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练习 罗斯福新政
(满分:50 分 时间:25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
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
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2.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工业计划指导,目的是( )
A.防止盲目竞争 B.保证工人的权利
C.缓和矛盾 D.扩大企业规模
3.20 世纪 30 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
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 )
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
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
4. 如图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5.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
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6.下边是 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1921~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
B.1930~1932 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 年预算比重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 年预算比重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7.1939 年 6 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
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
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
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
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36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
一场反对匮乏、贫穷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
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战争”的成功实际
上体现了( )
A.美国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美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美国具备了领导世界的能力
D.美国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已经失灵
二、非选择题(共 18 分)
9.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作
出了有益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 年美国失业者
经济萧条中
饥饿的母亲
罗斯福与煤矿
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
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
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
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 年 5 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 1936 年止,政府大约支出 30 亿美元用
于失业救济。1935 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2 分)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
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8 分)
(3)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3
分)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
并简要说明理由。(5 分)
课下能力提升(十八)
1.选 D 罗斯福首次就职于 1933 年,当时的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罗斯福以
“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赢得大选,就任美国总统,故 D 项符合题意。A、C 两项都发
生在 1941 年。B 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2.选 A 《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
起的生产过剩。
3.选 D 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的计划指导,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因
此国内有不同意见,出现材料中的讽刺言论,故 D 项正确。
4.选 D 宣传画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工代赈”的内容,通过兴办一些工
程,给予人们工作的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
5.选 B 根据“退休人员”“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知,这一法案属于社会保障
的内容,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也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属于社会
生产领域,非社会保障范畴,可排除。
6.选 D 1921~1930 年,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
主义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故 A 项错误。1930~1932 年,罗斯福还未上台,美
国尚未开始实施新政,故 B 项错误。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说明政府加强对经
济的干预,而不是表明公共开支增多,故 C 项错误。由于实施新政,美国逐渐渡过经济大
危机,故 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这也表明经济出现复苏,D 项正确。
7.选 A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它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因为它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①②③说法均正确。
8.选 A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36 年”及对材料的理解,“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A 项正确。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于 1945 年,B 项错误;C 项
与材料信息无关;此时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刚刚创立,作用十分明显,D 项错误。
9.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社会问题。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逐项归纳,
第二小问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回答。第(3)问,联系所学回答。第(4)问,首先明确观点,然
后搜集有力依据进行简明分析即可。
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
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
生后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保险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
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相关文档
-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8-2520页
- 高考历史二轮考点复习检测:12021-08-256页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0届高三质量检测2021-08-2516页
- 【历史】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2021-08-2515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2021-08-254页
- 【历史】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醴陵市2021-08-256页
-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2021届高三2021-08-259页
- 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2021-08-256页
-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1训练:第三单2021-08-255页
- 山东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检2021-08-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