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4-22 发布

地理(心得)之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论文之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课程观正逐渐改变着师 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 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已为大势。传 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学生听不听话,学生会不会做题目, 学生能不能考高分。在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下,只能教育出五分加绵羊的 应试式学生、记忆式学生、答题式学生,根本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袁振 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 将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成 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 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目前教学中 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问”?我们考试的内容 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什么只须“答”的标准, 而没有“问”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 给学生“问”的方法?因此,可以这样说,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学生 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鉴于此,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 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 能为主线,不能再在传统教师讲和教师问的轨迹上滑行了。要走出教师 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 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模式。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 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 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一.启迪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 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 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 素质的核心。(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 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 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 要素的动作。地理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 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流 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 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 24 小时吗?产生 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在分析了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之后,留给学生 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洪水日益频繁?你认为防止洪水灾害的最好方法是 什么?",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二) 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 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 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 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 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 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 运到撒哈拉沙漠,时期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 ""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 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三)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惊醒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 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 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 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 想象法进行训练。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 含义;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等。通过这些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二.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 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 (一)在课堂开展还课内活动。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 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 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 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如:在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 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学生集体的智慧闪烁 着创新的火花,从轮廓、形状、地形、气候、生物、化石、地层、火山、 地震、惯性力的分析、天体引潮力的分析,甚至神话、典故、传说、风 俗习惯等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 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 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 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又开始了真正的创 造活动。作为地理较是,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 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 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 地理小沦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个真正的 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 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 己的创新能力。(三)要促成创造性人格品质。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人 格品质有着密切联系,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新能 力的发展。由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自信、富有责任感、富有想象力、 独立性强、求知欲旺、尝试困难、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毫不犹豫地把 握时机等。为此要鼓励学生自信敢为,促使其创造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 同事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跨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 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 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 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我们地理教师责无 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