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9 KB
  • 2021-04-22 发布

市科经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打算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市科经局 2020 年工作总结暨 2021 年工 作打算 2020 年,全局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建设“六个新京山”、建成全省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目标, 以求真务实态度狠抓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企 业培植服务,加强企业要素保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成效显著、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速高于荆门、快 于全省,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 4 个月度居荆门第一;签约 省科技厅成果转化揭榜制项目 2 个,占荆门市项目总数的三分之 二;高新技术产值增幅较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216 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28.6%。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 智能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被纳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对 象,经两年培育并考核合格,将给予 500 万元的奖励资金。成功 申报 2019 年省级传统产业改造省级专项项目 10 个,争取省级支 持资金 900 万元,项目个数和资金额度均翻倍。京山市智能制造 产业集群再次通过考核,被纳入 2018 年度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 业集群。我市连续 15 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成绩突出单位前 20 名。 1.高新技术增加值:我市共有 83 家企业纳入高新产值统计 范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达到 67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5.2%。 2.规模工业总产值:1-10 月,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917.9 亿元,同比增长 12%。预计年底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1%。 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10 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3%,预计年底增长 9%以上。 4.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1-10 月全市共实施工业项目 181 个, 投资额 1844693 万元,同比增长 19.2%;技术改造项目 103 个, 投资额 1034344 万元,同比增长 8.8%。 主要工作: 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不断深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 后备库重点企业的跟踪指导,预计全年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6 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40 家。全年,我市共有 83 家企业纳 入高新产值统计范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达到 67 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5.2%。 二是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稳步推进。共收集企业技术有效需 求 40 项,超任务数 5 项;预计登记技术交易合同 99 项,完成技 术合同交易额 4.1 亿元,超年度任务数 0.6 亿元;预计转化重大 科技成果完成 22 项,超年度目标任务数 4 项。京山轻机“工业 机器人云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省 2019 年重大科技专项 立项,获项目资金 200 万元。2019 年先后组织组织 5 家企业申 报了省科技厅揭榜制项目,湖北达权集团与湖北大学、湖北仕达 维与湖北汽车工业大学的 2 个成果转化项目成功揭榜,全省共 27 个揭榜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资金支持,其中荆门获批 2 项, 京山获批 1 项,占荆门市一半,这也是京山连续三年获批省科技 厅重大专项,连续两年获批项目占荆门市半数。今年以来,市科 技局组织 20 多家企业参加荆门市高企申报政策培训,10 月 21 日,组织神地、国宝桥米、亚菌园生物科技等 15 家企业参加了 湖北工业大学在荆门的成果对接会活动;10 月 22 日又组织湖北 工业大学领导专家团队调研京山三雷重工、湖北克拉弗特、神地 科贸、达权集团等企业,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成绩突出。支持企业开展创业创 新活动,组织中昆虫业参加第八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全国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决赛将于 11 月 25-28 日在江西 宜春举行,荆门共 2 家企业进入全国行业总决赛,京山 1 家,占 荆门市一半。全市新增科技创业企业 58 家,通过了科技型中小 企业信息评价系统认定公示;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湖北亚菌 园申报的亚菌园星创天地省级“星创天地”接受省科技厅实地核 查,至此,我市连续四年申报省级以上星创天地,申报的省级以 上星创天地达到 4 家(其中,金瑞农电商产业园和神科创星创天 地分别于 2016 年和 2017 年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永兴食品永兴 星创天地 2018 年 9 月获批省级星创天地),超过荆门市省级以上 星创天地的三分之一(荆门市共 8 家),全市已有省级以上创新 平台 13 家,居荆门前列。 二、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增量工程 抓工业经济“开门红”;开展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开展工业 经济运行监测。有效强化重点企业监测,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平台 监测,对重点企业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及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协调; 有效研判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停产半停产问题开展经常性 调研,加强信息发布。抓好重大工业经济增长点调度、服务。对 预增产值过亿元增长点实行监控和服务,促进有效产能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力量增效显。 一是装备制造业质效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始发力。随着 武住电装、奔尔达、雄汽汽车等企业相继投产、增产,部分企业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积极调整产能布局,开辟新兴市场,整个产业 活力显现。武住电装、奔尔达、万申汽车、众星汽车等公司税收 同比分别增长 153.8%、51.1%、303.3%、758.3%。包装及配套机 械行业持续增长。京山轻机纸制品包装机械板块大力发展智能化 高端产品,优势显现,国内外客户稳定增加;铸造板块积极消化 库存,开辟非汽车领域市场,经营形势转好,1-9 月公司主营业 务同比增长 13.7%。湖北雄韬发展稳健,生产形势较好。京慧智 能、明杰机械、江一特等企业大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开拓市场, 增势迅猛,其中京慧智能 1-9 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82%;京 慧智能、明杰机械、江一特入库税收同比分别增长 291%、266.7%、 108.5%。液压搬运、农机装备等行业稳定增长。海之力、老工农 等公司生产效益稳定增长,企业实力逐步增强,入库税收同比增 长 6.5%、1300%。 二是建筑建材业快速增长。建材板块是吸引资金投入的主战 场,也是入库税收最多的产业,32 家入库税收 50 万元以上建筑 建材企业有 30 家入库税收实现增长,上述企业入库税收总额同 比增长 114.8%。京兰水泥集团投资 10 亿元新上产能置换项目建 成投产,生产效益大幅提升。花山矿业、青龙山矿业、天佑矿业、 三里冲石料厂、永鑫工贸、鞍顺建材等一批建设规范、节能环保、 税收贡献大的建筑石料加工项目相继投产,三和管桩、联纵节能 等一批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项目持续发挥效益,为建材行业转型升 级、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是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京和米业公司投资 2 亿元的年产 10 万吨富硒米加工项目,投资 1500 万元的年产 5000 吨彩色营养米项目相继投产,为企业增添了发展动力。食用菌加 工业龙头企业昇泰食品向深加工领域拓展,企业效益较好,入库 税收同比增长 27.9%。 三、大力实施质效提升工程 1.企业兼并重组扎实推进。我市积极落实《荆门市推进企业 兼并重组行动计划(2016—2018 年)》,把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作 为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坚持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激活市场主体 活力,由政府牵线搭桥对全市经营不良、资产闲置、发展有潜力 的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2019 年 1-10 月,先后有杰美机械、东吉金属表面处理等 11 家企业完 成兼并重组,占年初计划任务的 157%. 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批新老企业紧紧抓住技改政策红利 加速推进技改,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了企业生产装备、技术、能 效、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全市龙 头企业和重点企业秉持。一是资本运作促裂变。京山轻机等龙头 企业以资本营运为手段,通过上市融资、兼并联合、嫁接改造、 托管经营等各种方式,加快扩张步伐。公司投资 10 亿元对现有 厂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先后兼并苏州晟成、深圳慧大成、武汉 璟丰等企业,为公司智能化改造提供强大技术支援。与华科院士 团队成立鹰特飞、英特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开长航时无人机、 大健康康复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生产工作;投资成立深海弈智进行 智能物流和无人驾驶的应用研究。二是技术创新提品质。传统制 造企业通过院校合作、技术转让、自主攻关等方式攻克技术难题, 开展生产车间技术改造,实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提档。京 山轻机在瓦楞纸板印刷领域拓展了数码印刷研究,研发出了全球 领先的水性数码印刷机;加强在机器视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方面的研究,切入 3C、光伏自动化设备等新的领域,逐步完善 了公司智能装备生态圈。湖北华信成立成立湖北仕达维新材料有 限公司子公司,通过与湖北工业大学技术合作研发车用高强铝合 金管材,产品技术指标全国领先。三是管理升级修内功。优秀的 现代制造企业,需要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生产全 过程、企业内部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京山轻机 2017-2019 年投 入 900 多万元,对全集团的信息化系统实施改造升级,新上 SAP、 金蝶等信息化软件,实现了企业物料管理、财务管理、进销存管 理的统一管理,对包装机械车间开展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物料管 理智能仓储。湖北华信、湖北雄韬等企业通过实施“机器换人”、 “企业上云”等工程,实现管理提档升级、企业提质增效。 3.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全市关停撤除石灰土立窑 33 座,聘 请黄石市建材研究设计所编制我市石灰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碳 酸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东兴气体、京山华贝关改 搬转稳步推进。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改造升级工程 1.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一步加大通信行业基础设施建 设投入,全市通信信号得到加强,通信信号覆盖面不断扩大。2019 年全市共规划 4G 基站 221 个,已完成 139 个,待建 82 个,其 中,市电信公司规划基站 28 个,完成 22 个,待建 6 个;市移动 公司规划基站 56 个,完成 25 个,待建 31 个;市联通公司规划 基站 137 个,完成 92 个,待建 45 个。规划、建设(含改造)通 信铁塔 266 座,其中,新建 27 座,改造 239 座。新建基站和铁 塔向农村地区倾斜,50%以上的建在农村地区,20%以上的位于 农村贫困地区。全市 356 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至少一家通信信号 覆盖。 2.“提速降费”红利充分释放。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光 纤宽带提速改造,全市农村和城市地区均实现光纤接入,接入能 力普遍达到 100M 以上。实施 4G 基站改造升级,500 个移动基 站、300 个电信基站、200 个联通基站完成了升级改造,余下全 部基站计划于 2020 年改造完成。经过改造升级,固定宽带和移 动宽带通信容量和速度大幅提升,满足了城乡居民高速互联网接 入需求。降低通信资费,取消了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和流量漫 游费。通过开展消费送宽带、推广宽带+手机+流量+IPTV 融合套 餐等方式的灵活营销,契合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激发了市民 信息消费热情。 3.“企业上云”加速推进。围绕京山轻机、华俄激光等一批 智能产品制造企业,大力发展数码印刷机、智能激光切割设备、 工业机器人等云应用智能制造产品。实施“万企上云”工程。按 照省经信委工作部署,组织工业企业实施生产设备、研发工具、 业务系统等的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使成千上万企业走上云端, 使企业的工业设计、产品和服务定制、生产销售、资源管理、供 应链管理等网上实现,截止 10 月,全市 210 家规模工业企业与 软通智慧公司签约上云。 五、大力营造亲商重商营商环境 1.部门联动制度化。全面落实荆门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 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京 山市惠企政策办理办法(试行)》和深入开展“两整”活动的有 关要求,着力解决惠企政策不精准、兑现难等问题,营造服务优 质高效、政策务实管用的营商环境。广泛听取企业代表建议,准 确查找营商政策环境存在的问题,对支持企业发展政策进行清理、 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明确部门营商环境建设之职责。 2.服务平台多元化。以市委、市政府搭建综合政企云应用服 务平台,以大数据为核心,以新型产业服务为依托,打造“基础 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 层”五个层级的新型京山综合政务云服务体系,整合各部门基础 数据,在平台中开辟信息发布专栏,通过平台发布企业资源信息, 开辟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青年职工交流,稳定职工队伍, 实现企业资源市场化,企业服务体系化,企业信息多元化。目前, 经公开招投标后选定深圳市筷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标 单位,中标单位调研项目组已进驻京山,开展平台的搭建工作。 3.服务企业常态化。一是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坚持包 联企业全覆盖,实现了 27 名“四大家”领导包联重点企业、107 个市直单位包联骨干企业、16 个镇区包联所属企业全覆盖。以 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为抓手,强化生产要素保障,降低企业生产经 营成本,解决企业共性和个性问题,对企业发展中“堵点”“盲 点”问题,一包到底、服务到底。截止目前,各驻企工作队共搜 集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586 件,已解决 468 件。二是市委市政 府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开展四大活动,集中解决企业问题。四大活 动为:每月对一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税收过 500 万元的企业, 开展现场办公。每月组织一次同行业、同规模、同产业链的企业 开展座谈,推动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每月开展一次政银企 对接,组织一家银行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促进合作。每月“四 大家”联席会议听取服务企业情况汇报,集中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走访调研工业企业 53 家,召 开企业家座谈会和专题协调会 6 次,共交办企业问题 61 件,已 解决 43 件。 4.政策兑现一站化。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发展需求,出 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服务园区企业用工十条措施”、“促 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八条措施”、“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实施措施”等系列惠企政策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夯实政策 保障。为实现“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已在行政服务 中心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明确专人负责做好常态化政策受理 审核和兑现,明确了兑现流程(企业申请--窗口受理--部门审核-- 政府审批--财政核拨),并开通“工业 110”热线服务和申请受理 等工作,做到“随时受理、随时审核、按时兑现”。1-9 月,我市 共兑现各类惠企优惠政策奖励资金 83348.95 万元,涉及企业 387 户;其中我局兑现兑现各类惠企优惠政策资金 798.9 万元,涉及 企业 41 户。 2020 年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 会、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 中央“六稳”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统筹推进稳增长、 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全面促进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工 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2 家;确保科技型中小 企业数量保持在 5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达 15%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 1000 亿元 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11% 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0 家;完成兼并重组企业 7 家以上; 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普及率 72%以上。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突出抓六项重点工作: 一、聚焦聚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一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 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工 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科技创业 企业培育工程,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力度,遴选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做大 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二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方 面,对现有创新平台加强跟踪管理,促其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工 作实效。另一方面,加快新建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华信、瑞生制 药、永兴食品等重点企业完善条件,全力创建省市创新平台。三 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工作机制,引导企 业与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共建研发中心、难题招 标、项目攻关、先进成果引进转化等活动,积极开展技术对接, 推动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建设。加强企业院士工作站管理,促进 充分发挥作用。四是着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 乡土科技特派员队伍作用,抓好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大力推广 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聚焦聚力工业运行调度监测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始终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立 足抓紧抓早,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月促季、以季促年。 一是抓实目标督导。制定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 展常态化和“点穴式”工业进度通报、排序约谈、督办督查,层 层传导压力,共扛保增长重任。树立“开局就是决战”的意识, 保持“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集中精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 组织开展“开门红”,抓好节后复产组织和开工率调度。二是抓 实协调服务。继续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强化经济运行 综合协调,建立健全季度例会、调研帮扶、挂点联系等工作机制, 聚焦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及停产退规、化工搬迁改造等突出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和解决办法。强化重点地区、行业和企 业的精准调度,做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判。三是抓实稳规 进规。抓停产退规企业复产复进规工作,组织开展帮扶解困、包 保盘活行动,坚决遏制规上企业进多退少问题。四是抓实新增长 点。强化综合调度和分级协调督办,促进有效产能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 三、聚焦聚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融合发展 1.贯彻新发展理念,壮大智能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信息化与 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绿色工业发展,全力提升产业集群 能级。一要全力实施“双百”工程。扎实开展“百企提升”和“百 企互联网+”行动,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引导传统产业工 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聚焦装备 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智能化工厂和数字 化车间建设,突出抓好试点示范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对标 工作。二要全力实施智能化工厂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机器换人”, 改造、建设智能工厂,实现办公、管理及生产自动化。鼓励装备 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工厂改造,加快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 步伐。三要全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围绕我市装备制造产业,聚 焦高端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建立“法人实体+产业联盟”协同 创新的新型创新载体,统筹谋划推进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建设步伐。推进“互联网+产学研”建设步伐,大力开展校、企、 科研机构需求、成果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和应用。围 绕京山轻机、湖北视贝、华俄激光等一批智能产品制造企业,大 力发展智能家电、智能激光切割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 品,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以试点示范推动 智能制造发展。四要全力实施工业服务业提升工程。推广服务型 制造,在锅炉辅机、包装机械等领域,鼓励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 管理和服务,推动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发展。 2.深入实施企业上云工程。以企业上云为抓手,推进全市信 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坚持示范引领,引导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开 展生产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实现重点企业深度上 云。依托软通智慧、金蝶、用友等专业软件服务商,推动全市规 模工业企业运用智能表格、进销存管理等轻量化“云”系统,解 决中小企业不懂上云、不敢上云、不会上云等问题。 3.加快编制 5G 基础建设规划。按照 4G/5G 并行的原则,在 我市前期 4G/5G 基站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和完善 5G 基础建 设发展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新站旧站并用、宏站微 站结合的原则,分步实施 5G 基站建设,加快 5G 规模组网步伐。 四、聚焦聚力产业发展 一是推动包装机械产业转型发展。支持京山轻机完善智能控 制、智能物流、智能服务等技术,建成包装智能工厂。二是鼓励 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发展。支持国宝桥米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 加快国宝桥米“退城入园”,做优“良心米”,打造“百年老店”, 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叫响”荆楚大地+国宝”品牌。支持神 地科贸公司产品研发力度,提升蛋品深加工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三是推动锅炉辅机行业兼并重组。支持华信机械与戴蒙德公司兼 并重组,促进锅炉辅机可持续发展。四是推动农机产业完善链条。 支持三雷重工、海格尼斯、京山超能等农机装备龙头企业加快发 展,扎实开展全产业链招商,拉长农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五是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支持京 峻汽配等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平台建 设,引进一批产业链企业,实现产业突破。六是推动建材产业优 化配置。积极支持鞍重股份、联纵节能等装配式建筑产业加快发 展。整合推进新上石灰石深加工项目有序发展,支持京兰水泥 80 万吨系列碳酸钙项目、京京钙业碳酸钙产业园项目建设,推 动产业合理布局。七是加快推进宋河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推动 精细化工加快发展。 五、聚焦聚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月 调度、季督办、年考核”,抓紧抓牢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危 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两张任务清单”,实施检查通报、验收 销号。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全面开展石灰土立窑关停整治, 按照全市石灰石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我市石灰石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 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建设。四是抓 牢抓实安全生产。认真履行工业(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牵头组织 之责和经信部门抓工业本质安全行业管理之责,督促企业落实安 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确保工业 (冶金)行业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聚焦聚力惠企政策落实落细 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开展检查督办,督促 政策落实落细。一是营造更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要大力弘扬 企业家精神,尊重企业家、信任企业家、包容企业家,点燃企业 创新创业热情,让企业家在京山投资,感到安心、舒心、暖心。 要坚持每个月召开一次书记、市长企业家座谈会,征求企业家意 见,听取企业家呼声。要以“暖企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百 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做到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 人人都是“服务员”。要做实做好企业直通车、书记和市长热线, 第一时间听取和化解企业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做到清单交办、限 时办结。二是全力督导政策落地。要以《中共京山市委 京山市 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措施》出台 为契机,加大各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政策执行的满意度。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探索科学用电方式和弹性供地机制,盘 活土地资源,做好项目用地保障;精心做好水电油气的科学调度 和运行监管,做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节点的能源资源供 给;不断完善用工保障体系,创新招工模式,让“服务园区企业 用工十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四是全力督 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全要素、全产业链与全供应链、全地 域谋划推进,推进市县融合、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以“六个新 京山”为目标,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