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 KB
  • 2021-04-17 发布

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网评四篇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网评四篇 ‎【篇一】‎ ‎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节点,既要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又要在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上开好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要有长期做足准备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检视问题找差距的“底线思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三重”压力叠加,各地区各部门能否坚持底线思维,能否不失时机地推动改革,能否不折不扣推动中央部署的“规定动作”落实到位和精心推动地方改革的“自选动作”创新出彩,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应对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不足,存在社区防控人手不足、防控物资短缺、防控条件简陋、防控措施不严、全面复工复产滞后、脱贫摘帽进度缓慢等问题;一些地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还不平衡、不充分、不到位,一些重大改革进程不够快,相关领域改革协同不足、管理不足,更深层次制度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统筹近期远期、治标治本、急难险重,务实一批“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的政策举措,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对标对表促落实的“底线思维”。此次会议针对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化体教融合、推进科技体制等改革内容进行了部署,这非常考验各地区各部门继续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智慧与能力,调整安排好工作步骤和节奏,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创新,还考验他们能不能体现“临战状态”、会不会解决“短板弱项”、敢不敢保障“决战决胜”,全速推进健全各方面制度改革进程。要牢记“人民”这个中心点、做实“服务”这个立足点,切实保障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施工图”“富国论”,释放改革“三权四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联系实际谋发展的“底线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说起。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节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要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又要在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上开好局,既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更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要善于运用“联系发展”底线思维,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方能争取最好的结果、赢得更大的胜利。‎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坚持“底线思维”,并运用好其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一切阻碍历史进步的“顽瘴痼疾”‎ 作斗争,我们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仍需不断跋山涉水。我们广大青年干部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奋斗者,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放飞梦想、激扬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古有驰名中外唐三彩,黄、绿、青三色铅釉勾勒传世珍品,今有奋发有为“青三彩”,红、蓝、绿三色工笔绘出壮丽篇章。要想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真正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就必须具备红、蓝、绿这三种颜色,“烧制”新时代“青三彩”干部。‎ 用“红色”作为本色,修好“青三彩”素坯。红色基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广大青年干部首先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听党话跟党走;其次要不忘初心,传承弘扬好红色基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还要廉洁自律,一方面要加强思想修养,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另一方面要自觉远离抵制诱惑,不做不法之事,不交不良之友,打牢拒腐防变的基础,做一名具有红色基因的青年干部。‎ 让“蓝色”作为亮色,装饰“青三彩”釉面。青年干部成长需要具备勇于担当、沉稳笃定的蓝色。习总书记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担当不是一句空口号,需要青年干部富有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攻坚克难。“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前改革开放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难题,新时代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必须强化斗争精神,要敢于担当、敢下深水、敢啃硬骨头,发扬自己作为青年一代敢拼敢闯的优点,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主动担当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使命,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争当时代“弄潮儿”。‎ 把“绿色”作为底色,描绘“青三彩”纹样。绿色代表富于创造、积极作为。“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面对今天日益复杂的改革环境,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精神。青年干部不能抱有守成的心态,要勇于开疆扩土,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本领,走在时代前列,当好创新主力军。同时,还需要增强干事作为的本领,既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广大青年干部应当多到基层锻炼成长,在实践中切实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学会抓住发展“牛鼻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做一个“本领高强”的新时代青年干部。‎ ‎【篇三】‎ ‎4月2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处置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必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让制度释放出“威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还需要把制度建设的功夫下在平时。‎ 释放制度“威力”首在健全完善制度。健全完善的制度,有助于有效预见风险挑战,事先形成应对风险的方案,有助于及时作出反应,缩短应对时间,更有助于增强战胜风险挑战的信心。因此,我们必须把健全完善制度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思维和科学精神,不断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围绕空白领域、薄弱环节及时健全相关制度,扫除风险防控的盲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视存在的问题、难点、焦点,突出问题导向,借此次疫情“大考”,推动制定重大风险挑战应对和化解之策,补齐制度方面的短板,筑牢防范和应对风险挑战的制度基础。‎ 释放制度“威力”贵在提高运用能力。提高运用制度的能力,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效能的关键。运用制度,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因此,必须重视党员干部运用制度能力的提升。要把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以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为提升运用制度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制度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练兵场”,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淬火”,当好“先锋员”“排头兵”,在实实在在的防控工作中,检验其运用制度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查弱项、补短板。‎ 释放制度“威力”重在制度执行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制度执行落实首先要树立制度自信,要从历史、实践等多个角度展示制度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制度,形成制度执行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增强制度意识,将强化制度意识纳入日常教育培训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意识,把执行落实制度转化为自觉行动;最后要强化监督,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偏离制度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背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严肃查处,通过监督检查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制度执行落实的责任意识。‎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深刻把握时与势,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制度释放“威力”,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4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是中国制度强起来的重要保障。有学者作过这样的比喻,当“低垂的果实”已经基本摘完,剩下的都是暗礁四伏的“深水区”,甚至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无人区”。这种比喻是非常贴切的,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一条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路,各种风险挑战躲不开也绕不过,夺关闯隘是我们唯一的选项。‎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经济压力叠加疫情冲击,使今年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具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此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再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要求,这是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克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重要遵循,也是党中央以坚定的决心和担当、坚毅的勇气和智慧,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前行的见证。‎ 不失时机推动改革,既是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疫情冲击之下,全面决胜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时间更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靠拍胸脯、耍嘴皮子是没有办法完成的,一定要拿出真招、实招、高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而千招万招都离不开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特别是既要“六稳”又要“六保”,这是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盯住不放、抓住不松,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不失时机推动改革,既是为了取当前之利,更是为了图长远之谋。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全面深化改革每向前走一步,都需要精心布局、运筹帷幄,都需要谋定后动、蹄疾步稳,都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步一个脚印抓好改革实施和落地,让改革对接群众的所盼所需。当前,只有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对冲疫情造成的创伤,尽快促进经济稳定复苏、全面复苏,进而为中长期的发展蓄积潜力,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不失时机推动改革,既是顺应时代要求,更是必须扛起的使命担当。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人的因素永远是起决定作用的。各级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战略意图,深刻把握改革的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弘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改革传统,用改革的务实行动驱散眼前的疫情阴霾,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气穿越急流险滩的考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迈出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让改革之花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绚丽绽放,万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