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12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古代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来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常常不能对皇帝直接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突出特征是 ( A )
A.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解析:臣民的话要由侍卫传达,说明了皇帝的高高在上,从而突出了皇权的不可逾越。
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解析:“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特点,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3.《汉书·刘辅传》说到“中朝”一词,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以下关于“中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由皇亲国戚组成,是皇帝的咨询机构
B.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
C.牵制“外朝”,削弱相权
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
解析:中朝并非由皇亲国戚组成,是中央决策机构,排除A;中朝位卑权重,但没有取代丞相的权力,排除B;汉代时期,为加强皇权,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和亲信为中朝,中朝的出现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C;外朝沦为政令的执行机构,排除D。
4.唐太宗时期,大臣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注:官职)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这反映出当时( B )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门下省较好地履行了其职责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解析:
6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材料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是履行门下省职责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不是加强,但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给事中负有审议封驳的职责,排除C项;三省互不统属,因此无法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
5.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 C )
A.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三省长官相互牵制
C.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D.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解析:从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中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度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故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省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D项错误。
6.北宋时期,军权归枢密院掌握,宰相与枢密使对掌大政,号称“二府”。财权则由三司的长官三司使管理,另外中央还设立了审官院、审刑院。北宋统治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
A.加强专制皇权 B.杜绝官僚主义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杜绝”;C、D项是二府三司制的意义,排除。
7.汉武帝时,刺史能够“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东汉时有诏书云:“刺史二千石”,又常有派刺史领兵作战之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 )
A.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
B.东汉时刺史失去监察职权
C.西汉朝刺史的职权变化无常
D.刺史的监察对象为各级官员
解析:“断治冤狱”“领兵作战之事”说明刺史由监察地方官员到审理判案以及领兵作战,体现出刺史权力的扩大,故A正确;B中“失去”说法错误,这是刺史的最主要功能;C中“变化无常”说法错误,范围扩大;刺史只监察地方高官,故D错误。
8.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 B )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解析:
6
材料中的“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表明御史行使监察职权时所受约束减少,因此这一变化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故答案为B项。A、C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监察范围的变化,排除D项。
9.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C )
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所述,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要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但其主要是以人的品德和才学为主要的举荐依据,这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从这个角度讲肯定了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并未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好坏比较,B项排除;材料同科举制无关,D项排除。
10.北宋在科举考试中实施了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D )
A.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科举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C.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政府注重选拔人才的公正
解析:A项,材料中实施的别头试、糊名法等措施,是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而不单是对考官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北宋时期政府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旨在说明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根本上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属于过度推断,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北宋时期政府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目的是防止官员参与考试腐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D项正确。
11.《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这表明元朝行省( B )
A.始终没有形成定制 B.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C.只是负责地方军政 D.长官都由地方官出任
解析:依据材料“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可知元朝初年行省制度未有定制,是中央派出机构,故B项正确。“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表明已成定制,故A项错误。“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表明行省长官的权力很大,全面负责地方的事务,故C项错误。行省的长官由中央任命,非均由地方官出任,故D项错误。
12.南开大学李治安教授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A )
A.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6
B.消除了唐以来的地方藩镇割据局面
C.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
D.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正”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指藩镇割据下地方的自主权过大,那么“合”应为既发挥中央的集权又照顾地方分权。故A项正确。B项,消除封建割据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是“正”的体现,故排除C。D项说法错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封建国家长期持续性存在的矛盾,从未解决,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
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是如何从政治方面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的。(1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8分)
(3)从根本上看,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6分)
答案:(1)影响: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西汉的推进:解决郡国并行制问题,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州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固国家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
(2)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相权一分为三,权力分散,分工合作,相互牵制。
(3)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中央权力逐步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6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角度思考。西汉郡国并行制曾引发王国问题;对地方加强控制的措施也符合题意。第(2)问,图表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联系秦朝的中央机构,体现丞相“位高权重”的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分工明确,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提高了工作效率。第(3)问,古代政治制度不仅要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还要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矛盾,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绝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摘编自赵军英《论元朝行省制在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26分)
答案:示例一:
论题: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行省既是朝廷的下属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示例二:
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阐述: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6
示例三:
论题:行省制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题目要求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首先要做到观点明确,在准确解读三则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即可,如,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或者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者将二者合二为一;第二,围绕所述观点,结合材料相关史实进行论证;第三,做到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相关文档
-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无产阶2021-08-2512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十五课 近代科学技2021-08-2511页
- 【历史】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2021-08-258页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212021-08-2516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021-08-253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2021-08-25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2021-08-255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2021-08-257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52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2021-08-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