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50 KB
- 2021-07-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方向
[教材基础—自热身]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知能深化—扫盲点]
(1)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
①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
②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
③两反应加和,得到的新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两反应相减,得到的新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相除得到的商。
(2)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对于给定可逆反应,即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但只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就不会改变,利用此守恒可以计算恒定温度下再次平衡后的转化率等物理量,这也是定量化学的重要定律。
[对点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
(5)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答案:(1)× (2)× (3)× (4)√ (5)×
2.对于①N2+3H22NH3 K1
②2NH3N2+3H2 K2
③NH3N2+H2 K3
(1)写出K1、K2的表达式:K1=______________________、K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2与K1的关系式:K2=________;
K2与K3的关系式:K2=________(或K3=________)。
答案:(1)
(2) K
(1)利用K可以推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K的大小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大;K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小。
(2)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利用K的表达式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
根据平衡常数的书写原则确定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利用K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及反应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通过离子积与K的相对大小来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Qc=。
Qc
[对点练]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4)若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5 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写出K=。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逐渐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3)某温度下,由3c(CO2)·c(H2)=5c(CO)·c(H2O)得出==0.6=K,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为定值,查表知K=0.6时对应温度是700 ℃。(4)只要温度不变,K数值就不变,故830 ℃条件下,K的数值是1.0。(5)830 ℃时达到平衡,扩大容器体积的瞬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相同的倍数,据K=可知,浓度同时改变相同倍数时,则平衡不移动。
答案:(1) (2)吸热 (3)700 ℃
(4)等于 (5)不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平衡常数的含义
1.某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W
n(起始状态)/mol
2
1
0
n(平衡状态)/mol
1
0.5
1.5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ΔH<0
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平衡不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当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解析:选B 由表知,X、Y是反应物,W是生成物,且Δn(X)∶Δn(Y)∶Δn
(W)=2∶1∶3,化学方程式为2X+Y3W,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A错误;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此反应的ΔH<0,B正确;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混合气体密度一直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D错误。
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2NO(g)+Cl2(g)2ClNO(g) K2
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K1、K2表示)。
解析:K1=,K2=,K==
答案:
题点二 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3.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
常数
温度/℃
500
800
①2H2(g)+CO(g)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H2O(g)+CO(g)
K2
1.0
2.50
③3H2(g)+CO2(g)CH3OH(g)+H2O(g)
K3
(1)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用K1、K2表示)。
(2)反应③的ΔH________(填“>”或“<”)0。
(3)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解析:(1)K1=,K2=,K3=,K3=K1·K2。(2)根据K3=K1·K2,500 ℃、800 ℃时,反应③的平衡常数分别为2.5、0.375;升温,K减小,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3)Qc=<2.5。所以v正>v逆。
答案:(1)K1·K2 (2)< (3)>
4.在一个体积为2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 CaCO3,发生反应 CaCO3(s)CaO(s)+CO2(g),测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表示CO2
的平衡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温度为T5 ℃时,该反应耗时40 s达到平衡,则T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
(2)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填标号)。
a.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请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CO2气体,则CaCO3的质量________,CaO的质量________,CO2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T5 ℃下,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N2,则最后平衡时容器中的CaCO3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1)T5 ℃时,c(CO2)=0.20 mol·L-1,K=0.20。(2)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4)体积不变,增大c(CO2),平衡左移,CaCO3质量增大,CaO质量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不变,所以c(CO2)不变。(5)保持体积、温度不变,充入N2,平衡不移动,c(CO2)仍等于0.20 mol·L-1,其物质的量为0.4 mol,所以剩余CaCO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0.4 mol=0.1 mol,其质量为10 g。
答案:(1)吸 0.2 (2)bc (3)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变短 (4)增大 减小 不变 (5)10
[知能深化—扫盲点]
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
(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
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以下反应:mA(g)+nB(g)pC(g)+qD(g),设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容器容积为V L。
mA(g)+nB(g)pC(g)+qD(g)
起始(mol) a b 0 0
变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mx b-nx px qx
则有:①K=。
②c(A)平=mol·L-1。
③α(A)平=×100%,α(A)∶α(B)=∶=。
④φ(A)=×100%。
⑤=。
⑥(混)=(g·L-1)。
⑦=(g·mol-1)。
有关转化率的计算及判断
[典例1]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解析] 升高温度,H2
S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正确;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之后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故B不正确;设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a mol,容器的容积为1 L,列“三段式”进行解题:
CO(g)+H2S(g)COS(g)+H2(g)
起始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10 a 0 0
转化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2 2 2 2
平衡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8 a-2 2 2
化学平衡常数K==0.1,解得a=7,故C正确;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不正确。
[答案] C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
[典例2] (2016·海南高考)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 s-1,k(逆)=0.002 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ΔH________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_;温度t2______t1(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v(正)=k(正)c(顺)、k(正)=0.006 s-1,则v(正)=0.006c(顺),v(逆)=k(逆)c(反)、k(逆)=0.002 s-1,则v(逆)=0.002c
(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c(顺)=0.002c(反),K1===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小于零。
(2)反应开始时,c(顺)的浓度大,单位时间的浓度变化大,w(顺)的变化也大,故B曲线符合题意,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该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系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3x,反式异构体为0.7x,所以平衡常数值K2==,因为K1>K2,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温度t2大于t1。
[答案] (1)3 小于 (2)B 大于 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
Kp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计算技巧:第一步,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第二步,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第三步,根据分压计算分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第四步,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例如,N2(g)+3H2(g)2NH3(g),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p=。
[典例3] 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 0 mol NO和2.030 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容器内压强如下表:
活性炭/mol
NO/mol
A/mol
B/mol
p/MPa
200 ℃
2.000
0.040 0
0.030 0
0.030 0
3.93
335 ℃
2.005
0.050 0
0. 025 0
0.025 0
p
(1)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p________(用“>”“<”或“=”填空)3.93 MPa。
(2)计算反应体系在200 ℃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解析] (1)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 0 mol NO和2.030 mol 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从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容器内压强数据可以看出Δn(C)∶Δn(NO)∶Δn(A)∶Δn(B)=1∶2∶1∶1,所以可以推断出生成的A、B两种气体为N2
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NON2+CO2。(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容器的体积为1 L,平衡分压之比等于平衡浓度之比,代入表中200 ℃时的数据计算得Kp=。
[答案] (1)C+2NON2+CO2 > (2)
[题点全练—过高考]
1.汽车发动机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T ℃时,K=0.09。在T ℃下往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N2(g)和O2(g)模拟反应,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N2)/(mol·L-1)
0.46
0.46
0.92
c(O2)/(mol·L-1)
0.46
0.23
0.92
A.起始时,反应速率:丙>甲>乙
B.平衡时,c(NO):甲=丙>乙
C.平衡时,N2的转化率:甲>乙
D.平衡时,甲中c(N2)=0.4 mol·L-1
解析:选B 起始时,反应物总浓度:丙>甲>乙,故起始时,反应速率:丙>甲>乙,A项正确;丙中反应相当于将甲容器体积压缩一半发生的反应,体系压强增大,但由于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时丙中NO的浓度为甲中NO的浓度的2倍,乙中反应相当于减小甲中O2的初始浓度发生的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衡时乙中NO的浓度小于甲中NO的浓度,B项错误;甲、乙中N2的初始浓度相等,甲中反应相当于增大乙中氧气的初始浓度发生的反应,则甲中N2的转化率较大,故平衡时,N2的转化率:甲>乙,C项正确;T ℃时,K=0.09,设甲中反应平衡时消耗的N2的浓度为x mol·L-1,则有:
N2(g) + O2(g)2NO(g)
初始(mol·L-1) 0.46 0.46 0
转化(mol·L-1) x x 2x
平衡(mol·L-1) 0.46-x 0.46-x 2x
平衡常数K==0.09,解得x=0.06,所以平衡时甲中c(N2)=0.4 mol·L-1,D项正确。
2.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 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物质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1)
0.010
0.020
0.020
c(CO2)/(mol·L-1)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解析:选C 设平衡时甲中CO2的转化浓度为x mol·L-1,则
H2(g)+ CO2(g)H2O(g)+CO(g)
起始(mol·L-1) 0.010 0.010 0 0
转化(mol·L-1) x x x x
平衡(mol·L-1) 0.010-x 0.010-x x x
根据平衡常数得:=,解得x=0.006,
则甲中CO2的转化率为×100%=60%,由于乙相对甲增大了c(H2),因此CO2的转化率增大,A项正确;丙与甲为等效平衡,转化率相等,B项正确;平衡时甲中c(CO2)=0.010 mol·L-1-0.006 mol·L-1=0.004 mol·L-1,丙中CO2的平衡浓度是甲中的两倍为0.008 mol·L-1,C项错误;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D项正确。
3.无色气体N2O4是一种强氧化剂,为重要的火箭推进剂之一。N2O4与NO2转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 ΔH=+24.4 kJ·mol-1。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p(N2O4),逆反应速率v逆=k逆·p2(NO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p为________(以k正、k逆表示)。若将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298 K、压强100 kPa),已知该条件下k正=4.8×104s-1,当N2O4分解10%时,v正=________kPa·s-1。
解析:平衡时,v正=v逆,k正·p(N2O4)=k逆·p2(NO2),Kp为。若将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298 K、压强100 kPa),已知该条件下k正=4.8×104s-1,当N2O4分解10%时,v正=4.8×104s-1×100 kPa×≈3.9×106 kPa·s-1。
答案: 3.9×106
[规律方法] 有关化学平衡计算的三点注意
(1)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
反应物:c(平)=c(始)-c(变);
生成物:c(平)=c(始)+c(变)。
(2)利用混=和=计算时要注意m总应为气体的质量,V应为反应容器的体积,n总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
(3)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化学计量数之比,但物质之间是按化学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教材基础—自热身]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NH4Cl和Ba(OH)2的反应,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①熵的大小:同种物质,熵值:气态>液态>固态;②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ΔG=ΔH-TΔS
ΔH
ΔS
ΔG
反应情况
-
+
<0
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
-
>0
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进行
+
+
低温>0、高温<0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
-
低温<0、高温>0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
[题点全练—过高考]
1.下列反应过程中,ΔH>0且ΔS>0的是( )
A.NH3(g)+HCl(g)===NH4Cl(s)
B.CaCO3(s)===CaO(s)+CO2(g)
C.4Al(s)+3O2(g)===2Al2O3(s)
D.HCl(aq)+NaOH(aq)===NaCl(aq)+H2O(l)
解析:选B A是熵减的放热反应;C是熵减的放热反应;D是放热反应。
2.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ΔH与ΔS综合考虑
解析:选D 单一的焓变或熵变均不能准确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
B.H2O2(l)===O2(g)+H2O(l) ΔH=-98 kJ·mol-1
C.HgO(s)===Hg(l)+O2(g) ΔH=+91 kJ·mol-1
D.Ag(s)+Cl2(g)===AgCl(s) ΔH=-127 kJ·mol-1
解析:选B A项,反应是熵减的吸热反应,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错误;B项,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ΔH<0,ΔS>0, 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正确;C项,反应是熵增的吸热反应,ΔH>0,ΔS>0,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错误;D项,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ΔH<0,ΔS<0,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错误。
4.已知碳酸钙的分解①CaCO3(s)===CaO(s)+CO2(g) ΔH1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氯酸钾的分解②2KClO3(s)===2KCl(s)+3O2(g) ΔH2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进行。下面有几组焓变数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B.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C.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D.ΔH1=+178.32 kJ·mol-1 ΔH2=+78.3 kJ·mol-1
解析:选B 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①②的ΔS>0,当ΔH>0时反应须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当ΔH<0时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5.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 ℃、100 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在0 ℃、100 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 180.9 J·mol-1、ΔS=-6.61 J·mol-1·K-1。
解析:ΔH-TΔS=-2.180 9 kJ·mol-1-273 K×(-6.61×10-3 kJ·mol-1·K-1)≈-0.38 kJ·mol-1<0,能自发进行。
答案:会自发变成灰锡,不能再继续使用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江苏高考)反应N2(g)+3H2(g)2NH3(g)的ΔH< 0,ΔS >0( )
(2)(2014·江苏高考)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3)(2013·江苏高考)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4)(2012·江苏高考)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
(5)(2011·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Mg(l)+Cl2(g)的ΔH>0、ΔS>0( )
答案:(1)× (2)× (3)√ (4)× (5)√
2.(双选)(2013·江苏高考)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 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解析:选CD 容器Ⅰ中反应从正反应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Ⅱ中反应从逆反应建立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此正反应速率不同,A项错误;容器Ⅰ、Ⅲ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同,由于容器绝热,因此反应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不同,B项错误;容器Ⅰ中反应达平衡的过程放出热量,容器Ⅱ中反应达平衡的过程吸收热量,因正反应放热,逆反应吸热,因此两容器中反应进行的程度均小于恒温容器中的,则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C、D正确。
3.(2017·天津高考)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 ℃和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解析:选B 增加c(CO),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第一阶段,50 ℃时,反应速率较快且Ni(CO)4为气态,能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B项正确;相同温度下,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230 ℃时,第二阶段的平衡常数K′=5×104,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故Ni(CO)4分解率较高,C项错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Ⅰ节选)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绿色)、Cr2O(橙红色)、CrO(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CrO和Cr2O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 c(Cr2O)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3)升高温度,溶液中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1)由信息CrO和Cr2O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再结合图像知,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为2CrO+2H+Cr2O+H2O。(2)由图可知,溶液的酸性增强,Cr2O
的浓度越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Cr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反应2CrO+2H+Cr2O+H2O得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根据A点数据可以得出 c(H+)=1.0×10-7 mol·L-1、c(Cr2O)=0.25 mol·L-1,可求出转化的c(CrO)=0.25 mol·L-1×2=0.5 mol·L-1,进一步可得平衡时c(CrO)=0.5 mol·L-1,代入表达式中得平衡常数K=1.0×1014。(3)溶液中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得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小于0。
答案:(1)2CrO+2H+Cr2O+H2O
(2)增大 1.0×1014 (3)小于
5.(2016·全国卷Ⅲ节选)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
(1)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 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离子
SO
SO
NO
NO
Cl-
c/(mol·L-1)
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e如图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②反应ClO+2SO2SO+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生成Cl-和NO,结合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4NO+3ClO+4OH-===4NO+3Cl-+2H2O。该反应中只有NO是气体,增加压强,有利于NO的吸收,NO的转化率提高。②由于吸收SO2和NO过程中生成H+,溶液中c(H+)不断增大,溶液的pH逐渐减小。③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c(SO)比c(NO)增加得多,说明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其原因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外,还可能是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2)①由图可知,温度升高,SO2和NO的平衡分压pe对应的-lgpe逐渐减小,说明SO2和NO的平衡分压pe逐渐增大,则脱硫、脱硝反应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均减小。②反应ClO+2SO2SO+Cl-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答案:(1)①4NO+3ClO+4OH-===4NO+3Cl-+2H2O 提高 ②减小 ③大于 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2)①减小 ②K=
6.(2015·全国卷Ⅰ节选)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H2(g)+I2(g)
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 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_______min-1。
(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x(HI)均为0.784,说明此时已达到了平衡状态。设HI的初始浓度为1 mol·L-1
,则: 2HI(g)H2(g)+I2(g)
初始浓度/(mol·L-1) 1 0 0
转化浓度/(mol·L-1) 0.216 0.108 0.108
平衡浓度/(mol·L-1) 0.784 0.108 0.108
K==。
(2)建立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k逆=k正。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k逆=k正=k正=。在40 min时,x(HI)=0.85,则v正=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3)因2HI(g)H2(g)+I2(g) ΔH>0,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I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相应的点分别应为A点和E点。
答案:(1) (2) 1.95×10-3 (3)AE
[课下能力测评—查缺漏]
1.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平衡常数不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D.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
解析:选D 化学平衡常数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温度不变,对同一可逆反应来说,K值不变。
2.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解析:选C 该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ΔS>0。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的过程
C.不借助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
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解析:选B 虽然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但因为体系的熵值增大,故在常温下也能自发进行。
4.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解析:选B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表示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错误;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B正确;反应③中,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0,C错误;对于反应③,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若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H2的浓度不变,D错误。
5.恒温、恒压下,将1 mol O2和2 mol SO2气体充入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状态Ⅰ),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状态 Ⅱ 时达到平衡,则O2的转化率为( )
A.60% B.40%
C.80% D.90%
解析:选A 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O2的转化率为x,则:
2SO2(g)+O2(g)2SO3(g)
n(始)/mol 2 1 0
n(变)/mol 2x x 2x
n(平)/mol 2-2x 1-x 2x
(2-2x)+(1-x)+2x=3×,解得x=0.6。
6.(2018·哈尔滨模拟)固体碘化铵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容器中发生反应: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测得平衡时c(I2)=0.5 mol·L-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2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c(NH3)=5 mol·L-1
B.平衡时HI分解率为20%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D.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NH4I的物质的量增加,I2的物质的量不变
解析:选D 设碘化铵生成氨气和碘化氢的浓度为x mol·L-1
2HI(g)H2(g)+I2(g)
起始(mol·L-1) x 0 0
变化(mol·L-1) 1 0.5 0.5
平衡(mol·L-1) x-1 0.5 0.5
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20,得x(x-1)=20,解得x=5,c(NH3)=5 mol·L-1,A正确;平衡时HI分解率为×100%=20%,B正确;反应①固体生成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反应②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C正确;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平衡①逆向移动,NH4I的物质的量增加,HI的物质的量降低,平衡②逆向移动,则I2的物质的量减小,D错误。
7.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D.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解析:选C 因为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Ni(s)+4CO(g)Ni(CO)4(g)的平衡常数的倒数,所以其应为(5×104)-1=2×10-5,B正确;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此时离子积为8,所以反应逆向进行,此时v(正)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t/s
0
500
1 000
1 50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1·s-1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125,1000 s时转化率为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平衡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则T1K3,则T1>T3
解析:选C v(N2O5)==2.96×10-3mol·L-1·s-1,A正确;1 000 s后N2O5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达到了化学平衡,列出两种量如下:
2N2O54NO2+O2
起始(mol·L-1) 5.00 0 0
平衡(mol·L-1) 2.50 5.00 1.25
则K===125,
α(N2O5)=×100%=50%,B正确;T2温度下平衡时N2O5的浓度大于T1温度下的,则改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了,逆向是放热反应,因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故
T2K3,则T1>T3,D正确。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E、F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E(g)+F(g)2G(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选项
x
y
A
通入E气体
F的转化率
B
加入催化剂
E的体积分数
C
增大压强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
升高温度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析:选A A项,当通入E气体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的转化率增大,正确;B项,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E的体积分数不变,错误;C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误;D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误。
12.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溶液。碘水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I2(aq)+I-(aq)I(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C.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D.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
解析:选B 由图中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加入苯后能将溶液中的碘单质萃取,降低了溶液中c(I2),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硫粉中的碘单质在加入KI后,碘单质生成KI3而除去,C正确;配制碘水时,加入KI溶液,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D正确。
13.(2018·渭南模拟)某温度,将2 mol CO与5 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经过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6 mo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v(CH3OH)=______mol·L-1·min-1。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CO和1.5 mol CH3OH,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 mol CO与 5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CH3OH的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v逆(CO)=2v正(H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4)在一定压强下,向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 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_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ΔH________0,该反应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5)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除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H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解析:(1)依据化学方程式知,转移4 mol电子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1 mol,此时转移6 mol电子,消耗的CO物质的量=×1 mol=1.5 mol
CO(g)+2H2(g)CH3OH(g)
起始(mol) 2 5 0
变化(mol) 1.5 3 1.5
平衡(mol) 0.5 2 1.5
平衡浓度c(CO)==0.25 mol· L-1,
c(H2)==1 mol· L-1,
c(CH3OH)==0.75 mol· L-1,
平衡常数K==3;
5 min内,v(CH3OH)==0.15 mol· L-1·min-1。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 mol CO和1.5 mol CH3OH,此时离子积Qc==1.2<3,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此时v(正)>v(逆)。(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 mol CO与5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3)反应CO(g)+2H2(g)CH3OH(g) ΔH<0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CH3
OH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当2v逆(CO)=v正(H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v逆(CO)=2v正(H2)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4)相同温度下,同一容器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O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像知,p1小于p2,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反应CO(g)+2H2(g)CH3OH(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ΔS<0,低温下满足ΔH-TΔS<0,即低温下能自发进行。(5)a.及时分离除CH3OH,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错误;c.增大H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确;d.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错误。
答案:(1)3 0.15 > (2)增大 (3)cd (4)小于 小于 低温 (5)c
14.已知:CO(g)+H2O(g)CO2(g)+H2(g) ΔH=Q,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Q=________0(填“>”或“<”)。
(2)850 ℃时在体积为10 L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0~4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500 ℃时进行,且CO、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 mol·L-1,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
(4)若在850 ℃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1 mol,其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5)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ΔH>0)来消除CO的污染。请判断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2)v(CO)==0.03 mol·L-1·min-1。(3)设CO的浓度变化量为a,则
CO(g)+H2O(g)H2(g)+CO2(g)
起始(mol·L-1) 0.02 0.02 0 0
变化(mol·L-1) a a a a
平衡(mol·L-1) 0.02-a 0.02-a a a
代入500 ℃时反应平衡常数有
K===9,解得a=0.015,CO的最大转化率为×100%=75%。(4)因850 ℃时反应平衡常数为1。起始时水的物质的量为x mol,CO的物质的量为(1-x)mol,则
CO(g) + H2O(g) H2(g) + CO2(g)
起始/mol 1-x x 0 0
转化/mol (1-x)y (1-x)y (1-x)y (1-x)y
平衡/mol (1-x)(1-y) x-y+xy (1-x)y (1-x)y
所以平衡常数K==1,解得y=x。(5)反应2CO===2C+O2(ΔH>0),则ΔG=ΔH-TΔS>0,反应ΔH>0且ΔS<0,依据ΔG=ΔH-TΔS判断任何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
答案:(1)K= <
(2)0.03 mol·L-1·min-1 (3)75% (4)y=x
(5)不能 ΔH>0且ΔS<0,不能自发进行
15.25 ℃时,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1)根据上图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5~7 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
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2~t3
t4~t5
t5~t6
t7~t8
K1
K2
K3
K4
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用“>”“<”或“=”连接)。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中曲线变化情况可知:A和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再由物质的量的变化值可得化学计量数之比。
(2)根据已知反应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5~7 min内,K值不变,说明平衡移动不是由温度引起的,因此此处条件只能是增大压强。(3)根据速率—时间图分析,t3处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5处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t6处改变的条件是减压,因此有K1>K2=K3=K4。由于整个过程条件的改变均导致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t2~t3。
答案:(1)A+2B2C
0.05 mol·L-1·min-1 (2)增大压强
(3)K1>K2=K3=K4 t2~t3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常用计2021-07-08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2021-07-087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及2021-07-0815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7-0811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仪2021-07-089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7-089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的2021-07-0812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 分2021-07-086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7-0815页
-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2021-07-0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