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1-04-29 发布

班主任(心得)之试探中学阶段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主任论文之试探中学阶段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 ‎  摘要: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习压力感大  学习情绪不稳定  学习心理不平衡  学习自信心不足  学习考试焦虑、厌学等  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因本人长期在高三任教历史课,深感高三学生随年龄增长,特别是学业、前途压力增大,青春期生理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在被调查的两个高三班学生中,发现有49%的存在对历史科学习的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学习压力感大。有1/3的学生存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感到负担太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  2、学习情绪不稳定。这类学生的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他们的心情时好时坏,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缺乏忍耐性,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  3、学习心理不平衡。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 ‎  4、学习自信心不足、缺少意志、毅力。读书学习上目标计划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  5、学习考试焦虑、厌学。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这之后往往就是产生厌学。而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这类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班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  高三学生以上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学校教育教育、学生、家长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 ‎  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 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学内容过难,也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而对分数的错误看法又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外,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为自己定立不合实际的升学目标,不少家长对进入高三的孩子过分关注、操心,期望过高等。如果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太高,严重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势必长期备受失败感折磨,引起严重的情绪冲突,有碍心理健康。‎ ‎  解决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的方法:‎ ‎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高三阶段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 ‎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当前,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只教人一种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 ‎。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观念。‎ ‎  第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辟多种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课堂是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除此之外,也可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指导和训练。这是对学生心理活动影响最大,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指导及训练,这需要教师有慈母之心和绣花之功,做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  第三、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  第四、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特别是家庭力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  第五、教会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实现的策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别人的期望确定目标。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多与自己的过去,而不是他人的现状作比较。这一点,无论对于差生还是优生都很重要——从自己的进步中,差生不致于气馁,而优生不致于懈怠。‎ ‎  同时,要学生学会把目标分解为一个个远近不同的具体目标,由近及远,逐步实现,等等。。‎ ‎  注重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意义重大。它已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种手段。当前,国内国际上的各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中学的高三阶段正是直接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所以尽快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应该成为中等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