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MB
  • 2021-07-01 发布

上海市嘉定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嘉定区 2019 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 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2 题,满分 54 分,第 1~6 题每题 4 分,第 7~12 题每题 5 分)考生 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直接填写结果. 1.已知集合 {2,4,6,8}, {1,2,3}A B  ,则 A B  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利用集合的运算直接求交集 【详解】 A B  {2, 4,6,8} 1, 2,3} {2} . 故答案为:{2} 【点睛】考查了集合的运算求两集合的交集,属于容易题. 2.线性方程组 2 5 3 8 x y x y      的增广矩阵为_________. 【答案】 1 2 5 3 1 8      .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含义求解. 【详解】线性方程组 2 5 3 8 x y x y      的增广矩阵为 1 2 5 3 1 8      , 故答案为: 1 2 5 3 1 8      【点睛】考查了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含义,属于容易题. 3.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1,母线长为 2,则其侧面积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4π 【解析】 【分析】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即可求得该圆柱的侧面积,得到答案. - 2 - 【详解】由题意,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1,母线长为 2,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可得其侧面积为 2 2 4S rl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准 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4.在 5( 2)x - 的二项展开式中, 3x 项的系数为_______. 【答案】 40 . 【解析】 【分析】 直接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解. 【详解】 5 1 5 ( ) ( 2)r r r rT C x     ,故 3x 的系数为 2 2 5 ( 2) 40C   . 故答案为: 40 【点睛】考查了二项式定理,利用通项公式求特定项的系数,属于容易题. 5.若实数 ,x y 满足 0 1 2 0 x y x y       ,则 z x y  的最大值为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画出可行域,求出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详解】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令 z x y  ,则 y x z   ,易知截距越大,z 越大, 直线 : 0l x y  ,平移直线至 (2,1)B 时, max 2 1 3Z    . - 3 - 故答案为:3 【点睛】考查了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问题,属于容易题. 6.已知球的主视图的面积是 ,则该球的体积等于_________. 【答案】 4 3  .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球的主视图的面积是 ,求出球的半径,再求球的体积. 【详解】设球半径为 r ,由 3 2 4 41 3 3 rS r r V          . 故答案为: 4 3  【点睛】考查了三视图的概念,球的体积公式,属于容易题. 7.设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1 2 3, 1, 6nS a a a   ,则 6S  ______. 【答案】63. 【解析】 【分析】 先由 1 2 31, 6a a a   ,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 q,再和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求出 6S 【详解】由 1 2 31, 6a a a   ,得 2 6( 0) 2q q q q      6 6 1 1 2 631 2S     . 故答案为: 63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属于容易题. 8.已知函数 ( ) 2 log af x x  ( 0a  且 1a  )的反函数为 1( )y f x .若 1(3) 2f   ,则 a 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由 1(3) 2f   ,得 (2) 3f  ,再代入解析式,求出 a 【详解】 1(3) 2 (2) 3 3 2 log 2 2af f a         . - 4 -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函数与反函数间的关系,属于容易题. 9.设 2, 9 0z z  C ,则| 4|z   __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先由 2 9 0z   ,求出 z ,再代入式子| 4|z  求模. 【详解】由 2 9 0 3z z i     ,则| 4 | | 3 4 | 5z i     .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在复数范围内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求复数的模,属于容易题. 10.从 4 对夫妇中随机抽取 3 人进行核酸检测,则所抽取的 3 人中任何两人都不是夫妻的概率 是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 4 7 . 【解析】 【分析】 从 4 对夫妇中随机抽取 3 人,故总数是 3 8C ,3 人中任何两人都不是夫妻可先从 4 对夫妇中选 3 对夫妻出来,有 3 4C 种选择,再从每对夫妻 2 人中选 1 人,有 1 1 1 2 2 2C CC 种,再算出所求概率. 【详解】从 4 对夫妇中随机抽取 3 人,故总数是 n  3 8C , 3 人中任何两人都不是夫妻可先从 4 对夫妇中选 3 对夫妻出来, 有 3 4C 种选择,再从每对夫妻 2 人中选 1 人,有 1 1 1 2 2 2C CC 种,即有 3 3 4 2m C  种,故所求概率 P = m n 3 3 4 3 8 2 4 7 C C   . 故答案为: 4 7 【点睛】本题是组合与古典概型的综合题,属于基础题. - 5 - 11.设 P 是双曲线 2 2 18 yx   的动点,直线 3 cos sin x t y t       ( t 为参数)与圆 2 2( 3) 1x y   相交于 A B、 两点,则 PA PB 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先分析直线与圆的方程,得到直线过圆心 (3,0)C ,再将 PA PB  变为 ( ) ( )C CAP PC CB   uuur uuur uuur uuur 2 2 PC CA  uuur uuur ,转化为动点 P 到C 的距离的最小值. 【详解】设圆心为 (3,0)C ,并且直线过 (3,0)C ,则 ( ) ( )C CAP PC CB   uuur uuur uuur uuur 2 2 PC CA  uuur uuur 又 2 1CA = uuur , 2 PC = uuur 2 PC  ,又 min 2PC  ,则 PA PB  2 1PC  uuur 2 22 1 3   .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是直线参数方程、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向量、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分析出直 线过圆心,向量式转化化简是突破点,难点. 12.在 ABC 中,内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 ,若 2 2 2 2 3 sina b c bc A   ,则 A  ______. 【答案】 3  . 【解析】 【分析】 先用余弦定理对式子进行化简,再用辅助角公式转化为正弦型函数,然后利用正弦型函数的 有界性求解. 【详解】  2 2 2 2 2 2 22 cos 2 3 sina b c b c bc A b c bc A         2 22 sin 6bc A b c      ,而 2 2 sin 6 2 b cA bc       2 12 bc bc   , sin 16A       sin 16 3A A         . 故答案为: 3 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两角和与差公式,均值定理,属于中档题. - 6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 题,满分 20 分,每题 5 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考生应 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小方格涂黑. 13.已知 xR ,则“ 1x  ”是“| 2 | 1x   ”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 又非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对“| 2 | 1x   ”等价变形,再利用集合法判断充要条件. 【详解】由| 2 | 1 1 3x x     ,则 (1, )p   , (1,3)q  ,则 p  q, 故 p 为 q必要非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集合法判断充要条件,属于容易题. 14.下列函数中,既是 (0, ) 上的增函数,又是偶函数的是( ). A. 1y x  B. 2xy  C. 1 | |y x  D. lg | |y x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选项的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作判断. 【详解】对 A 奇函数;对 B 非奇非偶函数;对 C:是偶函数,在 (0, ) 是减函数.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属于容易题. 15.如图,若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侧面 1 1BCC B 内动点 P 到棱 1 1A B 的距离等于它到棱 BC 的距离,则点 P 所在的曲线为( ). - 7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圆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侧面 1 1BCC B 内动点 P 到棱 1 1A B 的距离等于它到棱 BC 的距离,转化成动点 P 到定直线 BC 和定点 1B 的距离相等,判断 P 点轨迹为抛物线. 【详解】 P 到棱 1 1A B 的距离即 P 到 1B 的距离,即点 P 到定直线和定点距离相等(注意:点不 在直线上)轨迹为抛物线,故此题选 C. 【点睛】本题将圆锥曲线与立体几何融合,主要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 判断轨迹类型. 16.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nS 是 6 和 na 的等差中项.若对任意的 *nN ,都有 13 [ , ]n n S s tS   ,则t s 的最小值为( ). A. 2 3 B. 9 4 C. 1 2 D. 1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等差中项的概念列出关系式,再利用 na 与 nS 之间的关系,得到关于 nS 的递推关系式, 求得 nS 的表达式,再计算 nS 的取值范围,再计算 13 n n S S  的取值范围解出题目. - 8 - 【详解】由 2 nS 是 6 和 na 的等差中项,得 4 6n nS a  ,令 1n  得 1 2S  ,又 1n n na S S   , 得 14 6n n nS S S    13 6n nS S    1 3 1 3 2 3 2n nS S                , 则 3 2nS     是首项为 1 3 1 2 2S   ,公比为 1 3  的等比数列, 得 13 1 1 2 2 3 n nS       . 若 n 为奇数, 3 ,22nS     ;若 n 为偶数, 4 3,3 2nS     . 而 1( ) 3n n n f S S S   是关于 nS 的单调递增函数,并且 4 13 3 4f      , 11(2) 2f  ,故t s 最小 值是 11 13 9 2 4 4   ,故此题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 na 与 nS 之间的关系,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以及求指数型函数和 双勾函数的值域,属于综合应用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题,满分 76 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写出必要 的步骤. 17.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正方形,边长为 3, 5PC  , PD  底面 ABCD . (1)求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 (2)求异面直线 AD 与 BP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答案】(1)12;(2) 5arctan 3 . 【解析】 【分析】 (1)直接利用锥的体积公式求四棱锥的体积. - 9 - (2)平移直线,找到异面直线 AD 与 BP 所成角,并计算角的大小. 【详解】解:(1)在 Rt PCD 中, 3, 5CD PC  ,则 4PD  , 则 P ABCDV  1 3 ABCDS PD   21 3 4 123     . (2)由 / /BC AD ,所以 PBC 即为异面直线 AD 与 BP 所成角(或其补角), 由 BC CD , BC PD⊥ ,且 PD CD D  ,得 BC ⊥面 PCD,又 PC  面 PCD, 所以 BC PC ,在 Rt PCB 中, 5 5tan arctan3 3PBC PBC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棱锥的体积公式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容易题. 18.设常数 a R ,函数 2( ) 3sin 2 cosf x x a x  . (1)若 ( )f x 为奇函数,求 a 的值; (2)若 36f      ,求方程 ( ) 2f x  在区间[0, ] 上的解. 【答案】(1) 0a  ;(2) 0, ,3x      . 【解析】 【分析】 (1) ( )f x 为奇函数,可得 (0) 0f  ,解出 a ,再代回验证看是否符合题意. (2)根据 36f      求出 a ,再解方程. 【详解】(1)当 ( )f x 为奇函数时,必有 (0) 0 0f a   , 当 0a  时, ( ) 3sin 2f x x 是奇函数,符合题意,故 0a  . (2)由题 2 3 33sin cos 3 26 3 6 2 4 af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 2( ) 3 sin 2 2cos 3 sin 2 cos2 1 2sin 2 16f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由 1( ) 2 sin 2 2 26 2 6 6f x x x k              或 52 26 6x k     , - 10 - x k  或 ( )3x k k Z    ,所以在区间[0, ] 上的解为 0, ,3x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奇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三解恒等变换,属中档题. 19.某村共有 100 户农民,且都从事蔬菜种植,平均每户的年收入为 2 万元.为了调整产业结 构,该镇政府决定动员部分农民从事蔬菜加工.据估计,若能动员  *x xN 户农民从事蔬菜 加工,则剩下的继续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平均每户的年收入比上一年提高 2 %x ,而从事蔬菜 加工的农民平均每户的年收入为 92 ( 0)50a x a     万元. (1)在动员 x 户农民从事蔬菜加工后,要使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的总年收入不低于动员前 100 户农民的总年收入,求 x 的取值范围; (2)在(1)的条件下,要使这 100 户农民中从事蔬菜加工的农民的总年收入始终不高于从 事蔬菜种植的农民的总年收入,求 a 的最大值. 【答案】(1) 0 50x  ;(2)9.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表示出动员 x 户农民从事蔬菜加工后农民的总年收入,动员前农民的总年收 入,再解不等式. (2)转化成恒成立问题,再分离变量,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 【详解】解:(1)动员 x 户农民从事蔬菜加工后,农民的总年收入为 (100 ) 2(1 2 %)x x   , 由题得 (100 ) 2(1 2 %)x x   200 0 50x    . (2)由题 92 (100 ) 2(1 2 %)50x a x x x        恒成立,其中 0 50x  , 即 100 4 125 xa x    恒成立,又因为100 4 4001 2 1 925 25 x x x x      , 当且仅当 25x  时等号成立,所以 max 9a  . 【点睛】本题是应用问题,应理解题意,列出关系式,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恒成 立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20.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 过点 (0,2)P ,且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 2 8y x 的焦点 - 11 - 相同.直线l 过点 (1,0)Q ,且与椭圆  相交于 A B、 两点. (1)求椭圆  的方程; (2)若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1,2)d  ,求 OAB 的面积(其中O 为坐标原点); (3)试问: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M ,使得 MA MB 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和定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8 4 x y  ;(2) 16 9 ;(3)定点 11,04M      ,定值 7 16  . 【解析】 【分析】 (1)直接根据椭圆过点 (0,2)P ,求出b ,再根据椭圆的一个焦点是抛物线抛物线 2 8y x 的 焦点 (2,0) ,求得 c ,再求出b ,得到椭圆  的方程. (2)先求出直线方程,与椭圆  的方程联立,求出交点,再求出 OAB 的面积. (3)先设 x 轴上是存在点 M ( ,0)a 使得 MA MB  为定值,设出直线, ,A B 的坐标,表示出 MA MB  ,再分析怎样使 MA MB  为定值. 【详解】解:(1)椭圆过点 (0,2)P ,代入得 2b  ,抛物线 2 8y x 的焦点为 (2,0) , 得 2 2 4a b  ,得 2 8a  ,故椭圆方程为 2 2 18 4 x y  . (2) : 2 2l y x  ,将直线与椭圆联立 2 2 2 2 18 4 y x x y     ,解得 16 14,9 9A     , (0, 2)B  , 如图所示: 故 1 16| 2|| |2 9OABS  V 16 9  . - 12 - (3)当直线斜率不为 0 时,设: : 1l x my  , ( ,0)M a ,  1 1,A x y ,  2 2,B x y , 将l 与椭圆联立得 2 22 2 7 0m y my    ,则有 1 2 2 2 2 my y m    , 1 2 2 7 2y y m   , 则   1 2 1 2MA MB x a x a y y     uuur uuur 1 2( 1 )( 1 )my a my a     1 2y y    2 2 1 2 1 21 (1 ) (1 )m y y a m y y a        2 2 2 2 7 21 (1 ) (1 )2 2 mm a m am m            2 2 2 2 8 2 4 5 2 m a a a m         2 2 2 ( 8 4 11 2 2)m a a m      2 2 4 118 2 aa m     由于该式不管 m 取何值均为定值,故 4 11 0a   ,得 11 4a  ,定值为 7 16  . 当直线斜率为 0 时, (2 2,0)A , ( 2 2,0)B  , 11 11 72 2 2 24 4 16MA MB              uuur uuur . 综上,定点 11,04M      ,定值 7 16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处理直线与 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设而不解;联立方程组,根与系数的关系,还考查了 定点,定值问题. 21.已知 m 为正整数,各项均为正整数的数列 na 满足: 1 ,  2 ,     n n n n n a aa a m a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记数 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若 1 8, 2a m  ,求 7S 的值; (2)若 35, 25m S  ,求 1a 的值; (3)若 1 1,a m 为奇数,求证:“ 1na m  ”的充要条件是“ na 为奇数”. 【答案】(1) 7 30S  ;(2) 1 7a  或 1 10a 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 13 - (1)利用递推公式直接代入求值. (2)分类讨论当 1a 为奇数和偶数的情况,再讨论 2a 为奇数和偶数的情况,求得 1a 的值. (3)先证充分性(易证得),再证必要性,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详解】解:(1) 1 8a  , 2m  ,则前 7 项为 8,4,2,1,3,5,7,故 7 30S  . (2)由题 1 ,2 5,   n n n n n a aa a a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设 k 是整数. ①若 1a 为奇数,可设 1 2 1a k  , k N ,则 2 2 4a k  是偶数,得 3 2a k  , 则 1 2 3 5 5 25 4a a a k k       ,此时 1 7a  ,符合题意 ②若 1a 为偶数,可设 1 2a k , k N ,则 2a k , 当 2a 是偶数时,可设 2 ,k m m N   ,得 1 4 ,a m 2 2a m , 3a m , 则 1 2 3 7 25a a a m    ,此时 m 不存在. 当 2a 是奇数时,可设 2 1,k m m N    ,得 1 4 2a m  , 2 2 1a m  , 3 2 4a m  ,则 1 2 3 8 1 25a a a m     ,得 3m  ,得 1 10a  . 综合①②可得, 1 7a  或 1 10a  . (3)充分性:若 na 为奇数,则 1n na a m m    ; 必要性:先利用数学归纳法证: na m ( na 为奇数); 2na m ( na 为偶数). ① 1 1a m  , 2 1 2a m m   , 3 1 2 ma m  成立; ②假设 n k 时, ka m ( ka 为奇数); 2ka m ( ka 为偶数). ③当 1n k  时,当 ka 是偶数, 1 2 k k aa m   ;当 ka 是奇数, 1 2k ka a m m    ,此时 1ka  是偶数. 综上,由数学归纳法得 na m ( na 为奇数); 2na m ( na 为偶数). 从而若 1na m  时,必有 1na  是偶数.进而若 na 是偶数,则 12 2n na a m  矛盾,故 na 只 能为奇数. - 14 - 【点睛】本题是递推关系为分段函数类型,注意分析并使用分类讨论,还考查了充要条件的 证明,复杂的且关于自然数的递推不等式的证明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