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 KB
  • 2021-04-29 发布

化学(心得)之化学“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论文之化学“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 环节一:情景创设 ‎  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复习。‎ ‎  教师运用试题、视频、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筹情景切人,设疑激思,巧妙导人。‎ ‎  教师围绕情景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一条线索和指引,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重点知识和规律。‎ ‎    环节二:知识梳理 ‎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    具体过程如下:‎ ‎    活动一:自我回顾 ‎    学生独立把所学知识“结网”,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示交流,小组修改、完善知识网络。学生一起修改、完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理清所要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 ‎    活动二:知识整合 ‎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讨论,修改,补充和完善学生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 ‎    活动三、知识深化 ‎    教师针对构建的知识网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深入,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知识和 规律。‎ ‎    环节三:典例剖析 ‎    本环节立足于解题思路的提示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    教师选取典型的、连接较多知识点,体现典型思维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 ‎    针对精选的例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    环节四:测试评价 ‎    本环节旨在立足于学习中的问题和三维目标要求进行基础性、综合性的达标测试,反馈矫正。‎ ‎    本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教师耍特别注意学生还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1)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形成基础训练内容。(2)用不同题型的组合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达标情况,以及在学习中的差异。(3)体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点内容,学生自主发展、自我评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    环节五:拓展延伸 ‎    本环节旨在针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仍然错误率较高的问题,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彻底解除学生还留有的疑点内容。‎ ‎    对错误率较高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讲、点评,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查明错误的关键及其根源。‎ ‎    通过交流反馈,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以延伸。‎ ‎    附:教学课例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专题复习 ‎  教学目标 ‎  1.通过复习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运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  2.通过复习明确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构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  3.通过复习深化化学的微粒观、分类观、变化观、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 ‎    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时复习是在复习完鲁教版下册第七单元酸碱的性质、第八单元碳酸钠(盐)的性质、第九单元金属的性质之后,进行的一个专题复习。无论从初中化学科学素养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化学学科本身,金属、酸碱盐都是最重要的典型代表性物质。从化学本体知识看,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完善和建构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物质之间的转化和利用,同时也为高中阶段从元素的视角学习无机化合物知识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一专题在化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应引导学生加以重视。‎ ‎    教学设计思路 ‎    本课时主要围绕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四个方面进行复习,具体通过“情境创设——知识梳理——典例剖析——测试评价——拓展延伸”‎ 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根据创设的情景,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教师应注重留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尽量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识记,形成知识网络,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在课堂上逦过习题的实战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组织试题答案。‎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建构,形成知识网络,掌握相关知识点,注重学生迎考能力的培养。采用小组讨论、实战演练、学后反思等参与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以及答题的技巧。‎ ‎  教学过程 ‎  环节一:情境创设 ‎  教师展示:创设的情景一 ‎  中考实验训练后的实验室凌乱的试剂瓶和丢失标签的试剂瓶的照片 活动任务一、‎ ‎1.写出下列试剂的化学式,并将其分类归橱。‎ 锌、铜、盐酸、氧化铜、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铁、碳酸钠、‎ 氯化钡、氢氧化铜、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2.失去标签的两试剂瓶盛放的分别是稀硫酸和石灰水。‎ 利用现有试剂,设计方案:区别稀硫酸[H2S04]和石灰水[Ca(OH)2]。‎ 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方案多。‎ ‎3.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设计方案时应用了酸和碱哪些知识?‎ 教师展示:创设的情景二 神奇的小魔术 活动任务二、‎ ‎    1.神奇水中可能含有哪种物质?B、c、D_个杯子内原来盛放的各是哪种物质?‎ ‎    2.设计这个小魔术用到了哪些知识?‎ ‎    教师展示:创设的情景二 自然趣事 ‎    江西省上饶市有一苦泉,早在宋代,当地人就用铁锅熬苦泉水,获得胆矾即硫酸铜晶体(苦泉水中含硫酸铜)。结果发现,铁锅用久了就变成了铜锅。这是为什么呢?‎ ‎    活动任务三、‎ ‎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    (设计意图:根据创设的情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任务,为学生的复习提供一条线索和指引,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运用并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本专题的复习。)‎ ‎    环节二:知识梳理 ‎    活动一:自我回顾 ‎    阅读下册课本第3-5页、8-10页、44-46页、61-64页内容,进行自主复习,依据酸和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构建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教材回顾本专题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进行评价,补充和提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重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进行即时巩固,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    活动二:知识整合 ‎    1.学生分组展示知识网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    2.教师在学生展示的知识网络基础上进行丰富和细化,师生共同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 ‎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建构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边提问边展示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识记的思路,形成知识结构图。)‎ ‎    活动三:知识深化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构建的知识网络,进一步提出问题:‎ ‎(1)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哪些?他们各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2)在上述反应规律中生成盐的反应有几个?在日常生产中生产盐的方法有哪些?‎ ‎2.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构建生成盐的知识网络。‎ ‎ ‎ ‎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深入,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    环节三:典例剖析 ‎    例1.(2011.龙岩市)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 ‎ ‎ ‎ ‎ ‎ ‎ 硫酸钾 ‎ ‎ ‎ ‎ ‎ 硫酸钙 ‎ ‎ ‎ ‎ ‎ 硫酸钠 ‎ ‎ ‎ ‎ ‎ 硫酸镁 ‎ ‎ ‎ ‎ ‎ 硫酸铝 ‎ ‎ ‎ ‎ ‎ 硫酸锌 ‎ ‎ ‎ ‎ ‎ 硫酸亚铁 ‎ ‎ ‎ ‎ ‎ ‎ ‎ ‎ ‎ K2SO4‎ ‎ ‎ ‎ ‎ ‎ CaSO4‎ ‎ ‎ ‎ ‎ ‎ NaSO4‎ ‎ ‎ ‎ ‎ ‎ MgSO4‎ ‎ ‎ ‎ ‎ ‎ Al2(SO4)3‎ ‎ ‎ ‎ ‎ ‎ ZnSO4‎ ‎ ‎ ‎ ‎ ‎ FeSO4‎ ‎ ‎ ‎ ‎ ‎ ‎ ‎ ‎ ‎(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__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任选其中一种盐即可)。‎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右图,请将下图补充完整: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乙同学提出可用右图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 请写出2个有关硫酸亚铁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 ‎ ‎ ‎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方案中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12.佛山市)A是钠的氧化物,B、C、D、E是初中常见的盐。下图是这些物质 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可用D制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要将没有标签的B、C、D、E四种溶液区分开来,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方案中试剂①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②为____________溶液。‎ ‎    (设计意图:选取典型的、连接较多知识点,体现典型思维的中考题目,立足于思路 的提示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让学 生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趣、解决问题。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 ‎    环节四:测试评价 ‎1.学生限时训练,做《复习指导丛书》有关中的题目:‎ 第144页-17题、第163页-18题、第165页-23题、第212页-10题。‎ ‎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反馈。‎ ‎    (设计意图:做为复习课,必须要面向学生进行限时训练,使学生固化知识,提高能 力,查缺补漏,总结提升。教师做好学生的反馈评价和矫正提高工作。达标题目围绕近 几年中考常见题型进行训练。)‎ ‎    环节五:拓展延伸 ‎    1.通过复习,我掌握较好的内容有:‎ ‎    2.通过复习,我还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有:‎ ‎    (设计意图:通过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困惑和疑虑,今后有针 对性的再提高。)‎ ‎    课后作业 ‎    《复习指导丛书》第166页“综合提升”‎ ‎    二、14、15、17、18‎ ‎    教后反思 ‎    做为复习课,教师既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也不能把复习课上成习题课。教师必须在熟悉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同时注重给学生留出自主复习、自我建构的时空。‎ ‎    本节专题复习课具体通过“创设情境——知识梳理——典例剖析——测试评价——拓展延伸”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力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复习,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