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00 KB
  • 2021-08-24 发布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2022届第2次月考 化 学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Al-27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2分)‎ ‎1.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 ‎ A. HClO的结构式:H—O—Cl B.CCl4的电子式:‎ ‎ C. CO2的比例模型: D. 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a、b、c、d是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d同周期,其中d的质子数最大;a、c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b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a>c>d B. 相应氢化物的沸点:d>c>a ‎ C. 非金属性:c>a>d D. c与a、c与b均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3.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4. 反应 4NH3(g)+5O2(g)4NO(g) +6H2O(g) ΔH= - a kJ·mol-l (a>0),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 5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 1 mol NH3 和 1mol O2,2min 末 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in末,c(H2O)=0.6 mol·L-1‎ B.用氧气表示 2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O2)=0.25 mol·L-1·min-1‎ C.2min 时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 0.l a kJ D.2min内,NH3 的转化率小于 O2 的转化率 ‎5.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减轻 B.浓硫酸能与甲烷反应 C.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D.在面包实验中浓硫酸只体现脱水性 ‎6.能说明元素X的气态原子得电子能力比元素Y的气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的事实是( )‎ A.X与Y同主族,相同温度时,二者的单质与铜反应分别生成Cu2X、CuY B.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的含氧酸的酸性 C.将H2X、HY分别加热至500 ℃,只有HY发生分解 D.在元素周期表中X位于Y的上一周期 ‎ ‎7.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7gNH3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B、1molCnH2n+2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NA ‎1molCl2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8.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Cu+4H++2NO3-===Cu2++2NO2 ↑ +2H2O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CH3COOH = Ca2+ +2CH3COO- + H2O + CO2↑‎ C.将乙烷与溴蒸气混合置于光亮处生成一溴代物:CH3CH3 + Br2 CH3CH2Br+HBr D.氯气和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 ‎9.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原子序数:b>a>c>d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D.原子半径:B>A>D>C ‎10.庚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是 CH3—CH—CH2—CH—CH3,该烃的一氯取代物可能有的结构是( )种 CH3 CH3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 ‎:‎ ‎: :‎ ‎:‎ A. Cl2和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相同 B.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Cl: H+[:C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ⅥA族元素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其沸点一定最高 B、醋酸铵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 ‎1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C.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 D.X2分子内部含有三键,所以X2性质比较稳定 ‎1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C1:C2 = 1:3 B、0≤ C2 ≤0.42‎ C、X、Y的转化率相等 D、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就停止了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D 浓HNO3加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HNO3有强氧化性 ‎16.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 + O2(g) = 2NO(g),下列反应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压强不变,充入H2S使体积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He使体积增大 ‎17.已知化学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X和Y的总能量一定小于生成物M和N的总能量 ‎18.化学工作者从下面的有机反应RH+Cl2(g)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HCl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由上述反应产物分离得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 A.水洗分液法 B.蒸馏法 C.升华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19.反应H2(g)+ I2(g) 2HI(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断裂n mol H-H键的同时形成2n mol H-I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I2的同时生成2n molHI ③2v正(H2)=v逆(HI) ④HI分子数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A. 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 ‎20.将1 mol CH4和适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甲烷和氧气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 kPa,120℃),其总质量为72 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全被吸收,若通过浓硫酸,则不能被完全吸收 B.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 g/mol C.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恢复至(101 kPa,120℃),则体积变为原来的1/3‎ D.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为1.75mol ‎2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该原电池,Zn作正极,可用石墨等作负极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58分) ‎ ‎22.(14分)(1)有下列几组物质或微粒:‎ A.11H和21H B.甲烷和乙烷 C.红磷和白磷 D.金刚石、石墨和C60 E.丁烷和异丁烷 ‎ 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1分);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1分);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1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1分);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1分)。(填字母编号)‎ (2) 写出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的所有烷烃的结构简式:(各1分)‎ ‎ 、 、 、 ‎ ‎(3)把1 mol CH4 和一定量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回答下列问题:‎ I. 在反应结束后,试管内的产物最多的是 (填化学式)(1分),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的产物为 (填化学式)(1分),写出由甲烷直接生成该物质的方程式:‎ ‎ 。‎ II.若(3)中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1分)。‎ ‎23.(12分)根据化学能和热能、电能相关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I. 已知31g白磷(P4)变为31g红磷(P)时释放能量。上述变化属于 变化;稳定性白磷 红磷(填“>”或“<”);‎ II.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航天工程中也有应用。‎ ‎(1)已知:2H2+O2====2H2O,该反应1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21kJ,其中断裂1molH-H键吸收436kJ,断裂1molO=O键吸收496kJ,那么形成1molH-O键放出热量 。‎ ‎(2)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一氧燃料电池原理可以简单看作下图“氢一氧燃料电池的 装置图”则:‎ ‎①a极为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1分);溶液中OH-移向 电极(填“a”或“b”)(1分)。‎ ②b电极附近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如把H2改为甲烷,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 ‎24.(20分)I.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4‎ 请画出元素⑨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③⑤⑧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 > (填化学式)(各1分,共2分)。‎ ‎③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用电子式表示⑥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 。‎ II.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 ,即可证明。从环保角度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请写出一种制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 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 ‎25.(12分)I.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当X与Y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 B.在混合气体中X的质量百分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X、Y、Z的浓度之比为1:1:2‎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恒压时充入Ne B.适当升高温度 C.缩小容器的体积 D.选择高效催化剂 II.一定温度下将3mol A及3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8mol/(L ‎▪min)。求:‎ (1) 平衡时B的浓度= mol/L。‎ (2) D的平均反应速率v(D)= mol/(L▪min)。‎ (3) x= 。‎ 威远中学校高2022届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2分)‎ ‎1-5 A D A D C 6-10 C A D B C ‎ ‎11-15 D A B D C 16-21 A D A B A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58分) ‎ ‎22.(14分)‎ ‎(1) E (1分); A (1分) ; C、D (1分); F (1分); B (1分)。(填字母编号)‎ ‎(2) CH4 、 CH3CH3 、 C(CH3)4 、 (CH3)3CC(CH3)3 (各1分,共4分)‎ ‎(3)I. HCl (1分), CCl4 (1分), 。‎ II. 2.5mol (1分)。‎ 23. ‎(12分)‎ I. 化学 ; < ;‎ II.(1) 463 KJ 。‎ ‎(2)‎ ‎① 负极 (1分); a (1分)。‎ ② 增大 。‎ ‎③ CH4 -8e-+10OH- == CO32-+7 H2O 。‎ 24. ‎(20分)‎ I. (1)‎ ‎ 。‎ (2) ‎ O Al(OH)3 (各1分,共2分)。‎ (4) ‎ 。‎ (5) ‎ 。‎ II.(1) 变蓝色 , NaOH ,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或2KMnO4+16HCl(浓) == 2KCl+2MnCl2 +5Cl2↑+ 8H2O 。‎ ‎(2) 变浑浊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 饱和NaHCO3 。‎ ‎25.(12分)I.(1) X(g)+ Y(g) 2Z(g) (未用“”不得分,状态“g”未注明不扣分。) ‎ ‎(2) A、C、D、E(为选全得1分,选错不得分) 。‎ ‎(3) A ‎ II.(1) 1.2 mol/L。(2) 0.12 mol/(L▪min)。(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