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1-04-19 发布

教导处范文之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导处范文之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 ‎   教师,作为教育生产力的核心元素,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优质教育是由优秀教师打造出来的。优质教师从何而来?学校可以考虑引进,但更现实、更重要的路子是培养——立足学校的条件,挖掘学校资源,建构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机制,这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进而促其成为优质教师的根本途径。现代学校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是培养教师的场所,学校要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唤起教师的职业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专业化”得以实现。由于冠今中学教师的背景、来源不一,个体水平存在不少差异,后天修炼又因人而异,所以,学校校本研修显得尤其重要。‎ ‎ ‎ ‎  一、指导思想:‎ ‎ ‎ ‎  以国家教育方针、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依托海门市名师名家和冠今中学自身优质教育资源,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的提升为核心,促进中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成熟、成名,为冠今中学办学品位的提升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海门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持续高位走强添砖加瓦。‎ ‎ ‎ ‎  二、培训原则:‎ ‎ ‎ ‎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学习必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相结合,必须与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需要相结合,做到培训教育教学化,培训教研科研化;坚持理论学习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真正把教育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 ‎ ‎  2、坚持教师主体性原则。在校本研修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让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激发、唤醒沉睡的教师主体意识,鼓励主体性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发展,才能使培训变为教师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自觉行为。‎ ‎ ‎ ‎  3、坚持灵活性原则。校本研修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决策主体、主要培训基地,立足于学校现有的条件及教育教学实际,以达到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全员素质的目的。学校的教师之间存在教育观念、职业修养、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校本研修决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人制宜,遵循灵活性原则。‎ ‎ ‎ ‎  三、培训目标:‎ ‎ ‎ ‎  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校本研修,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改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使教师在经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要求、适应海门教育现代化要求、适应海门“双高”目标和“冠今”品牌建设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加强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在教师群体中树立榜样,培养10名左右在县、市有一定话语权的名师队伍;强化教研组的基地建设,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团队,形成2-3门强势学科;完善学校自培体系建设,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保证;加强教育科研,培养一批特长教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弘扬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学校教育品牌。‎ ‎ ‎ ‎  四、培训对象:‎ ‎ ‎ ‎  本方案培训对象主要针对全体教师。‎ ‎ ‎ ‎  五、培训课程:‎ ‎ ‎ ‎  整个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 ‎ ‎  1、必修类:(基础类)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心理教育、人文素养、教科研理论;‎ ‎ ‎ ‎  (研究类)读书自修:教师自主选择与自己学科有关的书籍,并认真自学,写出1,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文章撰写: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 ‎ ‎ ‎  2、选修类:所谓选修类课程是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所设计的培训课程 ‎ ‎ ‎  (1)骨干教师培训课程 ‎ ‎ ‎  (2)班主任培训课程 ‎ ‎ ‎  (3)新大学生(1-3年)培训课程 ‎ ‎ ‎  (4)新引进教师培训课程 ‎ ‎ ‎  (5)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课程 ‎ ‎ ‎  (6)教研组为主体的研修课程 ‎ ‎ ‎  (7)年级组为主体的研修课程 ‎ ‎ ‎  六、培训内容:‎ ‎ ‎ ‎  现代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文化素质,再次要有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还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素质,最后应有高尚的人文素养。为此我们确定了以下培训内容。‎ ‎ ‎ ‎  1、师德修养或育德能力(执行部门为党总支、政教处)‎ ‎ ‎ ‎  师德修养方面:学校党总支把师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围绕政治思想、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进行学习,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使社会对我校教师的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 ‎ ‎  2、教育教学理论、理念(执行部门为教务处)‎ ‎ ‎ ‎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内容,设计培训课程,促进教师全面、和谐发展。专业发展所需的:‎ ‎ ‎ ‎  (1)本体性知识主要围绕新教材安排,通过自修、期初备课、学历提高来深化学科知识体系;‎ ‎ ‎ ‎  (2) 条件性知识围绕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和师德教育等内容来安排;‎ ‎ ‎ ‎  (3)实践性知识围绕新理念运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验收、教学反思来设计内容。‎ ‎ ‎ ‎  3、现代教育技术(执行部门为教务处)‎ ‎ ‎ ‎  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专业化发展需要,特邀请专业多媒体培训老师对教师计算机能力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教师进一步掌握课件制作、博客建立与管理、BBS的申请使用、电子信箱的申请使用、电子白板等技术。Office ‎ 认证培训班:实用性很强、功能很多、对教师日常教学很有帮助。‎ ‎ ‎ ‎  4、心理健康教育 (执行部门为团委)‎ ‎ ‎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师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普遍感到:“累、苦、烦、厌”,工作责任大,教育难度大,心理压力大。教师仅仅依赖高涨的工作热情还远远不够,仅仅靠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依然是力不从心,仅仅依靠高压、严管和苍白的语言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想摆脱这些困境,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方面的技术和技能。在调适自己心态的同时,建设学生们的健康情感、正确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使教师工作进入一种新的工作境界。‎ ‎ ‎ ‎  5、人文素养(执行部门为工会)‎ ‎ ‎ ‎  所谓人文素养就是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一个好老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需要具有浓厚的人文知识底蕴。因而我校制定了《冠今中学关于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方案》,把提升人文素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组织教师开展提升人文素养的实践活动,如观看画展、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等,通过学习优秀文化艺术,陶冶情操,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 ‎ ‎ ‎  6、科研能力(执行部门为教科室)‎ ‎ ‎ ‎  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基本使命,不在于发表论文数量多少,不在于课题级别高低,更不在于获奖档次优劣,而在于通过教育探索与研究实践,开拓性地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总结出了更加优化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式,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守成型”向“研究型”、“探索型”教师的转变。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在思考探索的背景下生成开放的心态、学习的需要、超越的意向和成长的渴望,才能焕发和创造学校教育改革的新天地、新气象,才能全面实施“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且打造出自己响当当的教育品牌。我们要求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寻找研究课题,学校从理论、方法辅导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为他们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 ‎ ‎ ‎  七、培训策略(措施):‎ ‎ ‎ ‎  1、教研组研修袋 ‎ ‎ ‎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信息途径。教研组也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研组建设和研修活动是校本研修的主渠道。冠今中学的教研组研修旨在提升教师地本体知识,聚集课堂,面对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和科研精神,其内容包括三大块: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建立教研组研修袋,填写教研组研修手册,包括:‎ ‎ ‎ ‎  (1)  研修主题:可以年级不同,如:‎ ‎ ‎ ‎  高一主题为如何抓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 ‎ ‎ ‎  高二主题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 ‎  高三主题为如何备好练习、试卷评讲课。‎ ‎ ‎ ‎  (2)研修内容:‎ ‎ ‎ ‎  (a)教学常规研修:每周备课主讲人、时间、地点、内容;‎ ‎ ‎ ‎  每周周末作业和专题练习主备人;‎ ‎ ‎ ‎  每月月检测或期中/期末考试出卷人;‎ ‎ ‎ ‎  听课分为随堂课;听校级县级市级公开课;到校外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以填写教管部听课反馈为准)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课评。教师公开课安排宜分布全学期(落实到月);‎ ‎ ‎ ‎  作业要求规范到位,高一、高二批改率为100%,高三至少50%。‎ ‎ ‎ ‎  (b)专题研修:专家报告:主题、摘要、收获。‎ ‎ ‎ ‎  人手一本专业杂志;每年读一至三本专业方面的书籍(每学期及暑假)。写一篇读书笔记。‎ ‎ ‎ ‎  每学期初务虚会上,教研组讨论记录,统一认识。‎ ‎ ‎ ‎  走出去活动计划,包括大体时间、地点、研修主题、照片等相关资料及最后收获总结。‎ ‎ ‎ ‎  2、“三新”系列培训 ‎ ‎ ‎  建立“三新”培训制度。即:(1)新大学生培训(2)新班主任培训(3)新引进教师培训。‎ ‎ ‎ ‎  通过关于学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课程框架、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学习,可以让他们尽快地熟悉育才、融入育才,让他们在踏进课堂之前就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教学技能、技巧上的基本训练。‎ ‎ ‎ ‎  (1)新大学生培训,内容包括 ‎ ‎ ‎  (a)教育素养,指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心理、精神、思想等方面的优秀素质,主要包括品行品德、思想境界、慈善关爱、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文明规范、读书习惯和对教育的忠诚度等方面。培养新教师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的价值观念,我们可确定“教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化发展”等专题讲座。‎ ‎ ‎ ‎  (b)教学素养,指教师准确、科学实施教学行为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艺术。培训的具体内容有两个板块:一是新教师专业发展板块,设专题讲座“教学规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如何听课评课”等。二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板块,设专题讲座“写案例、反思和说课”、“教师如何写好教学经验类论文”、“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等。‎ ‎ ‎ ‎  (c)管理能力,培养新教师能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能维持课堂纪律,能化解课堂冲突,能处理学生偶发事件等管理能力。‎ ‎ ‎ ‎  (d)冠今中学校史和教改史;冠今中学教育教学制度。‎ ‎ ‎ ‎  (2)新班主任培训,内容包括第一、二年,自觉和学生建立朋友式关系,和任科老师建立互助关系,和家长建立共赢关系,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第三年,有序管理,成为合格班主任。‎ ‎ ‎ ‎  (a)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优秀班主任带教年青班主任,师徒结对让年青班主任迅速成长,学工部与年级组共同商定师徒结对名单。‎ ‎ ‎ ‎  (b)举办“德育名师讲坛”‎ ‎,邀请班主任工作专家和校内外优秀班主任作专题讲座,让班主任直接面对名师,聆听教诲,感悟育人的真谛。‎ ‎ ‎ ‎  (c)打造“班主任小书架”,开展读书活动,组织班主任学习《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职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班主任谈话技巧》、《班主任教育政策法规》等基础理论书籍。为提升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拥有更高层次的理论素养,可以向新班主任推荐阅读《做最好的老师》、《给班主任100条新建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等书籍。新班主任用阅读提升师德,增强师能。‎ ‎ ‎ ‎  (d)举办新班主任培训班,新班主任培训班,以专题讲座为主,辅以话题讨论、书面作业、参观校史陈列室、参观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为新班主任“上课”,这样既避免了简单的“一刀切”,又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 ‎ ‎  (3)新引进教师培训。‎ ‎ ‎ ‎  通过对冠今中学学校史和教改史及其冠今教育教学制度的专业培训,让他们逐渐认识冠今中学轰轰烈烈教改运动,熟悉冠今教改所取得的成绩,从而让他们认同和悦纳冠今文化,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冠今文化,传承冠今精髓,进而发扬光大冠今教学理念。‎ ‎ ‎ ‎  3、常态调研制度 ‎ ‎ ‎  成立四级常态调研制度,深入课堂,即 ‎ ‎ ‎  (一)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每个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10至20节,重点听各自负责的学科,作为中层职责之一;‎ ‎ ‎ ‎  (二)教学调研组,由学校资深教师组成。目前有以下教师组成:组长:黄芳;组员:刘裕彬、姜勇钢、徐博文、马华江。其职责如下:1、听课、评课、指导,每周听2节以上,课后当天交换意见并提出整改措施。每月上交听课反馈情况表,供教师考核用。2、指导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各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给出指导性意见。3、作业与测试,指导和协助备课组长,把好作业的质和量两道关;指导青年教师出好试卷,把好试卷质量关。4、完成校长室布置的重点调研任务。‎ ‎ ‎ ‎  (三)教研组、备课组层面。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本学科和本学段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常态听课成为其主要职责之一。每周至少听1节,并及时把听课意见反馈给当事人,使其及时更改,促进其发展,每月上交听课反馈情况表,供教师考核用。‎ ‎ ‎ ‎  (四)教师相互间听课,包括:校内公开课、冠今杯公开课、县市级公开课、出访外校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课。‎ ‎ ‎ ‎  4、务虚会等集体研修活动 ‎ ‎ ‎  通过每学期初务虚会、每月一次教师业务学习大会、各种研讨会等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期课改以及课程、教学等教育理论,丰富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地走有育才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并通过学期初教师经验介绍,冠今中学宣传资料的学习,重温冠今教改经历,坚定不移地走教育改革之路。‎ ‎ ‎ ‎  5、读书活动 ‎ ‎ ‎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当然这桶水是一桶鲜活的水,是常流不止的水。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学科思想。作为新世纪的学生,他们所获得的信息资源是多方面的,这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阅读。阅读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一读学科性知识,二读条件性知识,三读社会性知识,既读圣贤名著,也读案例分析,既博览群书,也专攻学业,既追求现实价值,及时补充必备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也涵化内在价值,完善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人生坐标。当然,学习不仅仅是读书,还包括读同伴、读前辈、读生活、读网络等等,包括在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中进行反思探究、对话交流等等。学校为教师的读书提供“想读、能读”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使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进而感觉到读书好,为此每学期每个学科派教研组长半天去购买高质量的师生读物,建议教师一学期在校期间认真读一本书,暑假再读一本,一年就能读3本书,三年就是9本书。如果教师在三年规划里能真正读懂、读好9本书,那么教师的理论与文化素养“想不提高也不行”。建立读书制度,这是校本研修由形式走向内涵的基础,教师通过读书、读杂志、读报,可提升专业使命感、历史责任感,为逐步建立新的课程观、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以及有效教学的认识做了良好的铺垫。‎ ‎ ‎ ‎  7、网络平台 ‎ ‎ ‎  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支撑,教师们的工学矛盾突出,不可能长时间参加集中培训。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建立网络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网址是:www.teacher.com.cn)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观看视频案例、阅读文本资料、情境训练,与辅导教师对话交流,在论坛上学员间对话交流,进行高效主动学习。鼓励教师自主去寻找他们成长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资源,每位教师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需要,自主选择至少两门课程学习,并将收获体会感悟等在网络教育论坛上发帖,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学习资源的功能,培养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员学以致用,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育博客建立网络电子研修简报,及时反映研修学习情况。参培教师周期的学习、研修活动,组织管理者都能及时了解、掌握,并不断给予指导,网络平台的运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提高了培训效益。‎ ‎ ‎ ‎  8、年级组研修 ‎ ‎ ‎  创建年级组研修平台来实现教师育人专业素养的提升,组织性包括:‎ ‎ ‎ ‎  (a)年级组内班主任研修;‎ ‎ ‎ ‎  (b)班主任与学科老师的研修;‎ ‎ ‎ ‎  (c)有行政领导介入的年级组研修;‎ ‎ ‎ ‎  (d)有专家介入的年级组研修;‎ ‎ ‎ ‎  (e)有学生家长介入的年级组研修;‎ ‎ ‎ ‎  (f)跨年级组研修形式。‎ ‎ ‎ ‎  八、保障机制:‎ ‎ ‎ ‎  (一)组织保障 ‎ ‎ ‎  1、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以校长为首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决策、保障和监督作用。‎ ‎ ‎ ‎  2、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管部、学工部、教育服务部部长及师训专管员组成的工作组,负责校本研修方案的指导、论证、管理、评价和反馈工作。‎ ‎ ‎ ‎  3、各学科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主要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应承担相应的校本研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 ‎ ‎  (二)制度保障 ‎ ‎ ‎  1、形成校本研修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研组有相应的管理职责,有例会活动制度,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学年有考核。‎ ‎ ‎ ‎  2、形成基于网络的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机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 ‎ ‎  3、完善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名师的培养制度,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沙龙,注重过程管理和评价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建立教师离岗学习和待岗培训制度。‎ ‎ ‎ ‎  4、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将校本研修考核奖惩制度,与教师业务考核、职称评聘、评优等挂钩。‎ ‎ ‎ ‎  (三)经费保障 ‎ ‎ ‎  1、每年要确定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校本研修。‎ ‎ ‎ ‎  2、积极为教师学历进修,外出考察、科研课题、学术研究等提供经费保障。‎ ‎ ‎ ‎  3、确保服务于教师校本研修的网络支持平台的研发经费以及对校本研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研组或个人进行奖励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