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04-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论文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学案教学策略
一、为何要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背景是什么?
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二、什么是课堂导学案
以往的地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教科书还是教学过程往往都是以“教”为核心或者说相对忽视学生的“学”。教学大纲是“教”
的纲目,教科书是“教”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的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形成,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此次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结合。而导学案 能很好的满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和目。
学案导学教学是目前运用较普遍的自主学习形式。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教学策略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进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而优化课堂效率。
三、导学案的特点注意和教师的教案区别
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分析、教学用具的选择、教学过程的预设方案。教案主要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尽管也考虑了学生的“学”,它必然导致以教师的“教”
为主的课堂学习过程。对于每一位地理教师来说,编写教案并非难事,当然教案也有优、劣之别,但最起码都会编写。按照教案的每一个环节,逐项落实就可以了。写教案就象写剧本,什么时间出现什么教学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怎样才有利于学生接受,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教师所要着力考虑的问题。上课时教师的角色更像“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作为“演员“的学生发挥的好坏,就看“导演”的水平了。学案的应用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进步。与教案相比,学案具以下特点。
第一,学案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一的“教师到学生”转变为“材料到学生”,其中材料即可以是教材,又可以是教师补充的教学材料。
第二,学案改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是自学式的自主学习,又可以是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第三,学案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完全参与学习过程,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只存在于老师和个别学生的对话和交流。
第四,学案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法宝,学案强调通过学生的读、写、画、说、练来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处理,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学案能够完成课堂教学由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的转变,既能达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又不至于因为培养能力而造成系统知识学习的疏漏。学案的这些优点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或者说正是由于新课程改革,才催生了学案这个新生事物,短短几年间,学案似乎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四、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非常普遍,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需求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导学案。但也应该看到,在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些学案只是教案的翻版,只起到“小黑板”和“笔记本”的作用;有些学案只是教材的再搬家,只不过多了几个填空题和带问号的陈述句。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对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认识不清有关,因此在学案编写前,有必要对学案的编写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导学案有新授课学案、复习课学案、习题课学案等类型,由此衍生出导学案的新授课模式、复习课模式、习题课模式等基本教学模式。新授课学案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最重要的学案类型。复习课学案一般用于章(单元)、模块、乃至于高考复习中。习题课学案主要用于系统练习和测验试卷讲评,不同模式的导学案编写策略有很大的区别。导学案的编写要坚持自主性原则、探究性原则,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编写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好的学案。
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主要依托。所以导学案的环节设置应该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不能把教案编写中的一些环节生搬硬套上去。导学案的环节不易过多,项目繁多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导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①
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通过本学案的学习所应达到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导向的作用。②重点难点:明确学生在本学案的学习中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着力解决的问题。③学习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预设学习过程,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④反思小结:引导学生在一个学案的学习结束后,找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进行课堂建构的必由之路。⑤课堂检测:根据所学内容设置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反馈。
“学习过程”是新授课学案中的核心部分,相当于新授课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如果说教学过程的编写象“写剧本”,那么学习过程的编写更象是“编游戏”,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过关”中得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观念。学习过程的编写应该渗透学法指导,体现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编写策略。
例如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个知识点“内力作用”的学习过程,可以作如下处理。
【知识点】内力作用
1.填一填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 ▲ 。它主要表现为 ▲ 、 ▲ 和 ▲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 和 ▲ 。
此类问题属于第一层次问题,主要解决地理概念、地理事实等地理知识。一般要求学生在预习环节,通过阅读教材自主解决,而且要求100%学生的学生都要完成,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组织学生互查,或教师亲自抽查。
2.做一做
岩层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情况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关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此类问题属于第二层次问题,主要解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地理知识。一般要求学生通过教师预设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学习中,教师预设了比较法。要求50%的学生能够通过预习环节解决此类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
3.用一用
读教材图4.2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完成教材“活动”。
此类问题属于第三层次问题,主要解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问题,或者解决更高的理论问题。可以要求部分有能力的同学在课前预习完成。
4.想一想
内力作用知识点中的所涉及的概念之间有何联系?用联系图表示出来。
此类问题属于第四类问题,主要是解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问题。学生通过该类问题,达到对地理课堂知识的抽象建构。
五、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具有课前指导功能、课上导学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课后梳理功能。导学案的使用就是对这些功能的充分挖掘。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主要由“复习—导入—授新—作业—预习”
等基本环节组成,导学案对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进行了改造,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应该在上一节课结束后,布置下一节课的学案。在新课开始前收起部分学案进行一次批改,了解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汇总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集中性的问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学案展开学习。比如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1、复述
复述环节主要解决导学案中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即地理概念问题。如在“内力作用”知识点的教学中,针对第一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复述所填内容。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 。它主要表现为 岩浆活动 、 变质作用 和 地壳运动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水平运动 和 垂直运动。这里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都是该知识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学生复述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在教材中进一步落实。概念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中起着支撑的作用,是知识的“根”和“节点”。
2、讨论
讨论环节主要针对导学案中的第二层次问题,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探讨和总结。如在“内力作用”的学习过程,针对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分组“做一做”,总结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在岩层运动方向、岩层变化情况、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探讨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小组学习在这一环节起着关键作用,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组建的小组,可以充分发挥小组长、学科优等生的能力,先在小组之内进行讲解,“
兵教兵、兵帮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内力作用的这种比较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知识中,相对比较简单,运用比较法就可以解决问题,比较复杂的运动和规律,就需要渗透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去解决。
3、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结束后,派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在展示的环节中,要求展示的学生语言要科学、声音要洪亮、表述要清楚、仪态要大方。其他学会要学会倾听,注意发现问题,能够提出质疑。展示代表的选择,在刚开始进行导学案教学时,可以让学科尖子多参与一些,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逐渐达到每人都能参与的程度,这样有利于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流于形式。
4、评价
导学案策略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即时性评价。学生展示结束后,老师可以根据展示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一个基础分,然后引导其他学生质疑,再根据展示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分的增减,最后打出一个评价分。评价环节可以是一个学习环节,也可以是对一节课学生学习的总体评价。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节课中,如果有多个主题、多个活动、多个展示,“讨论—展示—评价”三个环节,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循环出现。
5、运用
该环节主要针对第三个层次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内力作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运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知识,分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的变化情况。
6、总结
该环节主要针对第四层次的问题,这个环节是课堂建构的关键环节。例如“内力作用”知识点的学习过程,针对第四个问题“想一想内力作用知识点中的所涉及的概念之间有何联系?用联系图表示出
相关文档
- 地理(心得)之浅谈诗词与地理教学2021-04-2210页
- 地理(心得)之我请“英国”和“法国”2021-04-226页
- 地理(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探2021-04-228页
- 地理(心得)之地理记忆方法的探讨2021-04-224页
- 地理(心得)之地理高考复习-四善”2021-04-228页
- 地理(心得)之地理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的2021-04-225页
- 地理(心得)之转变学生学习理念 激活2021-04-228页
- 地理(心得)之让学生真正感受地理图表2021-04-226页
- 地理(心得)之地理教学“四结合”教法2021-04-225页
- 地理(心得)之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2021-04-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