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1-05-15 发布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汇总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汇总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一)‎ ‎  《季氏将伐颛臾》‎ ‎  1、作家作品:‎ ‎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具体来说,他提倡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  2、课文要点:‎ ‎  (1)文章体裁:这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的记言散文。(2)文章主旨:文章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  (3)文章各段要点:文章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对颛臾发动战争这件事所发表的三段谈话。‎ ‎  第一段:冉有报告季氏将对颛臾发动战争这一事实“季氏将有事于颛臾”,阐明了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三个理由: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且在邦域之中矣,c.是社稷之臣也。第二段:冉有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第三段:冉有为季氏辩护“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正面阐发他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治国观点。‎ ‎  (4)驳论论点:冉有的三段话是驳论论点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 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5)驳论方法: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 ‎  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是反驳论点。第三自然段反驳论据。‎ ‎  (6)立论内容:本文主要是驳论,但破中有立。立论内容:第一段: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三个理由;第二段中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第三段中孔子的文教德化的治国主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既来之,则安之。”这些立论,都使驳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论证方法:①演绎法、②类比法。‎ ‎  ①演绎法:a.孔子用史官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是演绎法。b.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是演绎法。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阐明治国以礼的主张,是演绎法。②类比法:a.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和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是类比法。(8)论据类型:孔子在论辩中采用了①历史材料、②现实事例、③名人名言等多种类别的论据,使论点有了充分佐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  ①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②现实事例:a.“且在邦域之中矣”、b.“是社稷之臣也”、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③名人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9)修辞手法:①比喻、②排比、③反诘等。‎ ‎  ①比喻: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冉有、季路辅佐季氏的失职。‎ ‎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双重比喻。第一层:孔子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虎兕出于柙”喻比季氏对颛臾发动战争,“龟玉毁于椟中”喻比颛臾在鲁国境内被消灭。第二层:孔子把冉有、季路比喻成看管人。老虎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珍宝被毁在匣子里,是看管人没有尽到责任;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季路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 ‎  ②排比:“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③反诘:a.“求!无乃尔是过与?”b.“何以伐为?”c.“则将焉用彼相矣?”d.“是谁之过与?”‎ ‎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意蕴,强化了论辩力和感染力。‎ ‎  (10)由本文引伸出来的成语:a.“既来之,则安之”、b.“分崩离析”c.“祸起萧墙”、d.“开柙出虎”、e.“季孙之忧”。‎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二)‎ ‎  《寡人之于国也》‎ ‎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 ‎  第二项,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  第三项,主旨。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  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  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  第五项,学习要点。‎ ‎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具体提出,要给民以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  第六项,写作特点。‎ ‎  写作特点有三点:‎ ‎  第一点、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其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己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已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梁惠王的自满情绪基本已被扫除。在论辩中已处于劣势,孟子趁胜追击,因势利导、循循善秀,提出了施行人道的具体措施。勉励他施行仁政。并为梁惠王描绘出一幅行王道的美好图景,这是应用扬的说理方法。然后以杀人怪兵器为喻,批评梁惠王没有对人民施行仁政,这是运用抑的方法,最后梁惠王只要不把责任归罪于荒年,则天下之民至焉的愿望定能实现,这又是扬。这是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点。第二个特点善用比喻生动形象,文中以战为喻的描写有声有色,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指出梁惠王的作法与邻国没什么区别,也抨击了他自诩有功的矜态,又用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穿统治者惯于推卸责任的手法,议论尖刻、有力。第三个特点,文中的排比句:排比句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和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这是三个排句。‎ ‎  下面还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和第二个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个句子也是排比句。‎ ‎  第七项,疑难词句。‎ ‎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就是凶年,灾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是增加,更加的意思。‎ ‎  (3)弃甲曳兵而走。兵,兵器。走,跑,这里指逃跑。(4)直不百步耳。直,仅,只。‎ ‎  (5)数罟不入夸池。数,细密的意思。(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就是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者办丧死。‎ ‎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指须发花白。(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读望,用作动词,即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的意思。(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怪罪。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斯,是这样。焉,代词,指梁惠王。‎ ‎  第八项,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翻译:丢弃了盔甲,托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战士耻笑跑了一百步的战士行不行。‎ ‎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翻译: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老百姓不饥饿,不受冻,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  3、狗彘食人食 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翻译: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曾想到打开仓廪加以拯救。‎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三)‎ ‎  《秋水》‎ ‎  第一项,作家作品。‎ ‎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和“杂篇”是他的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  第二项,文体知识。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  第三项,主旨。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  中心论点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 ‎  第四项,层次和段落。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即河伯所想所说。先写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到海边看到海以后,认识到最为天下之美近在已是错误的。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  第二部分是第二个自然段。即写‘海神’北海若的谈话。阐述天下万物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人不可自多,不可自满。‎ ‎  以上两大段还可以各分几个层次。‎ ‎  第一段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写何伯的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到海边后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多的观点是危险的。‎ ‎  第二段分为四层。第一层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阐述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 ‎  第二段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海若阐述海是比河大,但又比天地小,所以不能自多。‎ ‎  第二段第三层从“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通过一系列的类力,阐述世界万物和人类都有大小、多少之比,人是很渺小的。‎ ‎  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  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  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 ‎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  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  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  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 ‎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四)‎ ‎  《谏逐客书》‎ ‎  第一项 作家、作品 ‎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战国末入秦,为秦王迎政的客卿,后来官至丞相,始皇死后被杀。是秦代著明的政治家、散文家,代表作《谏逐客书》、李斯的碑文有、《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歌颂秦朝的功德,对后代的碑志铭文有影响。‎ ‎  第二项 文体知识《谏逐课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李斯的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  第三项 主旨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第四项 层次段落 ‎  全文共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严密,无懈可击。‎ ‎  第五项 写作特点 ‎  1、论点鲜明。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 ‎  2、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  (1)历史事实。本文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然后作者归纳:‎ ‎  1)归纳一段得出结论,紧扣中心论点。提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 ‎  2)现实事例。第三段先极力铺张秦王所爱之珍宝、美女、音乐,但都非秦国之产,秦王“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只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就指出这种做法只是快意当前实在是眼光太短浅了,不仅如此,对任用人才则相反,“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比较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最后深化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切重要害的指出,这决不是秦王想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 ‎  李斯站在秦王的立场从想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出发,这种不注用人才,不广贤纳士,还想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利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  3)理论作证。第四段进一步分析深化,从自己所听到的名言,又以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天下,那是因为“不却众庶”是“不却众庶”的好处。而今却不同,而今乃是“弃黔首却宾客”,那会怎么样呢?那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那样会“以资敌国,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结论就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通过引证分析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从而又紧扣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证明逐客是错误的。‎ ‎  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  3、论证有利。本文论证方法多样。第一个就是以举例例证驳斥谬论;第二个是以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第三种方法是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第四个方法是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那么第三段、第四段对比的论述周详而透辟,才振动了秦王使他清醒,从而撤除了逐客令。‎ ‎  4、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 ‎  如第三段以前的大部分,语言流畅是因为运用对偶、运用长短不一的散句,长是三四个字、十几个字相迭而出,使文章有节奏有韵味。‎ ‎  又如文章还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  此外文章还有铺陈、对偶、排比。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  本文中还有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他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五)‎ ‎  《灯下漫笔》‎ ‎  第一项:作家、作品 ‎  本文选自鲁迅杂文《坟》。这篇文章分两部分,分别以1925年5月8日和1925年5月22日发表在《莽原》周刊第三期和第五期上。‎ ‎  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改学文学,决心改造国民精神,积极参加民族革命活动,1909年回国,搞教育活动,曾在诗歌中表示求国求民的决心。他在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1936年10月19日逝世。1918年4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他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著作有《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  第二项:文体知识 ‎ 本文是一篇杂文,也称文艺性证论文。鲁迅是杂文的开创者,它的内容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各个方面,写得深刻犀利,既有清晰的逻辑性,又有生动的形象性,像投枪和匕首是诗和证论的结合。‎ ‎  第三项:主旨本文的中心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复古主义的实质做了深刻的剖析,对封建历史和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做了揭发批判,在彻底否定了现实后,向青年人发出了反帝反封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时代的号召。‎ ‎  中心论点,有两个中心论点。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于是号召青年创造一个第三样时代。‎ ‎  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于是呼吁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  第四项:层次段落 ‎  第一个部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1-4):由辛亥革命后,生活中钞票的贬值,人心慌乱,而后百姓即又在吃亏之后,安心喜欢的事例,引出一个论题,就是我们即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 ‎  第二个层次是(5-11):用引证和例证法论证过去中国的历史是百姓当奴隶的历史,而且从民主心理的角度分析,中国人也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作者指出,对人民来说,几千年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循环。‎ ‎  第三次层次是(12-14):分析论证复古主义者掀起的复古逆流正掩盖着人民当奴隶的事实,于是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创造第三样时代,给人的地位,给人民以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  这是第一部分的三个层次。‎ ‎  第二部分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次层是(1-3):由生活中鹤见祐辅氏写的《北京的魅力》书中引述的话,指出外国人都在称赞中国的“固有文明”。这里说的“固有文明”指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者引出外国人赞扬中国“固有文明”这个论题是为了指出这种“固有文明”的背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人民的被奴役被压迫。‎ ‎  第二个层次(4-6):这个层次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分析,所谓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封建的等级制,辛亥革命后反动统治把这种等级制演化成为投降内外的等级观念,对国民专横对外国人柔媚。这就揭示了封建社会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和吞食人民的文化基础。‎ ‎  第三个层次(7-9):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揭示被中国“固有文明”掩盖的社会本质,是人民被吃掉的血的事实,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最后发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  这是第二部分的三个层次。‎ ‎  那么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具有互相联系,对应统一的关系。‎ ‎  第一部分从剖析民族心理出发,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剖析,说明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等级森严的封建的统治。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人民总是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奴隶”。人们被奴役的已经麻木不仁,这正是军阀统治、帝国侵略的社会基础。因此鲁迅指出:我们不能老是满足于“古已有之”,更不能神往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他唤醒人们,唤醒青年认识这种严重的现实,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  那么如何去创造第三样时代呢?接着第二部分进一步揭露了所谓的文明者和所谓的中国者。提出:只有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才能完成青年的使命,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所以前后两部分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互为条件的关系。‎ ‎  第五项:学习的要点 ‎  1、理解本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 ‎  理解本文对中国历史进行的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漫长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这一概括极其确切,“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所谓下于奴隶的时候”就是指“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这两种时代的交替循环,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概括,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本质,体现了他那深隧的历史洞察力,醒人耳目、憾人心魄。‎ ‎  2、理解本文对民族心理的剖析。‎ ‎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对中国民族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他们惟恐做不上奴隶,希望有主子给他们定下奴隶的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轨道,如果这规则稳定不变,则万幸无患,称颂天下太平了,这说明中国几千延续下来的民族心理十分可悲,他们麻木不仁,苟且偷安,俯首贴耳,屈服于统治者的暴力之下。作者深刻的揭示了民族心理的奴化性,其目的在于开启明智,唤醒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  3、理解鲁迅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函。‎ ‎  这三种时代是指:‎ ‎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2)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3)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  这三种时代的内函是什么呢?是这样的:‎ ‎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指下于奴隶的时候,是社会处于战乱时期,百姓比奴隶还不如。(2)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指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可以按奴隶规则生活。(3)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指百姓摆脱了奴隶地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时代。‎ ‎  4、理解本文所揭露的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食人实质。‎ ‎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揭露了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实质,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文明就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一级一级的制驭着,贵吃贱、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这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所以作者尖锐的指出了,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  5、理解本文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深刻剖析。‎ ‎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不仅揭露了中国固有的吃人实质,而且对当时中国现状做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人肉的筵宴,但这些筵宴只有阔人才能享用,而大多数穷苦百姓在受冻挨饿,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的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种严重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正是中国当时现状本质之所在,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这种人肉筵宴将要一至排下去,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安排这种人肉筵宴的厨房,只有毁坏这厨房,才能彻底的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 ‎  6、明确本文作者所指出的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  作者在本文中指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在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  第六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本文从自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日常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最后推出文章结论,这就是本文论述的第一个特点。‎ ‎  第二个特点:运用反语、暗示、比喻、排比和讽刺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  反喻的句子有:古人的“良德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的就叫做“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等。‎ ‎  暗示的句子有: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轿夫如果能对做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就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 ‎  讽刺的句子有:古圣先贤;乐观的爱国者;先儒;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可有谁听到人叫唤么?‎ ‎  比喻的句子有:把中国比做喻成厨房、筵席。‎ ‎  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文章的思想性、批判性也表现出鲁迅深沉浑厚的感情,同情人民,针砭时弊,文章确实表现出杂文投枪一样的战斗力。‎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六)‎ ‎  《选择与安排》‎ ‎  第一项:作家、作品 ‎  本文选自1946出版的,作者的论文集《谈文学》。作者是朱光潜,安徽人。是我们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成就在美学领域。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译作有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等。对奠定我国美学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还有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理论读物。如,《谈文学》和《谈美书简》等。‎ ‎  第二项: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议论文,论说广征博引,自然通达,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说理文也要美感的范例。‎ ‎  第三项:主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的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他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  第四项:层次段落 ‎  全文分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1-2):分两层,说明作文构思时最重要和最艰苦的工作是选择和安排。‎ ‎  第一个自然段是第一个层次:提出论题说明选择与安排的重要。并且指出选择与安排是对生糙的材料进行“锤炼、刻画”,而且相同的内容经不同的人用变迁了的形式,就会产生变迁了的内容,给作品以新的形式,新的生命,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艺术成就。‎ ‎  第二自然段是第二层次:说明最好的文章要最好的字句和最好的层次。进而说明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作者以用兵要精,比喻选择字句的重要,又以布阵要好来比喻文章的安排。‎ ‎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利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力。‎ ‎  第二部分(3-8):分两层次 ‎  第一层次(3-4):谈选择。这个层次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选择从消除方面来说就是剪裁上的排弃,割爱。不知选择大半是由于思想懒惰和虚荣心所产生的错觉,并举出大学生的文章来做例子,又以用兵攻坚的事例进行类比论证,指出选择的重点是文章的主旨。要重点完全摆在主旨上,在这方鞭辟入里,突出于其他一切之上,这就是选择。‎ ‎  然后又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选择要选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使他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 ‎  大的方面如写劫生辰纲的梁山好汉,只写劫生辰纲不写别的;写汉姆雷特只写他的家庭悲剧,不写别的。小的范围如写人物性格,写细节时只写那种选了它,其余细节就可以不言而喻了,如写《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吝啬,临死时看见油灯里有两茎灯心就不能闭眼;写《红楼梦》中妙玉冷僻而又不能忘情就选用她自己的这个“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宝玉做寿,暗地递一张粉红笺的贺贴”选得精到。‎ ‎  第二层次(5-8):谈安排。重点在谈安排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记法。第五自然段以亚里斯多德《诗学》中论戏剧结构为论据,阐述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注意布局。布局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断;第二,头尾和中断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有一股生气贯于全体。‎ ‎  第六个自然段:指出,想懂得布局的决窍,最好是先分析研读完美的作品。同时自己在写作时,要苦心衡量斟酌。‎ ‎  第七和第八自然段:分析结构安排上两个重要的条件。‎ ‎  第一是层次清楚。这要求那些哪些话在前,哪些话在后,须有一个层次,层次清楚了才会有头有尾。上文意思“生发”下文意思,文章前后自然生发,脉络衔接,不致脱节断气,关键是思想严谨,条理缜密。‎ ‎  第二是轻重分明。以主旨为纲,纲须领目,目须附属于纲,尊卑有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 ‎  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具体的记法是,一在层次上显出;二轻重也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意思重要,篇幅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占少,这样题旨醒豁,比例匀称。‎ ‎  第三部分为第九自然段:这一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材料的选择安排是一般的原理,但具体的“理”和“法”有辨证的关系,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理的同时,写法应人而宜,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就是所谓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第五项:本文的学习要点 ‎  要点之一:‎ ‎  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共有四个主要观点,除主旨外,还有另外三个观点。‎ ‎  第一要善于选择材料。首先要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进行剪裁,舍得割爱,写入文章的材料不能前后重复和自相矛盾。其次要选择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集中力量把主旨表现的深刻透彻。‎ ‎  第二要善于安排材料。首先结构要完整,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有中断,而且在各必然的地位,还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其次,层次要清楚,轻重要分明,这也是一篇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  第三文章要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  学习要点二:‎ ‎  理解本文所用的类比,推理方法,所谓类比,推理方法就是两类属性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论证方法。‎ ‎  本文以用兵和作文类比。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兵在精不在多,文章的材料要少而精,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 ‎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部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力。作者通过以上相似之处的类比,十分自然的推断结论,即然用兵要选精兵,布阵也就很讲究。那么在作文中选择、安排材料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本文还以兵家的“常山蛇阵”与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相类比。‎ ‎  推断出一篇好文章的布局,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的道理,由于作者抓住了类比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推理,比的事物又生动形象,因此推断出的结论既可靠而又有说服力,又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  学习要点三:‎ ‎  分论点层次清楚的简要分析。层次清楚是完美作品结构上必须具备的要件之一。作者在论述这一论点时,大致有以下几个层次:‎ ‎  首先,指出文章须有层次;其次论述层次清楚是指文章的头尾和中断,要各在其位,并通过生发和承接使文章成为完整的有机体。‎ ‎  其次,指出层次不清楚,即文章不同的毛病有多种,最厉害的是上气不接下气,主要表现为脱节断气,前后矛盾和意思杂乱。‎ ‎  最后,归纳以上毛病的根由,都在于思想疏懈。‎ ‎  学习要点四:‎ ‎  分论点轻重分明的简要分析。轻重分明也是完整作品结构上必须具备要件之一。作者在论述这一论点时,大致有以下四个层次:‎ ‎  首先,论述轻重分明的作用,它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可以使重者越显得重,产生强烈的效果。‎ ‎  其次,进一步指出艺术的特征是完整,要使完整做到整一完美,必须轻重分明,纲举目张。‎ ‎  最后,论述了在文章中做到轻重分明的两种办法,在层次上和篇幅分量上显出轻重。‎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七)‎ ‎  《郑伯克段于鄢》‎ ‎  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这部书是对春秋的解释,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间的矛盾和斗争,擅于叙事写人,所以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这部著作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共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候国的政治 ‎、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记叙当时诸候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内容相当丰富 .记叙线索分明,详略得当,尤其擅长描写战争,作者将许多重大战役的起因、过程、双方的谋划、战场内外的斗争和战役的结果叙写得异常清楚,笔法又多变化。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人物的言行及内心活动,往往有比较生动的描述。这些对后来《史记》等书的写作有很大影响。‎ ‎  二、文体知识《左传》着重记叙历史事件,是记叙性的,本文既郑庄公家族内部的事情,是一篇历史散文,这篇文的标题郑伯克段于鄢本来是春秋的一句话,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标题的郑伯:指郑庄公。春秋时周天子下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郑国是伯爵级的诸候国,姬姓,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所以称它的国君为郑伯。鄢是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  三、中心思想。本文记叙春秋时期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导致战争和兄弟相残害的历史事件,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以及它们的腐朽、奸诈,虚伪、卑鄙。‎ ‎  四、层次段落。作者以事件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结构全文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第一自然段,交待时间,人物。人物有姜氏、庄公、共叔段。并说明庄公母子间,兄弟间不和的起因。(起因是母亲姜氏偏爱。)首先说时间,是指鲁隐公元年发生的事,现在是追述当初的起因,所以文中说初就是起初的意思。‎ ‎  人物:第一个是郑庄公。姓姬,名掘突,武是死后谥号。二申是国名,姜姓,是候爵级的诸候国,在今河南南阳一带。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曰武姜。为什么叫武姜呢?当时妇女出嫁都要把丈夫的姓放在前面,紧跟上娘家的姓,然后加上氏,根本不称呼妇女的名字,所以叫武姜。第三个人物是庄公,庄公就是题目中的郑伯,是郑武公长子,按封建礼法庄公为继承人。第四个人物是共叔段,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太叔,太叔是对段的尊称。共叔段是郑武公的次子。这一段同时也介绍了故事的起端。即庄公与母亲有矛盾。即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为寤生。寤,即生庄公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随之姜氏就很厌恶庄公,所以母子之间有矛盾。文章中又交待了兄弟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姜氏爱共叔段欲立,母亲想让共叔段继承王位,她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这样兄弟之间有个争夺继承权,争夺王位的问题。那么这两个矛盾是谁造成的呢?主要是由于姜氏的偏爱造成的。第二层次为第二、三段写情节的发展,姜氏为共叔段请京,共叔段不断扩张,露出他的贪婪和野心,庄公虚伪应付,心怀杀机,等待时机。第二、三段展开了矛盾,也可以说是情节在发展,姜氏想立共叔段未成。庄公即位了,姜氏爱共叔段于是为其请求给制这个地方,把制作为共叔段的封地。庄公没有答应,说这个地方岩邑很险要,老臣虢叔都死在这个地方,那就给他京这个地方吧。京在河南荥阳东南,距郑国都城新郑较近。共叔段得了京以后很不安分,首先是京的面积大,城墙高超过了候伯制度所做的要求,这就是蔡仲所说的: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他对庄公说,共叔段这样您将不好控制,不仅如此在第三段,共叔段进一步扩张,又将西壁北壁归于自己,将土地延长至于廪延,这就用行动证明了他是贪婪的,是有野心的。那么庄公是什么态度呢,首先庄公认这是姜氏欲之,鄢辟害,躲不了这个祸害,那么庄公怎么办呢?当蔡仲向他谏意说:蔓,难图也。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将蔓延的杂草尚且不能除根,何况是国君宠爱的弟弟呢?庄公回答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多做了不道义的事,必然自己跨台,你姑且等着瞧吧,这是欲擒故纵的态度。到了第三段子太叔把西鄙、贰鄙归于己时公子吕又向庄公提出请除之,公曰:不庸,将自及。说用不着,他自己将赶上灾祸,等到共叔段又收贰为已至于廪延的时候,子封又对庄公说,可矣,厚将得众。说行了,共叔段的势力要再雄厚将会得到民众,而庄公说不义不昵,厚将崩。意思是做不义的事必然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势力再扩大,就必将垮台,庄公表现了虚伪应付,心里还是想消灭共叔段,但是感到条件不成熟,他在等待时机,以便消灭之。‎ ‎  第三层为第四自然段,写情节发展到高潮和激化,共叔段准备袭郑,庄公发兵,兄弟交战,兄弟矛盾得以解决。庄公克段于鄢,共叔段逃亡至共这个小国,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情节激化也就是解决矛盾的时候了。‎ ‎  第四层为第五自然段,写全文的结局和尾声,庄公在战争结束后,幽禁了母亲姜氏,随后又后悔就采纳颍考叔的意见在燧道与母相见,恢复了母子关系,母子矛盾得以解决,这一层又分三个小层次。‎ ‎  第一个小层次写颍考叔得知庄公与母亲问题处境时,提出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的谏意,就是文中的遂置姜氏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元!颍考叔曰,问何谓也,?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第二小层次写庄公与母亲隧相见的经过,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  第三小层次,通过一段评论以颍考叔和庄公的比照烘托出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清晰的点出庄公对母亲只是恢复了母子关系,不是孝道不是纯孝,是内外政治斗争的需要,由此把庄公虚伪的特性更完整、全面的表现出来。如诗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  六、写作特点。‎ ‎  1、把人物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来描写,通过他们不同的言行刻画他们不同的性格,以庄公为主来分析他的言行,他对人说的都是仁意道德的话,内心运筹帷幄,仔细策划着怎样置他弟弟于死地。他明知母亲姜氏偏向弟弟共叔段,共叔段既贪婪又有野心,于是他冷静的等待时机,当臣子们提各种见意时,庄公不动声色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当共叔段扩展势力直至廪延时,他又说不用着急,不义不昵,厚将崩,直到他弟弟准备袭郑,母亲姜氏要做内应时,庄公终于抓住把柄,迅速出兵,平定这场内乱,一举打垮他弟弟共叔段,庄公是纵其欲,养其恶,然后诛杀之,这完完全全表现出庄公是个阴险狠毒攻于心机狡猾而虚伪的统治者。共叔段不知理义贪婪狂妄,愚昧无知姜氏偏狭昏愦,以一己之私情干予政事,她以自己偏狭的观念和急切袒护小儿子的心情和做为把共叔段推向叛乱的深渊,作品以姜氏三次出面请求,请于武公、请制、请京,形象地揭示了在这场母子间和兄弟间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中所起的恶劣的作用。‎ ‎  2、刻画人物时,运用巧妙的衬托手法,作品以庄公为主要人物,以公叔段、姜氏、蔡仲、公子吕为次要人物来映衬庄公,以宾衬主。如以共叔段的贪婪狂妄衬托庄公的养恶纵恶,老谋深算,静以观变。以姜氏的偏袒和随心所欲来衬托庄公的精明和善于应付,以祭仲和公子吕的忧虑衬托庄公的冷静和阴险狠毒,最后以颍考叔的纯孝来对比烘托庄公的不孝和虚伪。‎ ‎  3、剪裁精巧,详写和略写安排恰当。作者略写庄公克段与鄢的战斗经过,详写战前战后的情状,详写战争的起因,矛盾的激化和尾声,这样的写法可以集中笔墨写人物,着重揭示庄公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揭示春秋初期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虚伪卑鄙,相互残杀的丑恶本质。‎ ‎  4、细节描写和重大的政治斗争相结合。作者选择庄公寤生,这细节点明这场战争的远因,预示这个家庭内部矛盾冲突的发展。写颍考叔食舍肉这个细节,表现颍考叔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机智和对母亲的纯孝,以此和庄公对比。写隧而相见,庄公赋诗,既表现庄公为维护王权费尽心机,又表现庄公的虚伪,这样写法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深化文章主题,加深对这事件的抨击和批判力度。‎ ‎  七、疑难词句。‎ ‎  1、亟请于武公。亟:屡次。‎ ‎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都邑。城:城墙。‎ ‎  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不过:不超过。参:同三。国:国都。‎ ‎  4、姜氏欲之,焉辟害?焉:怎能,疑问词。辟:通避。‎ ‎  5、蔓,难图也。蔓:蔓延,生长。图:图谋,谋划。‎ ‎  6、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  7、无庸,将自及。庸:同用。自及:自己遭殃的意思。‎ ‎  8、不义不昵,厚将崩。昵:亲近。厚:指土地扩大。‎ ‎  9、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完:修治城廓。聚:积聚粮草。甲:铠甲。兵:武器。卒:步兵。乘:战车。乘:也可以说是车辆的辆,古时一车四马叫做一乘,车上站士兵三人,车后跟步卒72人。‎ ‎  10、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遗之:就是遗传的遗字念遗。羹:带汁的肉。遗:赠送。‎ ‎  11、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地道。这里用作动词,挖地道的意思。‎ ‎  12、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续,推及。‎ ‎  13、姜氏何厌之有?倒叙句,也为反诘句。有:是谓语。何厌,是宾语。之:作标志前置。厌:满足,此句可译为: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  14、不如早为之所。为之所是为动双宾语。在之和所之间省略了一个动词为。译时应补出来。所:处所。此句可译为:不如早点给他安排一个地方。‎ ‎  15、其是之谓乎?倒叙句:谓是谓语。是为宾语。之作标志前置。其:文言固定的句式,是恐怕,(大概,)……吧。此句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  八、古文今译。‎ ‎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了妻,叫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娶名叫做寤生,于是就很讨厌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她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继了位,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以制这个地方作为封邑,庄公回答说,制这个地方是非常险恶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别的城邑我都听你的命令,于是武姜就要了京。庄公让共叔段拘守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蔡仲对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那可是国家的祸害。古代圣王的规定,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这一都邑的规模不合法度,这不是古代圣王的制度,您将要承受不住了,庄公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不如及早给她安排一个地方,不让她的势力发展蔓延。一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杂草尚且不能根除,何况是国君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了不义的事,必然自己跨台,你姑且等着瞧吧?过了不久太叔又使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上的两个城邑成为两属的地方,即属于庄公又属于自己。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两个君主,您将要对他怎么办呢?要把君位让给太叔我请求去辅佐他;如果不给他,那我就请求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将要自己赶上灾祸。太叔又收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郡邑,到了廪延。子封说:行啦!共叔段的势力再雄厚,将会夺得民众。庄公说:做不义的事必然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势力再扩大就必将垮台,太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理了盔甲兵器,装备好步兵战车。准备袭击郑国国都。夫人武姜将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庄公听说了他们行动的日期,说可以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京的百姓背叛了太叔段,太叔段逃到了鄢,庄公又攻打到了鄢,五月辛丑,太叔段逃到了共国,于是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到城颍幽禁,并对她发誓说:不到九泉之下不要相见。不久庄公对这件事后悔了,颍考叔是管理颍谷疆界的官,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去献给庄公一些东西。庄公赐给他吃的东西,他吃的时候,把肉放到一边。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小人有母亲在世尝遍了我给他吃的食物,却没有吃过您给的带汁的肉,请您让我把肉奉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奉送,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说:能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吗?庄公对他说了其中的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对他说:您在这个事情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深到泉水,挖个隧道去与母亲相见,那么,谁还能说不是这样。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隧道时,赋诗说:大隧道中,欢乐无穷。姜氏从隧道出来时,赋诗说:大隧道外,欢乐畅快。于是母子又象从前一样了。君子说:颍考叔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啊。爱自己的母亲,并且推及到庄公身上。《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永久的赐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八)‎ ‎  《种树郭橐驼传》‎ ‎  这个题目就是种树人郭橐驼的传。橐是一种口袋,用这个橐来形容骆驼背上隆起的那个肉峰,因此称骆驼为橐驼。本文用橐驼来称呼种树的人,因为他驼背。‎ ‎  一、作家作品。‎ ‎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九年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王叔文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因又称柳柳州。‎ ‎  柳守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并称“韩柳”。他的作品对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能无情的加以揭露和批判,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写作的一些讽刺寓言,篇幅虽小,寓意深刻,也为后人广泛传诵。他的诗歌风格幽峭洁净,自成一家。有《柳河东集》。‎ ‎  二、文体知识。‎ ‎  本文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而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散文。‎ ‎  三、中心思想。‎ ‎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反对当官的人“政乱令烦”,主张“顺民之天以致其性”,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  全文虚构了一个人物——善于种树的郭橐驼。说他种树能“顺木之天而致其性”以此类比做官的人管理百性也要顺乎民意,只有“养民”才能治国。‎ ‎  四、层次段落。‎ ‎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性格、职业和 ‎  才干。‎ ‎  第二部分,为第3自然段。通过对话、对比来阐述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突出全文中心“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 ‎  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与种树之理类比官理,指出当时做官的人喜欢频繁的发命令,百性时时都得接待,使民不得安居乐业。‎ ‎  最后点明记叙这件事是要以种树比喻做官。再以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类比做官治民“传其事以为官戒”。‎ ‎  五、写作特点。‎ ‎  1、本文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虽曰传记,但更多虚构成份,用此寄寓作者的政治主张。‎ ‎  2、本文在说理方面总体上运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乎民心”;用“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要爱护老百性;用种完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要让老百性休养生息。用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使百性“病且怠”。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明治民必须养民的道理。‎ ‎  3、本文在说明郭橐驼种树的道理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以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相对比,他植者之中,又以“疏懒”的和“爱之太殷”的相对比。在态度和方法上层层对比,这种写法还为后面以种树和治民的类比作好了铺垫。‎ ‎  4、剪裁详略得当。全文对郭橐驼这人的原名、家氏、朋友交往等都略写,却详写他种树的经验、方法。再写与他对比的他植者时,略写态度马虎、疏懒的,详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这是为了与后面写的“长人者好烦其令”作类比,揭示这做作法表面看是爱,实者为祸。这样写使文章脉络清楚、前后照应、文气通畅、中心思想更加鲜明。‎ ‎  六、疑难词语。‎ ‎  (1)驼业种树 ‎  业:以什么为业。意动用法,可以译为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 ‎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蕃、安:均为使动用法,使什么繁荣、安定。译为:又靠什么使我们人丁兴旺、生活安定呢。‎ ‎  (3)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  隆然:就是脊背弯而高耸的样子。 类:是类似,好像。‎ ‎  (4)甚善,名我固当 ‎  固:是本来。 当:相当,相称。‎ ‎  (5)且硕茂、早实以蕃 ‎  硕茂:高大茂盛。 实:结实。 蕃:繁植,这里是多的意思。‎ ‎  (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  窥伺:暗中观察。‎ ‎  (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寿:是活得长。 孳:是繁植。 天,指事实发展的自然规律。 致:获得。‎ ‎  性:指树木的本性。‎ ‎  (8)去不复顾 ‎  去:是离开。‎ ‎  (9)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爪:用手指甲去抓。 肤:指树皮。‎ ‎  (10)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  字:养育。 遂:是成长,指喂养好。‎ ‎  (11)故病且怠 ‎  病:是困苦。 怠:疲劳。‎ ‎  七、古文今译。‎ ‎  郭橐驼不知道原先叫什么名字,他因为佝偻病,而后背隆起,俯扶着身子走道,有点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乡里人称他为“橐驼”。他听到后说:“很好,这样叫我本来合适”。于是是舍弃他的原名,也自称“橐驼”了。‎ ‎  橐驼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的西面,他以种树以职业。长安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家,为观赏游玩以及卖果子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中去,看橐驼所种的树木,有的移栽后,没有不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的又早又多。别的种树的人虽然偷看模仿,但却没有人能赶得上他。‎ ‎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久,而且繁植的快,只不过能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他的本性罢了,大凡种树的规律:树根要叙展,培土要均匀,移栽要带旧土,捣土要细密、瓷实。这样做了以后,就不要去动它,也不要去想它,离开后不要再去管它。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似的,栽完后把它搁在一边,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得到保全,而它的本性也就能得以发展。所以,我只是不妨碍它生长罢了,并不是有法子使它的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就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在一起,移栽又总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份就是不够。如果有能不这样做的,却又对树木爱的过于殷切,担心的过了头,早晨看晚上摸,走开了还要回头瞧瞧。更严重的用指甲抓破树皮来难看树的死活,摇动树根来查看树的松或实。这样树的本性就一天天的丧失了。虽说是爱树,其实是害了树;虽说是担心树,其实是愁恨树,所以比不上我啊,我又能做什么呢?”‎ ‎  问的人说:“把您种树的道理,移用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矣,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我住在乡里,看到一些当官的,烦琐地发布命令,好像非常爱护百性,结果却因此而给人民带来灾祸。每天早晚差役来喊叫,‘上官有令,催你们耕田’,劝你们播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好你们的小鸡和小猪,一会儿击鼓把百性聚集起来,一会儿又敲木梆把百性招来。我们小百性停止做饭、吃饭去接待差役,尚且没有闲空,又怎能使我们发展生产,生活安定呢?所以,都困顿而且疲惫。像这样,与我那些同行的,也许也有相似之处吧!”‎ ‎  问的人感叹的说:“这不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的事,却得了养民的办法。我记下这件事,把它作为官治的鉴戒”。‎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九)‎ ‎  《香市》‎ ‎  一、作家作品。‎ ‎  作者:茅盾。茅盾生于1896年于1981年逝世,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 是笔名。浙江桐乡县人。他于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入上海商务编译所,即开始了文学活动。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瞿秋白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  矛盾的长篇小说《蚀》、《腐蚀》,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面貌;特别是长篇小说《子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光辉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散文集有《风景谈》、《白杨礼赞》等,均脍炙人口。茅盾还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撰写理论批评文章。他的理论批评文章大都写得明白晓畅,反映出他一贯坚持的为现实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 ‎  二、文体知识。‎ ‎  这是一篇记叙文,属记事散文。《香市》发表于1933年7月,《中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上,1934年收入散文集《话匣子》,现编入《茅盾文集》第九卷。作者在《故乡杂记》一文中说:“‘香市’就是阴历三月初一起,到十五日止的土地庙的‘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乡下人都来烧香,祈神赐福,保佑蚕好,趁便逛一下。”‎ ‎  三、中心思想。‎ ‎  本文通过对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绘,从一个侧面形象而又深刻的反映了: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破产、萧条的情况。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即: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反动军伐残酷剥削、压榨人民,表明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 ‎  四、层次段落。‎ ‎  全文分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即前4个自然段。‎ ‎  作者记叙了往昔香市的盛况。文章开头先交待香市举办的时间,并特别点明:香市是传统活动。接着交待了香市的参加者,主要是农民,也就是蚕农。凡日子还过的去的农民,都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借佛游春”四个字确切的说明了香市的性质。作者交待这一点无疑是告诉读者:香市的盛衰正是农村情况的集中反映。这里有人、物、有情有景,传声绘色笔笔传神,让人感到的确是个“狂欢节”的样子。最后作者点明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  第二部分:即第5个自然段。‎ ‎  第5自然段是转折过度,写香市被取消。举办香市的场地也被占作它用:“社庙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了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公安分局“象征着军伐的反动统治无处不在:”蚕种改良所“则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作为香市的场所被瓜分,正暗示了香市衰败的缘由,从而暗示了导致江南农村经济破产崩溃的原因。‎ ‎  第三部分:是第6个自然段到第11个自然段。‎ ‎  第6自然写恢复举办香市。‎ ‎  下面的7、8、9三个自然段,详细了写了禁而复开的香市的冷清衰败。作者在文后指出,往常“香市”的主角是农民,今天是差不多看不见。‎ ‎  结尾写希望借香市振兴市面的小商人也失望了。‎ ‎  五、写作特点。‎ ‎  1、采用对比方法突出主题。对比鲜明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同一个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今昔迥异。但如果孤立地来看,难见深意。作者将今昔两个“香市”的场面摆在一起,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作者先声色俱到的描绘了往昔“香市”红火热闹的场面。昔日的香市,人山人海,将社庙前50-60亩地的大广场挤的满满的、江湖班表演着各种走绳索、弄缸弄甏等一些杂技,还有髦儿戏等种类繁多的而看客却人海一般。香市的气氛也异常热烈,热闹的骚音在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  然后,作者倒转笔锋,描绘眼前“香市”的景象:冷清的市面、阴惨的空气、坍塌的戏台,踝露的屋椽子,单调的锣鼓声,处处透着凄凉。来演出的是在上海都有名气的“南洋武术班”,他们表演着技艺高超的精彩节目,但依然门亭冷落,观者寥寥。今昔“香市”不同场面的对比,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一方面着意描写“南洋武术班”的演艺精赞,票价极低,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是“挤的满场没个空隙。”‎ ‎  另一方面作者又强调今天看客极少,特别是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作者极力突出演技的高低与观众的多寡,从而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 ‎  2、场面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 ‎  如文章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作者 ‎  先总写一句:“香市”的主要节目无非是“吃”和“玩”。然后,依次写庙前、庙里的热闹情景。庙前武枪弄棒,各种杂耍儿红红火火,令人目不暇接。庙里烛光点点,香烟缭绕,人们虔诚祈富。最后,再作收述:庙里庙外“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写来层次十分清楚。‎ ‎  六、学习要点。‎ ‎  1、主题在今昔对比中显现。‎ ‎  “香市”并不在意于介绍故乡习俗,也不终情于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变化,因小见大,揭示30年代初江南农村正在破产,乡镇日益调壁的现实。如此严肃的主题,竟在极其短小的篇幅中得以体现,主要是依做仗于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作品通篇都在描写“香市”,先写其盛,后写其衰,格局的安排就是一种对比。写盛时,极力宣扬繁闹的场面与狂欢的气氛;写衰时,则选择数个境头以显示其惨淡经营。全文像两幅风俗画,同为“香市”,面目全非。今昔不同的场面与气氛,经作者的组接,便产成一夜之秋的效果,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  2、作品中描写往日“香市”盛况部分的层次与内容。‎ ‎  第一层次,以说明性文字表达“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与“玩”。‎ ‎  第二层次,主要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香市”上武枪弄棒、吹弹拉唱等各种杂艺的场面之大。‎ ‎  第三层次,有多种感观出发,描绘庙里的品物之盛与祈神赐福的香火之缭绕。‎ ‎  第四层次,从听觉角度,表现庙里、庙外的声响之嘈杂。作者多角度的描摹“香市”的内容、场面与气氛,以渲染其昔日的盛况。‎ ‎  三、表现重兴“香市”的冷落景,运用的反衬手法。作品在写“香市”的冷落、萧条时,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一方面着意描述武术班技艺精湛,远远优于从前,弄缸弄甏、走绳索这些无名的“江湖班”,甚至表演卖力,票价便宜,“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满场没个空隙。另一方面作者又强调眼下看客却少,特别是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从而通过往昔“下三流”的技巧却吸引大量看客,如今艺高价廉的武术班却不能赚取观众的对比。突出演技的高低与观众的多寡成反比的事实,反衬出“香市”的冷落与重兴的失败。‎ ‎  四、“香市”主角转换的内涵。‎ ‎  作者在表现“香市”的盛衰时,突出了一个重要标志:即“香市”主角的转换。“香市”的兴盛本是农民祈神赐福、“借佛游春”的需要,所以昔日“香市”的主要游客是农民。这在作品的开端便有介绍。可是重振“香市”后,却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香市”的主角转变为镇上的小商人。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农民并非不想祈神赐福、“借佛游春”,只是他们已没有经济能力消受这“香市”了。而农村的破产又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与发展。于是镇上的小商人想重兴这“香市”,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刺激买卖,可是他们也失望了。这就清楚的表明: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什么商业手段、广告效应,都无法挽回农村破产,市、镇凋敝的事实。‎ ‎  五、重要段落简析。‎ ‎  第一、“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  这一段仅三句话。每一句话似照实写来,而又都含有暗示,寓意匪浅。‎ ‎  其第一句,不仅表明重振“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大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具有直接影响。‎ ‎  第二句,则以“公安分局”这一具体事物,象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以占据农村,并成为致使江南农村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未句中,“蚕种改良所”一个招牌,暗示了内容更为丰富。什么叫“蚕种改良”?蚕种为会要改良?作者对比虽无介绍,但当年的读者一看便知这招牌的含义。‎ ‎  30年代洋货冲斥市场,严重冲击破害民族工业与农村的自然经济。维系江南地区乡下人生命线的蚕丝也同样难以逃避厄运。于是不得不废弃土种、购养洋蚕种,虽仍无济于事,但这“蚕种改良”正表现了当时农村自然经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征。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渗透与侵略。这更进一层的暗示,透露了导致江南农村经济破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  第七、疑难词句。‎ ‎  (1)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 ‎  “香市”:是作者在《故乡杂记》一文中曾解说:“‘香市’就是阴历三月初一起,十五日止的土地庙的‘庙会’式的临时市场。乡下人都都来烧香,祈神赐福,——蚕好,趁便逛一下。”‎ ‎  (2)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 ‎  弄缸弄甏:是杂耍儿节目之一,常以头、肩等身体部位顶接缸、甏。弄 nong“,玩弄,引申为戏耍。 甏,音”beng“,大瓮、坛子,一种腹大口小的陶器。‎ ‎  (3)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 ‎  泓:是水深冒。再一个解释是清澈。‎ ‎  (4)上海的《良友画报》‎ ‎  《良友画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出版的一种画报。‎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十)‎ ‎  《爱尔克的灯光》‎ ‎  一、作家作品。‎ ‎  《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是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1928年旅居巴黎,创作并出版了他的处女作《灭亡》。回国后又陆续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作品。其代表作是《家》,通过对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绘,深刻暴露了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的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除小说外,巴金还有《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等十多个散文集。他的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意境清新,语言流畅。解放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 .‎ ‎  二、文体知识。‎ ‎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散文集《龙。虎。狗》。这篇文章写于1941年3月,原载1941年4月1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最初收入散文集《龙。虎。狗》,后收入《巴金文集》第十卷。‎ ‎  三、中心思想。‎ ‎  本文通过抒写了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述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青生命、年青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且由18年后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清醒认识。从而,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是和旧家庭决裂,年青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  四、层次段落。‎ ‎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从第1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 ‎  主要写作者回到阔别了18年的故居,在门外徘徊时的所思、所感。作者怀着亲切的心情在故居门外徘徊,当他看到大门内“长宜子孙”四个字,原样的嵌在那里时,一下了触动了他的情怀,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于是展开了对18年前的往事的回忆。这里的“长宜子孙”有引领全篇的作用。故居的大门内闪亮了昏暗的灯光,然而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当他再看那微弱的一线光时,猛然联想到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引出欧洲关于爱尔克姐弟的传说。接着,文章自然过度到第二部分。‎ ‎  第二部分,从第5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 ‎  通过写对被旧制度吞噬了姐姐的深切怀念。指出:生活在这个旧家庭的子孙,只能是寂寞的活着,寂寞的死去,是不必要的浪费。封建礼教、封建家庭,这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不知残害了多少像姐姐这些年青而又善良的人。他的笔开掘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吞噬妇女、吞噬青年,有多少人的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都被噬食了。‎ ‎  第三部分,从第10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 ‎  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五十个傍晚,寻觅着人生的道路。批判“长宜子孙”对子孙们的毒害。并指出:爱尔克的灯光是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  巴金讲得好: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很清楚,一个富裕的封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产,也并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没落的命运。因为生活在这种富家的子孙没有生活技能,找不到正确的生活道路。即使是这种家庭中的那些有理想、有善良气质的年青人,如果光靠祖传的财富生活,没有自食其立的能力,那他们的才智也就被毁灭了。作者以一个反判者的姿态批判它,并绝然表示: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与旧家庭彻底绝裂,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走自己的新路。‎ ‎  第四部分,从第13自然段至文章的结束。‎ ‎  写作者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在“心灵”的灯的指引下,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作者在亲友的送行中,离开自己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家,奔向广大的世界。当然,离开生养自己的家,免不了留恋、惆怅之情,是作者心灵的灯指引着他走向新的道路、走向光明的“灯”,使他战胜了离愁,坚定的投身到广大世界中去的不可动摇的信心。‎ ‎  五、写作特点。‎ ‎  1、灯光具有深邃的象征意蕴,使文章充满了诗意。‎ ‎  本文写到的三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蕴。‎ ‎  第一种灯光:是第3自然段中出现的: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这灯光从色彩来看“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给作者的感觉是“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使他感到好像盛满希望的水碗被打碎了一般失望。这灯光象征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 ‎  第二种灯光:是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这灯光蕴含着一个姐弟情深的悲哀的故事,又象征着旧家庭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  第三种灯光:是文章最后一段出现的“我心灵的灯”,这灯光是作者奔向广大世界的前进道路上出现的,他象征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  2、以灯光作为统贯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 ‎  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萦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作者抓住伫立在故居门前所见到的微弱灯光,猛着想起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生发、开去,展开对姐姐这一旧氏女子命运的回忆。从而引出对封建家庭的遗训“长宜子孙”的批判。从中清楚的领悟到:爱尔克的灯光是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于是,作者又一次离开狭小的“家”,投身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路上在田野里的菜花中间,他又仿佛见到了常见的灯光,那是永远指引他前进的心灵的灯。作者以“灯为”贯穿全文,体现着作者思想感情逐层推进的过程,标志着文章思想内容的不断深化,突出文章的主题。‎ ‎  3、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怀着浓烈的感,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为一炉。抒情,情随景迁;叙事,按时间顺序推移;议论,精深透彻,富于哲理。‎ ‎  如文章开头,与叙事中包含着深情,情由景生。故地重游,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亲人的怀念。这里,作者自然地将叙事、抒情熔为一体。又如文章的后面,对“长宜子孙”的议论充满了批判的感情,这感情随着议论而加深,作者情不自禁的呼喊:“长宜子孙,我恨不能消去这四个字!”。这里,作者又将议论、叙事、抒情熔为一炉,使文章充满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  六、学习要点 ‎  1、文章展示了两种人生道路:一条道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儿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冀为子孙谋求舒适与幸福,实质却葬送了许多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善良人的心灵,使许多人走着憔悴的捱着日子的人生道路。又一条道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作者明确否定了旧家庭祖辈们为儿孙投计安排的人生道路,并庆兴自己走出了小天地,更坚定的走向广大世界,探求新的人生道路。‎ ‎  2、灯光的象征意蕴。‎ ‎  文章中多处出现灯光,而灯光又分为三种:‎ ‎  第一种灯光,是第3自然段出现的旧居大门内闪亮起的灯光,此灯光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作者心上的黑暗,并使他感到好像希望的水碗被打碎了一般的失望。这灯光代表了笔者的故居,象征着那狭小的“家”,象征着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哀亡。‎ ‎  第二种灯光,是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这灯光蕴含着一个悲哀的故事,即表现了姐弟之情,又象征着苦难与希望的破灭。‎ ‎  第三种灯光,是我的心灵的灯。这灯光是在作者走向广大世界的前进路上展现的。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  3、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 ‎  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彻全文。文章开端处作者站在旧居门前,这旧家庭曾给巴金以痛苦、失望,混合着眼前微弱的灯光,使作者联想起有悲剧意味的爱尔克的灯光。随之,爱尔克的灯光又引起作者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想起当年的姐弟之情,以及姐姐的悲惨遭遇,更清楚地认识到这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于是,联系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对封建家庭的批判。从而作者的心灵之灯点亮了,他指明了年青人应该走的人生道路。‎ ‎  作者一方面以“灯光”作抒情线索连缀全文,一方面通过“灯光”突出并联系文章中批判“长宜子孙”的主要内容,使作者思绪以情感的推进显得更有层次。微弱的灯光映照了旧居的败落,随后又通过爱尔克的灯光过渡到旧家庭的揭露与控诉,并指出其败落的必然性,而这些又从反面给人以教育,促使人们认清应走的人生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在涵义与逻辑。‎ ‎  4、对姐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主旨的关系。‎ ‎  作者对姐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文章的例证和结论的关系。姐姐是个善良年青的女性,本该有长久的幸福,然而她却悲惨的、早逝,甚至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的这种回忆暴露旧家庭、旧礼教催惨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并以这活生生的事实从反面催人猛醒:应冲出狭小的“家”,去追求别样的人生。‎ ‎  七、疑难词句。‎ ‎  (1)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的嵌在那里 ‎  照壁:大门内作屏障用的墙壁。 “长宜子孙”:是造福于子孙,与子孙世代共享。‎ ‎  (2)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克岛上的灯光 ‎  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是一个欧洲的古传说,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爱尔克姐姐点亮。‎ ‎  (3)那些可怕的梦魇!‎ ‎  梦魇:是梦中惊骇、恶梦。‎ ‎  (4)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详解(十一)‎ ‎  《背影》‎ ‎  一、作家作品。‎ ‎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学、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  二、文体知识。‎ ‎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抒情散文。本文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200期,后收入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 ‎  三、中心思想。‎ ‎  本文回忆记叙了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出真挚动人的父子间的至情。‎ ‎  四、层次段落。‎ ‎  全文围绕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展开,可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开头的两个自然段。主要记叙家境的窘迫,祖母去逝,父亲失业,变卖典当,偿还债务,又借钱办了哀事。即交待了事情的缘起,又宣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面写车站父子分别做了必要的铺垫。‎ ‎  第二部分,即中间的三个自然段。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写当时父亲因为事忙,而吩咐茶房送子,但终于不放心,还是决定亲自去送的情景。‎ ‎  第二层,写父亲在车站忙着照看行李和车夫讲价钱,送儿子上车,拣定座位,铺好大衣,又嘱咐儿子路上小心的情景。‎ ‎  第三层,着力写父亲两次翻越站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作为儿子的我,被父亲的举动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  第三部分,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由于家境困窘,所制造成的父亲老境的颓唐。在悲凉的晚年中,还时时惦念着儿子。作者收到父亲的来信,于伤感中回忆起父亲的背影。‎ ‎  五、写作特点。‎ ‎  1、选取《背景》作为刻画的中心,角度独特而情意深之。写父亲深情可写的东西很多,而作者却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背影。全文将笔墨的重点集中在父亲两次翻越铁道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上,给人一种别开生面之感。作者抓住了记忆中感受最深的一瞬间,将烙在脑海中的背影推到读者面前,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选取背影这一特别角度作为抒写父子深情的中心,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关键。‎ ‎  角度选好后,作者并没有静止的描写背影,而是通过父亲翻越月台的独特背影的生动描写,展现出父亲内心爱子的深情。作者先精实的描写了父亲的形体衣着,说明父亲体态肥胖,行动吃力,并且又穿着大棉袍,更加笨拙碍事。并以此先作铺垫,然后再刻意描模父亲翻越月台时的动作、姿态,用步履蹒跚、探身下去“爬上”月台、“攀着上面”、两脚“上缩”、身子“微倾”,这些真气逼人的描写。把父亲努力爬越的背影推到读者眼前。父亲爱子的深情自然就跃然纸上了。‎ ‎  2、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有一个变化。开始时因觉得父亲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而不太高兴。后来却被父亲慈爱行为和买橘子时的背影感动的几次流泪。这一侧面烘托手法更加以衬出父亲爱子之情的动人力量。再有,作者两次以悔恨、自责的笔调写出自己当年少不更事,总觉得自己更聪明,而父亲“说话不漂亮”,心理暗笑他的“迂”。这种内疚、悔恨心情的袒露,反衬出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也从另一方面衬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  3、结构安排颇具艺术匠心。‎ ‎  文章开头写家境窘迫,结尾写父亲晚境孤苦,前后照应。将整个事件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既流露出旧社会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和凄凉心情,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 ‎  结尾处再次写到“背影”,不仅紧扣题目、回应开头、突出中心,使全文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而且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  4、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  在“背影”所运用的多种艺术手法中,白描手法最值得称道了。作者记叙父亲送行的全过程都用白描手法。尤其是父亲翻越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更是精彩绝伦的白描。作者不用比喻不加修饰,只是如实的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翻越站台时的吃力笨拙的动作,那另人流泪的背影,给读者以身临其境、逼真之感。于质朴中体会到厚实真切的亲情。‎ ‎  六、学习要点。‎ ‎  学习要点:(1)本文通过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表现父子亲情的特点,《背影》一文主要通过记叙父亲送子车站分别一事,展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之情。文章除开头、结尾外,中间大多篇幅描述了父亲送子的过程,作者首先回忆当时父亲因忙而嘱咐茶房送子,确又终究不放心,决定亲自去送的情景;随后又将父亲在车站照看行李、送儿上车、拣定位置、用大衣铺好座位、反复嘱咐的细节,一一道出;在着力描绘父亲两次翻越站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其实当时作者已二十岁,况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可是在父亲眼中,儿子再大也还是孩子,总想为孩子安排的好一些,于是尽管事忙,还是坚持送行,车站上又每每替儿安顿周全,觉得为行将分别的儿子多做点事,是一种极大的慰藉,如此的牵肠挂肚,无微不至是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体贴与关怀,表现了极其真挚、细腻而深切。‎ ‎  (2)作者选取背影作为刻画重心角度独特而情深意切,这篇作品题为《背影》,并且文中也着重描绘了父亲翻越站台买橘子的背影,对于父亲的面貌全篇只字未提,甚至连表情也没怎么描写,与通常正面描写人的肖像、神态与动作不同,显然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视角。作品重点表现父亲的背影,并深深打动了读者,这与作者选择角度、组织材料有重要关系,作者并没有静止地描绘背影,而是通过背影描写,深入的展示了父亲的内心情感,首先抓住了父亲的形体、衣着说明父亲体态肥胖,行动不便,并且又穿着大棉袍更加碍事,以此做为铺垫,在刻意描画父亲翻越站台的动作、姿势,一则解说铁道两侧的月台有一定高度;一则描述父亲的蹒跚,行动不易与努力,父亲的体态、衣着与月台的高度形成反差,在此种铺垫衬托之下,父亲困难爬越之中的努力便越发动人,父亲的爱子深情也就自然的跃然纸上。‎ ‎  (3)本文对以儿子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变化来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背影》是朱自清在其父送他北上念书一事的八年后才落笔成章的,文章中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态度的前后态度变化,作者以悔恨自责的笔调,写出当年总觉得自己更聪明,而父亲“说话不漂亮”,“心理暗笑他的迂”,那种内疚、后悔情绪的叙说,正是由于多年后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才油然而生的,作者的悔恨自责体现了他的情感变化,并反衬出对父亲的怀念,另一方面,也侧面衬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作者怀着内疚、自责的思父之情,描述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从而使慈父之爱与思父之情交织起来,并且又互为衬托。‎ ‎  (4)作品中人物肖像行动描写的白描手法,本文在记叙父亲送行的全过程时全用白描的手法,作者按照送行过程的先后顺序用朴实的文字主要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以及细节,特别突出勾勒整个过程中难以忘怀的重要情景,即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极其真实的把当时的情状再现于读者面前。例如:对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翻越站台等动作的描绘,不用比喻,不事铅华,无直抒胸臆式的感情渲泄,只是将眼前所见照实写来,自然朴素、简洁传神,读者也因此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与质朴中体会到厚实真切的亲情。‎ ‎  疑难词句:‎ ‎  (1)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  差事交卸:卸是卸任,卸去职务;交,交待,办理移交;卸,凡事物有所解除之称。‎ ‎  (2)回家变卖典质。‎ ‎  典质:抵押,典当。‎ ‎  (3)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  赋闲:指失去职务在家闲住。‎ ‎  (4)勾留了一日。‎ ‎  勾留:停留,耽搁。‎ ‎  (5)自然情不能自已。‎ ‎  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意思。已,停止。‎ ‎  (6)举箸提笔:箸,筷子。‎ ‎  (7)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  大去之期,死期;大去,一去不复返,旧时也用作死亡的讳词。‎ ‎  七、重要段落简析。‎ ‎  (1)走到那边月台,需穿过铁道,需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上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描述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  1、这段描述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  2、总体看来,这里用得是怎样的表现方法?‎ ‎  3、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 ‎  4、这里什么地方用了铺垫手法?‎ ‎  5、这里什么地方用了侧面烘托方法?‎ ‎  答案:‎ ‎  1、我们说这段描写表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  2、总体看来这里用得是怎样的表现方法,这里用的是白描的方法。‎ ‎  3、主要是肖像描写和行为描写。‎ ‎  4、这里主要是先写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需跳下去又爬下去,又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些事”,这用得是铺垫手法。‎ ‎  5、这里是写儿子望着父亲翻月台的背影流泪,是烘托手法,烘托父亲爱子之情的深挚。‎ ‎  (2)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时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确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这一段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  1、概括这一段描写的中心意旨。‎ ‎  2、文章最后又写到“我”的“晶莹的泪光”,这有什么作用?‎ ‎  3、近几年来,父亲为什么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  4、“最近两年”,父亲为什么又“只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  5、这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 ‎  6、文章最后又写到背影这有什么作用?‎ ‎  答案:‎ ‎  1、这段描写的中心意志是父亲晚年心境的颓唐。‎ ‎  2、这一段主要是烘托父亲晚年的凄凉心境令人心酸。烘托父亲挂念子孙感情的深挚动人。‎ ‎  3、因为家境日趋窘迫,父亲的晚景十分凄凉,所以心情不好容易“触目伤怀”不能自已,因而待儿子也就“渐渐不同往日”。并非真的对儿子越来越不满。‎ ‎  4、这主要是由于“大去之期不远”,生涯绝望,放不下儿孙,这是“人之将死,其心也善”的心境。显示出父亲晚年心境的凄凉。‎ ‎  5、这里是通过外在行为来显示父亲晚年心境。这叫做“以外显内”的心理刻画方式。‎ ‎  6、与文章开头点到父亲的背影相呼应,与中间特写父亲背影相照应,形成全文的中心线索,突出主旋律,显示出背影已在儿子的心坎上刻下不可磨灭的爱痕和痛点。反托父爱的真挚和力量;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给读者留下悠长而难忘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