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2.85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一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考点基础
1.原电池的概念
把①
化学能
转化为②
电能
的装置。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有两个③
活动性不同
的电极。
(2)将电极插入④
电解质溶液
中并形成⑤
闭合回路
。
(3)能自发进行的⑥
氧化还原
反应。
考点清单
3.工作原理
下图是Cu-Zn原电池示意图。
电极材料
Zn
Cu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反应类型
⑦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
Zn-2e
-
Zn
2+
⑧
Cu
2+
+2e
-
Cu
电子移动方向
⑨
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正极
电流方向
从正极(Cu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负极(Zn电极)
阴、阳离子
移动方向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⑩
正极
,阴离子移向
负极
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作负极,而活动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由于形成了原电池,导致反应速率加快。如Zn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
4
溶液,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用于金属的防护
使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受到保护
。例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
(4)设计制作化学电源设计原电池要紧扣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
a.必须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b.根据氧化还原关系找出正、负极材料(负极就是失电子的物质,正极用比
负极活动性差的金属即可,也可以用石墨)及电解质溶液。
c.按要求画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重点突破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考点二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考点基础
1.电解原理
(1)概念
在①
直流电
的作用下,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
程叫电解。
将电能转化为②
化学能
的装置叫电解池。
阴、阳离子在电极上得到电子、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的过
程就叫③
放电
。
(2)构成条件
④
直流电源
,两个电极,电解质(熔融态或溶液),闭合回路。
(3)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电解CuCl
2
溶液为例
电极材料
石墨(C)
石墨(C)
电极名称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电极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
Cu
2+
+2e
-
Cu
⑤
2Cl
-
-2e
-
Cl
2
↑
电子移动方向
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⑥
阴极
,再从电解池的⑦
阳极
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
阴、阳离子
移动方向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⑧
阴极
,阴离子移向
⑨
阳极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主要生产过程如下:
阳极(放电顺序:Cl
-
>OH
-
):2Cl
-
-2e
-
Cl
2
↑(氧化反应)
阴极(放电顺序:H
+
>Na
+
):2H
+
+2e
-
H
2
↑(还原反应)
总反应:2NaCl+2H
2
O
2NaOH+H
2
↑+Cl
2
↑
离子方程式:⑩
2Cl
-
+2H
2
O
2OH
-
+H
2
↑+Cl
2
↑
(2)电镀和电解精炼铜
电镀(以铁上镀铜为例)
电解精炼铜
概念
电镀是应用
电解原理
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运用电镀的原理将粗铜提炼为纯铜
主要目的
使金属增强抗腐蚀能力、增大表面硬度等
将粗铜提炼为纯铜
示意图
构成条件
阳极
镀层
金属
粗铜
阴极
待镀
金属
纯铜
电解质
含
镀层
金属阳
离子
CuSO
4
溶液
续表
电镀(以铁上镀铜为例)
电解精炼铜
电极
反应
阳极
Cu-2e
-
Cu
2+
Zn-2e
-
Zn
2+
比铜活泼的金属杂质——以阳离子形式留在溶液中
Cu-2e
-
Cu
2+
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杂质——形成阳极泥
阴极
Cu
2+
+2e
-
Cu
Cu
2+
+2e
-
Cu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变化
CuSO
4
溶液的浓度基本不变
CuSO
4
溶液的浓度略微
减小
续表
电镀(以铁上镀铜为例)
电解精炼铜
(3)电冶金
a.原理:利用电解原理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
原出来。
b.适用范围:制取活泼金属单质,如电解熔融NaCl、MgCl
2
、Al
2
O
3
制取Na、
Mg、Al,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Cl(熔融)
2Na+Cl
2
↑
,
MgCl
2
(熔融)
Mg+Cl
2
↑
,
2Al
2
O
3
(熔融)
4Al+3O
2
↑
。
重点突破
电解池中阴、阳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阴、阳极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源的正负极、离子移动的方向、发生反应的类型判断
(2)依据电极质量变化判断
一般,电极质量减轻的是阳极,电极质量增加的是阴极。
(3)依据电极产物判断
产生Cl
2
或O
2
的电极是阳极;产生H2的电极是阴极。
(4)依据溶液变化判断
如果电解某中性溶液(如NaCl、Na
2
SO
4
)时某极附近溶液能使酚酞呈红色,
则它是阴极(H
+
放电,OH
-
浓度增大)。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定电极
标得失
选离子
配电荷
配个数
巧用水
两式加
验总式
(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电极材料,阳极为金属活性电极时,电极材料放
电。
(2)再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分析电极反应并判断电
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
(3)电解水溶液时,应注意放电顺序中H
+
(水)、OH
-
之后的离子一般不参与
放电反应。
考点三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考点基础
1.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比较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
直接反应
不纯金属或合金
与电解质溶液
接触发生①
原电池
反应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②
氧化
的过程
较活泼金属
被氧化的过程
实质与联系
(1)实质都是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而损耗;
(2)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③
电化学
腐蚀更
普遍,腐蚀速率更大,危害更严重
2.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示意图
条件
水膜酸性较强
水膜酸性较弱或呈中性
负极反应
Fe-2e
-
Fe
2+
2Fe-4e
-
2Fe
2+
正极反应
2H
+
+2e
-
H
2
↑
④
2H
2
O+O
2
+4e
-
4OH
-
总反应
Fe+2H
+
Fe
2+
+H
2
↑
2Fe+2H
2
O+O
2
2Fe(OH)
2
其他反应
⑤
4Fe(OH)
2
+2H
2
O+O
2
4Fe(OH)
3
Fe(OH)
3
脱水生成Fe
2
O
3
·
n
H
2
O
普遍性
次要
主要
续表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3.金属的保护
(1)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a.涂油漆等;
b.镀抗腐蚀金属——电镀、热镀、喷镀法;
c.用化学方法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如烤蓝。
(2)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而增强其抗腐蚀能力,如制成不锈钢。
(3)电化学防护
a.⑥
牺牲阳极
的阴极保护法:形成原电池时,让
被保护金属作正极
,不反
应,起到保护作用;活泼金属反应而被腐蚀。
b.⑦
外加电流
的阴极保护法: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
池的两极,使
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
,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其得到保护。
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河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方法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方法技巧
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复杂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简单一极电极反应式
3.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正极通入的气体一般是氧气,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酸性溶液中生成水:
O
2
+4H
+
+4e
-
2H
2
O;
②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氢氧根离子:
O
2
+2H
2
O+4e
-
4OH
-
;
③在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
2-
)中生成O
2-
:
O
2
+4e
-
2O
2-
;
④在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
2
CO
3
)中生成碳酸根离子:
O
2
+2CO
2
+4e
-
2C
。
3.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正极通入的气体一般是氧气,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酸性溶液中生成水:
O
2
+4H
+
+4e
-
2H
2
O;
②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氢氧根离子:
O
2
+2H
2
O+4e
-
4OH
-
;
③在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
2-
)中生成O
2-
:
O
2
+4e
-
2O
2-
;
④在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
2
CO
3
)中生成碳酸根离子:
O
2
+2CO
2
+4e
-
2C
。
(2)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负极通入的是燃料,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生成的离子一般与正极产物结合,
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若负极通入的气体是氢气,则
a.酸性溶液中:H
2
-2e
-
2H
+
;
b.碱性溶液中:H
2
-2e
-
+2OH
-
2H
2
O;
c.熔融氧化物中:H
2
-2e
-
+O
2-
H
2
O。
②若负极通入的气体为含碳的化合物,如CO、CH
4
、CH
3
OH等,碳元素均
转化为+4价碳的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生成CO
2
,在碱性溶液中生成C
,熔
融碳酸盐中生成CO
2
,熔融氧化物中生成C
;含有的氢元素最终生成水。
如CH
3
OH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在酸性溶液中为CH
3
OH-6e
-
+H
2
O
CO
2
↑+
6H
+
;在碱性溶液中为CH
3
OH-6e
-
+8OH
-
C
+6H
2
O。
相关文档
- 广东省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2021-08-2335页
- 2020版高中化学 专题2 第三单元 化2021-08-2315页
- 2020届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浙江)化学能2021-08-0652页
- 浙江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2021-08-0624页
- 湖南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2021-07-0921页
- 2020届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浙江)化学能2021-07-086页
- 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第十三单元化2021-07-0813页
- 2020届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浙江)化学能2021-07-0811页
- 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化学能与电能2021-07-0519页
- 湖南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2021-07-05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