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9.50 KB
- 2021-06-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延庆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化 学 2020.0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用70%~75%的酒精灭菌消毒,使细菌和病毒失去生理活性,该变化属于蛋白质的
A.水解反应 B.变性 C.盐析 D.颜色反应
2.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的是吸热反应 B.图乙表示的是放热反应
C.图甲中ΔH<0 D.图乙中ΔH<0
3. 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 (g) + 3B (g)2C (g),0~2 min内A的物质的量由2 mol减小到0.8 mol,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1.2 mol / ( L·min ) B.1 mol / ( L·min )
C.0.6 mol / ( L·min ) D.0.4 mol / ( L·min )
4.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 ,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会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O2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减小压强
5. 工业合成氨中常采用下列措施,其中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B.压强增至20 MPa—50 MPa
C.将氨液化分离 D.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
6.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2-丁烯的反式结构:
C.羟基的结构简式:-OH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
2
CH
2
CH
2
n
7. 某温度下发生的反应:2C2H2(g)+5O2(g)4CO2(g)+2H2O(g) △H = -2599 kJ·mol-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增大c(O2),K增大
C.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可通过Qc与K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的移动方向
- 9 -
8. 氮化硅陶瓷能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工业上常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反应方程式是: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 △H<0。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反应时,下列说法能证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的温度保持不变 B. 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
C. υ正(N2)=6υ逆(HCl) D. 容器内的气体 c(N2)∶c(H2)∶c(HCl)=1∶3∶6
9. 阿斯巴甜是一种具有清爽甜味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8N2O5
B.不存在顺反异构
C.能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
D.1 mol阿斯巴甜完全水解最多消耗3 mol NaOH
10. 右图是利用太阳能实现燃烧产物重新组合的构想,可以节约燃 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 热能 B. 生物能 C. 化学能 D. 电能
11. 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反应 A(g) + B(g) C(g) + D(g) ΔH的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900
平衡常数
0.1
X
1
800℃时,经5s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04 mol/(L·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c(B)为0.6 mol·L-1 B.800℃时平衡常数X=4/9
C. ΔH >0 D. 900℃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12.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A(g) + 3 B(g)2C(g) ΔH=-a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c (B)=3c(A)
B.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加
C.该条件下,将1mol A和3mol B投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a kJ的热量
D.容器压强不变,充入少量Ar气(Ar气与A、B、C气体都不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13. 可逆反应2NO2 (g) N2O4 (g) ΔH= −56.9 kJ·mol−1在平衡移动时的颜色变化可以用来指示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报告如下。
- 9 -
NO2
水
甲
乙
1.向左侧烧杯中加入NH4NO3晶体,甲瓶的红棕色变浅。
2.向右侧烧杯中加入CaO固体,乙瓶的红棕色变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瓶的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2NO2 (g) N2O4 (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可根据现象判断NH4NO3晶体溶于水吸热,CaO固体溶于水放热
C.甲瓶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乙瓶中由于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改变,使Qc<K,平衡发生移动
1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甲苯与己烷
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C.检验电石与饱和食盐水的产物乙炔
D. 比较乙酸、碳酸与苯酚酸性强弱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5.(10分)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字母)。
A.Na与水反应 B.甲烷的燃烧反应
C.CaCO3受热分解 D.锌与盐酸反应
(2)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
① 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化学键种类
H—H
O=O
O—H
键能(kJ/mol)
a
b
c
计算可得:2H2(g)+ O2(g) ====2H2O(g) ∆H = kJ·mol-1
(用a、b、c表示)
② 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反应中A+B==== C+D中A、B、C、D所含能量依次可表示为E A、EB、 EC、 ED,该反应△H = 。
- 9 -
(3)已知:4g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g)、H2O(l)时放出热量222.5 kJ,则表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右图所示装置可以说明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为
。
实验序号
锌质量
锌状态
c(H2SO4)
V(H2SO4)
金属消失时间
1
0.10 g
颗粒
0.5mol·L-1
50mL
500s
2
0.10 g
粉末
0.5mol·L-1
50mL
50s
3
a g
颗粒
1.0mol·L-1
50mL
125s
16.(10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锌与酸的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分析上述 你好 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实验1和3研究的是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 = g。
(3)该同学研究发现:相同的锌粒分别与H2SO4、盐酸反应(操作如右图),现象差异明显(稀盐酸中锌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要比稀硫酸快)。该同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a. 氯离子对反应起促进作用,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b. ,减缓了反应的进行。
为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在室温下,分别取5mL 0.2 mol·L-1盐酸溶液,一份加入一定量的固体 (填“所加试剂化学式”),另一份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粒,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4)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加入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 (结合化学方程式作出合理解释)。
17.(18分)合理的利用吸收工业产生的废气CO2可以减少污染,变废为宝。
(1)用CO2可以生产燃料甲醇。 ① 请写出甲醇的官能团名称 。
已知:CO2(g)+3H2(g) CH3OH(g)+H2O(l)△H=﹣49.0kJ•mol﹣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固定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 9 -
②反应开始至第3分钟时。反应速率v(H2)= mol/(L·min)。
③该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O2的平衡转化率是 ;
(2)用CO2合成二甲醚(CH3OCH3)。
①CO2 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CO2(g) + H2(g) CO(g) + H2O(g) ∆H= +41.2 kJ·mol-1
反应II: 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 ∆H = - 122.5 kJ·mol-1
其中,反应II 分以下①②两步完成,请写出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
a .
b. 2 CH3OH(g) CH3OCH3(g) + H2O(g) ∆H = -23.5 kJ·mol-1
②L(L1、L2)、X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1表示L一定时,反应II中二甲醚的平衡产率随X变化的关系,其中X代表的物理量是 。判断L1、L2的大小,并简述理由: 。
图1
(3) 恒压时,在CO2和H2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2。
图2
- 9 -
① t ℃ 时,起始投入a molCO2,b mol H2,达到平衡时反应II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 温度高于300℃,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
18.(20分)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单体R和PBT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2
反应1
已知:
i.
ⅱ.
ⅲ. RCO18OR’+R”OH → RCOO R”+ R’18OH
(1)芳香烃A相对分子质量为106,A的结构简式 。
(2)G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G到H的反应类型是 。
(3)A到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4)由C→F过程,反应①目的是 。
(5)关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2molNaOH反应 B.该有机物可以使KMnO4溶液褪色
C.该有机物的单体R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D.该有机物含有两种官能团
- 9 -
(6)写出J→M的化学方程式 。
(7)写出生成PBT聚酯的化学方程式 。
(8)写出任意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3molNa0H
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9)据本题信息完善下图合成高分子路线,请写出括号内反应物和横线上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
延庆区2019—2020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 9 -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A
D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
D
D
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每空2分
15. (10分)
(1) C (2)①2a+b-4C ② EC+ ED- (E A+EB)
(3)CH4(g)+2O2(g)=CO2(g)+2H2O(l) ΔH = -890 KJ/mol
(4)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6.(10分)
(1)固体表面积(接触面积)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0.1
(3)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抑制作用 ;
Na2SO4 (或K2SO4或(NH4)2 SO4)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4)Zn+ CuSO4= Cu+ ZnSO4 ,铜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7.(18分)
(1)①羟基 ② 0.5
③略 75%
(2)① CO2(g) + 3H2 (g) CH3OH(g) + H2O(g) ∆H = - 49.5 kJ·mol-1
②温度;L1>L2。反应II是气体化学计量数减少的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甲醚平衡产率增大,与图1变化趋势相同
(3)① 3a×40%×76%
② 反应I的∆H>0,反应II的∆H<0 ,温度升高使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2转化为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18(20分)
(1)
(2)取代反应(
- 9 -
(3)
+Br2 +HBr
(4)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5)B
(6) CH≡CH+HCHO CH≡C-CH2-OH
(7)略
(8)略
(9) (CH3CHO) CH≡C-CH OH
CH3
- 9 -
相关文档
- 数学(文)卷·2019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2021-06-218页
- 数学文卷·2018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2021-06-216页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2021-06-2112页
- 数学理卷·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惠来2021-06-2111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2021-06-2114页
-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2021-06-2110页
- 数学理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葛洲2021-06-2113页
- 【数学】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2021-06-219页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2021-06-217页
- 2017-2018学年山西省范亭中学高二2021-06-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