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4.11 KB
  • 2021-07-09 发布

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卷 化学试题 ‎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A. 酸 B. 碱 C. 氧化物 D. 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是指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但该物质中没有氢元素,错误,不选A;‎ B、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错误,不选B;‎ C、氧化物指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正确,选C;‎ D、盐是指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和化合物,错误,不选D。‎ ‎2.放射性同位素电池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等。的质子数是 A. 90 B. 38 C. 52 D. 128‎ ‎【答案】B ‎【解析】‎ ‎【详解】A.90是质量数,故A错误;‎ B.38质子数,故B正确;‎ C.中子数90-38=52,故C错误;‎ D、128无效数据,故D错误;‎ 答案选B。‎ ‎3.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下灼烧,通过蓝色钻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 A. 黄色 B. 紫色 C. 绿色 D. 砖红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灼烧,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成紫色,故B正确。‎ ‎4. 2013年进入冬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做法能减轻雾霾形成的是 A. 市郊露天焚烧秸秆 B. 推广使用燃煤发电 C. 大量使用机动车辆 D. 多利用太阳能发电 ‎【答案】D - 14 -‎ ‎【解析】‎ ‎【详解】露天焚烧秸秆、使用燃煤发电、大量使用机动车辆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固体小颗粒),都会加剧雾霾的形成;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多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转变为电能,不会排放大气污染物,能减轻雾霾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5.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此时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是( )‎ A. 溶液 B. 胶体 C. 悬浊液 D. 乳浊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当光束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红褐色液体属于胶体分散系,故B正确。‎ 故选B。‎ ‎6.从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氯化钠随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从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 14 -‎ ‎【详解】A、操作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不符合,选项A不选;‎ B、操作为蒸发结晶,符合,选项B选;‎ C、操作为蒸馏,利用互溶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不符合,选项C不选;‎ D、操作为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不符合,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7.下列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 A. 火药爆炸 B. 乙醇燃烧 C. 碳酸钙受热分解 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火药爆炸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乙醇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8.下列溶液中,加入适量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是 A. AlCl3溶液 B. FeCl3溶液 C. NaCl溶液 D. 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AlCl3溶液不能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变为血红色,错误;‎ B.FeCl3溶液能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变为血红色,正确;‎ C.NaCl溶液不能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变为血红色,错误;‎ D.Cu(NO3)2溶液不能与KSCN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变为血红色,错误。‎ ‎9.实验室制备时,其尾气吸收装置正确的是 - 14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漏斗与液面存在一定间距,不能达到吸收尾气的作用,尾气会散逸到空气中,A错误;‎ B. 能达到吸收尾气的作用,同时漏斗形能防止液体倒吸,B正确;‎ C. 不能达到防止倒吸的目的,C错误;‎ D. 容易引起倒吸,D错误;‎ 答案为B。‎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称量固体药品时,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B.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C.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接液烧杯内壁 D. 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需要在烧杯中称量,其它药品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应该在两个托盘上分别垫上两张大小相同的纸片,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如果先撤酒精灯,会发生倒吸现象,导致大试管炸裂,正确操作方法为: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B正确;‎ C.过滤时,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三靠”之一为: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要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可以使滤液顺着烧杯内壁流下,防止滤液从烧杯中溅出,故C正确;‎ D.加热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固体受热不均匀会发生飞溅现象,所以加热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铜受热均匀,故D正确;‎ - 14 -‎ 故选A。‎ ‎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硅酸钠溶液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C. 氧化铁可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D. 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食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A正确;‎ B. 硅酸钠水玻璃是矿物胶,不燃烧,而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B正确;‎ C. 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所以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C正确;‎ D. 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不能用来漂白食品,D错误;‎ 答案为D。‎ ‎1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欲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加水稀释 B. 加少量NaOH溶液 C. 降低温度 D. 锌片改为锌粉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加水稀释液,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 滴加少量NaOH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 锌片改为锌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对于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以及固体表面积等,一般来说,增大浓度、升高温度或增大固体表面积等,可增大反应速率。‎ ‎13.右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个原电池,装置中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则X应为 - 14 -‎ A. 水 B. 酒精 C. 稀硫酸 D. 植物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电池构成要素: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水电离产生离子的浓度很小,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装置中电流表的指针不能发生偏转,A错误;‎ B.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装置中电流表的指针不能发生偏转,B错误;‎ C.稀硫酸可以形成闭合回路,故装置中电流表的指针能发生偏转,C正确;‎ D.植物油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装置中电流表的指针不能发生偏转,D错误。‎ 故答案选C。‎ ‎14.如图所示为某有机反应过程的示意图,该反应的类型是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聚合反应 D. 酯化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用通式表示为:R-L(反应基质)+A-B(进攻试剂)→R-A(取代产物)+L-B(离去基团)。‎ ‎【详解】A.‎ - 14 -‎ ‎ 根据图示,第一个有机物分子脱去1个白球原子,与1个阴影球原子结合,形成新有机物,同时脱下的1个阴影球原子和1个白球原子结合为新化合物,符合取代反应的原理,A正确;‎ B. 加成反应只有一种生成物,B错误;‎ C. 聚合反应产物为高分子物质,应表达出聚合度n,C错误;‎ D. 酯化反应是醇和酸的反应,图示结构为有机物和单质的反应,不符合含氧官能团结构,D错误;‎ 答案为A。‎ ‎15.将气体通入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这主要是因为 A. 有漂白性 B. 有还原性 C. 有氧化性 D. 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氧化硫不能使指示剂褪色,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着碱性的物质,而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显酸性,可将碱性物质中和,而使酚酞褪色。答案选D。‎ ‎【点睛】二氧化硫虽然具有漂白性,但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16.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中,属于热还原法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用于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用于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用于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用于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详解】A. 是置换反应,属于湿法冶炼铜,A错误;‎ - 14 -‎ B. 是热分解法,B错误;‎ C. 是热还原法,一氧化碳是还原剂,C正确;‎ D. 是电解法,在通电环境下进行,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本题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强弱选取金属冶炼方法,明确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铁片插入稀盐酸中:2Fe+6H+===2Fe3++3H2↑‎ B. 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2H++CO32-===H2O+CO2↑‎ C. 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Cl2+Fe2+===2Cl-+Fe3+‎ D. 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钠溶液中:Ba2++SO42-===BaS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碳酸钙难溶于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C.反应方程式中的电荷不守恒; D.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详解】A. 铁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A项错误;‎ B. 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2H++CaCO3==H2O+CO2↑+Ca2+,B项错误;‎ C. 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Cl2+2Fe2+==2Cl-+2Fe3+,C项错误;‎ D. 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钠溶液中:Ba2++SO42-==BaSO4↓,D项正确;‎ 答案选D。‎ ‎18.关于1 mol H2O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质量为18 g B. 含氧原子数为NA C. 含电子数为10NA D.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与物质的量有关的公式推导结合原子的结构分析判断。‎ - 14 -‎ ‎【详解】A.根据m=nM可知,1 mol H2O的质量=1 mol×18 g/mol = 18g,A项正确;‎ B. 1mol H2O含有1mol氧原子,则1mol H2O含有的氧原子数目= 1mol×NAmol-1= NA,B项正确;‎ C. 1mol H2O含有10 mol电子,则所含电子数目=1mol×10×NAmol-1=10NA,C项正确;‎ D. 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则无法利用气体的标准摩尔体积计算1mol H2O的体积,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D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 ‎19.钠、铝和钙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重要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盛放在呼吸面具中作为供氧剂的物质为____________(填“”或“”)。‎ ‎(2)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是一种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__(填“”或“”)。‎ ‎【答案】 (1). (2). 两性 (3). ‎ ‎【解析】‎ ‎【分析】‎ 利用物质的性质回答问题,过氧化物的强氧化性,氧化铝的两性和漂白粉的漂白性。‎ ‎【详解】(1)常盛放在呼吸面具中作为供氧剂的物质为,与呼吸出的水和二氧化碳都能反映产生氧气。‎ ‎(2)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3)漂白粉是由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漂白性是溶于水后水解产生次氯酸的性质,即有效成分为。‎ ‎20.有下列四种有机物:A.、B.、C.苯、D.,其中:‎ ‎(1)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_____________制备乙酸乙酯。‎ - 14 -‎ ‎(3)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D (3). A ‎【解析】‎ ‎【分析】‎ 甲烷结构稳定,乙烯具有碳碳双键,易被强氧化性氧化,苯具有大“π”键,结构较稳定,不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酸具有羧基。‎ ‎【详解】(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可为不饱和烃、苯的同系物、含有醛基的物质、乙醇等,乙烯符合题意,选B。‎ ‎(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乙酸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选D。‎ ‎(3)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甲烷,选A。‎ ‎2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 ‎(2)在上图D→B的过程中,D表现出强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 NO2 (2). 氧化性 (3). 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 C为红棕色气体,则C是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且能和氧气反应,所以A是氮气,则B是NO,D能与Cu反应得到NO2,故D为HNO3;‎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NO2,;‎ ‎(2)D→B过程为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u+8HNO3(浓)=3Cu(NO3)2+2NO↑+4H2O,反应中HNO3所含N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3)C是NO2,D为HNO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NO+2HNO3。‎ - 14 -‎ ‎2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②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⑤和⑥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⑤______⑥。‎ ‎(3)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④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1). C (2). < (3). 共价键 (4). Ag++Cl-=AgCl↓‎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知,①为氢,②为碳,③为氧,④为钠,⑤为硫,⑥为氯;‎ ‎(1)碳的元素符号是C,故答案为:C;‎ ‎(2)⑤和⑥处于相同周期,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⑤<⑥,故答案为:<;‎ ‎(3)H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有H2O和H2O2,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答案为:共价键;‎ ‎(4)Na和Cl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 ‎23.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用铝土矿冶炼金属铝。‎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和,其中属于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②冶炼过程中需要用到氨,氨溶于水所得溶液呈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 14 -‎ ‎③利用金属活动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制取单质铝应采取_____________(填“热还原法”或“电解法”)。‎ ‎(2)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的密闭容器中,后测得为。‎ ‎①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再通入,该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1). 两性 (2). 碱性 (3). 电解法 (4). 0.4mol/(L∙min) (5). 增大 ‎【解析】‎ ‎【分析】‎ ‎(1)根据物质性质进行作答,铝单质性质活泼,氧化铝具有两性;‎ ‎(2)根据化学平衡反应速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1)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和,其中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②冶炼过程中需要用到氨,氨溶于水生成氨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③利用金属活动性的不同,铝的性质比较活泼,经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进行冶炼,即制取单质铝应采取电解法。‎ ‎(2)①根据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生成氨气,消耗0.4mol/L氮气,即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根据有效碰撞理论,通入,增加反应物浓度,该反应的速率将增大。‎ ‎【点睛】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电解法用于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用于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用于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用于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 ‎24.I.配制的 - 14 -‎ 溶液时,如果只存在下列问题,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低于刻度线,其结果_____________;‎ ‎(2)定容时观察刻度线仰视,其结果_____________。‎ II.(1)实验室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列装置中选择实验室制备氨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将编号字母填入空格处,下同);为了得到纯净的氨,请在下列试剂中选择干燥氨的试剂:_____________。‎ 装置有:‎ ABCDEFGH 试剂有:a.溶液b.澄清石灰水c.浓硫酸d.饱和溶液e.碱石灰f.品红溶液g.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 (1). 偏大 (2). 偏小 (3). 2NH4Cl+Ca(OH)2 Δ 2NH3↑+CaCl2+2H2O (4). A (5). e ‎【解析】‎ ‎【分析】‎ 根据n=c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V比理论值大时,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详解】I.(1)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低于刻度线,水偏小,其结果偏大;‎ ‎(2)定容时观察刻度线仰视,视野随水位到达刻度线时,实际加水过量,其结果偏小。‎ II.(1)实验室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Δ 2NH3↑+CaCl2+2H2O。‎ ‎(2)实验室制备氨是固固加热型装置,即发生装置为A;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氨气为碱性气体,干燥氨的试剂具有吸水性,且不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可选e。‎ - 14 -‎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