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总复习
第27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
(2)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激化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2.表现
(1)1929年10月下旬,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2)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激增,“大萧条”时期来临。
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影响深远。
4.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等抗议活动不断发生,法西斯分子乘机造势,扩大政治影响。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5.对策
(1)措施: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结果: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1.背景
(1)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2)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3)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
2.措施
财政金融
令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
工业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社会福利
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20
高考总复习
社会立法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影响
(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2)间接影响:缓解了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核心论点: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构图解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信息提取: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破坏性严重,导致了世界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漫画说史】 经济危机与美国
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
杂志的封面漫画
20
高考总复习
信息提取:漫画中的人物从1929年的生活富裕,到1933年的贫穷而孱弱。这反映出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
【构图解史】 罗斯福新政
信息提取: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做出的局部调整。
【图解历史】 蓝鹰计划
信息提取:蓝鹰一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实则代表了工业和能源,意寓罗斯福新政振兴美国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政策。
重点一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自由放任”政策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自由放任”政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政府对于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任的原则。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护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对点训练] (2020·山东菏泽一模)1932年,一位观察家报道:“从南、北卡罗来纳起,一直伸展到新墨西哥,地里的棉花没人采摘。葡萄园里还有未摘的葡萄,橄榄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果实……”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美国企业中劳动力的缺乏
20
高考总复习
C.各国普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国家对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解析:选A。题干中的信息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引发经济大危机,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迟迟得不到化解,故选A项。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实证1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史料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究其根源,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应这一重大变化,采取措施在其他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整,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而是延续“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解读】 本段史料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思考】 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指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试答:
【提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适应工业化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实证2 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史料 经济危机发生后,他们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在对华争夺战中,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1931年的美麦借款规定:“中国向美国粮市平价委员会购买美麦粉45万吨,此项麦价,嗣经结算,共美金9 212 826.56 元,作为借款。”美麦连本带息,高出当时国产麦市价的30%以上。两年后,美国财政善后银行公司向国民政府再次贷款5 000万美元,以购买美国的棉花和小麦。日本更是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而且鼓吹所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提出“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口号,企图变中国为其原料供应地,后来更是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
危机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解读】 本段史料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思考】 从史料中找出经济大危机的危害在中国市场的体现及其影响。
试答:
【提示】 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争抢,
20
高考总复习
主要手段有:与中国政府签订合约;采取军事占领措施,控制中国部分市场等。这些手段不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而且,加快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实证3 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及应对
史料 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
——胡佛的演讲(1930年12月)
【解读】 本段史料通过胡佛的演进稿阐述了胡佛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及其应对措施。
【思考】 从史料中分析指出胡佛针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试答:
【提示】 在经济危机面前,胡佛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能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经济大危机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其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
2.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不仅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各国国内政治、国际关系格局、世界贸易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观念。
(1)经济方面: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加强贸易壁垒,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2)政治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应对危机。
(3)从国际关系上看,这十年可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幌子疯狂侵略扩张,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20
高考总复习
1.认识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和结果
(1)措施
①对内经济政策:扶助大企业。从1929年11月起,胡佛政府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把35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
通过新关税法。1930年6月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新关税法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农产品市场,实际上,它保护了美国垄断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利益,使他们免受外国进口产品的竞争。
在农业方面,胡佛政府还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减少“过剩”农产品,缓和农业危机。再有一项就是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农场主贷款。
②对外经济政策:胡佛政府采取措施保证美国投资安全,并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使美国的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
③社会维稳政策:一方面胡佛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扩大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另一方面,由于胡佛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美国法西斯势力从胡佛到罗斯福执政期间都始终未能得逞,这为美国经济的复兴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结果:胡佛以上反危机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有效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但是,胡佛由于未能采取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等政策,使反危机措施不能明显奏效,但这恰恰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
2.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对策
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教训
①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
②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③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重点二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影响及评价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蓝鹰计划
所谓“蓝鹰计划”就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
20
高考总复习
,即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
[对点训练] 1.(2020·北京朝阳区二模)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颁布的法律是( )
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农业调整法》 D.《联邦紧急救济法》
解析:选B。根据材料“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可知,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故选B项。
2.“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指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对点训练] 2.(2020·山东济南模拟)从1930~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底补贴,从8 600万美元一跃而增加到1.72亿美元。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0年在科罗多河动工。美国政府的上述举措(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表明仍在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C.有利于彻底根除经济危机
D.赢得民众对政府的普遍支持
解析:选A。据题干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底补贴以及“胡佛水坝”的工程,属于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项。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实证1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1935年6月27日……在罗斯福的坚决要求下,国会……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干预或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
——《世界史·现代史编》
史料二 罗斯福新政固然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但是这些调整顺应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类型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影响深远。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开端。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述的是罗斯福新政举措的特点及影响。
(2)史料二说明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评价了其影响。
【思考】 (1)据史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举措的特点。
20
高考总复习
(2)据史料二分析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结果。
试答:
【提示】 (1)为缓解社会矛盾,罗斯福政府采用立法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普通民众的权益。
(2)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使美国逐渐走出大危机,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实证2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史料 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解读】 本段史料阐释了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及评价。
【思考】 分析史料,论证罗斯福是否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本阶级的背叛者”。
试答:
【提示】 否。从表面来看罗斯福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工人的权益,加强社会福利保障,给下层民众的生存提供庇护,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从根本上来说,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其他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1.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20
高考总复习
(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2.客观辩证地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罗斯福减少了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罗斯福新政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8·高考全国卷Ⅲ·T34)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
工资变化表(单位:%)
20
高考总复习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命题点:经济危机的影响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解析:选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在这两个时段都在下降,说明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C项与此相符。规定工人工资最低标准的是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排除A项;产业结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排除B项;付给工人工资的是资本家,不是政府,材料所述现象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排除D项。
2.(2015·高考全国卷Ⅰ·T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命题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选B。本题关键信息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由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说明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故选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均排除。
3.(2019·高考海南卷·T19)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
命题点:经济危机的影响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20
高考总复习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解析:选D。题干材料“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说明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故选D项。国家干预主要是对国内,不会影响国际合作,排除A项;材料说明与会国希望合作解决经济危机,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
4.(2015·高考海南卷·T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
命题点: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解析:选D。D项反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选D项。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干不符,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C项错误。
5.(2015·高考江苏卷·T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命题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解析:选D。1921~1930年,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1930~1932年,罗斯福还未上台,美国尚未开始实施新政,故B项错误。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说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表明公共开支增多,故C项错误。由于实施新政,美国逐渐渡过经济大危机,故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D项正确。
20
高考总复习
6.(2014·高考全国卷Ⅱ·T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命题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解析:选C。结合时间“20世纪30年代”及“孤儿”判断A项“重现繁荣”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前期,经济危机严重时,美国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不断,B项中的“淡定应对”不符合史实;结合“幻想型影片”分析,D项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不符合“幻想”的特点。故C项正确。
[练模拟·能力提升]
1.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 )
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先后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英国为应对危机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故选C项。
2.(2020·广东惠州调研)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外交上不承认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法西斯侵略的扩大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解析:选A。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此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苏联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故A项正确。
3.下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WPA:公共事业振兴署;PWA:公共工程管理局;AAA:农业调整法案)。该漫画表明新政( )
20
高考总复习
A.完善了政府公共设施
B.解决了农民失业问题
C.推行救济措施获得民意支持
D.突破宪法规定扩大总统权力
解析:选C。材料中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完善政府公共设施,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对农产品进行调整,不是解决农民的失业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WPA”等信息的内容可知是人民对政府进行的积极的救助的一种认同,故C项正确;D项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4.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 )
A.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
B.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
C.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D.唤醒人们自信推进改革
解析:选C。据题干中“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可知,罗斯福主张政府应该承担民众的社会保障责任,故选C项。题干没有述及创新自由制度问题,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没有涉及摆脱贫穷的问题,B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责,而不是民众的自信,D项错误。
5.1935年美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给年龄在65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这一规定( )
A.表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
B.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
C.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D.提高了下层人民的政治地位
解析:选B。题干材料表明,美国政府通过法规给年龄在65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这种做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故选B项。
6.
20
高考总复习
(2020·百校联盟模拟)罗斯福新政中有关工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以及《进一步刺激复兴法》等)只有一个主题:复兴工业,刺激工业生产。为此,罗斯福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作出让步以获取支持。这些举措( )
A.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恢复了自由主义的政策
C.局部地调整了生产关系
D.照搬了计划经济的做法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罗斯福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做出让步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可知,这些措施是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故选C项。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湖南株洲二模)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这表明胡佛政府( )
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
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解析:选B。材料中胡佛采取的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说明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限,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
2.“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解析:选D。“1931年”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D项正确。
3.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 )
20
高考总复习
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
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经济危机使民众通过阅读寻求精神慰藉,故选A项;1929~1933年美国未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排除B项;材料中现象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但“大幅提升”表述欠妥,排除C项;材料与科技革命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4.(2020·广东广州一模)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扩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 )
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
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
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青年的身体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选D项。
5.(2020·山东潍坊一模)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 )
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
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
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
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失业工人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这表明以工代赈的必要性,故选A项;失业工业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不等于抵制政府干预,排除B项;材料体现失业工人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不能反映经济危机下民众的恐慌心态,排除C项;失业工人可以接受救济说明新政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生活状况,排除D项。
6.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
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根据上列表格,可知纳粹党 ( )
20
高考总复习
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
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
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
解析:选C。“1929~1932年”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结合图表信息,失业人数与纳粹人数呈正相关,由此可知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上升,推动了纳粹的发展,故选C项。
7.(2020·河北保定摸底)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
A.使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B.使世界贸易额增长开始放缓
C.导致法西斯分子同时在多国掌权
D.使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解析:选A。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进行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8.(2020·卓越名校联盟一模)1933年11月以后,罗斯福建立了一个由少数阁员参加的全国应变委员会作为超级内阁发挥作用。委员会建立了中央统计局,负责政府统计资料的标准化。委员会在各州设置代表机构和现场工作组,用于解释联邦纲领。罗斯福意在( )
A.探索社会管理的计划道路
B.强化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
C.把新政引向社会长远改革
D.依靠州政府力量推进新政
解析:选A。据题干中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应变委员会、中央统计局等机构以指导、解释改革,故选A项;题干中未提及政府、国会、法院如何制衡,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并非为了长远改革,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是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改革的,排除D项。
9.(2020·广东广州一模)1933年美国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并颁布法令,禁止居民和私人银行拥有黄金,停止美钞兑换黄金偿还债务。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 )
A.维护美元霸权 B.防止通货膨胀
C.提升外贸竞争力 D.缓和劳资矛盾
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罗斯福金融改革中,废除金本位制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刺激出口、提升经济竞争力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故选C项。
10.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
20
高考总复习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选D。依据材料“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并结合新政内容可知,这应该是指新政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基本的生活保障,故选D项。
11.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但在随后的几年中,一些操作性更强的劳工权益保护法律被相继制定出来。由材料可见《全国工业复兴法》( )
A.代表了美国统治阶级的利益
B.被否决是因为缺乏可操作性
C.使劳工的权利得到全面维护
D.倡导的理念实际上得到发扬
解析:选D。“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不能说明其是否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由“《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可得出其遭否决是因为其违背了宪法的精神,与其操作性无关,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解决工业发展的问题,劳资关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可能“全面维护”劳工利益,故C项错误;由材料“在随后的几年中,一些操作性更强的劳工权益保护法律被相继制定出来”可见后来的法律延续了前者的精神,故D项正确。
12.(2020·山东滨州期末)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解析:选C。材料中讲到以改善普通大众生活为出发点的罗斯福新政带动了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拉动了大众消费,活跃了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
13.尽管美国人对富兰克林·罗斯福个人及其内外政策褒贬不一,但他们均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该说法的依据是(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三权分立体制遭到了破坏
20
高考总复习
C.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D.“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暴露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可知,罗斯福新政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在国家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实现了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大规模干预,故选A项。
14.(2020·河北石家庄二模)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站在私营企业对立面,不惜用国家政权力量限制私营企业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许多情况下都在帮助改善私营企业地位,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由改革理想。据此可知,以上认识( )
A.包含了社会主义学者的新观点
B.都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事实
C.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
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一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限制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对罗斯福新政是一种否定态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改善了私营企业的地位从而促进其发展,即题干两种认识从不同的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5.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
材料二 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
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
20
高考总复习
解析:(1)第一小问困境,据材料一信息从农产品价格、市场饱和度、土地租售情况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国际背景,据材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作答。第三小问国内政策因素,据材料一“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后普遍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相关知识作答。(2)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二从立法、农产品进口情况、农业补贴、机构建设及农业研究与教育推广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特点,从材料二“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分析得出国家干预。第三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信息从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角度作答。
答案:(1)困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国际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国内政策因素:长期奉行自由主义。
(2)措施: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特点:国家干预。影响: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于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社会纪实文学。小说梗概如下:
1933年,从监狱假释回家的乔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西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噬了的家乡。乔德一家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来一辆破旧卡车,一家人邀上凯西背井离乡,抱着美好的幻想横越黄沙滚滚的沙漠,到加州寻找出路。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当到达目的地时,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因为工人太多,也没有什么权益保障。种植园主们串通一气,不断压低工资,压榨农场工人,他们宁肯让成熟的梨子、葡萄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穷人吃。于是,人们开始觉醒,自发组织工会进行反抗。尽管斗争失败了,但“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灵里长得饱满起来”。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解析:情节:据材料信息提取;历史现象:抓住材料中的时间“1933年”和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得出。概述和评价:可以从经济危机的背景、特点、影响方面来予以分析。
答案:示例
情节: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概述和评价:一战后,美国迎来了“繁荣年代”。然而,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20
高考总复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终于酿成了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大危机导致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量破产,农民收入锐减,失业人数激增。这场危机不仅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20
相关文档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中2019-2020学2021-08-2523页
- 2020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2021-08-25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021-08-2517页
- 2020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2021-08-256页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12021-08-2519页
-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08-253页
- 【历史】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中20202021-08-259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2021-08-25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马克2021-08-253页
- 2020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2021-08-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