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2.50 KB
  • 2021-08-25 发布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练习人民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 7 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 亥革命练习 人民版 考向一 太平天国运动 1.(2016·江苏无锡期中)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 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 ) 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解析 A、B 项都是太平天国进行军事斗争的表现,属于战争追梦,故 A、B 项错误;天京 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内乱,属于“内乱毁梦”,故 C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 天国运动颁布的革命纲领,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属于政策筑梦,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2016·江苏泰州一模)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 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 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 映了( ) 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解析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办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农民阶级的经济 需求是获得土地,故 A 项错误;这一方案只是获得太平天国领袖极少数的赞同,故 B 项错 误;这一方案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与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截然相反,故 C 项错误;为发展 工商业而办银行,反映了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2017·江苏扬州模拟)“总的说来,西方希望新中国是正统基督教国,对西方友好。到 了十一月,来自英格兰几乎所有重要传教组织的代表联名致函外相,要求英国继续其在 中国内战中的绝对中立政策。”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太平天国时期英国始终奉行中立政策 C.太平天国要在中国建立正统基督教国 D.太平天国运动得到所有教士们的同情 解析 材料“要求英国继续其在中国内战中的绝对中立政策”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 国采取中立政策,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2017·江苏盐城质检)“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 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 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解析 材料不是从打击了清王朝统治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评价的 是近代化,不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故 B 项错误;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属于材料中否定 成分,故 C 项错误;“顺应历史发展方向”是从近代化的视角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二 辛亥革命 5.(2017·江苏盐城模拟)“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 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 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有人据此认为,约法中限 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 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革命党人( ) A.民主法治意识仍比较淡薄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废除专制制度愿望迫切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法律条文说明革命 党人具有民主法治意识,故 A 项错误;三权分立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 互制约,材料没有违背三权分立,故 B 项错误。“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 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表明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不够完善,说明当时革命党人对西方民 主政治认识肤浅,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废除专制制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2017·江苏如皋模拟)“(它)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 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 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 是( ) A.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 材料中没有提到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得不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故 A 项错误, 符合题意;由“‘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得出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责任内阁制限制大总统的权力,体现了“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 制的最高权力”,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 了“将权力关进牢笼”,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7.(2017·江苏泰州质检)据 1913 年 2 月 23 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 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 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 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解析 辛亥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故 A 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中“则 皆瞠目而不解”的信息完全相反,故 B 项错误;“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与材 料中信息完全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 说明辛亥革命后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8.(2016·江苏泰州一模)20 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 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 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该学者( ) A.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认为改良道路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 C.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解析 该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可以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暴力革命是辛亥革命的不足,但戊 戌政变已经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因此该学者的观点错误,故 A 项错误;该学者 认为改良道路比暴力革命更好,但没有表明这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故 B 项错误;改良 道路行不通,该学者主张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故 C 项错误;该学者忽视了辛亥革命暴力 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9.(2016·江苏南菁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建 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这样, 洪秀全就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理论表达出来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赋予太平天国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反映出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全面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内容。解题时,一是明确图片 所反映出的信息,二是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答。 答案 (1)特点:向西方学习,如创立拜上帝教,提出《资政新篇》;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如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等。 (2)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行。原因:本身的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 实现;战争环境,不允许实现。 (3)看法:《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代表了历 史发展的趋势;但《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 迫切要求,再加上不利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 济基础,因此《资政新篇》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