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2)符号:可逆反应用“??”符号,而不用“===”表示。
(3)特点:在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2.化学平衡的建立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
(3)化学平衡的特点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条件的改变造成了v正≠v
逆,其具体情况如下: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
4.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 )
(2)恒温恒容下,反应A(g)+B(g)??C(g)+D(g)体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停止了,不再反应了。( )
(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若每消耗1 mol O2,同时生成2 mol SO2,则平衡正向移动。( )
(5)对于反应I2(g)+H2(g)??2HI(g),若使体系颜色变浅,则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6)对于反应2A(g)+B(g)??2C(g),当v(A)正=v(B)逆时,平衡不移动。( )
(7)合成氨反应需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
(8)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正加快。( )
(9)向平衡体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KCl固体,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将变浅。(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二P53 T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如下反应:2SO2+O2
2S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SO2的转化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可以完全转化为SO3
C.适当提高O2的浓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D.反应达到平衡时,c(SO2)∶c(O2)∶c(SO3)=2∶1∶2
答案 C
考点1 化学平衡状态
题型一 可逆反应的特点
典例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2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c(SO3)=0.4 mol·L-1
B.c(SO2)=c(SO3)=0.15 mol·L-1
C.c(SO2)=0.25 mol·L-1
D.c(SO2)+c(SO3)=0.5 mol·L-1
解析 2SO2(g) + O2(g) ?? 2SO3(g)
c(某时刻) 0.2 mol·L-1 0.2 mol·L-1 0.2 mol·L-1
向右进行完全 0 0.1 mol·L-1 0.4 mol·L-1
向左进行完全 0.4 mol·L-1 0.3 mol·L-1 0
A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3的浓度一定小于0.4 mol·L-1,故A错误;B项,SO2与SO3浓度不会均为0.15 mol·L-1,只能一种物质的浓度增大,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减小,故B错误;C项,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SO3的浓度一定小于0.4 mol·L-1,大于0,则可能为0.25 mol·L-1,故C正确;D项,根据元素守恒,c(SO2)+c(SO3)=0.4 mol·L-1,故D错误。
答案 C
名师精讲
极端假设法确定物质的浓度范围
(1)原理: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反应体系各物质同时存在。
(2)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1.可逆反应N2+3H2??2NH3,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
行,开始时加入2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
A.0.1 mol·L-1 B.0.2 mol·L-1
C.0.05 mol·L-1 D.0.15 mol·L-1
答案 B
解析 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假设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此时NH3的浓度为0.2 mol·L-1,但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NH3的浓度达不到0.2 mol·L-1。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生成2/3 mol CO2,当充入的H2O(g)改为4 mol时,在上述条件下生成的CO2为( )
A.0.60 mol B.0.93 mol
C.1.0 mol D.2.50 mol
答案 B
解析 假设反应向正向进行到底,由于CO仍为1 mol,故生成的CO2最多为1 mol,但由于反应的可逆性,这是不可能的。同时增大c(H2O)提高CO的转化率,所以 mol
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只有④ C.只有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因A是固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①错;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向)移动,但v(正)也增大,只是增大的程度小于v(逆)增大的程度,使v(正)v(逆),④对;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⑤错。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7分)
1.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A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答案 B
解析 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故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都不改变;物质A为固体,不能用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因反应物A为固体,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存在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gNO3
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工业上由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答案 A
解析 A项,溴水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溴化银沉淀,促使平衡Br2+H2O??HBr+HBrO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与平衡移动有关,正确;B项,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从平衡角度分析,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产率,错误;C项,加入催化剂,平衡2SO2+O2??2SO3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错误;D项,H2与I2生成HI的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加压后体积缩小使碘蒸气浓度变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3.在恒温、恒压下,a mol X和b mol Y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2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Z。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Y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
C.当2v正(X)=v逆(Y)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X、Y转化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n mol、n mol,故X、Y的转化率之比为∶=b∶2a,A项错误;由于该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因此起始时和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1∶1,B项错误;当2v正(X)=v逆(Y)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正确;充入惰性气体(如Ar),由于保持恒压,则容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项错误。
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g)+dD(g) ΔH<0,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气体A的浓度是原来的0.48倍,则a+b>c+d
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气体A、B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气体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a
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n mol 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n) mol,则a+b=c+d
D.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答案 C
解析 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如果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则A的浓度为原来的0.5倍,现为原来的0.48倍,说明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c+d,A错误;假设起始气体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反应后A转化了z mol,那么B转化了 mol,转化率相等则=,故=,B错误;当a+b=c+d时,无论平衡怎么移动,气体总物质的量是不变的,C正确;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D错误。
5.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气体C的浓度变为原平衡时的1.9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p B.m+n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解析 温度不变时,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Y的浓度降低的倍数小于2,所以可确定增大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则有m0,B、D项错误。
8.(2017·陕西咸阳模拟)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反应NO2(g)+SO2(g)??SO3(g)+NO(g),在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答案 B
解析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因此压强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A错;混合气体颜色不变,则NO2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B对;无论何种状态,SO3、NO的体积比始终为1∶1,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C错;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是同方向的反应,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D错。
9. (2017·海淀区模拟)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A(s)+2B(g)??4C(g)+D(g) Δ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持压强一定,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
B.若再加入B,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D.若保持压强一定,再加入B,则平衡后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减小
答案 C
解析 压强一定,当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则C的物质的量减少,图中θ<45°,A错误;因为压强不变,所以再加入B,容器的体积必然增大,结果会使逆反应速率减小,B错误;根据图像结合方程式知,加入的B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该反应中有一半的B物质反应,所以其转化率为50%,C正确;假设加入的B物质是n mol,其中有一半的B参加反应,
A(s)+2B(g)===4C(g)+D(g)
1 2 4 1
n n n n
设A的摩尔质量为MA、B的摩尔质量为MB,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ρ===,根据密度公式知,气体的密度与加入B的多少无关,所以若再加入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气体密度始终不变,D错误。
10.(2018·河北高三联考)T ℃时,在容积为2 L 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4,则2c1c2,A项错误;若x=4,则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由于起始时甲容器中A、B的投入量之比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相等,故w3不可能等于w1,B项错误;起始时乙容器中A、B的投入量是甲容器的2倍,两容器的容积相等,故恒有2ρ1=ρ2,C项正确;起始时乙容器中A、B的浓度是甲容器中的2倍,故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比甲容器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D项错误。
11.(2017·湖北荆州联考)常温常压下向一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
投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可逆反应3A(g)+2B(s)??2C(g)+D(g) ΔH=-a kJ/mol(a>0)。5 min 后达平衡,测得容器中n(C)=
0.8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或缩小容器体积,该平衡均不会移动
B.3v(A)=2v(C)=0.16 mol/(L·min)
C.升高温度,该平衡正向速率减小,故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a kJ的热能(假设化学能全转化为热能)
答案 A
解析 由于该反应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使用催化剂平衡也不会移动,A正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该是2v(A)=3v(C)=0.24 mol/(L·min),B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反应掉3 mol A才会放出a kJ热量,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 A和1 mol B不可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能小于a kJ,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12.(10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合成气制备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1)下列各项不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CH3OH
B.一定条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2) 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填“>”“<”或“=”)0。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填“>”“<”或“=”)K2。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答案 (1)A (2)①< ②< ③B
解析 (1)消耗CO和生成甲醇都是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甲醇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恒容容器中,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若压强不变则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2)①T1先达到平衡说明T1>T2,升高温度,C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移,则正反应放热,ΔH<0。②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平衡常数减小,则K1<K2。③升高温度平衡逆移,甲醇产率降低,A错误;移走甲醇平衡正移,甲醇的产率增大,B正确;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甲醇的产率不变,C错误;恒容容器中加入He,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甲醇的产率不变,D错误。
13.(13分)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脱氢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v正(CH3OH)=v逆(HCHO)
b.c(HCHO)=c(CH3OH)
c.消耗1 mol CH3OH同时生成1 mol HCHO
d.CH3OH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2)该脱氢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0 K时,Y点甲醇的v正________v逆(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t1 K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小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 温度越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3)< Y点甲醇的转化率大于X点甲醇的平衡转化率,说明反应逆向进行
(4)逆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解析 (1)v正=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c(HCHO)=c(CH3OH),两者浓度相等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b
错误;消耗CH3OH和生成HCHO均表示正反应,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c错误;CH3OH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2)由图像可知,随温度升高,CH3OH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3)由图像可知,600 ℃时,X点为平衡点,Y点向X点移动,甲醇的转化率降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4)压缩体积,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