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 KB
  • 2021-04-20 发布

2021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五篇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1 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五篇 【篇一】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0 部门联合下发的《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22 年)》 和自治区关于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部署,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遏制艾滋 病经性传播,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避免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遏制 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巩固吸毒人群防治效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将艾滋病疫情持 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二、策略措施 (一)防艾宣传教育工程(防艾委办公室牵头)。 1.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卫生健康部门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宣传教育目标和 策略,既要加强对艾滋病危害的宣传,开展警示性教育,又要反对歧视。居民防艾知识知晓 率达 90%以上。 2.加强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宣传。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相关服务对象集中活动区域开展经常性 的防艾宣传、现场咨询。海关、民政等部门在口岸等流动人员密集场所、用工单位、居住社 区开展防艾宣传,在出入境口岸显著位置设置防艾宣传广告牌或宣传专栏,覆盖率达 90% 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将防艾知识纳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内容。住房城乡 建设部门要加强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的防艾宣传教育,设置宣传墙报,将防艾知识纳入专业技 能、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部门在全区汽车停靠站(点)、铁路客运 站、机场等显著位置设置防艾宣传广告牌或宣传专栏,在高速公路卫生间、车站卫生间张贴 宣传画,覆盖率达 90%以上。各地要做好住宿、娱乐、休闲保健、美容美发、网吧等服务行 业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防艾宣传教育以及相关场所防艾宣传画的张贴和宣传资料的摆放, 宣传覆盖率达 90%以上。流动人口防艾知识知晓率达 90%以上。 3.加强农村地区宣传。建立健全以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居)委会为责任主体,乡(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技术支撑的基层防艾宣传网络,进村入户开 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乡(镇)、街道办防艾工作人员进村宣传覆盖 100%的村(居)委会, 村(居)委会防艾工作人员入户宣传覆盖率达 100%。 4.加强老年人宣传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敬老爱老等活动,加强对 老年人尤其离异丧偶独居老年人的警示性教育、情感关怀和心理沟通。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和老年人服务机构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每年至少开展 2 次防艾宣传教育。老年人防艾知识 知晓率达 90%以上。 5.加强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健康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有针对性地对易感染艾滋病危 险行为人群开展警示性教育和法制宣传,突出疫情特点、危害严重性、防治措施和故意传播 艾滋病、性病的法律责任。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艾知识知晓率达 90%以上。 6.加强媒体宣传。宣传、网信、广电等部门积极协调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加大防艾 公益宣传力度,组织当地电视台结合防艾工作重点,播放艾滋病相关知识或公益广告,并利 用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送力度。鼓励电影经营单位在放映影片前播 放防艾宣传公益广告。 7.提升防治宣传技术水平。卫生健康部门每年至少公布 1 次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情况,制 定和发布**防艾知识核心要点,制作一批精品宣传教育材料,为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各地 应根据本地区疫情形势和特点,加强重点乡(镇)、村(居委会)艾滋病疫情信息宣传工作。 (二)艾滋病综合干预工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 1.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卫生健康等部门免费向艾滋病感染者发放安全套,在流动人口集中 区域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或自动发售装置,实现宾馆等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全覆盖。 2.强化综合干预。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开展综 合干预工作。公安部门为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综合干预、随访管理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协助卫 生健康部门开展出租屋、公共场所等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利用“互联网+” 技术开展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规模和分布估计以及行为状况评估,实施线上和线下综 合干预。推进暴露后预防措施,到 2020 年 14 个设区市、2021 年自治区重点县、2022 年全 区所有县实现暴露后预防全覆盖。探索开展男性同性性行为等人群暴露前预防试点工作。男 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 10%以上,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 在 0.5%以下。 3.加强重点干预。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健康部门要健全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 复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和转介机制,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作为依法处置 和管理吸毒人员的重要措施,纳入禁毒工作监测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考评内容。戒毒药物维持 治疗尚未覆盖的地区应当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卫生健康部门对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 的单阳家庭全面落实健康教育、检测治疗和生育指导等防治措施。推进规范化性病门诊建设, 对性病就诊者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健康干预和规范治疗。公安部门做好监管场所解押、社 区海洛因成瘾者向当地或附近县(市、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转介工作,协助维护戒 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和注射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工作。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 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 0.3%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的单阳家庭配偶传播率下降 到 1%以下。 4.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参与艾滋病防治 的社会组织提供场地、业务培训等服务,支持其完善自身建设。利用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 病防治基金和各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技术支持和监 督管理。 (三)艾滋病扩大检测和治疗工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 1.完善检测策略。医疗机构按照“知情不拒绝”原则,在皮肤性病科、肛肠科、泌尿外科、 呼吸科、妇产科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科室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和性病检测咨询服务。医疗 机构要制定本单位艾滋病筛查阳性者告知、登记、核查制度,落实专职人员负责结果告知工 作,积极引导其配合确证检测并动员治疗。血站要落实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 工作。将艾滋病、性病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和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 各地监管场所和海关要具备艾滋病检测条件。卫生监督部门要督促住宿、娱乐、休闲保健、 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每年组织对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包括艾滋病 检测项目的健康检查。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达 90%以上。 2.促进主动检测。卫生健康部门每年向社会更新 1 次艾滋病检测机构信息,动员有意愿者接 受检测服务。加强艾滋病自测试剂监管,开展互联网预约检测咨询服务,推动自我检测。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告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监管场所和海关对艾滋病感染 者要面对面告知结果,明确责任与权利,督促其及时告知配偶或与其有性关系者并主动采取 预防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做好病例首次现场流行病学及溯源调查工作。艾滋病感染 者权利义务知晓率达 95%以上。 4.不断提高抗病毒治疗服务。卫生健康等部门优化布局,巩固以县为单位抗病毒治疗定点医 疗机构全覆盖工作。将承担艾滋病诊治工作纳入医疗机构考核管理。完善医疗机构艾滋病确 证、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实验室网络建设。推广检测咨询、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增强 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严重合并症的诊治能力,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艾滋病诊治平台。在尊重 本人意愿前提下,对流入半年以上的感染者,由流入地负责随访和治疗。加强艾滋病感染者 的结核病筛查,在结核潜伏感染且无活动性结核病的感染者中开展预防性治疗试点工作。符 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 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治疗成功率 达 90%以上。 5.提高医疗机构艾滋病防治服务能力。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每年不少于 1 课时,培训率 达 100%。医务人员防艾知识知晓率 95%以上。将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医院等 级评审重要指标。 (四)防艾社会综合治理工程(政法部门牵头)。 1.依法做好相关领域社会管理。政法部门组织协调、推动和督促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相关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妥善应对艾滋病相关重大突发事件,协调推动全区建立艾滋病感染者 特殊人群社会帮扶体系。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涉黄等违法犯 罪活动,依法从重打击处理涉及艾滋病传播危险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责令相关经营场 所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证照,对涉嫌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案件要及时依法立案侦查。公安、司法 行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对抓获的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人员 100%进行艾滋病检测。 对检测发现的感染者加强重点管理并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出监所后及时转介到卫生健康部 门抗病毒治疗点治疗。公安部门在每个设区市至少设立 1 所收押感染艾滋病涉案人员的特殊 病犯监区,实现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集中管理和治疗。 2.加强合成毒品等物质管控。卫生健康、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密切监测药物滥用情况,依 法查处危害健康的非法催情剂等,及时将易促进艾滋病传播的滥用物质纳入毒品管控范围, 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开展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排查管控专项行动,建立经常性、动态化的排查 机制,切实提高对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的发现能力。做好滥用合成毒品成瘾人员送戒收治和戒 毒治疗工作。 3.加强不法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清理。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强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和 社交软件的监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将监管措施落 实到位,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发布艾滋病风险提示和健康教育信息。结合“净网”等专项行动, 依法清理和打击传播色情信息、从事色情和毒品交易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和个人,维护网 络传播秩序。 (五)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 1.实施防艾母婴传播综合干预。在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开展艾滋病检测咨 询,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均达 90%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 4%以下。 2.提升防艾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水平。各市、县(市、区)要制定防艾母婴传播工作方案,加 强预防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及时、完整录入及分析利用。 3.逐步开展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结合**实际,制订**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方案。积极 推动部分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达到 2%的消除标准,为申请消除母婴传播认证奠定基础。 (六)学校防艾教育工程(教育部门牵头)。 1.强化部门协同合作。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 同推进学校防艾工作。规范和落实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每年至少通报 2 次。将学校落 实防艾教育情况纳入教育和卫生工作检查内容。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 导担任组长,教务、学工、宣传、团委、校医院等部门参与的防艾领导小组,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要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并组织开发适合各学段学生的宣教资料。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知 晓率达 95%以上。 2.加强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性健康和防艾教育。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性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利用学校医务室、心理辅导室开展性生理、性心理咨询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技术指导,利用班团队活动时间,确保落实初中学段 6 课时、高中 学段 4 课时的防艾教育时间。 3.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防艾教学任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在新生入学体检中 发放防艾健康教育处方,每学年开设不少于 1 课时的防艾专题教育讲座。加强外国留学生防 艾宣传教育工作。 4.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活动。教育部门要树立校园自主防艾意识,借助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等专业技术力量在所有初中及以上学校成立学生防艾志愿组织,开展校园、班级 防艾同伴教育。将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志愿活动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和学生实践活动内 容,在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组织新 生入学体检期间,要广泛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和检测动员活动,按照自愿检测的原则引导学生 主动接受艾滋病检测。 5.加强学校教职工宣传教育。加强学校教职工防艾知识宣传教育,每学年参加不少于 1 课时 的专题教育讲座,确保在职教职工防艾知识知晓率达 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责落实。各级政府要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作为 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具体负责人,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 追究制,强化各级防艾办的综合协调和督办作用。各牵头部门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考评方 案,各参与部门要将防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考核制度。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 构、妇幼保健机构、血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各级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 要统筹各级各类艾滋病防治项目经费和本级防艾专项经费,合理安排实施方案所需经费,确 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强化项目绩效管理责任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资金使 用部门应定期将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报卫生健康部门,由卫生健康部门汇总后将绩效评价报告 报政府。 (三)加强重点地区防治,创新示范区工作模式。各级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将艾滋病防治 与健康扶贫结合起来,对疫情严重的贫困地区从人、财、物、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 支持。要以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为抓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创新管理机制和工作 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加强科研创新,开展国际合作。科技、卫生健康等部门鼓励源头创新,建立艾滋病防 治科研创新与技术推广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技术支撑条件、平台与能力建设,积极开 展艾滋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开发**特色中医治疗 艾滋病方药。在国家指导下,建立健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机制,及时交流疫情和防控信息, 联合开展综合干预工作,遏制艾滋病跨境传播。 (五)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对各地各部门落实实施方案情况 进行综合评估,对完成重点考核指标较好的市予以通报表扬,对未完成年度重点考核指标且 排名靠后的县给予黄牌警告,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各级绩效办负责将重点考 核指标纳入绩效考评体系。自治区防艾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的协调落实,并于 2022 年底组 织开展终期评估。各地、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篇二】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等 10 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壮族自治区遏制艾滋病传 播实施方案(**-2022 年)的通知》(桂卫艾防发〔2020〕3 号)要求,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 对我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作的部署,解决我县当前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遏 制艾滋病在我县蔓延传播,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避免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遏制 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巩固吸毒人群防治效果,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将艾滋病疫情持 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二、策略措施 (一)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县防艾办牵头,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配合) 1.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卫生健康部门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宣传教育目标和 策略,既要加强对艾滋病危害的宣传,开展警示性教育,又要反对歧视。居民防艾知识知晓 率达 90%以上。 2.加强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宣传。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相关服务对象集中活动区域常年开展艾 滋病防治宣传、现场咨询。交通、民政等部门在车站、码头等流动人员密集场所、用工单位、 居住社区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在车站,码头显著位置设置防艾宣传广告牌或宣传专栏,覆 盖率达 90%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纳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 工培训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们要加强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的防艾宣传教育,设置宣传墙报, 将艾滋病知识纳入专业技能、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县汽车停靠站(点)、 码头等显著位置设置防艾宣传广告牌或宣传专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间、车站卫生间张 贴宣传画,覆盖率 90%以上,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90%以上。市场监管、文旅 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县内住宿、娱乐、休闲保健、美容美发、网吧等服务行业场所业主和 从业人员的防艾宣传教育以及相关场所防艾宣传画的张贴和宣传资料的摆放宣传覆盖率 90%以上。 3.加强农村地区宣传。建立健全以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居)委会委责任主体,乡(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技术支撑的基层防艾宣传网络,进村入户开 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乡(镇)、街道办防艾人员进村入户宣传覆盖率 100%的村(居)委会, 村(居)委会防艾工作人员入户宣传覆盖率达 100%。 4.加强老年人宣传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敬老爱老等活动,加强对 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和心理沟通,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每年至少开展 2 次艾滋病防治宣传。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老年人服务机构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艾滋病防治 宣传教育。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90% 以上。 5.加强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健康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易感染艾滋病 危险行为人群的警示性教育和法制宣传,突出疫情特点、危害严重性、有效防治措施、和故 意传播艾滋病、性病的法律责任。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防艾知晓率达 90%以上, 6.加强媒体宣传。宣传、网信、广电等部门积极协调广播、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加大艾滋病防 治公益宣传力度,宣传部门结合防艾工作重点,播放艾滋病相关知识或公益广告,并利用网 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推送力度。激励电影经营单位在放映影片前播放防 艾宣传公益广告。 7.提升防治宣传技术水平。卫生健康部门每年至少公布 1 次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情况,制 作一批精品宣传教育材料,为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信息、人工智能技 术判断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和对象,通过互联网精准推送防治信息。 (二)艾滋病综合干预工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配合) 1.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卫生健康等部门免费向艾滋病感染者发放安全套,在流动人口集中 区域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或自动发售装置,实现宾馆等公共场所安全套摆放全覆盖。 2.强化综合干预。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开 展综合干预工作,公安部门为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综合干预、随访管理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协 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出租屋、公共场所等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干预工作。利用“互联 网+”作用技术开展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规模和分布估计以及行为状况评估,实施线 上线下综合干预。推进暴露后预防措施,到 2020 年开展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规模和 分布估计及行为状况评估,实施线上和线下综合干预。进一步推进暴露后预防措施,到 2020 年城区、2021 年县内重点乡镇、2022 年全县所有乡镇实现暴露后预防全覆盖。探索开展男 性同性性行为等人群暴露前预防试点工作,制定完善政策并逐步推广。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减少 10%以上,其他性传播危险行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 0.5%以下。 3.加强重点干预。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健全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 康复和维持治疗衔接工作机制,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作为依法处置和管理吸毒人员的重要措 施,纳入禁毒工作监测和艾滋病防治工作考评内容。卫生健康部门对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 庭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检测治疗和生育指导等防治措施。对性病就诊者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 健康干预和规范治疗。公安部门做好监管场所解押,社区海洛因成瘾者向当地或附近县戒毒 戒毒药物维持门诊(延伸点)转介工作,协助维护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参 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 0.3%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 的配偶传播率下降到 1%以下。 4.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参与艾滋病防治 的社会组织提供场地、业务培训等服务,支持其完善自身建设。利用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 病防治基地和各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技术支持和监 督管理。 (三)艾滋病扩大检测和治疗工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配合) 1.完善检测策略。医疗机构要按照“知情不拒绝”原则,在皮肤性病科、肛肠科、泌尿外科、 呼吸科、妇产科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科室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和性病检测咨询服务。医疗 机构要制定本单位艾滋病筛查阳性者告知、登记、核查制度,落实专职人员负责结果告知工 作,积极引导其配合确证检测并动员治疗。将艾滋病、性病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 和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县监管场所要具备艾滋病检测条件。卫生监督部门要督 促住宿、娱乐、休闲保健、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每年组织对直接为顾客服务 的工作人员进行包括艾滋病检测项目的健康体检。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 例达 90%以上。 2.促进主动检测。卫生健康部门每年向社会更新 1 次艾滋病检测机构信息,动员有意愿者接 受检测服务。加强艾滋病自测试剂监管,开展互联网预约检测咨询服务,推动自我检测。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告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监管场所对感染者进行面对面 结果告知,明确责任与权利,督促其及时将感染状况告知其配偶或有性关系者并主动采取预 防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病例首次现场流行病学及溯源调查工作。艾滋病感染者权利 义务知晓率达 95%以上。 4.不断提高抗病毒治疗服务。卫生健康等部门优化布局,巩固以县为单位抗病毒治疗点医疗 机构全覆盖工作。将承担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医疗机构考核管理。完善医疗机构艾滋病确证、 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实验室网络建设。推广检测咨询、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增强对艾 滋病机会性感染和严重合并症的诊治能力,建立多学科合作的艾滋病诊治平台。在尊重本人 意愿的前提下,对流入半年以上的感染者,由流入地负责随访和治疗。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 结核病筛查,在结核潜伏感染且无活动性结核病的感染者中开展预防性治疗试点工作。符合 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 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治疗成功率达 90%以上。 (四)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工程(政法部门牵头,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配合) 1.依法做好相关领域社会管理。政法部门组织协调、推动和督促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相关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妥善应对艾滋病相关重大突发事件,协调推动全区建立艾滋病感染者 特殊人群社会帮扶体系。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涉黄等违法犯 罪活动,依法从重打击处理涉及艾滋病传播危险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责令相关经营场 所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证照,对涉嫌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案件要及时依法立案侦查。公安、司法 行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对抓获的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对检 测发现的感染者加强重点管理并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出监所后及时转介到卫生健康部门抗 病毒治疗点治疗。公安部门设立收押感染者艾滋病涉嫌人员的特殊犯监区,实现对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集中管理和治疗。 2.加强合成毒品等物质管控。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密切监测药物滥用情况,依 法查处危害健康的非法催情剂等,及时将易促进艾滋病传播的滥用物质纳入毒品管控范围, 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开展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排查管控专项行动,建立经常性,动态化的排查 机制,切实提高对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的发现能力。做好滥用合成毒品成瘾人员送戒收治和戒 毒治疗工作。 3.加强不法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清理。宣传、网信、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等部门加强社交媒 体、网络平台和社交软件的监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督促相关企 业将监管措施落实到位,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发布艾滋病风险提示和健康教育信息。结合“净 网**” 等专项行动,依法清理和打击传播色情信息、从事色情和毒品交易的社交媒体、网 络平台和个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 (五)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配合) 1.实施防艾母婴传播综合干预。在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开展艾滋病检测咨 询。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用药率均达到 90%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 4% 以下。 2. 提升防艾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水平。制定县级防艾母婴传播工作方案。加强预防母婴传播 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及时、完整录入及分析利用。 3. 逐步开展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昭平县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方 案。积极推动我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 2%及以下的消除标准,为申请消除母婴传播认 证奠定基础。 (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教育部门牵头,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配合) 1.强化部门协同合作。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 同推进学校防艾工作。规范和落实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学校开展 预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95 %以上。 2.加强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性健康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开展 性道德、性责任、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等教育,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性观念。利用学校医务室、心理辅导室开展性生理、性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地方课程、 班团队活动等,确保落实初中学段 6 课时、高中学段 4 课时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时间。 3.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活动。教育部门要树立校园自主防艾意识,借助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等专业技术力量在所有初中及以上学校成立学生防艾志愿组织,开展校园、班级 防艾同伴教育。将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志愿活动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和学生实践活动内 容,在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4.加强学校教职工宣传教育。加强学校教职工防艾知识宣传教育,每学年参加不少 1 课时的 专题教育讲座,确保在职教职工防艾知识知晓率达 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责落实 各乡镇政府和各部门要对本辖区和本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 人,分管领导作为具体负责人,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强化各级防艾办的综合协调和督办作用。各牵头部门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考评方案,各参 与部门要将防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考核制度。 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 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能力和队伍建设。县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统筹各级各类艾滋病防治项目经费和本级防艾 专项经费,合理安排实施方案所需经费,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强化项目绩效管理责 任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资金使用效益。资金使用部门应定期将资金使用绩效情况上报卫生 健康部门,由卫生健康部门汇总后将绩效评价报告上报政府。 加强重点地区防治,创新示范区工作模式 财政、扶贫、民政、医保、卫生健康等部门将艾滋病防治与健康扶贫结合起来,对感染艾滋 病的贫困人员从财、物、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以乡镇政府为主导,创新管理 机制和工作模式,发挥引领作用。 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县人民政府每年对各乡镇政府、县防艾委各成员单位落实实施 方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 肃问责。县防艾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的协调落实,并于 2022 年底组织开展终期评估。各乡 镇党委政府可参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订本辖区具体实施方案。 【篇三】 一、学校名称:**师范大学 二、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及负责人 学校成立艾滋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 三、学校基本情况:在校本科生 21463 人、研究生 5944 人。 四、试点工作的基本内容 1、设置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目标:使学生全面了解艾滋病防控有关知识和技能,摒弃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交友方式, 阻断艾滋病感染途径,具备预防艾滋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具体内容:除一般的艾滋病基本知识之外,课程内容还包括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男性同性 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风险、HIV检测咨询服务、如何识别和规避感染风险等知识。 覆盖人数:全校**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开课形式:选修课、讲座、网络公开课、MOCC 等。 实施路径:教务处牵头,协助单位为学生工作处、校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及各教学单位。 教务处负责设置安排预防艾滋病教育必修课,课时 2 时,具体课程设置是授课前发放防艾知 识问卷调查、理论授课 1 学时、防艾知识问卷再调查、抢答及答疑解惑共计 2 学时。课酬按 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授课方式以讲座形式开展。校医院负责联系石家庄市艾滋病防控中心有 关专家统一培训师资,负责安排授课老师。各教学单位负责学生考勤、登记,保证全校学生 至少 95%以上参听课程。 时间安排:全年。 2、新生入学艾滋病健康教育。 活动目标:使学生全面了解艾滋病防控有关知识和技能,摒弃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交友方式, 阻断艾滋病感染途径,具备预防艾滋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具体内容:讲授防艾知识,制作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等。 覆盖人数:入学新生约 5700 人。 活动形式:讲座、发放资料等。 实施路径:学生工作处牵头,协助单位为校医院、各教学单位。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新生 入学教育,学生工作处负责安排时间、地点,校医院负责现场讲授防艾知识,制作发放“预 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保证新生人手一份。 时间安排:新生入学后 15 天内全部完成。 3、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校园活动。 活动目标:了解艾滋病防控有关知识和技能,摒弃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交友方式,阻断艾滋病 感染途径,具备预防艾滋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倡导关爱、反对歧视。 具体内容:艾滋病防控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关爱艾滋病者。 覆盖人数:全校**在校生、研究生。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绘画、读者日活动、话剧、情景剧比赛、观影、艾滋病日 主题活动、微作品(微电影、微小说等)征集、课件设计大赛、纪录片制作、宣传栏、图片 展览等多种形式。 实施路径:团委牵头,协助单位为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医院及各教学单位。团委负责组 织调动学校红十字会社团力量,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教学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感染艾 滋病的危险行为”等主题的学生辩论赛,倡导健康的交友行为和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树立文明健康的性道德观和婚恋观,并通过 比赛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发关注,持续引导预防艾滋病话题的讨论,如 组织线下沙龙、讲座和实践活动等。校医院负责联络上级部门协助指导及必要的扩大宣传, 宣传部负责校内及时宣传报道,各教学单位积极配合组织。 时间安排:全年,尤以“艾滋病主题活动日”前后 1 个月为主。 4、建立艾滋病新媒体教育平台。 活动目标:利用新媒体,建立快捷高效的宣教平台。 具体内容:利用新媒体可及性强、可随时使用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艾 滋病预防干预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如微信公众号、QQ群、APP等),并利用平台定期对 本地艾滋病疫情和感染途径信息、学生感染风险、学生感染案例、预防策略、HIV检测和 咨询服务信息等进行动态推送,提高学生对感染艾滋病危险性和警示性的认识,帮助学生认 识各种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引导有危险行为的学生主动寻求HIV咨询和检测服务。 覆盖人数:全校**在校生、研究生。 活动形式:利用校园媒体如网站、手机 APP、微信、橱窗、电子滚动播放和校广播台等宣传 阵地,开展预防宣传活动。 实施路径:宣传部牵头,协助单位为团委、学生工作处、计算机网络中心、校医院。计算机 网络中心负责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并在学校主页开辟防艾专栏,团委和校医院根据授课过程 中发现对防艾的学生模糊认识、全国及我校防艾新形势、新特点等方面提供丰富多彩的防艾 知识、相关信息、专业指导等,建立信息收集、审核与发布制度。团委责成专人负责平台的 日常管理与维护。 时间安排:全年。 5、畅通与上级部门沟通渠道。 活动目标: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最新防艾消息和动态,争取上级帮扶和指导。 具体内容:建立健全多重沟通渠道,把握防艾新动态。 覆盖人数: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 活动形式:电话或/和微信沟通。 实施路径:校医院牵头,协助单位为校办室。校医院负责建立和健全与上级防艾部门(裕华 区疾控中心、市防艾中心)定时和应急沟通机制,并取得指导帮助,获取最新信息,争取立 项支助。 时间安排:全年。 6、开展针对学校重点人群开干预服务活动。 活动目标:探索出可针对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的工作经验。 具体内容:建立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点,并通过新媒体宣传平台,分阶段和定向提供咨询 信息,提高检测意识,促进检测。 覆盖人数:不详。 活动形式:咨询和检测,新媒体宣教。 实施路径:公示艾滋病资源咨询和监测点为裕华区疾控中心。校团委、校医院负责于新媒体 提供防艾新动态。 时间安排:全年。 7、资料收集整理上报。 活动目标:形成成果。 具体内容:收集各部门活动资料和年度活动总结。 覆盖人数:全校各部门相关人员。 活动形式:收集上报。 实施路径:校医院牵头,协助单位为教务处、宣传部、计算机网络中心、团委、各教学单位 等。各部门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上要做好资料留存、记录备案等,并按要求形成成果产出, 及时上报校医院。校医院在汇总各单位上交资料后,形成PPT、教案、预防处方、知识问 卷等材料,以及时上报省教育厅。 时间安排:年底。 五、试点工作预期产出成果 1、通过讲座、授课、课程设置等实现下列产出:网上公开课、MOOC课程、教案、多媒 体课件等。 2、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制作符合本校特点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3、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校园活动,探讨成熟的活动计划、总结、活动方案、活动模式 等,并形成文字资料。 4、通过开展辩论赛,形成辨题记录、双方论点汇总、赛事精彩片段集锦等。 5、通过新媒体教育平台的建设,形成长期可用的微信公众号、QQ群、APP等,并实现: 推送信息汇总、学生问题汇总、创新性的APP等。 6、通过建立上级(裕华区疾控中心、省疾控、省教育厅、教育部、国家疾控)沟通渠道, 努力争取基金项目,形成一定的项目成果。 7、全校师生艾滋病知晓率达到 95%以上。 六、防艾资金预算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