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 MB
  • 2021-08-25 发布

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历史  第 1 页  (共 8 页) 开封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用 2B 或 3B 铅笔涂黑考号对应的位置。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能答在Ⅰ卷上。第Ⅱ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5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 4 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 等不同形状,这些田字的形状特 征可以用于研究 A. 分封制 B. 井田制 C. 均田制 D. 郡县制 2. 如图为“晋公盘”, 其内壁发现铭文 183 字,记载了晋文公祖先辅佐周天子开疆拓土、治 理晋国等功绩以及将女儿孟姬嫁到楚国的过程。下列对其史学价值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直接证据 ②呈现了家庭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③是研究春秋青铜工艺的实物资料 ④说明长江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 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大量的工厂兴起 D.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4.明清时期,江南丝织巨镇盛泽,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止,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 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高一历史  第 2 页  (共 8 页) A. 专业化生产不断发展 B. 城镇经济的发展繁荣 C.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D. 区域性商人群体产生 5.顺治年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 并且将所有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 违者死无赦。材料表明 A.中国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B.“迁海令”是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侵略 C.中国民间正常赴海外经商的路径被禁 D.“迁海令”是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产物 6. 下图呈现的民国初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与以下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 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办厂限制 C. 洋务派大力投资和兴办新式企业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7. 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 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 A. 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 B. 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C. 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D. 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8. 清末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 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报纸介绍了民主的思想 D.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9. 下表是 1915 - 1919 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相关统计 生产费用(16 支纱每包银两) 盈利(16 支 纱每包银两) 全国机纱 产量万包 全国机布 产量万匹 全国纱厂盈利(包括 纱及布)万元 1915 年 93.63 -3.13 64.5 229.9 1240 1916 年 97.56 5.45 72.6 290.6 4362 1917 年 125.60 26.40 79.5 298.3 3852 1918 年 143.18 15.33 92.8 308.3 5602 1919 年 149.55 50.55 91.8 353.4 10630 高一历史  第 3 页  (共 8 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业 A. 成为最大的新式工业 B. 保持着稳健发展势头 C. 出现第一个发展高潮 D.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10. 下表反映了 1936-1938 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 年为 100)。对 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6 年 1937 年 1938 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1955 年 10 ~ 12 月中国商品展览会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举行。1958 年 2 月,日本工商界 访华代表团同中方签订了钢铁领域的长期 (1958 年至 1962 年 5 月 ) 易货贸易协议,引起 了各方的重视。这说明 A. 中日经济交流突破意识形态束缚 B. 日本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C. 中国外交方针出现了重大的调整 D. 中日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 1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 论提供佐证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 B.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C.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3. 下图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不同年份发行 纪念邮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都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都体现了生产关系 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1978 年,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向中央提出建议:要根治深圳乃至广东大量 农民偷渡香港的问题,可以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搞出口加工基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解决就业、发展经济。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的积极回应,由此直接促成了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高一历史  第 4 页  (共 8 页) C.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政府在下 图所示地区的开放举措有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设置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发开放浦东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6.16 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 班牙胡椒”。据此可以推论 A. 西班牙从此崛起并成为殖民强国 B. 新航路促进欧美之间的商品流通 C. 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 饮食传统 D. 胡椒生产是美洲的唯一经济支柱 17. 以下表格为 1740—1861 年英国铁产量统计,铁产量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时间 1740 年 1788 年 1791 年 1861 年 铁产量 1,735 吨 6,830 吨 125,079 吨 3,800,000 吨 A. 君主立宪制确立 B. 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 18.马克思认为:16 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农民衰落了, 资本家阶级地位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机器大生产的推动 D.欧洲价格革命的影响 19. 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高一历史  第 5 页  (共 8 页)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 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20.1901 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 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 65%。这一现象 A.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违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C.推动企业优化经营管理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1.“佩也夫一家就被作为富农消灭和流放了……三到四家贫农从邻近的村子搬进了佩也夫 家的房子,占有了一切财产、家畜和土地。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称呼他们自己:集体农庄 还是公社。”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在 A. 列宁时代 B. 斯大林时代 C. 赫鲁晓夫时代 D. 勃列日涅夫时代 22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 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3. 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 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A. 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 C. 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D. 实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24.1946 年法国专门成立一个政府机构为煤炭、电力、钢铁、运输等 6 个工业部门制定了为 期 4 年的生产指标,同时,法国政府还投资兴建大型电力工程。这体现出法国在战后 A. 出现私人垄断组织 B. 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 C.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5.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 1961 年和 1967 年 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 高一历史  第 6 页  (共 8 页) 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 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材料反映了 A. 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影响法国对英国入欧态度 B. 英国霸权主义思想使其难以融入欧洲一体化 C. 英法矛盾是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D. 美国企图通过英国控制欧洲 26.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只有在他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 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赫鲁晓夫得到后人理解和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彻底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B.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D.使苏联跃升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7.特朗普上台伊始就提出“制造业回流”,改变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现状。然而 2019 年 1 月 7 日,美国特斯拉(全球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依然按原计划在上海开工建厂, 预计 2019 年内投产。这说明 A.中国汽车制造水平领先世界 B.中国成为美国投资的首选地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D.美国汽车行业放弃本国市场 2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使自己从中得益,而且也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下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促进国内商品出口②实现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平等③推动全球贸易发展④完善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44 分) 二、非选择题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 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 (20 世 纪 )50 年代早期以及 70 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 高一历史  第 7 页  (共 8 页) 材料三 通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 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 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 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依赖进口么?办不 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 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 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3~ 1957 年间中国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的重心集中在哪些部门?这些成就的取得 对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意义? (8 分 )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8 分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 高一历史  第 8 页  (共 8 页) 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 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 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材料三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 5 月, 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 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 1988 年 降至 4%。1987 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 化的原因。(6 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时评对于罗斯福新政所持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理由。(8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 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8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