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7 KB
- 2021-04-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二数学上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3 篇
X 班共有学生 56 人,X班共有学生 60 人。X班学习数学的气氛
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 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
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没有尖子生,成绩特差的学生有 4 人,
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有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 X
班的学生学习气氛不及 X班,但是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 但学
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但有较大的潜力,特差生比 X班要少,
此班若能好好的引导,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将来一定能赶超
X班。但本期新课只有 32 课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提前仅行高考复
习
( 一) 知识要求
1.1 理解复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几何、三角
表示及其转换。
1.2 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复数的运算,边理解
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
1.3 掌握在复数集中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
2.1 掌握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
一些简单的问题。
2.2 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
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3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
论证一些简单问题。
3.1 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会根据所给的条
件化圆锥曲线。
3.2 理解坐标变换的意义,掌握利用坐标轴平移化简圆锥曲线
方程的方法。
3.3 掌握弦问题求解方法。
( 二) 能力要求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记忆力。
2 、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 、解析几何这一章是高考的重点。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复数的三角形式 , 是“三角”与复数的有机结合。
3 、复数的几何意义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4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高考分数不多,但是也是难点。由于实
际运用相当广泛,高考要求提高,不容忽视。
1 、复数的三角形式、代数形式、几何形式、复数的几何意义是
重点。
2 、复数的辐角与辐角主值、复数的减法的几何意义、两非零向
量相等的条件,复数的开方是难点。
3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运用是重点。
4 、排列组合综合问题及如何区分排列与组合是难点。
5 、轨迹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1 、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 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 基本技能。
2 、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
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
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五段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
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 、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 、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
步。
6 、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 ( 差生与优生 ) ,提高全体学生
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1 、复数共 26 课时
2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6 课时
3 、函数 32 课时
4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 10 课时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在深刻体
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很
好地完成了上学年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拟在本学期, 以更饱满的工
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
科的教学质量。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
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 开展
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
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
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备课组将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 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
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 数学教学的最新动态、 数学教学的改革与
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 时间为二节课。
经过精心的准备, 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将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
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按照学校的要求,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
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
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
例都要在 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 ; 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
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
人负责出题 ; 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
的预期效果。
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
的过程中来, 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更
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
利用网上资源, 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备课组的 10 名老师中,有 6 位老师是第一次使用本版新教材,
已经教过新教材、 经过高三高考复习备考工作的老师有 4 人,在平时
的备课中,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作用和指导作用, 搞好备课组的工
作。本备课组是一个老中青结合的集体,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热心指
导中青年教师的老教师:梁玉棠老师、秦景昌副校长,年富力强的中
年教师有:梁培德、吴强、韩荣、何国柱、胡佐华、叶钦耀,朝气蓬
勃的青年教师有:刘瑞红、易文辉。这样,本备课组的年龄结构就比
较合理,通过全组的团结合作,应该可以顺利完成今年的教学任务。
由于按学生选报的学科组分班,对每个班来说,学生情况的相
对比较接近,特别是非物理班,物理班的两极分化相对严重些。这样
的情况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是面, 具体就是, 由于每个班内学生的
情况比较接近,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相近,较为整齐,老师的教学比
较容易做到针对大多数的学生, 从而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另一方
面,政、史、地、生班的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相对较为严重,在教
学中要给予充分的考虑,在教学进度、难度、作业、讲解等方面要注
意和理化班的区别,教学中应多鼓励,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理
化班也有一部分数学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今年使用的教材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xx 年审查通过
的,xx 年 6 月第一版。与上一版教材相比,除以每一章的导言部分
的图片及导言内容有些变化之外变化不大。
根据学校的校历计划,本学期教学时数略有余地。在教参的课
时分配的基础上,除去国庆元旦放假、学校体育节、艺术节可能会占
用的课时, 加上要稍作拓展与引伸所需的课时、 章节测试与讲评所用
的课时,第九周上结束§ 7.5 曲线和方程后进行期中考试,中期考试
后从§ 7.6 圆的方程上起,到第十六周结束新课,第十七、十八周上
一点下学期的内容,十九、二十周进行期末复习与考试,
教学中估计困难不少:学生人多,数学基础的差异程度加大,
为教学的因材施教增加了难度。 与其他学校相比, 数学教学时间相对
较少,练习与讲评难以做到充分。为了能顺利完成今年的教学任务,
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单周星期一的上午升旗后至第二课结束、 星期四科组活动后至下午第
七节课结束。 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 星期四集体
备课时,由两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
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
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四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 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
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
学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
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 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 以免影
响学生的学习。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星期五发给
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
好安排时间讲评。 试题量控制为 10 道选择题 (4 旧 6 新) 、4 道填空题
(1 旧 3 新) 、4 道解答题 (1 旧 3 新) ,大约 90 分钟可以完成。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
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 平常意义上的第二
课堂辅导学生, 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 以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
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习, 难度低于高考接近高考,
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以每班平均有 3 人参加来计算,
总人数到达 57 人,所以计划按一个班进行第二课堂辅导工作。以每
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 教师教学中, 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
数学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 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
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
下班辅导十分重要, 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 教师教学
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
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