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4-20 发布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3篇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3篇 ‎【篇一】‎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状况。xx村位于xx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农户138户493人,党员44人,国土面积20.61平方公里,海拔266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05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松子、树楤、花椒、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09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22000亩,林果地3800亩,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6758元。‎ ‎(二)贫困人口状况。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312人,到20xx年底已脱贫63户254人,未脱贫15户58人,无漏评、脱贫返贫户,年内新增特殊群众14户28人,现有低保户37户112人,残疾人12人。未脱贫户主要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2户8人,缺土地1户4人,缺劳力2户10人,缺技术2户5人,交通条件落后3户14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户17人。易地扶贫搬迁15户67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7户33人。按照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6月前对全村房屋安全性进行了认定、上报,经审核鉴定,批准我村实施四类农村危改34户,旧房修缮26户。‎ ‎(三)脱贫出列条件。根据我村认真分析,一是20xx年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2%以下,20xx年底我村有15户58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4.13%,经分析我村20xx年可脱贫13户54人,不能脱贫2户4人,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1%。二是行政村到乡道路已通水泥路,危险路段均有防护。三是6个小组均通生活用电和380V动力电。四是6个小组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贫困户中无电视的3户已由发改局和县志办给予解决。五是村委会、卫生室均接入了宽带网络。六是6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过人饮工程,且全部通自来水。所有农户都建有水窖。七是建有标准化卫生室1个,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执业医生1名。八是6个村民小组都有村级活动场所,各村民小组都有村民小组活动室。九是6个村民小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00%。十是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已流转荒地16.5亩,成立了树葱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进行树葱等农特产品收购、销售,村集体收益1万元,发展杨梅醋项目预期收益0.5万元,发展双色玉米种植60亩可收益1.2万元,发展萝卜套种60亩可收益1.2万元,共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抓实工作,压实责任。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包村挂点组、驻村工作队、村三职干部组建扶贫工作队,下设3个小组分片包干6个村民小组,27名县、乡干部结对帮扶78户贫困户,参加脱贫攻坚政策培训学习班8期,抓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摘帽风险排查,全面覆盖6个村民小组138户493人,其中贫困户有78户312人,非贫困户60户181人。经摸排,该村人均纯收入低于3200元12户(贫困户1户),不通生活用电户数2户(贫困户1户),无电视机户数13户(贫困户3户),贫困户无智能手机15户,鉴定为危房24户(贫困户13户),外出务工16‎ 户(贫困户7户),非贫困户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人数2人,患有大病或者长期慢性病人数5人(贫困户2人)。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我们作了认真研究,从产业发展、外出务工等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稳定增收。‎ ‎(二)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制定了《xx村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以“绿色生态”为着力点,全面推进高寒冷凉特色种养殖业。在发展核桃、松子、树楤、花椒、马铃薯、白芸豆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每户选择1—2项,通过自主选择,既激发了群众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有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20xx年,全村贫困户共种植魔芋50亩、百合100亩、养殖能繁母猪64头、能繁母羊448只、土鸡1920只。通过产业扶持,涌现除了一批脱贫示范户。如:排苦拉小组李顺英户养殖的黑山羊从18只增加到了45只;小水井小组李志荣户养猪达到15头,养鸡达500多只;xx小组李忠学今年新植树楤6亩,树楤面积达21亩。同时,注重加大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共组织现场培训40多场次4000余人,技能培训12期636人,县外劳动力转移193人。‎ ‎(三)夯实基础,改善条件。认真编制《精准脱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村级“施工图”。在xx、关上两个小组实现通乡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去年底,争取项目建设实施了排苦拉小组4公里通组道路硬化,整合项目新建活动室1个,6个小组村内户外道路硬化已全部实施。‎ 三、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小组人畜饮水困难。因海拔高,水源点低,全村有正子嘎力、排苦拉、处信么以及小兴厂村部分小组均从xx水源点取水,导致原建设水池容量不够,各村存在争水吃现象。‎ ‎(二)手机网络信号差。全村各小组虽有移动或电信信号覆盖,但正子嘎力、排苦拉、关上、处信么4个小组,手机信号较弱,通话断断续续,均为2G网络。‎ ‎(三)交通条件滞后。因该村处于昙华山核心区,雨季长达6个月,霜冻天气2个月,晴通雨阻较为严重,目前还有小水井、正子嘎力、处信么3个小组公路未硬化,导致72户237人(占全村50%人口)出行及农产品外运困难,影响了群众增收致富。‎ ‎(四)新植产业发展难。该村处于高寒地区,平均海拔高达2660米,贫困人口比例为77.6%,发展的魔芋、百合、树葱、黑山羊、白芸豆等产业产量低,效益差,群众增收效果不明显,但却非常适宜重楼等中药材种植,因群众种植技术不到位、且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群众种植规模小,发展积极性不高,短期内无法培植该产业,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增收困难。‎ ‎(五)群众工作有差距。因xx村全部为彝族,近年来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中老年人员不会说汉话,驻村队员又不懂彝话,导致无法独自进村入户开展相关工作,影响了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的效果。‎ 四、意见建议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是积极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扩建xx水源点蓄水池和压力池,解决争水吃现象;二是争取经信部门支持,对正子嘎力、排苦拉、关上、处信么4个小组的通讯讯号进行改善;三是争取交通部门和扶贫部门支持,对剩余3个小组的通组道路进行硬化,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二)强化村民自治,加强村民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村民集体议事决策机制,建章立制,管好村内事务,同时充分利用好乡内公益性岗位人员,治理村组卫生,改善村庄环境,打造宜居乡村。‎ ‎(三)培强壮大产业,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紧紧依托该村的树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开拓市场,增加群众收入和抗风险能力。依占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广阔的林地资源,开展生态扶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继续大力培植花椒等绿色产业;积极动员外出务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在低保评定、临时救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全村营造支持、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提高人口素质。‎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巩固年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党员引导带动其他群众脱贫致富,调整更换部分不胜任现职的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或成员,建强基层堡垒。‎ ‎(五)强化学习宣传引导。按照县委提出的促学、讲学、送学、考学、追学、逼学、推学“七步工作法”,加强对上级脱贫攻坚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解读,提升干部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和认知度,在熟练理解掌握政策的基础上,使用现代设备将宣传政策录成彝话,进村入户加强对政策的宣讲,提高群众对精准脱贫政策的认知度、满意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与全县一道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打下群众基础。‎ ‎【篇二】‎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现在已经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为详细了解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情况,近日,镇人大成立调研组深入xx镇18个村,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等方式,对我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基本情况 xx镇集镇地处xx县南端,距离县城29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71亩,其中水田4692亩,林地149036亩,辖18个村1个社区,110个村民小组。有5个重点贫困村,分别为新喜村、田心村、同心村、长阳村、大雁村。xx镇2019年农村户籍核查确认4727户15577人,当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规模:1688户4554人,其中十二五已脱贫478户1633人。十三五贫困户1210户2921人,其中20xx年脱贫104户369人,20xx年脱贫124户420人,20xx年脱贫194户666人;在册未脱贫788户1466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85户635人,低保贫困户245户466人,五保贫困户358户365人)。2019年全镇计划脱贫户671户1281人,预计年底贫困发生率为1.16%。‎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工作队员对脱贫攻坚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有的对脱贫攻坚政策和部署学习不深入、领会不够,对脱贫攻坚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一旦离开材料就说不清楚。有的责任担当不足,没有用心用力。在抓深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不够,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部分村干部能力弱,责任心不强,过度依赖县镇派驻干部开展工作。‎ ‎2.产业扶贫规划水平低,带贫机制不健全。在调研中发现,xx镇发展产业较多,但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弱,能暂时达到增收效果却难以持续,不能保证农户的持续稳定增收。带贫效果不明显。‎ ‎3.个别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强。一些贫困群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较差,习惯于给钱给物的帮扶,没有脱贫的主观愿望和时间观念,极个别贫困户甚至达到脱贫标准也不愿意“脱帽”。‎ 三、解决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提升工作队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工作队员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工作队员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同时,进一步明确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责任分工,细化村干部工作职责到事到人,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促其履职尽责。在日常管理中,强化驻村工作督查考核和执纪问责,对底数不清、工作落实不力的现象立即通报批评,必要时启动问责。‎ ‎2.要狠抓产业,夯实脱贫致富根基。夯实农村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敢进来,愿进来,切实带动产业发展。同时要严格把关龙头企业的运作模式,积极为企业、群众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之间长期有效的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创造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确保共同利益的实现,以此鼓励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3.加强宣传教育,改进工作方式。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调动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公开表彰,微信宣传等方式,树立典型,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贫困群众向他们学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篇三】‎ 近日,xx镇人大组织精准脱贫攻坚课题组开展集中考察调研活动,专题对脱贫退出“577标准”落实情况进行考察,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一、基本情况 xx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3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22409人,其中农业人口19766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3771人,20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91元。自20xx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内共有建档立卡总人数1450户3804人,“十二五”已脱贫716户2167人,“十三五”‎ 共有贫困户734户1637人,已脱贫267户819人,其中20xx年脱贫86户266人,20xx年脱贫99户306人,20xx年脱贫82户247人、脱贫退出村1个(五爱村)。20xx年度新纳入贫困人口14户41人,目前剩余在册贫困人口467户81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6户127人,低保贫困户184户390人,五保贫困户207户211人),剩余贫困村4个(20xx年已出列的合心、合一2个村因贫困发生率超过3%被回退为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4.1%。2019年预计脱贫267户473人,实现柏安、良田、合心、合一4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预计剩余在册贫困户200户345人,贫困发生率为1.7%。‎ 二、存在问题 ‎(一)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目前剩余贫困户200户345人,大部分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缺劳力、自身动力发展不足,仅剩劳动力也都是老、弱、病、残,仅仅只能依靠“输血”式的享受政策来实现脱贫,脱贫成效巩固难度较大。‎ ‎(二)产业支撑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在产业发展中,各村均想了不少办法、下了一定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来看,仍存在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偏低,难以形成产业发展格局,带贫能力弱。且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尚在初步形成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带贫益贫效应。‎ ‎(三)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扶贫扶志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大部分贫困户存在文化程度偏低、老弱病残等情况,对脱贫攻坚政策理解不透,脱贫主动意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在具体的帮扶中,由于村与村之间存在差距,帮扶力度不一致,导致贫困户之间相互攀比,非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相互攀比,出现了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现象,引发农村新的社会矛盾。‎ ‎(四)整体推进合力不够。一是指挥部总体协调作用发挥不到位,存在不同部门各自为政、重复上报数据的情况;二是各驻村工作队工作合力不够,工作队员在进行贫困户帮扶工作和资料收集时,存在标准不一、收集不全的情况。‎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要充分认识我镇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当做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指挥部的中枢神经和参谋部署作用,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领导小组会议,集中处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合力。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力求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户发挥自身能动性,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倡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注重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形成社会扶贫大格局。、‎ ‎(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培强支柱产业。按照“三有”工作要求,力求形成“人人有稳定就业、户户有长效产业、村村有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加强对带贫企业和合作社经营现状的监管,减少资金投入风险,确保贫困户分红资金有保障,按期收回成本。‎ ‎(四)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要不断加强扶贫业务培训和驻村扶贫监管,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充实骨干力量到扶贫第一线,为更快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