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下面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耕作方式 时间(天) 面积(担田)
锄耕 1 1
木牛 1 4
牛耕 1 14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
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2.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载:“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
之,勿令有块以待时……”这里所说的耕作工具主要是( )
A.耒耜 B.石斧
C.青铜铲 D.铁犁
3.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证明该地区在
推行( )
A.垄作法 B.套作制
C.稻麦复种制 D.一年三熟制
4.“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
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5.《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
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
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
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
6.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
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
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7.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
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8.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
村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 000 多座。上述
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④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曾有历史记载四川地区:“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
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这反映了( )
A.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使用铁钱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交子”的产生
C.铁钱已不适应当时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
D.政府规定铁钱只能在四川地区使用
10.阅读下面两幅图,产生从左图到右图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唐朝货币 北宋交子
A.纸币便于随身携带
B.封建政府优化商业环境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1.《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
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严格管理市场
D.压制丝织业发展
12.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
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
的是( )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13.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
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
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
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 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
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
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6 分)
(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
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6 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 分)
(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
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 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
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
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
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
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
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4 分)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
禁”有什么不同?(6 分)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
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8 分)
(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
出发点。(2 分)
单元质量检测(一)
1.选 C 表格中的数据表明,采用牛耕技术,耕作效率大为提高,这说明牛耕是中国
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答案为 C 项。A、D 两项从表格中无法体现;采用牛耕能推动
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这不是表格所要强调的,B 项错误。
2.选 D 由所学知识可知,铁犁是西汉时主要的耕作工具,再结合材料可得出 D 项正
确。其他三项是早期农业时期的农具,且与材料不符。
3.选 C 材料说明了种完小麦后再种稻的史实。
4.选 A 这里主要阐明了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及农民容易满足,没有涉及 B、C、D 三项
内容。
5.选 D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
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A、B、C 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6.选 A 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秘
色瓷是青瓷的一种,因此 A 项正确,排除 B、C 项。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朝,与题目时
间不符合,排除 D 项。
7.选 C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西汉武帝以后,冶铁业收归官办,由政
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政府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
产品大多精美,工艺也更为成熟,C 项正确。
8.选 B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 000 多座”说明此时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并且村镇居民已参与,说明商品经济已渗入到农村,尽管分工明显,
但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因此①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③错误,
②④正确。
9.选 C 根据题干信息“难以携持”可知铁钱携带不方便,已不适应当时四川商品经
济发展的需要,C 项正确;A 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A 项错误;B 项观点正确,但是材料
没有“交子”产生的信息,“一份材料说一份话”,B 项错误;D 项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任何体
现,D 项错误。
10.选 C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铜钱不便于携带不能适应大宗交易,而纸币交子的发
行能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可见,从开元通宝到北宋交子的变化,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空前发
展,C 项正确。
11.选 B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核心思想是限制和压制商人的
生活服饰,重视农业,因此选 B 项。
12.选 D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并结合清
朝的对外政策可知是闭关锁国,即严控对外联系。
13.解析:第(1)问,需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第(2)问,注意必须是“明
朝”的成就。第(3)问,可综合分析材料二得出商品经济发达的结论。第(4)问,则要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
答案:(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铁犁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
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纺织业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
的主要衣料;制瓷业方面,创造了五彩和斗彩瓷;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
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
(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
(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
14.解析:第(1)问,以省略号为界,将材料划分两层,归纳层意即可。第(2)问,第一
小问据省略号前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据省略号后信息进行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抓
住材料中“饥寒”“自蹙”“游手”“盗贼”等信息从反面进行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回答。
第(4)问,联系封建国家的阶级属性回答。
答案:(1)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2)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
(3)人民富足;社会安定。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延缓中国发展步伐。
(4)维护封建统治。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2021-08-2513页
-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2021-08-2513页
- 【历史】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1-08-2517页
-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202021-08-2511页
-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8-251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2021-08-2511页
-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08-253页
-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2021-08-256页
- 【历史】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2021-08-2511页
- 历史文卷·2019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2021-08-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