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构建人格魅力 提高管理实效
班主任靠什么去管理学生?这是一直以来所有为班主任者普遍关心并思考、探索着的问题。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轻轻一句话令别人无法控制的场面顿时平静下来,能够长时间不在学校而让自己的班级运作如常,不出任何问题,能够让全班同学心甘情愿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为老师分忧,为集体着想。靠的是什么?我想,这根本在于班主任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具有着独特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其语言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具有着无穷的感染力,其行为让人钦佩,散发出动人的华彩。这种人格魅力,并非与生俱来,也并非一时一刻所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的管理实践以及学生的交往中逐渐构建起来的。 一、以勤治班,真抓实干 勤,是对每一位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受智力、学识、理解力、视野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班主任之间在班级管理的能力、水平上,也往往存在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而“勤”,却能弥补个人在工作能力和水平上的不足。
勤到班,能让你及时、全面地掌握班中的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勤与学生交谈,能让你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理解与沟通;勤下宿舍,能让你及时地了解内宿生的纪律、生活、思想状况,在为内宿同学排忧解难的同时,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勤家访,能行之有效地加强与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交流与沟通,从中挖掘到学生纪律、思想形成的根源。为班级管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勤思考,能让你洞察先机,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能让你想到更多、更好、更新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的效能。 勤,要勤到实处,真抓实干,决不能是走过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应针对实际问题,深入而扎实地开展工作。就拿下宿舍来说,有的班主任是直接探入到学生中间,从学生就寝前一直呆到学生睡着后,与学生交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有的班主任虽也是天天下学生宿舍,却只是到学生宿舍,甚至只是在宿舍门口、楼下打个转就离开了,两者相较,其效果显而易见。
勤,要勤得早,先声夺人,抢占先机。班主任工作最忌临阵磨枪,匆匆忙忙。有的班主任往往在假期就拟定了下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好了开学初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开学后,又能依据学校计划,在学校开展某项工作,某项活动之前制定好措施,及早地做好准备,因此工作起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而有的班主任却偏要等到开学了,工作布置下来了才动手,结果工作积了一大堆,忙得焦头烂额不说,更重要的是实效性大大降低了,特别是在处理学生当中出现的违纪问题上。如果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处理,就好比是消防员,只是忙于扑火,可烧起的火却已经烧坏了不少东西;可如果是在问题出现之前,通过深入地观察、了解、沟通,发现问题的苗头,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在问题可能出现之前,通过宣传教育、谈心、家访,举办相应的活动等形式,给学生先打打预防针,问题就不会出现或扩大,而不致于出现多处“火头”一起冒,疲于奔命的情况。 二、为人师表,以德服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己之德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建立自己在学生中间的威信。 学生的眼光是很敏锐的,他们常常很在意自己班主任的言行,也总会将班主任(包括科任老师)的言行、品质当作衡量自己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准,甚至会刻意去模仿、学习,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品行的态度甚至会直接体现在言语、行动之中。 因此,要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首先要提高的是班主任自身的德行。 曾经有一个班主任在批评迟到的学生时,却被学生反将了一军:“你批评我?你自己却经常睡懒觉、迟到,三天两头不见人。”令这位班主任十分尴尬,同时也尝到了不注重自己行为的苦头。 班主任之德,体现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之中。 勤,是班主任之德是最直接,体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和钦佩工作勤奋的老师,也往往会被老师勤所折服。我做班主任时,曾经有几个同学跟我说:“老师,每天看到你比我还早到课室,又经常和我们在一起,我实在不好意思再迟到,再违反纪律了。”这也许说出了大多数同学的心声。 其次,关爱学生,也是建立班主任之德的一项重要条件,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学生,时常为学生排忧解难,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照顾的老师,理所当然地会得到学生的尊重,而且这种爱心还会“传染”
给每一个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相反,一个不懂得关爱学生,对学生的困难漠然处之的班主任,他也不可能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另外,班主任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也不应忽视。对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养成教育”,除了平时的宣传教育、引导外,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是班主任、老师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为学生做好表率,做好示范,去感染和引导每一位学生。正如上文所说的,学生往往会将老师的言行当作衡量自己言行的重要标准,如果连老师都做不到或没做到,又怎能要求学生做到、做好呢?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不讲究卫生,经常随手扔垃圾,总是满口粗言秽语,衣着不整,在劳动时怕脏怕苦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教育会是怎样的效果,他能带出怎样的学生来。 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几乎每一次劳动,我都是和学生一起干,遇到肮脏,难搞的活,我总是率先做个示范,因此我所带的班在劳动中很少会听到有学生嫌脏嫌累而不愿干的,学生的劳动意识吃苦精神明显地增强了。 有不少老师总在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懂礼貌了,在路上见到老师也不叫,这固然有学生本身的因素,那么做为老师又该不该负些责任呢?如果一个老师平时见到学生总是板起脸孔,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面对学生的打招呼,不回礼,也不点头微笑示意,学生又怎会喜欢和你这样的老师打招呼呢?一个平时不懂得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又怎能让学生由衷地喊一声“老师好”呢?其实,学生也渴望自己能被老师尊重。 作为班主任,言传身教,始终要比空喊一千遍,更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宽严结合,平易近人 严,就是严格要求,严格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去规范、衡量和处理学生的行为,坚持原则。只有这些,才能使学生明白纪律和要求的严肃性,才能杜绝制度中的漏洞。 严,还应该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从说话的语言、上课的坐姿、学习的态度到课室、宿舍、卫生,平时的生活习惯等等,都应按照合格中学生的标准去严格要求,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但,严并不等于严肃,也不等于一成不变。一味地严肃,遇上问题除了批评就是指责,不仅会加深教师和学生间的隔阂,切断双方相互沟通的渠道,令学生对老师避而远之。而且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令人感到压抑,虽然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但若时间一长,其反弹就会在一些学生的身上或明或暗的呈现出来,特别是一旦换了个班主任,要求上稍微松一些,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令人一时难以控制的局面。 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仅要有暴风骤雨式的批评,还应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既要做到严格要求,又要能够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对违纪行为,在违纪学生明确表态改正的情况下,能从轻处理的从轻处理,能不处理的不处理,能够不召见家长的不召见家长,只要能够达到教育,并使之改正的目的。而并非凡事都非处理不可,似乎不处理或不严肃来处理,不足以解恨,这就偏离了批评、处理、教育的实质意义了。
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总爱板起脸孔,似乎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出老师的威严,其实,威严并不是靠外表的严肃来体现。面带微笑、态度坚决的批评和教育往往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被学生所接受。 因此,班主任在严的同时,也应要善于“宽”。一是要善于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于而且能够经常地向你表达、反馈意见、反映问题,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为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创造条件。二是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和宽阔的胸怀,班主任工作中,难免会因理解或沟通不足,而招致学生的一些非议,甚至指责,有时也会因判断失误,处理失当,引起学生的不满,此时的班主任更应保持冷静,任何急躁、冲动的反驳、辩解都不如心平气和地解释,甚至一笑置之,确实是自己的失误,也不妨向学生认个错,说声对不起,这不仅不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威信,相反,更能令学生钦佩和信服。任何因学生屡次违纪导致班级荣誉受损而暴跳如雷,劈头指责都是毫无意义的,不仅有可能会更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无能,倒不如和风细雨,以柔克刚。 但宽也不等于可以放纵学生,也不能为了讨好学生,不按制度办事,甚至给学生的某些有悖原则规定的行为提供方便,其结果实际是制度不严,处事不公,更容易引起大多数学生的不满,德育效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只有宽严结合,宽严适度,才能营造出宽松、民主、活泼而不失规矩有序的班级氛围,创造出良好的班风。 四、公平公正,说到做到
作为学生,他也许可以不在意老师的批评,但他必然会在意老师在处理事情时是否公平公正。一个工作再积极,再有才华的班主任,如果处事不公,有所偏私,都将会导致学生的不满,甚至影响班内的团结,大大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公平公正的原则,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公正处理每一件事,不因成绩好而宠爱有加,成绩差就冷眼相对,也不因平时表现好,犯了错误就可以不批评不处理,平时表现不好,即使做了好事,也不给予表扬。不论男女,先进落后,在处理同类问题上都应按同一标准对待,才会令受批评的,心服口服,受表扬的,得到大家由衷的赞许,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班级的团结,增强班主任的号召力,公信力和班级的凝聚力。 此外,作为学生,还会十分在意班主任的诚信,也就是能否说到做到。 曾经有一部电影,剧中的班主任曾对一位学生说,过两天,我要到你家去家访,学生听了很高兴,早早就告诉了家里人,收拾好了房间,可两天过去了,班主任没有来,在三天过去了,还没有来,过了很久,班主任似乎把这事忘掉了,这名学生很失望,甚至不再信任自己的班主任,还跟老师作对。 剧中这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正是广大青少年在对待老师诚信问题上真实的写照。
作为班主任,他应该让自己的学生认识到自己说话是算数的,这不仅仅是诚信的问题,也是班主任所说的话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多少份量的问题,说过了,并能做得到,学生就会重视你说的每一句话,重视你所交待的每一件事情;说过了,却经常做不到,学生就会对你说的话有怀疑,不相信,甚至不去理会,因为,他总认为你说过就算了,不会动真格的。 说过的话,作出的承诺,记在心里,认真对待,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能实践这些诺言,这样的班主任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提出的要求,才能得到学生不折不扣地执行。 五、细心周到,关爱学生 一个不爱学生的老师,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也就缺乏了工作纯正的动机,也就不可能会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当班主任坚持不懈、真心地去关心、呵护自己的学生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你公正无私的爱时,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才会真正感受到你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教育、甚至每一声批评都是实实在在为他好,而不致于产生抵触、反叛、逆反的情绪。 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尽可能的周到、细心。 天凉了,提醒学生多添件衣服;快下雨了,提醒学生记得带伞;学生情绪不对了,主动问问什么事;学生思想上有疙瘩了,耐心地帮他们开解;学生没来上课,打电话问问什么原因;学生病了,带他们去医院看病,甚至垫付医药费;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了,细心地帮助他解决,教给他们的生活的常识······每一声关心,每一次体贴和帮助,都会将你和学生的距离拉近,再拉近,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时,也从心底里由衷地爱戴着自己的老师,有了这种爱的纽带做基础,又还有什么工作开展不了的呢,又怎么会出现学生顶撞自己班主任的现象呢?
更深一层来说,只有爱学生,工作才有可能勤奋、扎实;只有爱学生,才会具有一颗宽容之心,包容百川;只有爱学生,才会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的感受,从而积极去探寻更多,更好,更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爱,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六、全面发展,与时俱进 班主任不仅是班主任,他首先是一名教师。学生不仅要求自己的班主任能管理好一个班,也希望自己的班主任能讲好课,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到更多、更好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更需要一个知识渊博,课讲得出色的班主任。 从现实来看,知识广博、能言善辩、多才多艺,长于教学,一专多能的班主任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所钦佩,在此基础上的班主任工作,也往往更易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钻研业务,博采众长,深入浅出,轻松活泼,形成自己的独到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多看书,多浏览报刊杂志,尽量多的了解更多更广的知识,使自己成为杂学家。勤学苦练,使自己拥有一项甚至更多的超越别人的特长。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班主任的课,学生爱听、爱学,所写的文章,获奖的信息,经常见诸于报张杂志,各种知识都能谈上些,各种活动都有他活跃的身影。还有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敬佩之余更会为自己班有这样的班主任而自豪,建立在这种敬佩和自豪基础上的班级管理工作,还有什么不好开展的呢?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许多班主任总在感叹自己的学生懂得的东西比自己还多还新,自己常常很难与学生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掌握更新的知识、资讯和技能,特别是电脑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把握到学生的思想脉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的班主任才会更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