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63 KB
  • 2021-05-17 发布

2020年(幼儿园)教师招聘综合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幼儿园)教师招聘综合考试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 2.D【解析】幼儿园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 位。 3.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 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 别原则。 4.A【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14 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 生的受教育权,不得 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一些学校随意 开除学生或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 就侵犯了未成 年 学生的受教育权。 5.C【解析】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6.C【解析】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教师 的直接传授的来获得知识。 7.B【解析】桑代克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需要共同的要素。 8.A【解析】幼儿的情绪冲动性常常表现在用过激的动 作和行动表现自己的情绪。 9.C【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去了解儿 童的心理。 10.C【解析】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 抗或执拗现象。 11.B【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12.D【解析】5~6 个月的婴儿能抓住物体。 13.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 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 fc1 ��点的出现 也具有一定的 顺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14.A【解析】具体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表象。 15.C【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 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 游戏。 16.D【解析】儿童 7 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17.B【解析】行动操练法是幼儿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从而 巩固其技能技巧的方法。 18.A【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 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 程。 19.B【解析】个体思维的发展遵循直观动作思维、具体 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 20.C【解析】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 方面。 二、名词解释 1.艺友制是指学生(又称为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 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 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 教学经验。 2.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 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 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 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3. 教师违法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 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4.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 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 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5. 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 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6.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 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 要而产生的体验。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 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A )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2.3 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D)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A3.1990~1994 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 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 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C4.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 益 D.获得赔偿 C5. 学会了骑某一辆自行车后把这些技能迁移到骑另一 辆自行车上,这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低路迁移 D.高路迁移 A6.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 A )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 C.习惯化 D.模仿 7.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 C ) A.《教育心理学》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心理 大纲》 D.《实用教育心理学》 8.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 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 渐下降 9.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 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 动作发展中的( A )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 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0.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11.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角色首先是( D ) A.监护人 B.追随者 C.旁观者 D.教育者 12.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B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13.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B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14.大脑左半球对( D )和积极情感负责。 A.空间能力 B.消极情感 C.思维能力 D.言 语能力 15.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 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的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 究 16.下列哪一条不符合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 条件?( D ) A.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C.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 D.身体健康的成年女性 17.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D )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1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 B )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 异性 19.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 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 )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 般关系 20. 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 ( D ) 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思维 2.遗传素质 3. 学习 4. 教育法律权利 5.个体社会化 6.个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2.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3. 引起幼儿分心的原因有哪些? 4.《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保护儿童的权利应遵循哪些原 则? 1.(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2.(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3.(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缺乏兴趣 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4.(1)不歧视; (2)在涉及儿童的事宜中以儿童的利 益为出发点; (3)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 (4)尊重儿童的意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 试述幼儿程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1)小步递进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及时强化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2. 试述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2.(1)进行幼儿园与 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3) 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 接工作;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五、案例分析(共 14 分) 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 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 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人们对此看法不 一,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 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 地位, 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 式和态度上期望的 总称。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 3 岁) ; (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 (3) 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