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1-05-07 发布

地理(心得)之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作业的尝试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论文之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作业的尝试 ‎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作业的尝试温岭市箬横中学  董彩莲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传统高中地理作业存在的弊端,着重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形式及作业的评价方式。关键词  作业设计  评价方式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最经常性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重新对地理作业进行研究、探讨,使其与新课程改革一样,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作用。本文就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作业的有关问题作了简单的阐述。1 传统地理作业存在的弊端1.1“题海”作业长期以来,人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许多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布置的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做到“熟能生巧”。忽视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失去了地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抑制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能力的发展。1.2“统一”作业一惯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统一一致,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的“统一”作业,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1.3“独立”‎ 作业传统作业强调学生的“独立完成”,注重独立思考,忽视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的退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4“封闭”作业以往的作业围绕书本做文章,一方面,作业中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脱离的事实;另一方面,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仅靠冥思苦想,学生长期局限于书本提供的情境,一旦要解决实际问题就显得无从着手。这种缺乏实际生活内容融入的“封闭”作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起学生的反感。1.5“机械”批改传统的作业批改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真实互动,作业评价生硬单一。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以及“非对即错”式的“机械”批改,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2‎ ‎ 新课标下地理作业设计的一般原则新课标下地理作业的设计旨在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开创一个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广阔天地。因此,地理作业的设计应符合新课程标准和体现新课程理念,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2.1基础性与适量性相结合的原则作业的内容首先要紧扣基础,要以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作业的质要靠一定的量作保证,如果题目训练量不足,学生对知识熟练程度就不够;但若只考虑量,盲目地追求“海量”机械性训练,同样不能达到作业对质的要求。因此,每节课的作业数量要严格控制,多中选精,精中选优。做到基础性与适量性的有机结合。2.2探究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让学生体会一下科学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更关注学生思维开放性的培养,而开放性的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品质。当然,作业的开放性往往是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潜在的思维品质,创造性地完成这类开放性的作业。2.3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在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作业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同时要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多布置合作性作业,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这样,设计的作业既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从而实现自主性和合作性的有机结合。2.4目的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 ‎ 地理作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将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有目的性又要有针对性,应针对各校实际、各班实际、各种层次的学生实际,当然还要针对当年的高考状况等等,使作业发挥其最大功效。2.5差异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业的设计和使用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共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要求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体现出作业设计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增强他们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应设计出多样性的地理作业,如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既有绘图题、问答题,还有课外调查报告、课外小制作、专题小论文以及演讲稿。2.6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作业的设计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体现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作业的层次性还要与其整体性相结合。这包括既要关注一节课作业对本节课教学任务的整体性目标要求的适切程度,又要关注作业对本学科教学任务的整体性目标的适切程度。3 新课标下地理作业设计的一般形式3.1阅读作业教师在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从期刊、报纸、网络等选编一些与课堂作业有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如“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我国各地建筑风格与气候”等等。在阅读中,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了解知识背景、来源等,从而对教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 3.2口头表达作业主要是识记内容的复述,内容可以是概念、原理、或是有关与本节有关的课外地理知识等。如怎样看待美国不加入《京都议定书》,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学生在回答这种作业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3探究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课改一大发展特点。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合作意识,学生在互动合作式课堂中所探讨的问题、得到的启发、遇到的疑惑都可以成为探究性作业设置的来源,使作业系统很好的延续着课堂的气氛,更超然于课堂的功效,让“问题解决”贯穿于课堂内外。3.4调查类作业指作业形式突破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鼓励并引导学生开辟地理课外活动新渠道。如教师布置调查活动的主题,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本地东、南、西、北4个方向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结合本地人口分布、主要功能分区、区域未来发展等资料为本地区设计更为合理的交通线路和站点布局。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其能力得到展现。3.5展览类作业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组为单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某一专题内容,如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旅游景观的文章或图片资料,在班级展览,并由提供者介绍资料的来源和背景。3.6讨论类作业如围绕“‎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城市污染和交通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一些人认为,应积极引导城市居民的购车欲望;而有些人认为,汽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并且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话题,可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能力。3.7开放型作业在平时教学中应多设计高质量且答案并不唯一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的作业出现创造性光芒。如在讲解“人口问题”后,教师可提出一系列开放性的题目。3.8实践型作业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多渠道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多给学生布置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亲自操作或参与利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完成这此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效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3.9网络作业教师根据地理的教学特点,在每部分新学内容之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站,让学生到网上去搜寻各种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东西。并将有关资料下载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主题知识库。这是一个“得来全不费工夫”‎ 的过程,学生在其间自主感悟得到的东西远远胜过强制性的读书写字背课文的效果。3.10绘制图表地理学习应注重地理图表的运用,在高考中几乎每一道地理题都配有图表,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不同类型日照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在学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3.11小论文这类作业的编制既要重视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尽可能地联系家乡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收集当地资料写一篇《本市城市环境质量分析》的论文。通过撰写小论文,可以使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产生新的认识,由理论走向实践,使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4 新课标下地理作业的评价方式新课标下地理作业评价的指导思想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此应转变传统的地理作业评价方式。4.1 多样化的作业批阅方式替代传统单一的批阅方式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即作业的批阅方式,教师往往采用独批、独改、独评的方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教学质量。地理新课标下的书面作业可采用以下多种批阅方式:(1)随堂批阅。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当堂完成,可采用竞赛抢答、小组比赛的方法,当堂集中统一批阅。(2)精批细改。作业收齐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8——‎ ‎10本,进行精批细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以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自我批阅。作业做完后,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分组批阅。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5)当面批改。为了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批改作业当面进行,方法却因人而异。这种方法,能有效的发挥出作业做题时间短、反馈校正快、学生掌握及时的特点。(6)集体批阅。对于一些绘制图表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挑选作业中的突出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学生集体批阅,指出其错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减少错误。(7)家长批阅。有些作业能适合于家长批阅的,可留给家长批阅的,这样可使家长了解子女的作业动态。4.2 改革作业的评价内容作业的评价将由过去对纯文本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及其发展的关怀,提高多元评价的相互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关注过程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着力改变传统的“只见分数不见人”及“非对即错”的评价方式。4.3转变只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科学转向关注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 ‎ 传统作业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和评比,关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忽视了评价结论的反馈、认同,更谈不上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改进。地理新课程下的作业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并非是评价的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实施改进,促进发展的基础和手段。作业的评价应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式10份,其中一份署校名和姓名,并加盖学校公章,其余九篇不署校名和姓名。(三)格式要求1、用16K纸张印刷装订。2、标题用三号黑体;校名、作者姓名用小四号楷体居中放在标题下面;正文用五号宋体,每面38行,正反面印刷;每页注明页码。3、在材料左上角打印类别标记。如“高中语文论文”、“初中数学案例”、“小学管理类论文”、“初中课程类案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