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4-22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试析师范生免费教育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试析师范生免费教育 ‎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 ‎ ‎  1、具有巨大的社会正溢出效应 ‎ ‎  事实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师范生免费教育而言,依据机会成本理论,师范生消耗的资源本来可以用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现在这些被放弃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就是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机会成本。对师范生实施免费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范教育培养出的大批的优秀教师将会给社会带来许多正的社会溢出效应。换言之,师范生除了属于个人满足的直接收益以及通过受教育而获得更高的生产力、收入能力之外,通过教书育人还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中的其他人就成了“搭便车者”,表现在师范生免费教育上即国家把本应由师范生承担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等费用从享受高等教育服务的师范生身上间接地转移到了大多数纳税人身上。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因免费而附加条件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政府应淡化其中的“交易”味道。除了应该就该类选择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予以肯定和认可,从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角度明确享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承担相应的服务义务外,国家应对师范生尽量降低接受免费的条件或实行无条件全免费就学,从而避免因免费而使师范教育产生负的社会溢出效益。 ‎ ‎  2、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 ‎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本身就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我们认为,教育公平的核心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分配均等。从整个社会来看,高等教育是更具有私人产品倾向的准公共产品,包括高等师范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不应该是免费的,而且从资源供给主体的角度分析,各主体也应遵循“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利益,谁就应该支付教育费用。但政府对师范生的拨款是从纳税人那里征到的,政府为师范生教育买单则意味着部分教育服务的成本将从接受服务的学生身上转移到纳税人身上,因此政府买单便形成从纳税人向师范生的购买力的转移。用纳税人的钱来为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服务,从某种角度讲,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一种表现,这有一定道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师范教育看作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和个人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事实上,收费制度已经对我国的师范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通过出台免费师范教育政策来调节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 ‎ ‎  3、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利于师范教育的发展 ‎ ‎  回顾教育的发展,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虽然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直到1903年才在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出现,但是师范教育却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就是在腐朽没落的晚清也是如此。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公立学校都实行教养合一,学校不仅免费入学,还发放公费津贴,清末的新式学堂在创办之初便是如此。“为了招徕学生,大多数书院、学堂或学校对学生实行免收学宿费,提供伙食、衣服、书籍等,学生毕业还按成绩等第奏请朝廷奖以仕途出身。”清政府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就明文规定师范生公费待遇,初级师范学堂经费“当就各地筹款备用,师范学生无庸纳费”,优级师范学堂公共科及分类科学生在学费用均以官费支给等。即便到了教育收费日趋高昂、社会政治经济日趋恶化以及战争等特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民国时期,师范生公费待遇一直没有改变过。到了1997年开始,由于社会变革,我国才对师范教育进行了10年的收费政策。现在为了吸引、鼓励人们上师范院校,乐于从教,也为了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从2007年9月起又开始在六所师范大学对师范教育实施免费,但这一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种教育政策的回归,而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教育是立国之本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具体措施。 ‎ ‎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及操作建议 ‎ ‎  1、可行性分析 ‎ ‎  (1)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师范教育,把师范教育视为政府行为并且放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关键。师范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于高水平教师的迫切需要,师范教育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基础教育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要,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实际上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北师范大学视察和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分别两次明确指出要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免费教育,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实际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发出明确的信号,就是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进一步宏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使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 ‎ ‎  (2)国家现有的财力完全能保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全国范围的推行。毫无疑问,任何一项改革举措要得到切实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能否顺利实现,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来自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能否足额到位,在部属高校实施的免费师范教育,有中央专项金费投入的支持,而如果将范围扩大到省属或市属的师范院校,情况又将如何呢?现阶段,我国师范院校共有一百多所,以每所师范院校每年平均招生2000名为基数计算,100所师范院校每年则招生20万人,如果以国家每年投资培养一个大学生的经费1万元计,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则每年需要投入20亿元人民币左右。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GDP连年稳步增长,2006年GDP总量突破20万亿元,是1978年的13.3倍。改革开放28年的时间里,GDP年均增长9.7%,各方面资金积累也越来越丰裕。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3.9万亿元,每年筹措几十亿元经费投入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免费教育已不成问题。 ‎ ‎  2、操作建议 ‎ ‎  为落实这项重大举措,则需要尽快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进行完备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全国范围能尽快实行起来,发挥作用。 ‎ ‎  (1)招生环节设计。选择尽可能优秀的学生进入师范院校进行培养,是实施免费师范教育的起点。首先,凡填报师范院校的考生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则应提前录取。其次,录取院校要增加面试关,招收免费师范生不能单看成绩,还要选择招收那些认同教师职业的学子,所以在面试时进行包括职业性向标准在内的更为严格的选拔是必要的。第三,为保证学生的从教意愿,我们可以在师范生、非师范生并轨招生的基础上进行再次选择或学生的自主转入,录取后同样享受免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同时,在招生上还应实行多元选择录取方式,即学生入学时可以选择免费师范教育,也可以选择缴费师范教育,避免因师范专业招生名额全部实行免费政策,“而因其‘有条件’之原因而可能将部分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只是不愿意到中西部或农村地区工作的优秀学生拒之门外。” ‎ ‎      (2)培养环节设计。师范院校要对近年来淡化师范性、强调学术性进行反思,将学术性与师范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使未来的教师掌握某一门专业,具有较高深、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加强师范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性训练,尤其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训练,重视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实习,重视培养师范生具有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身心状态,使他们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同时还应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面向新世纪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构建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制度,实行导师制等,确保免费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德高、质优。 ‎ ‎  (3)就业环节设计。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毕业生保证在一定期限内(现在规定的十年期限过长,可考虑在五年左右)服务基础教育,政府也要保证师范生在教师生活中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入学之初,学生、学校以及就业地区的市、县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应该签订就业服务合同。毕业后,如果不愿意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或者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市场选择过程中,未能在基础教育领域就业,则需退还已享受的资助。另外,国家不仅要从制度上约束师范毕业生,而且还应改善基层条件为其提供发展远景,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优质师资缺乏和分布不均现象。国家只有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宽广的上升空间,才能坚定毕业生在基层工作的信心,青年教师们才会更加热爱教育工作,不断学习钻研,提高教育质量。           ‎ 参考文献: ‎ 施李剑.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试论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财经界》,2007,(02). ‎ 凌兴珍.民国时期的学生免费公费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 孙锦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设计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 ‎  作者简介:茹宗志(1964—)男.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文真平(1985—)男.贵州麻江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