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1-04-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爱心在左 智慧在右——寄宿生管理手记
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 金秀梅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高级阶段教育规模扩大,寄宿制已成为现代高中教育的趋势,我们长久以来更多关注的是课堂,但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也应关注寄宿的第二层次问题——管理。我们三河口高级中学作为一所农村高中,高一有80%左右的学生寄宿。基于此,反思和改进班主任管理工作即具有了现实的迫切性。今天我想从寄宿制的特殊环境要求和当代高中生(准确的说是90后)这一特殊对象的角度,通过几个案例来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探讨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时间管理与效率建设【案例1】“现在在学校什么都要自己干,夜自习结束后只有半小时就要熄灯,根本来不及。几乎天天熄了灯还在摸黑洗衣服或洗漱,然后还得做自习课上未来得及完成的作业,睡得晚早晨又起不来,起得晚宿舍内务和早饭又来不及,一天到晚神经都绷着,压力太大,我快受不了了”(与学生面谈)“晚上自习课,一直做笔头作业,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支配时间来进行复习、预习,作业不会做或者错误率很高,真不知如何是好!”(学生周记)“天天都是学习学习,感觉太单调受不了,平时在家的时候晚上能看看电视,听听新闻,现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说的一些热点新闻,我们都不知道,觉得很茫然。”(学生周记)“
因为孩子的个性比较散漫,做事拖沓,上初中时,每天她都会浪费许多学习时间。现在双休日回来就是看电视或打游戏,或找同学聊天。不见他主动看书学习,也不做作业,问起来总说作业做完了。我做家长的真是担心啊”(家长来信)高一学生在进入高中寄宿生活和学习一个月不到问题就出来了。作为90后的他们,从小是家庭的中心,集千娇万宠于一身,大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孩子自理能力的锻炼,包括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合理利用时间等等。而高中的学习科目增加,作业量也就相应增加,难度大幅提高,学习进度也大幅加快,课后及时的消化吸收知识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他们顺利学习至关重要应该说,寄宿制高中的本来的突出优势在于,它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可以化零为整,提高时间利用率,老师可以利用寄宿生在校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科学自主的学习生活指导。将原本耗在上学放学途中以及闲呆在家里的零散时间,变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的整块时间。但是,假如没有利用好那么只会养成拖拉和懒惰的习惯。现在高一寄宿学生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时间不够用,又不会合理支配时间,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因此寄宿制的“封闭”是优势,也可以造成劣势,关键在于能否指导学生有效的管理时间,设法改进效率建设策略。时间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个人管理,是个人竞争力的一种,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正如上述案例所说到的,我们的这一代学生大多具有“个性比较散漫,做事拖沓”的毛病,对于突然多出来的时间无所适从,在自习课的安排、宿舍生活自理、和双休日的安排普遍的表现是“忙乱”
或“无所事事”,。这就要学会实现个人管理的“四化”,即目标化、分秒化、数量化、视觉化,要知道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必要。个人的时间规划要简洁有条理,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首先、引导学生把一天的自主时间表列出来,针对全封闭的作息安排,梳理出在校自己可支配的各时间段的空隙,每天定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填充。在周五作一次一周学习总结,再对双休日的三小时学习时间作出安排,并在假期学习安排表上列清楚。其次、由班主任直接或有课代表出面寻求课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天的夜自习课上由课代表在课任老师的指导下协调各科作业的完成和收交时间并在黑板上由学习委员“明文规定”,在规定时间课代表上交作业到办公室,并把具体情况反馈给课任老师和班主任,这样也可以较有效的防止抄作业和作业拖拉带到宿舍,影响休息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指导,经常去宿舍了解她们具体的困难,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同时严格规定作息时间,并形成寝室内互助,督促和寝室间竞争的有效机制。每天有生活委员进行汇总并汇报给班主任,以及时校正问题当然,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所以作为班主任要转变观念,在管理中一定要把握一个度,既要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序和规范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因为任何教育都应是自我的教育,只有内化的教育才会是有效的,所以作为班主任责任主要在正确引导。人际环境与心理关怀【案例2】“
由于母亲的处处管束,我没有一个朋友,其实以前也有同学给我打过电话,可是母亲要么不让我接,要么还没等人说上两句,她就在一边大声嚷嚷要我放下电话,同学后来就不敢给我打电话了。可是我也需要朋友,也需要与别人交流,于是便在网上结交了不少网友。如果母亲不在家,我就偷偷上网聊天,这是我最快乐也最放松的时候。但我却无法与身边的同学交流,觉得她们有许多缺点我无法接受,别人也不喜欢我”(学生周记)“老爸老妈总是拿上重点中学的表弟与我比较,我很有压力。”“我觉得自己在宿舍人缘好差,遭舍友排挤。他们都处处与我作对。我要求调宿舍”(谈话记录)对于当下的高中生即90后,我感觉突出的特征有两点:一是他们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生命孤独体验浅薄,遇到问题常常以偏盖全,比较偏激。二是他们的生存压力大,遭遇困惑多。“90后”的独生环境造成其心理模式的“独”
,是一种独家独户的心理模式,童年的缺失伙伴的缺少,加上父母多忙于工作求生,使他们缺少交流倾诉的对象而性格孤僻,独大独尊的家庭地位使他们情感世界单一,承受力弱化,意志力脆化,相对优裕的物质供养又使他们对生活的期许较高对他人的依赖较强,更严重的是,他们从小就置身于多元开放的喧嚣之中,一方面他们获得信息充分、自由,但也混乱复杂,虚假多诱惑多,需要辨识趋避,幼弱的心智遭遇是空前的。同时,社会变革使得生存成本日渐剧增,对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要求更大,对于个人心智品质的挑战更强。总之,这个世界给他们的机会空前的多,但给他们的困惑也空前的多,可谓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这中寄宿生活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预演,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做准备 应该说,寄宿制在很多方面好像是有优势的,寄宿的封闭使学生处于相对独立社会的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屏蔽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大大消除安全隐患,可以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学习。针对“独大”
一代不同程度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没有责任感等缺陷,寄宿制可以校正心理缺陷,培养责任感,健全人格。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主管理衣食住行,自主安排学习生活,自主处理人际关系,自主安排消费理财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成就可持续发展。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理想化的设定,那就是寄宿制全封闭的校园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给予他们一个理想的人际环境和心理关怀。上述案例中反映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对现实的困惑,抗压能力薄弱,所以很多学生迷恋网络,网络给了他们一个虚拟的空间一个独立的世界,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私人世界里,交往任何虚拟的朋友,得到自己想的一切,展示自己张扬的个性。但是虚拟世界中朋友的交往缺少现实性,使得互助合作意识逐渐淡化,拼搏奋进的意志薄弱。而现实生存是离不开这些的。专家指出,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信任合作和开拓创新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变得独立、乐观、自信、有进取意识。针对90后成长过程所带来的情感和心理上的迷茫,结合90后的特征和他们的人际交往环境,我主要做了如下努力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对学生多一份爱心,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我经常在早晨、学生晚饭后和礼拜天学生返校后找学生谈话,了解她们的喜怒哀乐2、本着赏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需要赏识,因为这是人性中本质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这种需求,也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被赏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学生学习有愉悦感、成就感时,也就是潜力发挥到最佳之时,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最好方法。“赏识”不等同于“爱”,赏识更重要的涵义是一种信任和肯定,被所尊敬的人肯定,往往成为改变的动力。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意识中觉醒。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我们学生往往会把教师对他的态度看作是社会对自己评价的一面镜子,十分重视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得到老师关心爱护的学生,他们会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温暖,感受到老师、学校、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从而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古代先贤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对于中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已初步形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较强,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能力、价值得到肯定和承认,尤其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正确地加以引导,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内驱力。 二、建立团结、健康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摆脱失落和孤独感。具体说来1、班主任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手段:周记本、个别交谈的方式、主题班会、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并辅以帮助,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2、要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学校活动与各项评比,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运动会,每月班级考核)三、庄严宣誓,提升自律品格 例如每周班会课前,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庄严宣誓。誓词如“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刻苦学习 ……”每天早会课宣誓,“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但很快也将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誓词庄重、严肃,通过宣誓,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每天大课间跑操时,一边跑一边喊口号,如“我努力、我奋斗、我成功,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敢立壮志、誓夺第一”
等,很多学生说,跑操有利于健康,宣誓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当遇到困难苦恼时,喊一喊就会遣散我们的烦恼,心里就会变得明亮了。宣誓还可以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增强紧迫性,每当贪玩松懈时,一喊起口号,心里就会惭愧,自然会约束自己。当然,我们的宣誓活动,也是由不庄重到渐渐严肃转变的,班主任要加以管理和监督,先从形式上做起来,再追求学生从内心里主动、自发宣誓,这种宣誓就成了一种心灵的洗礼,一种庄严的承诺,就会增加了学习的紧迫感以及精力的收入,自律品格就会不断提升。 四、积极引导,培养坚韧意志 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是不行的。对于我校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家常便饭。如何使他们坚持奋斗,坚持学习,最难的问题。政教处在每次升旗仪式上,都要精心安排催人奋进的国旗下讲话,目的是培养坚韧的意志。(对此我建议,政教处在升旗仪式上还可安排一些获奖班级、学生的颁奖仪式,鼓励做得好的班级和学生,树立榜样和典型,形成一种积极的导向)。学校还组织学生听励志讲座,班主任借此要求学生及时反思。五、邀请大学生现身说法,激发成功欲望 新生入学伊始,我们高一年级组邀请刚毕业的准大学生返校作高中学习生活报告会。她们的真实事迹,让新生了解到准大学生与之相同的学习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从学哥学姐那里,新生看到了将来考入大学校园的一抹灿烂霞光,通过这种形式的报告会,学生很容易找到走向成功的心理参照与动力支撑,高考也不再是一个可怕的怪物,而是一种文化升值与增强信心、励人心志的精神乐园。 六、开展“亲情”“美德”教育,弘扬感恩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的付出,更把父母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是“感恩”
教育缺失的特征。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的必备品质。只有心存感恩、心存美好、心存美德,才会更好地承担责任,才会更自觉地追求目标,才会更迫切地渴望成功。我每学期都让学生写亲情周记,通过周记形式来体会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恩情。让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教育学生表达感恩,立志刻苦学习,宣誓用成绩来报答亲人。此外,我们还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读感恩文章、办感恩日报、放感恩歌曲,通过多种形式弘扬感恩精神,借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规范管理与人格塑造经常听人说:“现在是三年一代沟啊。”看来并不是空穴来风。接手今年的班级,总觉得与三年前那一届高一大不一样了。你看:刚开学,让他们打扫教室卫生,几个积极的同学干得不亦乐乎,旁边一大群人在看热闹;课间在教室过道上嬉闹,几乎与老师撞个满怀,连打声招呼都不愿;课间操时间,他们宁愿躲到厕所,就是不去操场;夜自修时间,不时就有一些同学拿着手机在瞎弄什么,或看玄幻小说……
有些寝室里东西摆放杂、乱、脏,门口垃圾不能及时清理,臭鞋、烂袜随处可见,这样的寝室又怎样能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素质教育的渠道呢?这些现象,看似是生活小节问题,但又何尝不与一个人的人格相关联呢?大量的生活事实告诉我们,人格往往具体表现在人的日常言行举止上,如健全的人格体现为他乐于学习,吸取新经验;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等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塑造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个体吸收社会文化,经过自身主观努力和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使人格逐步健康化的过程。个人的言行举止是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个人日常言行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许多人所具有的坚韧、正直、细致、开朗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其实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学生管理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示范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阅历,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理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 同时,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学习习惯差表现为: 而中学时期又是青少年生理、心里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这样学生的规范管理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显得尤为重要一、抓住时机,从细节着手抓养成
新学期开始后,新生从原来的各个学校汇聚到了高中,对新的学校的好奇心与要重新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的想法交织在一起,他们都想重塑自我形象。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搞好入学教育,从思想教育、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成才教育、学习目标引导、学习方法介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组织新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学校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在学习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学习心得。引导学生制定奋斗目标并分析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使他们做有标准,学有样子,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再结合学校每天对纪律、卫生、文明礼仪方面等考核,肯定正确的,指明存在的问题,这样大多数同学都逐渐能够养成勤学、守纪的好习惯。 二、注重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而形成的,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至终地“盯”
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带头作用以及同学们的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约定,实行值日班长、组长制把管理班级的权利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约定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让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触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文明评比制度》、《班级日志》,每周或每月对照班级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班会课上有针对性地指出,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改正不足,逐步从细微处形成良好行为。学生同处在一个班级体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既是学习的伙伴又是学习的竞争者,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心声,相互影响力较大,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也更趋于一致,有较高的任同感,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逐步摈弃学生低龄时采用的方法,有细化、具体化上升为粗化、模糊化,班主任这时应重点抓班级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化解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关注心理的变化、发展上下功夫,实行重点交流与沟通的工作方法,塑造班级文化。这样学生在民主管理班级的基础上增强参与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学会人际沟通与交流方法技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中,有了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知识的增长、人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顺利地由他律过渡到自律,有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三、加强班团干部队伍建设,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从维护校纪校规、倡导自主学习、繁荣班级文化、服务同学成长成才的角度进行考核,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负责做好学生干部的值日尽职、工作开展、个人表现等方面的记录和考核。由班长为首的三人考核小组对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形成考核结果,考核结果记入学生干部成长档案,作为以后推优入党、评选三好、优干的重要依据,努力形成你争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局面。合理的考核制度、规范的考核过程、公正的考核结果将对学生干部产生巨大地激励作用。每个学期我要对所有学生干部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要在全班公布,并对考核优秀的学生干部要召开班会表彰,颁发奖品。对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干部要进行思想教育,观其后效,如果还没改进,要在班级例会上通报批评,并给以撤职。四、引导学生“自我反省”,逐步实现行为矫正 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因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平时要引导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平时要求班干部关注班级同学的行为习惯,选取典型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班级同学中哪些行为是良好道德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与自己进行对比,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使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自我控制,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加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不道德行为的危害进行评述,让学生认识到其危害进而及时进行行为矫正,改正不足。比如,现在有部分学生喜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往楼下倒水、扔脏东西等,班主任就可以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行为,并通过一些鲜活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潜在危害,让学生自省,从而形成好的习惯。
五、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 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作为学生的师长,是学生最接近的自然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气质、风度、品德都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行为榜样往往比言语更具有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国教育家第斯惠说得好:“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师表,是最直接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确实,无论你想不想做榜样,你已经是榜样;无论你形象如何,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学生的道德实践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追溯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自己不能够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能够先做到。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丘科夫斯基曾经用"人的初稿"一词形象地加以比喻。教师,作为对这一初稿具有调色和修饰责任的"灵魂工程师",就是要努力通过规范管理和引导使每个孩子"人的初稿"中一切优秀的品质得到完善和发展,使一切不足的部分得到克服和纠正。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动态发展的工程,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生接授知识的渠道增多,社会评价的多元化,学生成长受到多因素的影响等情形,班主任更要多研究、多探索,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持之以恒地用爱心去呵护,用智慧去营造,用创新去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有序的方法规范班级管理,以爱为核心,轻管重理,一定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身心得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