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3 KB
- 2021-04-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学秋季开学线上教学及返校衔接计划2篇
目 录
1、中学线上教学及反校衔接计划 1
2、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3
1、中学线上教学及反校衔接计划
中学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为了做好开学后线下 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 期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如下:
一、 教研层面1.通过课堂检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及时了解本 校教师线上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线上教学进度,指导本 学科教师做好线下线上教学的衔接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及教学方式的衔接等。
2.整合线上学习资源,并对其进行精选(主要为省平台上的资 源),提供给本学科教师使用,以便学生结合实际选择性回看,以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二、 学校管理层面1.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
查,以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 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巩固和 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2.结合各学科线上教学的进度和各单元的教学效果,调整线下 教学计划,做好线下教学计划与线上教学计划的有效衔接,线下教 学内容、方法与线上教学的衔接。
3.做好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对中考复习的焦虑。 加强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不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 前提下,提升教学效果。
4.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准确了解未参与线 上学习的学生情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准确了解线上学 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补助措施。
5.指导各学科教研组开展线下线上教学衔接研讨活动,总结线 上教研的经验并将其融入线下教研活动,建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 的学科教研活动。
三、教师教学层面1.对本学科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悉心小结,对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完善,为不适应线上学习的学生设计 针对性的补助措施。
2.结合学情和时间分配,调整好线下教学计划,线下计划与线
上计划进行有效对接的同时,要确保线下计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九年级的教师,更要结合线上教学实际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好复 习计划。
3.在线下教学的起始几周,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出时间对 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4.关注本学科线上学习情况异常的学生,关注学习异常学生的 心理状况,并能及时对其开展心理疏导,使其尽快适应线下学习。
5.做好各类资源的有效统整,使之成为资源库,并将其提供给 班级学生,助力学生的线下学习。
四、家长层面1.引导孩子合理调整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 间尽快与线下学习对接。
2.引导孩子减少对电脑、手机以及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依赖。
3.在线下学习的起始几周,要充分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与交往 情况,充分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充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好与老师的沟通,以便各类问题能得到及 时的解决。
2、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为了做好开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
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期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一、 教育行政及教研方面
1.以县为主,做好学科教学衔接方案。加强监督,及时了解学校 线上教学动态和进度,指导学校做好线下与线上教学工作衔接。
2.建立线上学习资源库,方便教师查找己学内容,学生能随时 回看,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3.掌握学校开学教学衔接状况,发现典型,为其他学校提供借 鉴。组织线下与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研讨,将线上教学作为线下教学 的有益补充。
二、 学校管理方面
4.根据学校问卷星调查、了解学生作业状况、参与率、学生座 谈等,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制定学校线下 与线上教学衔接方案。
5.制订并优化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表,合 理安排教学进度,防止因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6.全员掌握,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摸清未 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对象与人数,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线
上教学”期间己经完成的作业(如课堂作业本),不能要求学生重 新做一次。
7.开学前,把“线下与线上教学衔接”作为校本教研的重心, 认真制订学校开学后的教学衔接计划。指导教师要结合线上作业反 馈和在线答疑情况,做好统计分析,做到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一 学科一方案”。
8.利用平台数据、调查问卷、访谈交流、各学科任课教师反馈 的作业等数据表扬“居家学习”优秀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 力检查,提出针对性的视力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