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4-20 发布

数学计划总结之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数学计划总结之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 ‎   一、指导思想:‎ ‎  1、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 ‎  2、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孩子对数的认识。‎ ‎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和交流。‎ ‎  4、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多样化、科学的学习方式。‎ ‎  二、教学目标:‎ ‎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  3、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三、教材分析:‎ ‎  本册共有9个单元的新授内容:有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加减法、认识钟表、统计。综观教材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内容:‎ ‎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  20以内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认识10以内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是为下一步学习的数的认识做铺垫的。第七单元中的“捆小棒”,重点是对位值概念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以后学生数和计算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的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突出的特点是结合生动的情景,组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二)、关于加减法的处理:‎ ‎  第三单元和第七单元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起始课,教材编写者不以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加减法的起点。都是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景抽象出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应被作为数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仍是发展学生按群计数、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和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体验数的分与和。加减法在全册的的穿插编排意在把内容变化的不枯燥和额有挑战性,避免因连续学习,而感到的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还可以有助于学生体会加减法存在的某种关系。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  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第五单元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都是结合具体的情景去认识方位的,本册为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第六单元让学生认识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内容的呈现方式是通过对于物体的分类的过程,在学生脑海里建立建立四种几何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四)、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  第四单元是分类,第九单元是统计,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分类的经验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教材重视对于过程的经历和体验过程,从而积累分类的和统计活动的经验。‎ ‎  第四单元分类是由“整理房间和整理书包”来年各个活动组成的。在整理房间的情景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对于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体会分类的需要的标准,而且分类对日常的生活的有很大作用,在整理书包的的情景活动中,一方面巩固分类的思想,同时又引出了分类标准的多样化。‎ ‎  第九单元“统计”的课题是“最喜欢的水果”。本节课 的重点应放在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体会统计的过程,并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上。‎ ‎  (五)、问题银行的编写意图:‎ ‎  这是我们在教学时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在书的最后面的问题银行里面,是我们在没一单元学完后的小总结。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识字、写字能力有限,我们在教学时多鼓励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可用图、符号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有个好的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  四、具体措施:‎ ‎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  2、多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  3、耐心细致地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  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在校吃午饭学生的时间,因人而异,因具体情况而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习题,和辅导方案。‎ ‎  采取好待差的做法,让尖子生带学困生,培养尖子生的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  4、针对学生特点,尽量照顾全体。‎ ‎  让尖子生吃饱,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他们优中求精;中等生吃好,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中难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差生回答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与灵活。‎ ‎  5、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到它的趣味性,少一些重复、机械的练习,作业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  6.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  采取好待差的做法,让尖子生带学困生,培养尖子生的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  4、针对学生特点,尽量照顾全体。‎ ‎  让尖子生吃饱,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他们优中求精;中等生吃好,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中难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差生回答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与灵活。‎ ‎  5、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到它的趣味性,少一些重复、机械的练习,作业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  6.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