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 KB
  • 2021-04-28 发布

小学科学(心得)之科学记录的再思考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论文之科学记录的再思考 ‎ ‎【内容摘要】‎ 科学记录是学生科学活动中重要的实验证据,它记录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轨迹,是他们研究的经历,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当前科学课中大部分教师运用一张科学记录单记录学生的实验所得而引出的弊端,提出科学记录本、科学记录单的指导,阐述如何指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记录本、科学记录单,体现科学记录真正的价值,使科学记录真正成为学生最好的科学教科书。本文主要从“照相、科学记录本、科学记录单、创意设计”角度提出优化科学记录开展科学活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科学记录        动物的生命周期        摸索前行 科学记录既是孩子们科学课学习的内容之一,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内容直接与科学研究记录有关,如:“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等;这些充分体现了科学记录在科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笔者就借助三下“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摸索,试着阐述自己的实践体会,现与大家分享。‎ 一、科学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记录是展现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经历科学历程的最好见证,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高低,科学活动记录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既然记录如此重要,平时教学就要多涉及记录单的设计、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记录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简明概括。课堂教学要充分地体现和张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在教学效果上集中体现。‎ 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教科书。科学课记录不仅是学生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写照。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将获得的发现和现象记录下来,这是探究事实的第一证据,在探究式科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使用绘画和符号进行记录,低年级学生主要是用直观形象的图形、简单的话进行描述性的记录,到了高年级就要用表格、文字、图表等形式来记录,特别是对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进行集体论证。因此,在整个小学阶段3-6年级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科学记录,提高使用效率,从而让学生得到积累和发展。‎ 二、科学记录的现状与思考 在各年级科学教材里面,编者都有涉及记录的板块为我们所用,我们不必过多的去重复设计,边教学边让学生在记录板块上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哪怕是不恰当的,或是错误的,我们都允许学生如实记录,因为这些记录都是他们宝贵的直接经验。伴随着科学内容的继续,记录也跟着继续,纵观当前的科学课,科学记录越来越被我们老师所重视。在每堂公开课里,都能看到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的科学记录单让学生去填写、去汇报,但课堂一结束,我们往往会看到以下现状:‎ ‎1.一张记录单孤零零地飘落在地,仔细看,只有几个字,大部分为空白、 “无主认领”——来不及记录或不会记录。‎ ‎2.个别小组将记录单带走,随后扔进垃圾筒——对记录单的不重视。‎ ‎3.一张记录单被遗弃在实验桌上,被教师当作废纸收拾了——忽视了记录单的潜在价值。‎ ‎4.学生不会自己设计记录内容——依赖教师设计的记录单。‎ ‎5.学生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课后却忘了自己或他人所说的精彩之处——内容没有及时记录和整理。‎ 不难发现这样的记录单被无情丢弃,既浪费纸张,又难以继续发挥它潜在价值,更主要的是消耗大量印刷记录单的时间做无用功。对“怎么做记录?怎么记录更有效?怎样利用记录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进程。”许多老师都忽略这方面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些现象与科学记录的重要性是极不和谐的。如何将枯燥的记录单变为鲜活的记录本或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多种乐于学生能接受的记录单,笔者执着思考着。‎ 三、科学记录的改进策略 教材编写者为我们一线教师想的很周到,科学教材内容附录了科学活动记录单和单元学习评价表,减轻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负担。好的设计对学生的科学探究也是很有帮助的,但如果老师们对教材后的科学活动记录单全盘吸收,这显然不符合实际的教学环境。除教材以外的记录单就需要教师自己设计,毕竟学生科学活动记录内容往往是由教师做主的,这种现状需要改变。多样的记录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这涉及到表达方式的问题。科学教育要求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的科学活动记录要用多种方法来记录:可以文字表达,可以画图表示,可以图文结合,可以录音,可以照相,可以制造模型,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学生想得起来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用。教师对于学生有创意的记录方法应该给以适当的表扬,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多样的记录形式,科学活动记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实在不该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就怕大多数的老师都把科学活动记录局限在一张纸上,甚至局限在表格里。‎ 在三下“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教材呈现了许多养蚕方面的记录表,它们比较零散,不利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系统,为解决这个瓶颈,笔者是这样做的。‎ 妙用照相手段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这就要教师不断扶持,教师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和教材编写完全一样的科学教育,因此对教材后的科学活动记录单也不能全盘吸收。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记录活动的全过程,突出主体的参与性,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不妨用照相的方法有效凸显平淡的记录,在本子上贴上照片是个不错的举措。以下是单元科学活动中的部分照片:‎ 通过照相的方法,家长也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学生会要求家长把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摄他们的活动过程,然后把照片贴在大组科学记录本上,向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形成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这项手段大大促进了学生科学记录的积极性,远远比用文字记录来的更生动更活泼。以往的文字记录存在着缺陷性,照相的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实验欲望,提高记录的效率。‎ 巧用科学记录本 ‎1.激发兴趣,人人有事做。‎ 在三下科学教材中出现了这样的记录表,让我们再来回顾下教材P23,P24。 ‎ 据笔者平时观察,学生一开始对这两张记录表能有兴趣去记录,时间久了,学生就坚持不住了,记录表一直空着。记录的重要性受到威胁,为寻求突破整合这些记录表。笔者让科学组长当小老师,负责落实这本科学记录本的开展记录,小组同学轮流记录,没有桑叶的同学就协助其他同学开展活动;至于每人保管具体时间由他们自己决定,学生也很珍惜难得的轮到机会,他们会尽全力去做好这件养蚕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增加。学生对科学记录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 不妨让笔者来挑选两张记录本中的记录实况与大家分享: ‎ 学生如此富有创意记录,居然用自己独具匠心的方式去理解、作图、记录……真有点让人佩服。《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指出:“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这句话得到真实印证,这些创意也值得笔者学习、深思,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2.激发潜能,互评互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性评价也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及其在学习中所需承担的责任。通过让学生进行互评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这个责任,比如,让他们相互打分,以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在科学课上,笔者很多时候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记录内容,但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集体汇报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学生的记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此外,通过学生之间对记录单的互评,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态度,互评的内容具体包括记录的内容是否准确、语句表达是否确切、探究方式是否合理、探究步骤是否严谨等。‎ 把科学记录本由教师设计并发放的教学思路,改变成由学生在课堂中,经过教师的引导来自主设计的过程,其中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如期完成。也就是说,多了设计记录单的环节,如何在40分钟内完成探究。当然我们把设计记录单的过程和指导实验探究的过程进行了优化与整合,多了设计环节,也相应的减少了指导探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笔者和组长是这样做的:利用中午课余时间,笔者把任教的两个班级的科学组长召集到办公室,先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然后自己示范科学记录本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建议,比如:寻找养蚕的知识,便于及时了解并有目的的去养蚕,笔者寻找以下知识贴在这本本子上,甚至笔者也把学生养蚕过程中专心致志的样子拍摄下来张贴在本子上。‎ ‎ ‎ 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我们的科学组长,收到良好效果,他们会自觉去引领身边的同学,这样的做法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符合《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建议:“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好学生是教师鼓励出来的,每个人都需要被表扬。激发潜能,互评互进是个不错的做法。‎ ‎3.你追我赶,相互学习。‎ 以下是这个单元教学中的部分表格,不妨让学生你追我赶,相互学习,把文本表格进行整合,处理得更好,发挥记录的价值有利于科学活动的开展。‎ ‎ ‎ 在这个单元教学中通过教师引领组长,组长也各司其职,向我们展现了这样精致的记录。组内同学相互竞争,人人优化科学记录,树立开放的观念,校园处处是课堂。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通过这个单元教学,笔者深深感受到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努力营造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的氛围,有利于科学记录手段的多样化,推进科学探究的深入,这样我们的学生更爱学习科学,更愿意去探究。‎ ‎(三)活用科学记录单 ‎1.教师示范引领。‎ 在科学课堂作业本上有许多零散的记录单,难以形成系统,为缩短不必要的时间,笔者也在不断思考,例举一些作业本上的记录单:‎ ‎ ‎ 笔者结合“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作业本上先后呈现了蚕宝宝各个阶段的记录单,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设计了第一张记录单,让学生开展记录,形成系统。‎ 蚕的生命周期记录表1       班级:               组别:         ‎ ‎ ‎ ‎ ‎ ‎ ‎ ‎ 日期 ‎ ‎ ‎ ‎ ‎ 蚕卵 ‎ ‎ ‎ ‎ ‎ 体长 ‎ ‎ ‎ ‎ ‎ 身体 ‎ 颜色 ‎ ‎ ‎ ‎ ‎ 蜕皮 ‎ 情况 ‎ ‎ ‎ ‎ ‎ 进食 ‎ 情况 ‎ ‎ ‎ ‎ ‎ 蚕茧 ‎ 情况 ‎ ‎ ‎ ‎ ‎ 蚕蛹 ‎ 情况 ‎ ‎ ‎ ‎ ‎ 蚕蛾 ‎ 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学生自主设计。‎ 学生经历了整个表格过程,很好的梳理了学过的知识,为了进一步辨别其中的难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笔者和学生又设计了第二张记录单,让学生在一张记录单里做文章,缩短无谓时间,大大提高了记录的使用价值。 ‎ 蚕的生命周期记录表2       班级:               组别:          ‎ ‎ ‎ ‎ ‎ ‎ ‎ ‎ 第一次蜕皮 ‎ ‎ ‎ ‎ ‎  ‎ ‎ ‎ ‎ ‎ ‎ ‎ ‎ ‎ ‎ 第二次蜕皮 ‎ ‎ ‎ ‎ ‎  ‎ ‎ ‎ ‎ ‎ ‎ ‎ ‎ ‎ ‎ 第三次蜕皮 ‎ ‎ ‎ ‎ ‎  ‎ ‎ ‎ ‎ ‎ ‎ ‎ ‎ ‎ ‎ 第四次蜕皮 ‎ ‎ ‎ ‎ ‎  ‎ ‎ ‎ ‎ ‎ ‎ ‎ ‎ ‎ ‎ 蚕茧的大小 ‎ ‎ ‎ ‎ ‎  ‎ ‎ ‎ ‎ ‎ ‎ ‎ ‎ ‎ ‎ 蚕茧的形状 ‎ ‎ ‎ ‎ ‎  ‎ ‎ ‎ ‎ ‎ ‎ ‎ ‎ ‎ ‎ 蚕茧的颜色 ‎ ‎ ‎ ‎ ‎  ‎ ‎ ‎ ‎ ‎ ‎ ‎ ‎ ‎ ‎ 蚕茧的轻重 ‎ ‎ ‎ ‎ ‎  ‎ ‎ ‎ ‎ ‎ ‎ ‎ ‎ ‎ ‎ 蛹的外形 ‎ ‎ ‎ ‎ ‎  ‎ ‎ ‎ ‎ ‎ ‎ ‎ ‎ ‎ ‎ 蛹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蚕蛾的身体 ‎ ‎ ‎ ‎ ‎  ‎ ‎ ‎ ‎ ‎ ‎ ‎ ‎ ‎ ‎ 它的一生 ‎ ‎ ‎ ‎ ‎  ‎ ‎ ‎ ‎ ‎ ‎ 卵 ‎ ‎ ‎ ‎ ‎ 幼虫 ‎ ‎ ‎ ‎ ‎ 蛹 ‎ ‎ ‎ ‎ ‎ 蚕蛾 ‎ ‎ ‎ ‎ ‎ ‎ ‎ ‎ ‎ 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学记录不仅是学生科学的记录,还是他们成长中的启迪锻炼。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记录,利用各种策略让科学记录更有效。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的有趣性,利用自编表格,能提高记录单的使用效率,也是基本捷径。‎ ‎(四)智用设计 ‎《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引领者,要鼓励他们用多种灵活多样的记录形式凸显个性自我。‎ 适应社会要从小开始,为鼓励他们,笔者在平时教学中不断表扬有创意的设计,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位学生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确立教育民主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学生;进一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让学生来设计实验记录单,记录单中就有了他们的思想和童趣,就融入了他们的世界观和能动性。我们不主张华而不实的设计,但我们支持并推崇在抓住了主要栏目的同时,流露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不同理解。(附部分学生个性记录)‎ ‎ ‎ 科学活动记录和科学家的实验数据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应该体现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的情感熏陶远远大于他们得到的知识内容,这种影响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想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我们不难发现,科学记录不能只是流于课堂的形式,为了记录而记录。学生的记录做得对还是错?不能糊里糊涂就过去了,上完课将科学记录单要保存好,特别是对于这些前后有联系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如果能重新审视之前的记录,一方面能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将之前研究已解决的问题剔除出去,使学生的研究指向更为明确,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重新思考之前的研究,成在哪败在哪,长期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会更强,明确探究记录的重要性,探究的能力也会有飞速的提高。让我们在每节科学课中不断科学学习,不断快乐探究。‎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200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