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1-04-28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 ‎  摘  要: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不够认真,满足于简单的教学方式,自我调节能力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必要引导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课堂纪律、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善于革新教学手段、提高自身修养、关注爱护学生,同时形成学校、老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同心合力。‎ ‎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品质   问题  原因  对策 ‎  一、问题的提出 ‎  学习品质是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良好的学习品质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优化组合产生,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包括老师、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各种因素[2]。良好的学习品质最明显的特征是学风优良。优良的学风体现一所学校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办学理念与精神面貌,但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存在明显的问题,值得严重关注。‎ ‎  当前小学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令人担忧:他们学习兴趣缺乏,动力不足,惰性明显,没有合理的计划,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抬头率不高,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喜欢拖延学习任务,不会利用时间甚至浪费时间,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于是学得被动,效果不好。小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这些不良表现,有的是某些方面“选择性”存在,有的是兼而有之,这足以说明,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品质问题确实突出。‎ ‎  对此,不少人认为“都是手机惹的祸”。客观地说,对新世纪的小学生而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发展,确实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状态:网络搜索内容的广泛性让他们的学习更简单化,也更方便,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选择;网络游戏的刺激性与网店产品的丰富性将一些小朋友从课堂拉走了;即使课堂不玩手机的也不一定认真学习——睡觉、看小书、讲小话、胡思乱想等情形一样存在。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学生们面对应试教育而自然叛逆的本能体现,还是学校、老师、家长的引导与管理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人的智力在日益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品质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智力发展,那么,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品质总体上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小学生不良学习品质是否仅仅是一种表像?教育者又该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以便倾听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与感受?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问题、身心健康问题、成人成才问题,更关系到社会未来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影响到中华民族未来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讨论,以便寻求应对策略。‎ ‎  二、小学生学习品质不良的问题成因 ‎  影响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因素多种多样,总体而言,导致这种不良学习品质的主要原因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我国现实的人才成长模式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 ‎  (一)疲惫而又苦恼的兴趣教育、补习教育,使小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厌学情绪日益严重。小学生们从幼少儿时代开始,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顺风顺水地进名校、读重点班,千方百计地送孩子到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加上老师为彰显自己“学识水平”使得兴趣培养与补习的内容一般偏难,以至孩子们本来周末应该休息的两天时间却累得比平时正常上学还辛苦[3]。于是,孩子爱玩的天性受到压抑,并因为“感觉学习内容难”而逐渐滋生厌学情绪,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得原本“书中自有千般趣”的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莫可名状的负担,最初本已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日见消蚀,但是父母之命难违,师长的一番好意难拂,无论假期补习还是正常课堂,他们表面上很投入,实则是人在心不在,装模作样的糊弄老师和家长。这种从低年级基础教育阶段走过来的小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境遇与心态,对其今后学习习惯与品质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值得严重关注。‎ ‎  (二)功利而浮躁的应试教育,使小学生忽视受教育过程只看结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是众所周知的定论,由于根深蒂固的科举考试的影响,可以说,中国整个的教育功利性与浮躁心态非常突出:作为应试教育(包括小学)的中国基础教育,通过知识灌输、题海战术,在培养一批人才的同时又埋没了一批人才;一直以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如火如荼,但多数课堂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完成任务的“填鸭式”, 加之小学课程总量与教学内容相对少且单薄,对一般小学生课堂而言,教师随便“玩”甚至“混”已成为常态,小朋友中“‘快,作业借我抄一下!'’作业?!留作业了?!‘’老师讲哪题呢?‘’我哪儿知道!‘这样的”情景剧“是每天都上演着,因为各门课业只要老师”考前略用点心思“予以”点拨“,让小朋友们获取较理想的成绩并不难。在这种沉痛而悲哀的教育环境中浸染出来的小学生,能养成真正良好学习品质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  (三)现有师资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难以熏陶小学生的学习品质。目前我国小学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现有师资中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偏少,多数是45岁以上的老年教师,据调研统计,这批老教师中大约有不少于1/4的”民转公“的代课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中,许多人由于没受到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训练,不能很好地掌握并利用教育教学规律,不重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加上”老资格“和”吃老本“‎ ‎,他们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琢磨的深度不够,难以准确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对象来优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及他们自以为是、清高自信而又心躁气浮、遇到”教学难点“就”囫囵吞枣“甚至”绕过“,对教书育人的使命认识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意识缺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4](这些教学素养中的短板在其他一些中青年教师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对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实在难以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  (四)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直接影响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刚进校门的小一新生都有一种”读书不难“的懈怠心理,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此前已多有接触甚至烂熟于心;进入二三年级,大家混得熟了,加上”涨见识“了等等缘故罢,相互间结成”游戏“”游玩“”吃货“甚至”坑爹“同盟,一茬接一茬的团团伙伙因此如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一些”精英“成为令老师头痛的”混混儿“(他们课堂无精打采,课外生龙活虎甚至麻烦不断……);眨眼进级四五年级,但因前期的”懈怠后遗症“使不少”骄子“”掌上明珠“未能及时苏醒而持续”混“,其中一些人因为无所适从而继续茫然、徘徊,等到小六毕业季突然觉醒并反思”我的小学“已是”时不我待“,以至”初中升学选拔考试“时才体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已是追悔莫及。平时,虽然小朋友们对课堂教学在知识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虽然有所认识,但他们一般并不珍视,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并不多见。可见当代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整体比较缺乏,而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小学生,没有可行的小学生涯的发展规划,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缺乏、热情不足,当然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更不可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品质。‎ ‎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基本路径 ‎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值得高度关注。众所周知,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所学校就会失去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石。优良的学习品质不仅能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地改善校风,促进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该探讨相应的对策,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品质,成为小学教育亟待考虑的现实问题。‎ ‎  (一)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并增强学习兴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方面。不少学生都承认:不管课堂还是课余,他们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兴趣。如果能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的兴趣,就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学生也会自觉寻找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改变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善学习态度,端正学风,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大有裨益的[5]。‎ ‎  学习兴趣的激发,需要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就外因而言,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做学习规划的时候,要让他们对所学课程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以便激发学生对课业的热情,初步确定人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教学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认真备课,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借助可行的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之中,尽量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  但引起学习兴趣,教师方面毕竟只是外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自己方面,因此,需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小朋友自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课业的兴趣、在科学方法指导下认真地对待学习、寻找良好的情绪体验、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等一切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的措施,比如通过预设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自我成功的感觉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来建立稳定的兴趣,通过原有其他方面兴趣的转移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来保持兴趣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增强学习动力的有效方式,都应当积极地尝试。‎ ‎  (二)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 ‎  如前所述,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中有诸多不良表现,这在一般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只是程度上的差别罢了。这种状态必须得到改善。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为学习作好知识准备,提高听课的目的性与与积极性,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避免笔记的盲目性,便于质疑问难,显然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必要落到实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如果有不满的方面,可以提出建议或意见,不宜以不听课的方式对抗;小学生作为求学者,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易于接受新事物,本应是勤奋的人,勤奋需要有时间作保障,因此引导学生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是学习应有的态度。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否养成,关键是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沟通,家长对孩子的课业学习从小就引导他”一定有好的态度“,并通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勤于思考能力的方式来实现,必要时只在一些关节点上给孩子合理的建议而不是命令或要求,让他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为教师,必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从引导端正学习态度开始,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过程中,能够严于律己,遵守纪律,不断端正学习态度,修正不良行为,增强学习的愿望与激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活动过程,浓郁学习氛围,杜绝迟到早退,杜绝作业抄袭,杜绝考试作弊……这是拥有正确学习态度的应有的基本表现。‎ ‎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基本前提,小学生要逐步能够做良好学习品质自我养成教育的主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都越来越近,全球一体化不断衍化,国际人才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动力,国际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 ‎[6]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于人的性格具有差异性,每个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不尽相同,在小学教育时期父母、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品质培养虽然具有某种定性的作用,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依然离不开幼儿时期那样被动地适应家长、老师的要求来训练,但同时也要适当引导他们应当而且能够凭借其正确认识自我、自觉约束和正确分析与判断客观事务现象的能力的逐步提升,根据自己成人成才的现实需要,确定好习惯的养成目标,以适当的自我教育方式要求自己,则显得尤其重要。惟其如此,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才能跟上国际化教育的步伐。‎ ‎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要注意个性化的策略选择,主要从学习动机、目标、方法、兴趣等层面统筹考虑。比如:对厌学者而言,应设法增强自律性,使自己努力调动并逐步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渐次增强学习的兴趣,坚决克服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的”厌学症“,在愿学基础上,逐步进入乐学的境界,向教育目标靠近;对爱好学习但方法不当的学生而言,应引导他把对学习方法的探究和新的学习手段与技术路径的探索列上议事日程,既能筛选他人介绍的学习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能及时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逐步掌握会学、善学的”金钥匙“,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习方法单一或学习偏科的小学生,注意引导他学会主动参与、融入与适应,融入学习集体,适应学习要求,适应学习环境,适应小学生活,逐步运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权利,自觉增强课程学习兴趣并加强对学习方法的优化组合研究和有效路径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逐步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  (三)讲究学习方法,保证学习质量 ‎  我们课堂有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教师一般只图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不管学生如何学习才有效果的问题;学生只靠自己摸索,费力很大,收效却很不理想,即使听得认真,并且听懂了,一旦被”检测“,却发现学过的内容已经模糊甚至消失了,结果什么都没学好。事实上,教学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是可以造就的,教学中应在”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理念引领下,自觉帮助学生寻求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去获取知识。如果学生自己知道怎样寻找创新方法,有关学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尤其应引起高度的关注,因此,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设法带动学生寻找每一课某个知识点、某个问题或案例的缺点、重点、难点,或者与同类相比较的异同点、空白点,这种”授之以渔“的方法应用,关键在于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从小学教育抓起,学生有了探究问题的意识,学会了质疑问难的方法,能够发现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探究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从小有了独立的思考和亲身体验,就会终生受益。‎ ‎  教师提供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法固然必要,但主要还得靠学习者自己。有这样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公式:成功 = 刻苦努力 + 方法正确 + 少说废话。可见,”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作为当代小学生,期待一个满意的学业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但”好成绩“‎ 并不是一味的勤奋苦读就可以获得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得法,如果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如愿以偿。科学测试已经证明:智力不是成绩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学习方法,即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获得满意的课业成绩。朗之万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总结读书的经验与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7]对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说,教学时间与师资是共有的,所学的知识内容也是相同的,但学生成绩有优劣之分:”差生“就差在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者,不同的学习环节与阶段、不同的学科与知识类型都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通用法和各科目的学习方法等内容,学习方法的探索与运用涉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指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8]就这个意义而言,学生如果掌握了管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必然就会有所提高。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公式化了的知识,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和工具性,它对每个会用的学生的学习都”管用“。这既需要老师介绍与指点,更需要学习者自行去探索与发现。学生在良好学习状态下,又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投身学习活动之中,就能如饥似渴地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是一种良好情绪的体验过程,当他们体验到求知过程的激情、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的时候,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当然,就学生个体而言,除了好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学习方法外,还应该重视”共通“‎ 学习方法的优化组合与运用。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并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四、结束语 ‎  综上,我们着重推介了三种”基本策略“,此外还有”创新课堂模式,强化教学效果“”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师生发展“等策略,因篇幅限制这里不作赘述。总之,小学生学习品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阵地之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想吸引学生,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注重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深知,解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成。一个人的学习品质本来就是靠培养而成的,在这循序渐进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地施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小学生加强学习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培养迎难而上的学习意志品质,同时尊重差异,管教管导,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教风,校风建设常抓不懈,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就一定能实现。‎ ‎  参考文献 ‎  [1] 孔德英。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J].教学与管理,2008(17):19-20.‎ ‎  [2] 万飞,李腊梅。关于改善小学生学习风气的建议[J].文教资料,2011年9月下旬刊:225-226.‎ ‎  [3] 上海15万小学生学习情况调研结果惊人:没上过辅导班的孩子学习后劲更足[EB/OL].http://baby.fengone.com/qinzi/20160329/585173.html ‎  [4] 陈梦然。关于教学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2011(02):121.‎ ‎  [5] 陈晓华,崔琳。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教育探索,2010(3):94-96.‎ ‎  [6] 让孩子的培养跟上国际化的教育步伐[EB/OL].http://edu.qq.com/zt2015/mmworkshop/xq.htm ‎  [7] 王崇松。浅论初中古文字词”学法“指导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6):51.‎ ‎  [8] 王淑萍。阅读理解教学心得[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