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05 KB
  • 2021-08-24 发布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试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S2-的结构示意图: B. 丙烷的球棍模型:‎ C. N2的电子式: D. 甲烷的比例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是16号元素,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故A正确;‎ B.丙烷3个碳原子间相结合形成长链,每个碳都形成4个共价单键,丙烷的球棍模型:,故B正确;‎ C.N 最外层5个电子,两个N各用三个电子形成叁键外,还有一对孤电子对,N2的电子式:,故C错误;‎ D.每个碳与4个氢相结合,氢原子比碳原子小,甲烷的比例模型:,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 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C. 能量变化必然伴随化学变化的发生 D.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 ‎【答案】B ‎【解析】‎ - 15 -‎ ‎【详解】A.化学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以表现为光能、电能、机械能等,如燃烧时,既有热量变化,又有光能变化,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形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一定有能量变化,故B正确;‎ C.能量的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如浓硫酸稀释放热,该过程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如可燃物燃烧时,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有机物种类众多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碳原子既可以跟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 B. 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原子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 C. 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 D. 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碳链和碳环,且碳链、碳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价电子,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也能通过共价键结合,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不仅可以形成链状,还可以形成环状,有机化合物还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导致有机物种类繁多。‎ ‎【详解】A.能与碳形成化学键的元素种类多,碳原子既可以跟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 B.碳原子性质不活泼,可以跟一些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难与金属形成离子键,故B错误;‎ C.碳原子成键形式多样,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故C正确;‎ D.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碳链和碳环,且碳链、碳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也是导致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 故选B。‎ ‎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NH3和6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 - 15 -‎ ‎4NO(g)+6H2O(g)。若10s后剩下2molNH3,则0~10s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 0.125mol/(L·s) B. 0.2mol/(L·s) C. 0.25mol/(L·s) D. 0.1mol/(L·s)‎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在0~10s内,氨气消耗2mol,则可列出三段式: ,则0~10s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故答案为A。‎ ‎5.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3NO2+H2O=2HNO3+NO B. 2NO+O2=2NO2‎ C. N2+O22NO D. 4NH3+5O24NO+6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氮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即由单质变为化合物,答案为C。‎ ‎6.下列物质中,仅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 Na2O2 B. H2S C. N2 D. 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O2中既含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又含有O-O共价键,故A不符;‎ B.化合物H2S中只有H-S共价键,故B符合;‎ C.单质N2中只有N≡N共价键,故C不符;‎ D.NaCl中含钠离子与氯离子间的离子键,故D不符;‎ 故选B。‎ - 15 -‎ ‎7.丙三醇俗称甘油,为无色、无臭、味甜的澄清、透明、黏稠液体。其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 A. 酯化反应 B. 加成反应 C. 加聚反应 D. 中和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不能发生中和反应;故答案选A。‎ ‎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说明铜不和任何酸反应 B. 检验久置在空气中的Na2SO3溶液是否变质可先加入HNO3溶液,再加BaCl2溶液来检验 C. 锌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 D. 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都能形成酸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虽然不和铜反应,但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和铜反应,故A错误;‎ B.加入硝酸,即便亚硫酸钠溶液没有变质也会被硝酸氧化变质生成硫酸根,因此不能用硝酸酸化,应用盐酸酸化,故B错误;‎ C.稀硝酸在与金属反应时会表现N元素的强氧化性,一般得到还原产物为含氮元素的物质,得不到氢气,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能和雨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达到一定程度时形成酸雨,故D正确;‎ 故选D。‎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5 -‎ A. SO2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注意使用范围和使用的最大限量 B. NH3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红 C. 含硫燃料的燃烧是空气中S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D. 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会放出氨 ‎【答案】B ‎【解析】‎ ‎【详解】A.SO2有毒,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注意使用范围和使用的最大限量,A说法正确;‎ B.NH3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蓝,B说法错误;‎ C.S燃烧时生成物为SO2,含硫燃料的燃烧是空气中S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C说法正确;‎ D.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会放出氨,D说法正确;‎ 故选B。‎ ‎10.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导电的非金属,导线连接,并且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能够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A不选;‎ B.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B不选;‎ C.Fe比C活泼,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且形成了闭合回路,能构成原电池,C选;‎ D.C和Cu均不能与硫酸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D不选;‎ 答案选C。‎ - 15 -‎ ‎11.下列措施一定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降低温度 B.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C. 固体块状反应物改为粉末状 D. 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答案】AB ‎【解析】‎ ‎【详解】A.降低温度,则反应速率降低,故A符合题意;‎ B.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则降低了化学反应速率,故B符合题意;‎ C.固体块状的反应物改为粉末状,则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 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则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若反应中不存在气体,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B。‎ ‎12.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9H10O4 B. 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酯基 C. 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 是一种不饱和烃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根据乙酰水杨酸可知,1个该分子中含有9个C原子,8个H原子,4个O原子,故其分子式为C9H8O4,故A正确;‎ B.该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和酯基-COO-,故B正确;‎ C.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 D.烃是指只含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而该分子中还含有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故D错误;‎ 故选BC。‎ - 15 -‎ ‎13.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是 A.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n(N2):n(H2):n(NH3)=1:3:2‎ B. 在该条件下,N2的转化率已经达到了最大值 C. 反应物的总质量一定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 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反应物的起始量有关,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N2):n(H2):n(NH3)不一定为1:3:2,故A错误;‎ B.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最大限度,则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在该条件下氮气的转化率已经达到了最大值,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但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对大小与反应物的起始量有关,则反应物的总质量不一定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故C错误;‎ D.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4>H2SO4>H3PO4 B. 热稳定性:HI<HBr<HCl<HF ‎ C. 碱性:KOH>NaOH>Al(OH)3 D. 粒子半径:Na+<Mg2+<Al3+ ‎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故A正确;‎ B.非金属性:I<Br<Cl<F,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热稳定性:HI<HBr<HCl<HF,故B正确;‎ C.金属性:K>Na>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为:KOH>NaOH>Al(OH)3,故C正确;‎ - 15 -‎ D.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Na+、Mg2+和Al3+都是2个电子层,因此离子半径:Na+>Mg2+>Al3+,故D错误;‎ 故选D。‎ ‎15.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n作负极,失去电子 B. 电池工作时,MnO2得电子被氧化 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理论上,锌的质量减小6.5g,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为0.2mol ‎【答案】AD ‎【解析】‎ ‎【分析】‎ 从电池总反应方程式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看,Zn由0价升高到+2价,失电子,Zn作负极;MnO2中的Mn元素由+4价降低到+3价,MnO2得电子,作正极,据此分析。‎ ‎【详解】A.在电池工作时,Zn失电子,价态升高,所以Zn作负极,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MnO2得电子生成Mn2O3,Mn元素价态降低,被还原,故B错误;‎ C.电池工作时,负极产生电子,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 D.理论上,锌的质量减小6.5g,参加反应的Zn物质的量为0.1mol,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为0.1mol ×2=0.2mol,故D正确;‎ 答案选AD。‎ ‎16.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aq)+Cu(s)=Cu2+(aq)+2Fe2+(aq)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3)石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 15 -‎ ‎(4)当有1.6g铜溶解时,通过外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II.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其装置如图。则电极a是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子从该极______(填“流入”或“流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1). Fe2(SO4)3(或FeCl3等合理答案均可) (2). Cu-2e-=Cu2+ (3). 还原 (4). 0.05mol (5). 负 (6). 流出 (7). O2+4H++4e-=2H2O ‎【解析】‎ ‎【分析】‎ Ⅰ.根据反应总式,石墨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Cu电极作负极,失电子生成铜离子;‎ Ⅱ.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显酸性),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氧气得电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 ‎【详解】Ⅰ.(1)根据总反应式,可判断电解质溶液中含有3价铁离子,则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铁或氯化铁溶液;故答案为:Fe2(SO4)3(或FeCl3等合理答案均可);‎ ‎(2)放电时,Cu电极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则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答案为:Cu-2e-=Cu2+;‎ ‎(3)石墨电极上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还原;‎ ‎(4)当有1.6g铜溶解时,通过外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答案为:0.05mol;‎ II.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失电子,电极a是电池的负极,电子从该极流出,b极氧气得电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答案为:负;流出;O2+4H++4e-=2H2O。‎ ‎17.B、E、H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H常用于食品包装,A的产量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根据如图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 15 -‎ ‎(1)写出A和F中官能团的名称:A___,F___。‎ ‎(2)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 ‎(3)写出D和E的结构简式:D___、E___。‎ ‎(4)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写出反应②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___。‎ II.A→H的化学方程式:___。‎ ‎(5)H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由这种材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 ‎【答案】 (1). 碳碳双键 (2). 酯基 (3). 加成反应 (4).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 CH3CH2Cl (6). CH3COOH (7). 2CH3CH2OH+O22CH3CHO+2H2O (8). nCH2=CH2 (9). 白色污染 ‎【解析】‎ ‎【分析】‎ A的产量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则A为乙烯(CH2=CH2);A与H2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CH3CH2OH),B催化氧化生成C(CH3CHO),C催化氧化生成E(CH3COOH),E与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CH3COOCH2CH3);A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CH3CH2Cl),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H()。‎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乙烯(CH2=CH2),F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所以A和F中官能团的名称:A为碳碳双键,F为酯基。答案为:碳碳双键;酯基;‎ ‎(2)反应①为A(CH2=CH2)与H2O反应生成B(CH3CH2OH)、④为E(CH3COOH)与B(CH3CH2OH)反应生成F(CH3COOCH2CH3)和H2O,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答案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由以上分析可知,D和E的结构简式:D为CH3CH2Cl、E为CH3COOH。答案为:CH3CH2Cl;CH3COOH;‎ ‎(4)I.反应②是B(CH3CH2OH)催化氧化生成C(CH3CHO),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II.A(CH2=CH2)→H()时,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 ‎ - 15 -‎ ‎。‎ 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nCH2=CH2 ;‎ ‎(5)H()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答案为:白色污染。‎ ‎【点睛】在书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时,我们常会将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写错,或把生成的H2O丢掉,为防止出错,书写方程式时,可先写H2O,对于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平时需加强练习,强化记忆。‎ ‎18.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元素X、M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Y、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W的单质可溶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Y最高价氧化物(过量)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Y4X10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答案】 (1). (2). H2CO3 (3). 2Al+2OH-+2H2O=2+3H2↑ (4). NaOH+CO2=NaHCO3 (5). 4‎ ‎【解析】‎ ‎【分析】‎ 根据X、Y、Z、W、L、M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H、C、Na、Al、Si、Cl,据此分析。‎ ‎【详解】(1)由元素X、M - 15 -‎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的非金属性强于Si,Y、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物质是H2CO3;‎ ‎(3)W是铝元素,它的单质可溶于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3H2↑;‎ ‎(4)Y是C,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OH+CO2=NaHCO3;‎ ‎(5)化合物Y4X10是丁烷,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两种:CH3(CH2)2CH3和CH3CH(CH3)2,CH3(CH2)2CH3有两种等效氢,CH3CH(CH3)2有两种等效氢,丁烷的一氯代物有四种,分别为:CH2Cl(CH2)2CH3,CH3CH2ClCH2CH3,CH2ClCH(CH3)2,CH3CCl (CH3)2。‎ ‎【点睛】写丁烷的一氯代物时,需要将丁烷的结构写出,并找出等效氢,为易错点。‎ ‎19.浓硫酸是中学中常见的一种化学试剂,某学校实验小组为探究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设计了相关实验。‎ ‎(1)常温下,将铝片插入浓H2SO4中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化,其原因为__________。‎ ‎(2)在加热的条件下,浓H2SO4可将铜氧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中使用可抽动的铜丝,其优点是____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B中品红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 ‎(5)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通过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SO2有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6)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的作用为:_________。‎ ‎【答案】 (1). 常温下,Al遇浓硫酸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膜会阻止内部金属与硫酸反应 (2).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品红溶液褪色 (5).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6). ‎ - 15 -‎ 氧化性 (7).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 铜与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用可抽动的铜丝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会发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剩余二氧化硫用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吸收,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据此分析。‎ ‎【详解】(1)常温下,将铝片与浓H2SO4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膜会阻止内部金属与硫酸反应,称为钝化;‎ ‎(2)在加热的条件下,浓H2SO4可将铜氧化,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实验中使用可抽动的铜丝,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褪色,实验中可观察到B中品红溶液褪色;‎ ‎(5)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硫化氢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会发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通过对该实验现象的分析,反应中二氧化硫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说明SO2有氧化性;‎ ‎(6)二氧化硫有毒,是酸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的作用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点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为易错点。‎ ‎20.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CO2(g)和6molH2(g)置于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反应进行到5s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为1.4mol,则:‎ ‎(1)5s时,生成物CH3OH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0~5s内,用反应物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 ‎(3)5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4)若反应进行到15s时达到平衡,此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6mol。‎ ‎①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达到平衡时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CO2已经完全转化为CH3OH - 15 -‎ B.CH3OH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 C.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而生成物的浓度会改变 ‎③若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则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填标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反应物浓度 ‎【答案】 (1). 0.3mol/L (2). 0.18mol/(L·s) (3). 17:20 (4). 60% (5). B (6). B ‎【解析】‎ ‎【详解】列出三段式:‎ ‎(1)5s时,生成物CH3OH的浓度为0.3mol/L。故答案为:0.3mol/L;‎ ‎(2)0~5s内,用反应物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0.18mol/(L·s)。故答案为:0.18mol/(L·s);‎ ‎(3)5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0.7+2.1+0.3+0.3):(1+3)=17:20。故答案为:17:20;‎ ‎(4)列出平衡时三段式:‎ 若反应进行到15s时达到平衡,此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mol-x+6mol-3x+x+x)=5.6mol,解得x=1.2mol。‎ ‎①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故答案为:60%;‎ ‎②A.反应是可逆反应,C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H3OH,故A错误;‎ B.CH3OH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正速率等于逆速率,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 C.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改变,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 15 -‎ ‎③若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即加快反应速率,则可采取的措施为A.降低温度,减慢速率,故不选;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增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故B选;C.减小反应物浓度,减慢反应速率,故C不选;故答案为:B。‎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