生态特色农业收入。四是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多平台、多渠道、多举措实现“农商互联”资源的无缝衔接活动,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实现线下实体市场的转型。  ‎ ‎(三)围绕脱贫攻坚,全力推动电商扶贫工作。加快实施“互联网+流通”和“农商互联”行动计划,在全县基础较好的镇办新建镇级电商服务中心或农产品电商服务综合体3-5家;新建农村电商服务站30个,力争**年退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深度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达50%以上,逐步实现全县村居党员活动中心和全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物业代办点全覆盖。积极做好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特产品的线上线下组织推介活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销售中的应用与发展,带动农特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外销,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能力和和人才培育  ‎ 一是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整合资源,发挥市场能动性,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强供销、商贸、邮政、快递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一体化建设,实施生态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区域化集中打包,标识化集中对外销售,在城乡一体综合配送、销售中相互融合、达到互通互惠互利共赢目的。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组织开展大范围的多层次电商高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吸引机制和激励机制,引进一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为我县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篇二】‎ 农村电子商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面和领域。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因长期扎根农村的先天优势,不仅在挖掘优质农产品,帮助农民解决“卖东西难”的问题上大有可为。在电商落地、网购进村、物流入户这些帮助农民解决“买东西难”的方面更是占尽先机。‎ 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的重要阵地,还是顺应商业模式及消费模式深刻变革、实现传统经营网络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式的现代流通发展迅猛,对供销社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为顺应“互联网+供销社”的发展趋势,钦州市供销社系统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供销社电子商务工作起步晚,人才缺乏,任务重,压力大,各级供销社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予以推进,通过项目支撑,争取资金扶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1、建设镇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目前,全系统已建成超过30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其中,**县**站、**和**站已于**年建成运营,**服务站占地1500平方米,展示厅250平方米,**服务站占地2600平方米,展示厅200平方米,**服务站展示厅100平方米,物流仓库1000平方米,已组织了本地60多种农副土特产品上架展示;2、搭建县级供销电商服务平台。**县供销社为有效管理和协调电子商务运作,成立了**县振合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去年就已**通了网上销售荔枝的渠道,增加了荔枝销量,提高了农民的销售收入;**县则以建设经营平台为抓手,大力实施经营体系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投入资金近200万,改造建成**、**等镇16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并注册成立了“**县中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统一进行管理。并且搭建电商平台。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总社供销E家平台链接,开通了供销E家**平台,上线优质本地特色农产品30余种,实现了电商销售100多万元。‎ 二、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 ‎**区供销社基础差,底子薄,为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寻找合作者,拟与**联同众创公司合作建设**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该公司与中通物流公司合作,在**区各镇设置中通物流网点,开展了电商物流投递;而供销社则协助组织各镇的特色农副土特产品,由电商收集及时通过中通物流发往全国各地。钦北区的大寺供销社建成的“综合服务站”内开设了与圆通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体验区,初步组建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三、争取落实电子商务扶持有关政策。‎ 钦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投资新建大宗商品电子化交易、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交易、移动购物等信息化建设和改造,年交易额首次突破5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按其实际投资额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钦州市供销社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年,**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获得中央“新网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面积1200平方米运营中心的建设。‎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扶持力度不大。对电商企业扶持力度不大,企业建设初期赢利能力差形成推进缓慢,项目后期跟进资金缺口大。2、是专业人才短缺。可以说人才决定电商成败,懂电商的人有,懂农村的人也有,既懂农村又懂电商的人稀缺,能熟练掌握电商的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培养到位。3、是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全市物流仍处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简单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规模过小,服务能力不足,物流技术水平不高,投入不足,解决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和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力度需要加大。‎ 五、对策及建议。‎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降低企业风险,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企业;2、强化农民合作社电商人才培训。加大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力度,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体系和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每年供销社牵头组织我市农民合作社相关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及实战培训;3、完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提升农村物流水平,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公路运输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运输方式。要加快农村客货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努力提高农村客运网络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密度。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完善农村配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商贸冷链物流。4、实施农特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支持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并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用商标来启动名牌创立,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农产品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了农特产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和竞争力。收集汇编各县(市、区)名特优农产品目录,开展名特优农产品文化创意设计,通过“互联网+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网销平台,鼓励开展网上促销推广。5、加强与知名电商的合作。供销合作社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之间有竞争,但也有合作的空间,阿里的淘宝和京东的“一号店”特色馆,有一些是依托供销社来给它开办的,甚至是运营的。供销合作社在抓好自身电子商务平台组建的同时,要鼓励支持区县乡镇村供销社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只要是为农服务,对农民有利,能够为农民提供实惠,就要大力合作。‎ ‎【篇三】‎ 为推进我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近日,县政协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进企业、走村入点等方式,对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到省商务厅推介的第一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地考察学习,收集并认真梳理总结外地的先进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载体和新兴商业零售业态,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变,提高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县为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工作,制定了电子商务五年发展规划。引导生产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与电子商务配套的各类业态发展,全面推进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平台企业的战略合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截至目前,已建设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20个,电商从业人员1200余人;全县共有物流企业56家,快递公司7家,物流从业人员2400余人,仓储面积7.8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达2.7亿元。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物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增长迅速,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8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8000万元。此外,我县对乡镇、县直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贫困家庭进行专题或职业化培训,已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逐渐渗透到各阶层人群。近日,被评为**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二、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功能不完善。一是服务机构职能弱化。我县虽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办公室,但由于人员数量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工作的重心放在指导业务、承办相关具体工作等方面,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之间业务资源、跨行业行动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城乡物流配送通道未打通。物流触角尚未延伸到村,致使农产品进城处于“短路”困境;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滞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成本与损耗成本过高,导致电子商务的利润预期低于传统销售,影响了农产品网上销售的积极性。三是未搭建县域电商平台,农产品以阿里巴巴、京东等全国性综合电商平台为主要上行通道,网上销售的内循环尚未形成,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不明显。四是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充分发挥作用的占少数,一些乡镇和村电商服务站点仍是空壳。五是资金短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但目前财政投入有限。六是电商配套环节如:电子支付、金融、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环境等发展滞后,无法为电子商务的运营、售后等提供有效支撑。七是电商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分布零散,缺少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农特产品开展全网营销、提升地方农特产品影响力的电商领军企业。‎ ‎2.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缺乏区域公用品牌。我县“触网”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大蒜、葡萄、酥梨、山药、莲藕、河蟹、麻花、花生等,但由于对品牌开发和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农产品的商标认证和质量认证跟进不及时,致使我县龙头品牌农产品较少。现有的民权葡萄酒、民权贡麻花、长领花生、老樊家香菇酱、秋水湖大闸蟹等品牌,多为产品品牌或企业品牌,而非“**十宝”、“**七贤”、“**三珍”之类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缺失,对农产品上行过程中民权农产品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市场规模化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大部分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不高、品牌化比例较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种类偏少,与高标准、高品质的电商经营趋势存在一定差距。此外,由于未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缺乏对触网农产品的质量监管,给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带来压力。‎ ‎3.宣传力度小,农业经营主体对电子商务认知程度低。近年来,我县加强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改变传统农业“低、小、散”的问题,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由于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大,且缺乏有力的服务体系支撑,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和作用重视不够、了解不深,认识不到电子商务进农村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从而参与热情不高,导致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 ‎ ‎4.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匮乏。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是对传统销售模式的补充和深化,对专业人才要求较高。做电子商务不仅要有货真价实的产品,还要有营销手段,如网店美工、产品摄影、产品研发、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数据分析、促销活动策划等,都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当前此类人才奇缺,无法形成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智力支撑。 ‎ 三、对我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完善电商办各种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成立由县领导负责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组,统筹指挥、协调、调度相关单位开展工作。二是把电子商务与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尽快搭建县域电商平台,加快本土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步伐,形成县域电商“内循环”,带动产业发展,增加本地税收;同时,全面对接各类知名电商平台,搭建分销渠道,实现全网、多屏、跨平台分销,形成县域电商“外循环”,解决农产品上行难的问题。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在土地、融资、税收、仓储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对一些潜力大、基础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其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把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相结合,制订优惠政策,壮大电商骨干队伍;尽快出台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对农村电商企业和网店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四是加强金融服务和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农商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开发惠农金融产品,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创新农村电子商务投融资机制和担保方式,化解农村电商融资难问题。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在乡(镇)、村增设服务网点,为农村网店开展现金结算、支付业务提供便利。‎ ‎2、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上行进程。一是加强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1)强化特色产品的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宣传推介,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凸显民权特色的区域性公用品牌。(2)授权委托专业机构,梳理县域农产品的亮点和传播点,进行包装设计和品牌宣传,制定特色产品开发方案、系列农产品上行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一整套市场流通解决方案。(3)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融合,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农户+电商协会”多方负责的品控机制,开展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监督,完善农产品销售保障体系。二是构建县域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物流产业园,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区域分拨中心、农产品直采中心、中转集散中心。整合现有“四通一达”等多家物流快递资源,统筹安排配送、仓储、装卸、运输等流程,引导他们将触角延伸至乡(镇)、村,分级设立配送站点,降低物流配送难度,实现农产品外运提速增效、降低成本,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建议政府牵头协调,整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帮、苏宁易购、邮政部门“邮乐购”、供销合作社、卖货郎等服务站点以及快递物流企业网点,对全县村级电商服务点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布局、统一信息化改造,发挥相关资源最大效应。四是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1)创新生鲜农产品网上营销模式。引导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网上农产品直销”和“时令农产品预订”,组织他们参加“阿里双11”“京东双12”等知名平台促销活动,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引导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转型升级。(2)培育乡村旅游休闲、体验农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新业态。依托各大网络旅游平台和新媒体宣传我县旅游资源,通过“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徒步”、“槐花节”、“荷花节”、“河蟹美食节”等活动,开展季节性特色农产品体验式团购,通过多类型活动抓取消费者信息数据,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电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3、建设电子商务综合体,促进县域电商产业集聚。高标准建设民权县电子商务综合体,为跨境电商、本地网商和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培训、仓储等电商公共服务场所。结合县情,有以下二种途径:‎ ‎(1)整合资金和土地新建或盘活尾楼,建设包含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电商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双创基地、孵化基地、总部基地、仓储物流分拣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体。‎ ‎(2)依托梦蝶会展中心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物流仓储中转服务中心、本地电商服务中心、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后的梦蝶会展中心包括:产品展示、线下体验、本地零售、产品推广、人员培训、创业孵化、政策咨询、仓储中转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成为集农村电商、本地电商、跨境电商、仓储中转、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民权县电子商务综合体。‎ ‎4、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与人才储备,实施电商精准扶贫。强化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从引进人才和本地培养两个途径加大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储备,弥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口。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就业培训、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委托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负责人和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开展电商知识专业化培训,培养一批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点、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农村电商领军人才,提升他们应用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员、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助力电商精准扶贫。建议以我县129个贫困村为重点区域,按照“有上网技术条件、有产业开发基础、有村级站点、有物流条件、有积极性”的标准开展乡村网点建设。依托部分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服务站等,整合当地优势产业、主导产品,引入初级仓储物流、产品分销功能,抓好市场运作、基础配套、网店服务、人才培训、村级示范等环节的工作,建设一批具有产业融合和农产品加工能力的“电商小镇”。通过服务机构推动、自主创业带动、安置就业拉动、互助发展联动,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精准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篇一】‎ 根据市局安排,我局对辖区内农村电商运营情况进行调研,我县农村电商主要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绿达农副产品合作社、**县广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家。‎ 一、企业特点 农村电商平台立足农村市场,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线上与线下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在村镇零售商与城市供应商之间搭建一条“最短高速公路”。农村电商平台现阶段主要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创业、农村劳动输出、农村金融服务等板块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把商品、服务、信息快速输送到农村,再把农产品,劳动力,农业信息输送到城市”的双向供需平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二、发展成效 农村电商平台立足**、服务三农,全力促进“互联网+”在我县的推广应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网络优势,实现“双向O2O”,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村级加盟实体店将城市的工业品输送到农村,让农民买到安全、放心、性价比高的商品。同时,农民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把当地的农副产品输出,根据平台汇总信息反馈指导农作物的种植,推进订单农业,增加收入、实现共赢。‎ 三、发展趋势 农村电商主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送科技下乡,带农产品返城”为目地。当前,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但是农村电商的发展中的阻碍同样很大。对于农村电商发展来说,农村市场确实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兴市场,前景好,值得深挖。‎ 四、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电商平台受气候影响严重。我县电商销售农副产品,货源受气候影响,如今年倒春寒,网络销售的产品如樱桃、葡萄、苹果等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今年电商销售额。‎ ‎2、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待提高。农村商品交易水平低下,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农民仍保持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口尝"的交易习惯,对电子商务难于迅速接受。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和能力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辨别,也不会上网发布信息。‎ ‎3、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环境有待提升。我县农业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小规模生产经营阶段,产品品质差异大,商业化水平低,与大规模电子商务要求差距甚远。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在保鲜、运输、后续处理上较为困难,这使物流环节难度增大。‎ 五、意见建议:‎ ‎1、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息化,鼓励开展电子商务。大力培训乡土果品技术人才和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带领当地农民实现科学致富。将继续秉承“农户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以绿色农产品发展为重点,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向高产、优质、低耗和高效方向发展。‎ ‎2、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的信息技术推广和培训。利用各种智力、网络支农资源如农家书屋、“三农”科技网络书屋、涉农远程教育等系统进行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和电子商务信用的教育;介绍网络购物、销售实例;引导大学生“三下乡”、各种涉农的自愿、公益活动中进入指导、推广电子商务实践、应用的公益活动。‎ ‎【篇二】‎ 一、**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市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个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畅通消费品、社会生活必需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初步解决农村群众购买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问题。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兴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市11县(区)乡镇网络、乡镇服务站点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6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13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拥有各类电商企业6500多户,自营平台企业76个,自建门户网站企业850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亿元(网购金额23亿元,网销金额2亿元),服务全市决战脱贫攻坚的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健康发展。‎ ‎(二)**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四化”特点 ‎1. 发展模式多样化。一是有盐津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昭阳区、镇雄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手工艺。二是有绥江县金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第一个生鲜农产品线上对线下(O2O)模式电子商城——“中国西部农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有水富县、鲁甸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开园。四是有众多知名平台如淘宝、天猫、邮乐购、优帮帮及中国镇雄•商城、天街、农多多、易和互联、猫猫抓树、新螺蛳湾商城、**雅购、美团、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电商企业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为我市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 使用平台多元化。由于自建平台成本高,全市推动农产品上行,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如盐津县利用阿里巴巴线上推介产品和线下订单销售,在易田电商城、盐津特色馆、阿里家乡味、中国追溯诚信商城等四大平台促推盐津优势特色农产品。昭阳区云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淘宝企业店、阿里巴巴店、天猫祺祥食品专营店、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和货通天下等第三方合作平台,销售业绩处于上升期。公司成功开设了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积极参加淘宝的各种活动,**年全年实现总交易额193万余元,比上年增长了3.5倍,为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及提升产品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3.‎ ‎ 经营产品本土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经营本地特色农产品、日用品以及传统制造加工产品。目前,已有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一大批电商企业涌现出来。在淘宝、天猫、京东、货通天下和彩云优品等知名电商平台都有**的电商旗舰店、专卖店和专营店。**苹果、天麻、花椒、竹笋、苦荞、绿豆糕、**酱、丝绵被、小碗红糖等地方高原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收入逐年增加。张蝴绵公司于**年通过第三方平台天猫网站注册了“张蝴绵旗舰店”,于**年淘宝网站注册了“张蝴绵蚕丝家纺”。通过几年努力,公司电商由承包形式转化为代运营形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网销工作,**年电商销售总额由**年的286万,上升到798万,同比增长179%,占年销售总额比53.65%(**年销售总额1487.3万元)。‎ ‎4.‎ ‎ 区域经营特色化。如盐津县着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点代面选取茶叶、乌金猪、乌骨鸡、中药材、竹笋、天麻等特色农产品订制追溯超级码(已订制350万枚)采用线上对线下(O2O)、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等销售模式推进农产品上行。镇雄县的“互联网+智慧食堂”——精准扶贫与营养餐改善计划即“校餐安”智慧监管云平台项目,该项目针对目前校园食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及管理难点,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手段,建立起一套“信息能共享、产品易追溯、风险可研判、资金有去向”的校园食堂安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这项计划的实施,把教育服务与精准扶贫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营养。水富县电子商务孵化园由温泉社区集体经济和红色股份投资入股100万元成立水富众信移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组建了由3名大学生村官和3名温泉社区两委人员组成的初期运营管理团队,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园区开设了“金江奇石”、“峡谷温泉”、“名优特品”等线下产品展销馆,在淘宝网开设了水富名优特品官方店,已签约入驻商家38家,入驻产品300余个,入驻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2家,截至5月底,线上订单436单,入驻企业通过平台宣传、展示,自主销售额达56万余元。‎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解决了“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展氛围不浓。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不会也不善于运用电子商务发展村级经济,少数乡村干部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的事,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多数农户缺乏农村电子商务知识。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缺乏信心。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不高。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市级规划指导和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多数是自主创业,与农村经济联接不够紧密。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占比很小,经营份额不大,呈“散、小、弱”发展态势,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弱。电子商务企业主体少,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比例低,而且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共享意识。商务、扶贫、农业、林业、供销联社等部门“单打独斗”,资金、项目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推进工作统筹调度不够,极大影响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制约瓶颈凸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而我市农村这方面的基础都很薄弱。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虽然拥有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但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二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普及。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保鲜储存、冷链配送能力严重不足。除了中国邮政外,其它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乡镇尚未涉足,物流行业上门收货、准时送货、货款代收等这些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四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全市各县区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 ‎(四)缺乏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我市熟悉网络、了解电子商务的群体基本上集中在80后、90后,而70后、60后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了解不多,专业人士更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的人才又不愿意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 三、加快**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 针对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 我市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把农产品上行作为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系,其发展需要互联互通,共同发力,需要商务、财政、扶贫、农业、交通、工商、食药、供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多方协同,需要为电商创造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议尽快组建专门的电子商务发展协调机构,加强高位运作和指导,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制定科学规划,确立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蓝图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充分借鉴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紧密结合**发展实际,从培育规模化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快递、道路建设、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科学制定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路径。运用“互联网+”,积极打造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促进线下产业发展与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相结合,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之路。让电子商务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物流系统,奠定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 构建科学高效的电商物流网络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总量小,发展缓慢,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配送需求多点次,因此建议加快对物流体系的建设:    ‎ 一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点整合工业、农业、商业、仓储、运输等领域现有的物流信息资源,引导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供销社等流通网络资源和电子商务企业、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高效联动。‎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站点,特别是偏远乡村设置站点,加快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站、邮政快递网点等物流节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配送覆盖面。要完善配套体系建设,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单位要继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推进农村地区和偏远乡村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速和服务水平,扩大网络对终端用户的覆盖面,实现农村电商由“单一代购”向“代购代办代销”转变。‎ 三是强化合作。加快与淘宝、京东商城、中国网库、苏宁易购等的合作,搭建对外电商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铺好农村电商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借助中通、申通、顺丰和邮政等大型物流快递公司的力量,提升农村物流效率,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四)补齐短板,强化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支撑 针对我市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状况,建议既要加强短期的人才培训,满足市场急需,又要深化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借力国家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百万英才计划》,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农村电子商务骨干力量。整合商务、供销社、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力量和经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培训。组织开展政府部门、镇村干部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从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进行大学生、返乡青年、农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五)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培育,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上行力 ‎“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生产“好产品”是基础,打造“好品牌”是关键。要实现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转型升级来支撑,需要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来保障。  ‎ 一要做优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苹果、天麻、花椒”等产业集群,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 二要打造品牌。顺应“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趋势,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支持有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产品专区,或嵌入其网站作为一个子频道,全方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品牌。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电商品牌,在品牌的挖掘、引进、推广等方面下功夫。支持市内特色农产品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等认证,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并注重营销推广品牌,利用政府网站、农业信息网、农经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尤其是特色优势产品、季节性大宗产品的产销信息,并邀请目标市场电商企业和各类主流旗舰店、网店经营者来我市观光考察和参加农产品、旅游产品发布会,通过“精准对接”,提高电商产品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质量监管,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保证。我市农村电商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标准不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和网络经营活动的监管。由商务、农业、工商、食药、质监等部门联合成立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涵盖农业产地环境、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流通等各环节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 三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产品源头管理,强化资质审核,做好服务指导,重点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杜绝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将消费品、农资流通企业、农家店以及农产品产地市场等纳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交易撮合、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 ‎【篇三】‎ 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力度,促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根据市商务局主要领导要求和工作安排,调研组于7月4日-12日在全市八个县市区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调研以现场看、抽样查等形式进行。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到各县市区及部分乡镇、贫困村,全面了解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村网点项目(“两中心、一站点”)建设情况电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并就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和电商扶贫工作政策进行宣传讲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按照全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电商**”建设,深度聚焦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按照“三个全覆盖”和“两中心、一站点、五体系”的要求,着力推进电商、物流渠道下沉,加速构建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并重、双向畅通的电商通道,全市已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支撑、社会参与、城乡互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格局。‎ 截止到6月底,**县、**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县、**县、**区、**区在建。**县、**市、**区、**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营,**县、**区建成试运营。全市建成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3个,分别是**市2个、**区1个,**县、**县、**县、**区在建。全市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2333个,覆盖率达到86%。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农产品上行4.8亿元,同比增长46.6%。    ‎ 经过调研,各地示范效应明显。**县深化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发挥中心的电商政务、农产品运营、金融服务和培训服务等作用,推动各类电商平台及电商主体优先在农村设立网点,已建村级服务站点637个。**县结合“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推进黄岗镇、王家坝、苗集镇、会龙镇4个特色小镇和鹿城镇、公桥乡等8个电商示范村建设;结合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依托京东建立县级运营中心3个、村级服务网点覆盖328个村、困难户开设网店500多家、带动贫困人口**人左右。**县抢抓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机遇,依托本地“久久天下”电商企业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电商产业园,建成京东、农村淘宝、淘实惠、邮乐购等农村电商网点382个,同时引导本地虎头姜、三粉(粉丝、粉面、粉皮)、芥菜丝、羊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销售。**区依托皖北快递产业园建设区级物流配送中心、改造提升徽清科技园瓦大电商航空港运营中心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大力实施“一村一网站”、“社区全布点”工程,“瓦大电商扶贫小站”在全区50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精准服务贫困户3673户,带动直接效益近200万元,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电商扶贫**模式。**区依托**农产品物流中心、****港物流园区等项目积极引进知名仓储物流和快递企业落户,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市依托邮政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和阿里巴巴菜鸟服务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正在按市政府的要求,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有效推进,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 ‎(一)工作推进中表现为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快慢不一,在速度和进度上有差距;特别是个别地方领导不够重视,摆不上位置,推进力度不大,跟不上全市进度。  ‎ ‎(二)项目建设中表现为“两中心、一站点”基础薄弱,在质量和标准上有差距;特别是有地方的“两中心”资源整合不够,还不能形成集聚,“一站点”的电商环境及设备还有待提高。  ‎ ‎(三)企业发展中表现为应用水平低、交易规模较小、投入见效慢和配套服务弱等,在集聚和集约发展上有差距。特别是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平台单一,为农户代购和网销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站点物理覆盖,但服务内涵不足,带动力和生存能力较弱。  ‎ 三、工作建议    ‎ 根据省、市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的要求,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结合调查到的情况,接下来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四个“再强化”:  ‎ ‎(一)思想认识再强化。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重要、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拔高思想站位,进一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真正成为推进全覆盖工作的风向标、催化剂和定心丸;各承办企业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快上,成为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主力军、弄潮儿和引领者,形成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 ‎(二)组织保障再强化。继续坚持高位推进、高频调度的工作机制不改变,充分发挥推进“电商**”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指导作用,重点解决全覆盖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可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阜政办〔**〕21号),抓紧成立电商办公室,注意做好工作衔接,确保各项工作不受影响、有效推进。  ‎ ‎(三)政策支持再强化。树立鲜明的政策导向,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配套政策衔接,形成政策合力,放大叠加效应。各地可根据情况,统筹使用各渠道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电商倾斜,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 ‎(四)考核调度再强化。推进“电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落实“周通气、旬通报、月调度、季考核”制度,按照时间节点、进度要求、主体责任,强化督查、考核、激励、问责,对认识模糊、行动迟缓、无实际效果的县市区实施严格问责。开展“回头看”活动,对标对表,查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加快整改提升,确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