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00 KB
  • 2021-08-24 发布

【化学】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Ca-40 Ba-137‎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蜡炬成灰 ‎ C. 铁杵成针 D. 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木已成舟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铁杵成针只是物质形状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NaHCO3=Na++H+ +CO32- B. NaHSO4=Na+ +H+ +SO42-‎ C. MgCl2=Mg2++2Cl- D. Ba(OH)2=Ba2+ +2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HCO3是弱酸强碱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HCO3-不能完全电离,故离子方程式应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 ‎ B.NaHSO4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故离子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正确;‎ C.MgCl2能电离出2个氯离子,故离子方程式应为MgCl2=Mg2++2Cl-,故C正确;‎ D.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其离子方程式应为Ba(OH)2=Ba2+ +2OH-,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下列物质只有还原性的为( )‎ A. 亚硫酸钠(Na2SO3) B. 铁粉 ‎ C. HNO3 D. 硫酸亚铁(Fe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亚硫酸钠(Na2SO3)中硫元素是+4价,是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错误;‎ B.铁粉只能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只有还原性,故B正确;‎ C.HNO3中H为+1价,N为+5价,均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O为-2价,最低价,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 D.硫酸亚铁中Fe元素为+2价,是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①食盐溶液 ②盐酸 ③氯酸钾 ④液态氯化氢 ⑤熔融氯化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食盐溶液、②盐酸和⑤熔融氯化钾中均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而③氯酸钾中有阴、阳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④液态氯化氢中不存在离子微粒,也不导电,则①②⑤正确,故答案为D。‎ ‎5.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 A. 二氧化硫、碘酒、液态臭氧、烧碱 B. 硫酸钾、纯碱、白磷、生石灰 C. 氧化铜、氯化氢、钠、干冰 D. 氧化钙、胆矾、氮气、空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物质的分类,二氧化硫、碘酒、液态臭氧、烧碱依次为氧化物、混合物、单质、碱,其中烧碱也是电解质,故A正确;‎ B.硫酸钾组成元素有三种,是含氧化合物,不是氧化物,且纯碱是纯净物,故B错误;‎ C.氯化氢是纯净物,干冰是CO2,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胆矾是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 C. 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KAl(SO4)·12H2O]可以使海水淡化 D.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上仅有的两种分类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 B.不同分散系之间的本质差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其中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故B正确;‎ C.明矾是净水剂,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物,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C错误;‎ D.分类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均为常见的分类法,还有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 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烧杯 C. 蒸发皿 D. 酒精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验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滴管,实验②pH试纸的使用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表面皿,实验③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铁架台、玻璃漏斗、玻璃棒、烧杯,实验④蒸发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铁架台(或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四个实验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B。‎ ‎8.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的是(  )‎ ‎①1mol CO2    ②14gN2     ③标准状况下22.4L的H2O    ④98gH2SO4‎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n=,可知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①1molCO2;②14gN2物质的量为:=0.5mol;③标准状况下22.4L的H2O,物质的量为:=1244.4mol;④98gH2SO4 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分子数相等为①④,故答案为A。‎ ‎9.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碘水中萃取碘时,往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和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 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蒸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对青蒿素的提取涉及到萃取的操作,为物理过程,故A错误;‎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不溶于水,则碘水中萃取碘时,往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和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故B正确;‎ C.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海水煮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原理,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0.下列是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B. 分别含有Mg2+、Cu2+ 和Na+ 的三种盐酸盐溶液,用NaOH溶液能一次鉴别 C. 不慎将浓硫酸洒在桌上,应先用烧碱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抹净 D. 贴在装有酒精的容器上的标志为遇湿易燃物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萃取剂与溶剂的溶解性有关,与密度无关,如选择萃取剂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溴,故A错误;‎ B.Mg2+、Cu2+和Na+的三种盐酸盐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蓝色沉淀、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不慎将浓硫酸洒桌上,应先用纯碱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抹净,故C错误;‎ D.酒精是易燃液体,贴在装有酒精的容器上的标志为易燃液体,故D错误;‎ 故答案B。‎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H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 和SO42- B. 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 和Cl- C. 由单质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 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SO4在水溶液中先电离出H+ 和SO42-,最终溶液能导电,故A错误;‎ B.NaCl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 和Cl-,则NaCl溶液能导电,故B正确;‎ C.由单质X变为X2-的过程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化合价只能降低,则只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下列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碳酸氢钠溶液中:K+、NO3-、Cl-、H+‎ B. 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Mg2+ 、Cu2+ 、SO42- 、K+‎ C.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 、Mg2+ 、SO42- 、Cl-‎ D. 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K+、CH3COO-‎ ‎【答案】C ‎【解析】‎ ‎【详解】A.H+和HCO3-不可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不可能存在大量的Mg2+和Cu2+,故B错误;‎ C.离子组Cu2+ 、Mg2+ 、SO42- 、Cl-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不可能存在大量的CH3COO-,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下列各物质含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A NaNO3溶液 NaOH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B FeCl2溶液 MgCl2‎ 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过滤 C SO2‎ CO2‎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并干燥 D BaCO3粉末 BaCl2‎ 溶解、过滤、干燥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和NaCl,引入新杂质NaCl,应选硝酸铁,故A错误;‎ B.FeCl2和MgCl2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加入过量NaOH溶液,最终得到NaCl和NaOH的混合溶液,故B错误;‎ C.SO2和二氧化碳均能和NaOH反应,最终混合气体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故C错误;‎ D.碳酸钡不溶于水,氯化钡溶于水,溶解、过滤并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碳酸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下列各组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每组两个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稀HCl与CaCO3;稀HCl与Na2CO3‎ B. Ba(OH)2与H2SO4;BaCl2与Na2SO4‎ C. Cu(OH)2与HCl;Cu(OH)2与H2SO4‎ D. 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B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两个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 B.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而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 O,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错误;‎ C.Cu(OH)2是难溶于水的碱,而盐酸和稀硫酸均为强酸,则Cu(OH)2与HCl;Cu(OH)2与H2SO4发生的反应均可以用Cu(OH)2+2H+=Cu2++2H2O,故C正确;‎ D.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而B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CO2═BaCO3↓+H2O,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氧化物 酸、碱、盐 溶液 置换反应 Y 化合物 电解质 胶体 氧化还原反应 Z 纯净物 化合物 分散系 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它们存在这样的从属关系;‎ B、电解质属于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包括部分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它们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C、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浊液,它们之间没从属关系;‎ D、化学反应分为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全部是置换反应,它们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答案为C。‎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必具有相同的体积 B. 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D.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相同数目的分子物质的量相同,则体积相同,故A正确;‎ B.假设质量都是1g,n(O2):n(H2)=mol: mol=1:16,故B错误;‎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不等,还与气体摩尔体积有关,故C错误;‎ D.根据PV=nRT知,同温同体积,R是常数,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在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 100mL1mol/L的MgCl2溶液比500mL0.25mol/LKCl溶液的导电性强 C. NH3溶于水后,溶液能够导电,但NH3是非电解质 D. Cu和NaOH溶液均能导电,故Cu和NaOH均为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故A正确;‎ B.1mol/L的MgCl2溶液比0.25mol/LKCl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则导电性强,故B正确;‎ C.NH3溶于水后,生成弱电解质NH3·H2O,故溶液能够导电,但NH3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 D.Cu和NaOH溶液均能导电,但Cu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2H+ + CO32- = CO2↑+ H2O B. 石灰石加入食醋(含CH3COOH)中: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C. 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 D. 浓NaOH溶液与浓CaCl2溶液混合:Ca2+ +2OH- = Ca(O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HCO3-不能完全电离,则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 +H CO3- = CO2↑+ H2O,故A错误;‎ B.醋酸是弱酸,则石灰石加入食醋(含CH3COOH)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aCO3 + 2CH3COOH= Ca2+ +2CH3COO-+ H2O + CO2↑,故B错误;‎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 + Cu =2 Fe2+ + Cu2+,故C错误;‎ D.浓NaOH溶液与浓CaCl2溶液混合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 +2OH- = Ca(O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用0.2mol·L-1某金属阳离子Rn+的盐溶液40mL,恰好将20mL0.4mol·L-1的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n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0mL×10-3×0.4mol•L-1=8×10-3 mol,溶液中Rn+离子的物质的量为:40mL×10-3×0.2mol•L-1=8×10-3mol,由反应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盐时M的化合价为+n,则SO42-与Rn+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   2Rn+~n SO42-   2                 n 8×10-3mol    8×10-3mol 解得n=2,故选答案B。‎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1.0 mol FeCl3全部制成胶体,其中氢氧化铁胶粒为NA个 B. 标准状况下,11.2 L酒精(C2H5OH)所含分子数为0.5 NA C. 在常温下,把100 g CaCO3加到1 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Ca2+ 数等于NA D.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集合体,故将1.0molFeCl3全部制成胶体,其中氢氧化铁胶粒小于NA个,故A错误;‎ B.标况下酒精是液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11.2L酒精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10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水中溶解的碳酸钙远远小于1mol,所得溶液中的Ca2+数远远小于NA,故C错误;‎ D.标况下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mol电子,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也含有10mol电子,二者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1.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 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9.5,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 A. mL B. mL ‎ C. mL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最后瓶内气体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空气的物质的量为y;由最后瓶内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9.5,则瓶内气体的平均式量为9.5×2=19,则:,解得=5:1;根据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V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为VmL,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水上升的体积为氨气的体积,剩余气体为空气,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VmL-VmL=mL,故答案为C。‎ ‎22.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原子的质量为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为g/mol ‎ B. x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C. 1 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NA g ‎ D. y g该氯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氯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的质量的比值,即为;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但是单位不同,即为g/mol,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n=可得x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 mol,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mol氯原子的质量为aNA g,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N=nNA,可得y g该氯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NA,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D。‎ ‎23.有Na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1,则此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 mol·L-1 B. 0.15 mol·L-1‎ C. 0.2 mol·L-1 D. 0.25 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混合溶液中Na+、Fe3+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SO42-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有c(Na+)×1+c(Fe3+)×3=c(SO42-)×2,即c(Na+)+3×0.4 mol·L-1=2×0.7 mol·L-1,解得c(Na+)=0.2 mol·L-1,故选C。‎ ‎2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若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在此反应中M的质量为(  )‎ A. 3.6g B. 9g C. 4.4g D. 2.8g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R:2M=22:2×9=22:18;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则22:18=4.4g:a,解之得:a=3.6g,故答案为A。‎ ‎25.在a 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沉淀c mol,则原溶液中的c(Fe3+)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aL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则根据SO42-+Ba2+═BaSO4↓可知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bmol,设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则:3x+y=b…①;如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沉淀cmol,即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cmol,则:2x+y=c…②;由①、②得:x=(b-c)mol,所以n(Fe3+)=2(b-c)mol,即溶液中的c(Fe3+)为=mol/L,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26.①Cu ②CO2 ③Fe2O3 ④液氨 ⑤液态CH3COOH ⑥熔融Ba(OH)2 ⑦蔗糖 ⑧NaOH溶液 ⑨冰水混合物 ⑩固体CaCO3‎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是_______,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_________。‎ ‎(2)常温下,②⑨⑩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Ca(HCO3)2,该反应_______(“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物质③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物质⑩与足量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足量的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的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③⑤⑥⑨⑩ (2). ②④⑦ (3). ⑥⑨ (4). 不是 (5). Fe2O3 +6H+ =2Fe3+ +3H2O (6). CaCO3+2 CH3COOH = Ca2+ +H2O+CO2↑+2 CH3COO- (7). Ca2++ 2OH- +2HCO3- = CaCO3 ↓+2H2O+CO32-‎ ‎【解析】‎ ‎【分析】(1)结合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判断;‎ ‎(2)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3)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写出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 ‎【详解】(1)①Cu为金属单质,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CO2不能导电,且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③Fe2O3不能导电,但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电解质;‎ ‎④液氨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⑤液态CH3COOH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 ‎⑥熔融Ba(OH)2能导电,是电解质;‎ ‎⑦蔗糖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⑧NaOH溶液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能导电,是电解质;‎ ‎⑩固体CaCO3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 则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⑥⑨⑩,属于非电解质是②④⑦,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⑥⑨;‎ ‎(2)已知反应CaCO3+CO2+H2O=2Ca(HCO3)2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 A.氧化铁溶于与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 =2Fe3+ +3H2O;‎ B.碳酸钙与足量稀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 CH3COOH = Ca2+ +H2O+CO2↑+2 CH3COO-;‎ C.足量的NaHCO3溶液与少量Ca(OH)2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2OH- +2HCO3- = CaCO3 ↓+2H2O+CO32-。‎ ‎27.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Fe2+、Al3+、NH4+、Cl-、CO32- 和SO42-。现每次取100.00mL进行实验:(已知:NH4++OH - NH3↑ +H2O)‎ ‎①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 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896 L(标准状况下)‎ ‎③ 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请回答:‎ ‎(1)c(CO32-) =_________mol/L;‎ ‎(2)K+ 是否存在?__________;若存在,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2问);‎ ‎(3)根据以上实验,不能判断______(填离子符号)是否存在。若存在此离子,如何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0.2 (2). 存在 (3). c (K+)≥0.2mol/L (4). Cl- (5).‎ ‎ 取少量原试液,加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取滤液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证明存在Cl-,否则无Cl- ‎【解析】‎ ‎【分析】先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不存在的离子,可能存在的离子;‎ ‎(1)先判断③中酸洗涤前后质量减少的量的成分,再根据减少的沉淀的量计算碳酸根离子的浓度;‎ ‎(2)先确定实验③中酸洗后沉淀的成分,计算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氨气的体积计算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若存在,根据阴阳离子的电荷相等,求出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但先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干扰。‎ ‎【详解】根据实验①现象判断: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根据实验②现象判断,该溶液中含有NH4+;根据实验③现象判断,该溶液中含有CO32-和SO42-离子,同时排除溶液中含有Mg2+、Fe2+、Al3+;‎ ‎(1)根据实验③现象,酸洗涤沉淀前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碳酸钡的质量,则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原子守恒可知,碳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 ‎(2)根据实验③现象,酸洗涤沉淀后沉淀的质量为硫酸钡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01mol;由生成的NH3为0.896L,可知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得,钾离子存在;一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碳酸根离子都各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一个铵根离子、一个钾离子各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设其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列方程式, 0.02mol×2+0.01mol×2=0.04m0l×1+xmol×1,解得:x=0.02,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因溶液中可能还含有Cl-,则实际c (K+)≥0.2mol/L;‎ ‎(3)根据实验①‎ 现象判断,不能判断氯离子是否存在;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水和硝酸,所以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但先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则实际操作为取少量原试液,加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取滤液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证明存在Cl-,否则无Cl-。‎ ‎28.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_____Cu +____H2SO4(浓) _____CuSO4 +____SO2↑+_____H2O ‎(1)配平上述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在答题卷上的方程式中表示);‎ ‎(2)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浓H2SO4体现____________性;‎ ‎(4)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标况下若生成SO2的体积为11.2 L,则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 mol。‎ ‎【答案】(1). 1 (2). 2 (3). 1 (4). 2 (5). 2 (6). +2H2O (7). Cu (8). CuSO4 (9). 酸性和氧化性 (10). 1:1 (11). 1mol ‎【解析】‎ ‎【分析】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在 Cu+H2SO4(浓)CuSO4+SO2↑+H2O中Cu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为+2价,S元素从+6价降为+4价,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配平得到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用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还原剂为Cu,氧化产物为CuSO4;‎ ‎(3)该反应中部分S元素从+6价降为+4价,即部分硫酸作氧化剂,则浓H2SO4体现酸性和氧化性;‎ ‎(4)参加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的作氧化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中S元素从+6价降为+4价,标况下11.2 L 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反应时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9.著名导演陈晓卿执导的纪录片《风味人间》中第一集中介绍了一种川西地区的民间美食-灰水煮笋,这里的“灰水”即指加了草木灰的水。草木灰中富含K2CO3(还有少量的KCl和K2SO4),某兴趣小组打算从“灰水”中提取KCl,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工作。‎ ‎(1)检验“灰水”溶液中的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灰水”溶液中的CO32−。‎ ‎①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往上层澄清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观察白色沉淀产生即可证明其中含有CO32−。你认为此方案是否正确?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组内另一同学认为,应往澄清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通过______的现象判断CO32-的存在。写出加入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充分讨论后,小组内同学共同设计出了下面的分离提纯路线:‎ ‎①“混合物1”经过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到KCl固体,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____。‎ a、加入过量K2CO3溶液 B、加入过量稀盐酸 C、过滤 D、蒸发结晶 A、a→b→c→d B、a→c→b→d C、b→c→a→d D、c→a→b→d ‎②实验室中,蒸发结晶操作应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答案】(1). 将配制好的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2). 错误 (3). 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钙离子反应得到硫酸钙微溶物,会干扰碳酸根离子检验 (4). 生成气体 (5). CO32-+2H+=CO2↑+H2O (6). B (7). 蒸发皿 ‎【解析】‎ ‎【分析】(1)检验SO42−,应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需要先用盐酸酸化;‎ ‎(2)检验碳酸根离子,应排出硫酸根离子的影响,加入盐酸,可发生二氧化碳气体;‎ ‎(3)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除杂不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生成碳酸钡、硫酸钡沉淀,过滤,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盐酸,除去硫酸钡,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固体,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灰水中含有碳酸钾,检验SO42−,应加入稀盐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含有SO42−,具体操作是将配制好的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2)①检验碳酸根离子,应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因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钙离子反应得到硫酸钙微溶物,会干扰碳酸根离子检验;‎ ‎②加入盐酸,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3)①混合物1为碳酸钡、硫酸钡沉淀,过滤,在滤渣中加入过量K2CO3溶液,除去过量氯化钡,再用盐酸酸化,然后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固体,则顺序为a→c→b→d,故答案为B;‎ ‎②蒸发结晶操作应在蒸发皿中进行。‎ ‎30.(1)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根据数据计算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 A.溶液中HCl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确定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__(填名称)。‎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 c.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00mol/L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g 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mL盐酸.‎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 NaOH的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答案】(1). 11.9 mol/L (2). BD (3). 16.8mL (4). 500mL容量瓶 (5). 无影响 (6). 偏小 (7). 偏小 (8). 25mL (9). C ‎【解析】‎ ‎【分析】(1) 设溶液的体积为VL,再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代入公式求出物质的量浓度;‎ ‎(2) 根据该物理量是否与溶液的体积有关判断;‎ ‎(3)①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溶液的体积;‎ ‎②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4)①根据n(HCl)=n(NaOH)计算;‎ ‎②盐酸体积减少,说明标准液盐酸体积读数减小,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1) 设盐酸的体积为VL,则溶质的质量为V×1000mL×1.19g•cm-3×36.5%,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1.9Vmo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 ‎(2)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cV,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A不选; B.溶液的浓度c=,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B选;‎ C.溶液中Cl-的数目=nNA=cVNA,所以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c不选;‎ D.溶液的密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D选;‎ 故答案为BD;‎ ‎(3)①配制480mL溶液,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应该配制500mL 0.400mol/L的溶液,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c1V1=c2V2,V1=‎ ‎=0.0168L=16.8mL;‎ ‎②a.实验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最终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即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溶质的量减小,所以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c.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 ‎(4)①n(HCl)=n(NaOH)=0.01mol,V(HCl)==0.025L=25mL;‎ ‎②消耗的标准液盐酸体积减少,说明读数时标准液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减少了;‎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配制的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盐酸体积变大,故A不选;‎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体积增大,故B不选;‎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标准液浓度变大,滴定时消耗的体积减小,故C选;‎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3分,共 6分)‎ ‎31.(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NO和b mol O2,可发生如下反应:2NO+O2=2NO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 ‎(2)按体积比为1:2:3所组成的N2、O2、CO2的混合气体100g,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_____L。‎ ‎【答案】(1). a︰(a+2b) (2). 60‎ ‎【解析】‎ ‎【分析】(1)无论NO和氧气是否完全反应,即无论容器中存在的微粒是什么,但密闭容器中各种元素原子个数不变,据此计算出反应后容器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 ‎(2)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令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氧气为2xmol,二氧化碳为3xmol,根据混合气体的质量,求算x的值,再根据V=nVm计算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 ‎【详解】(1)无论NO和氧气是否完全反应,即无论容器中存在的微粒是什么,但密闭容器中各种元素原子个数不变,根据N=nNA 知,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n(N):n(O)=n(NO):[n(NO)+2n(O2)]=amol:(a+2b)mol=a:(a+2b);‎ ‎(2)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令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氧气为2xmol,二氧化碳为3xmol,所以:xmol×28g/mol+2xmol×32g/mol+3xmol×44g/mol=100g,解得,x=mol,则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mol+2×mol+3×mol)×22.4L/mol=6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