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高中历史必修全册 97页

  • 337.95 KB
  • 2021-08-26 发布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全册

  • 9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四、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最高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 (“分土封侯制”) (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大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四、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时,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官员是 A相、卿、师 B卜、祝、史 C相、师、卜 D师、卜、史 ‎2.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夏商的制度区别很大 B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C商周的制度区别很大 D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3.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实行 D推行郡县制 ‎4.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5.周初实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排除异性贵族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巩固统治 D掠夺地方百姓 ‎6.《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出身 ‎7.西周宗法制下,在诸侯领地内,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各子称为 A侯 B伯 C卿大夫 D士 ‎8.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小宗必须服从大宗C嫡长子继承制D宗族内分大宗和小宗 ‎(二)问答题 欣赏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 ‎ 请回答:(1)两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政治制度?简述这两种制度的主要内容。‎ ‎(2)依据上述内容,简要指出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一)BDBBCACC ‎(二)(1)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大的特点)。‎ ‎(2)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五、教后记:‎ ‎①就“夏朝是如何建立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大禹治水”的故事。当看《戴冠冕的夏禹》这幅插图时,学生还试图从服饰和神态两方面来说明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这展示了学生看问题的多角度。‎ ‎②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 本题设问是上课临时让学生回答的,教师预先备课并没有考虑到,或者考虑到了,但认为学生思考有些困难,故未列入教学内容。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令教师喜出望外。应该说,学生思考得也较有深度。如:王位世袭制的产生,使中国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王位世袭制取代了民主选举的禅让制,这是进步的。(教师点评:阶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③提出问题“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讨论较热烈,发言覆盖面也较广。‎ ‎④在讲到“分封制被破坏”这一内容时,教师临时设问“分封制是否有隐患?”,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迅速反应、讨论,从而正确理解分封制为什么导致王权衰微、诸侯争霸?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分封制的隐患以后是谁解决的?怎样解决?”从而为第2课“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埋下伏笔。‎ ‎⑤学生的疑问:什么是九族?‎ 资料说明: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历来说法不一,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1) 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具体的来说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史载燕王朱棣(明成祖)率兵入京师,夺得大权后命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听,被杀害。当时受株连而遇害的达847人,就是灭九族的。灭九族时,对已死去的要劈棺鞭尸。‎ ‎(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 ‎[教学反思]‎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 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掌握皇帝称号和皇帝制度的内涵,理解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权威性。‎ 2、 剖析秦朝重要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内容和特点,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封建专制皇权的作用。‎ 3、 了解和掌握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探究封建专制皇权对秦王朝的强盛和灭亡的双重作用;正确地评价秦始皇。‎ 过程与方法 1、 提出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2、 利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发展过程。‎ 3、 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 2、 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 教材分析 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因暴政短命而亡,但极具开创性,特别是通过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影响深远。‎ 重点:皇帝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四、 教学方式 1、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合。‎ 2、 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讲授为主。‎ 3、 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材料包括老师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的史实资料和时事资料,还包括各种图片资料。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4、 在辩论中不断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 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显示] (利用诗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思考:①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②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的下场?‎ ‎③诗人对他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为什么?‎ ‎[讲授新课]‎ 思考: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偏偏只有秦国能够异军突起而有实力消灭其他六国呢?‎ ‎ ‎ ‎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一、秦的统一原因 ‎ 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国力强大。‎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思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什么意思?‎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 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之后的措施?‎ 措施:‎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一)皇帝制度 请一位同学当秦始皇,说说他怎么样确立“皇帝”的称号?‎ 古人都以“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朕觉得寡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功高盖世,如果还以“王”来作为称呼,不足以显示朕的权势以及地位。朕曾让群臣商议过,但他们上的“泰皇”朕也不满意,所以朕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 听他介绍完后请同学们看书上第8页的“历史纵横”,猜猜刚刚那位同学的意图,他为什么要把“三皇五帝”的合称作为自己的称号?‎ ‎ 秦始皇之所以把“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他还要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 秦始皇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 ‎ 出示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黄,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思考:(1)从材料一、三中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讲解:说明了(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 ‎(3)皇位世袭。‎ ‎(4)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秦始皇为了巩固他的封建专制统治,除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外,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官僚机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部分内容。‎ ‎(二)中央官制 多媒体打出:‎ 材料一 官员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职责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负责全国军事 材料二:在秦汉时代:一方君主有个很大的权力,他方丞相亦有个很大的权力。这两个权力的关系如何?《汉书·百官公卿表》说:“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秦汉时代对于君权和相权,就有恰好至当的配合……丞相所处地位,乃是天子的幕僚长的地位,其权力系一切来自天子,天子才是国家真正的最高主宰者,天子将一切大权付与丞相,其目的即在使丞相有充分的权利,以为国家兴利除弊。至于丞相办事之所以必须事事奏请天子,则是说丞相所办之事,必须经过天子之审查,以取得天子同意为前提,其目的是在于防止君主大权之旁落。‎ ‎——曾繁康《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思考:秦汉时期,丞相和皇帝的关系如何?‎ 讲解:皇帝将大权交与丞相,丞相事事得请示天子,丞相是由皇帝任命的。秦始皇为了能将大权紧握,设置的“三公”之间互相牵制。‎ 另外,他还在丞相下设了诸卿,我们通常称为“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职能部门。‎ 当然,秦朝庞大的官僚机构,除了中央一级政权组织外,还包括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当时地方官僚机构的具体情况。‎ 打出多媒体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史记》‎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请回答:‎ (1) 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1) 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什么?‎ (2) 上述材料反映的争论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1)设置王国。‎ ‎(2)分封诸侯国将重蹈覆辙,诸侯割据。推行郡县制度。‎ ‎(3)秦统一后不久。秦统一后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关系到秦朝能否长治久安的问题。‎ 同学们答的非常好,那么秦朝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三)郡县制 多媒体课件打出两幅示意图:‎ ‎ 次子、庶子 次子、庶子 次子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西周分封制结构示意图 秦 中 丞相 央 始 政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权 皇 组 太尉 织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组织示意图 讲解:第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第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任,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第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的分析中,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分别是郡和县的最高地方长官,他们都由朝廷任命。我们如果把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这套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挂。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打出秦朝疆域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秦朝的疆域非常的广大,这个呢就要归功于秦始皇了。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评价秦始皇以及他的中央集权制度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场对秦始皇的功过的辩论中来得出吧!‎ 正方:秦始皇功大于过 反方:秦始皇过大于功 正方1:我方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得秦朝日益强大,后来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建立了广阔的秦朝疆域。史载: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反方1‎ ‎:我方认为秦始皇过大于功,对方辩友只看到强秦抗击匈奴,安定北方边郡的史实,却忽视了秦朝为了巩固北方边防而大量征发兵役和徭役的事实。另外,秦始皇派人修长城,修骊山陵墓、兵马俑、阿房宫等,都加剧了人民负担。‎ 正方2: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工程对当时是一个沉重负担而抹杀它们现在的价值,长城、兵马俑等现在都具备很高的旅游价值。另外,秦朝还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还修了灵渠,驰道等,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我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反方2:这些措施是促进了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对方辩友请不要忘了,残暴的秦始皇曾经实行“焚书坑儒”,摧残了当时的文化,禁锢了当时的思想。另外,秦始皇实行“族诛”“连坐”等刑罚,牵连了多少无辜。‎ 正方3: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的,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是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的,而且秦始皇统一秦朝后,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反方3:但秦统一并不长久,而且正是由于秦始皇的暴政,促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秦二世而亡。‎ 刚刚同学们的辩论非常的精彩,那么我们从中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分析历史人物要把他们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秦始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在于他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所以他还是功大于过的,从同学们的辩论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 扩大了疆域,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3)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 但是,也正如刚刚反方3同学所说的,秦朝最后还是灭亡了,当然它的灭亡不在于它的这个制度,而是由于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揭竿而起,秦王朝土崩瓦解。‎ ‎[本课小结]‎ 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过来,从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的强大和灭亡都有重要影响。‎ ‎[延伸新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马迁批评蒙恬说:“吾迫北地,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湮谷,通直道,固轻百姓矣。”‎ 材料二: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南方有一个名叫范杞梁的人,被抓去北方修筑长城。他的妻子孟姜女日夜思念,决心到遥远的北方去寻找丈夫。她跋涉千山万水,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修筑长城的地方。但是她的丈夫已经死了,而且被埋在长城里面。孟姜女非常悲痛,连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感天动地,长城竟然倒塌了。”‎ ‎——引自《秦始皇大传》‎ 材料三:长城修筑后,汉代贾谊曾评价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引自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光荣,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的不出击。由于它的庞大和悠久。它还把自诩自大和自欺欺人深深地烙在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上。呵,长城,我们为什么还要讴歌你呢?‎ ‎——引自《河殇》‎ 请回答:‎ (1) 材料一司马迁实际是对秦的什么做法进行批评?‎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 材料三说明了长城的修筑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4) 材料四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5) 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长城?‎ 引导之后讲解 ‎(1)大兴土木,滥用民力。‎ ‎(2)长城的修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 ‎(3)防止了匈奴南下进攻,保护了中原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 ‎(4)不正确。因为它夸大了长城的消极作用而忽视了长城的积极作用。‎ ‎(5)积极性: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长城对抵御匈奴南下,保护中原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性:长城的修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巩固练习]‎ 1、 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D)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D)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衽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3、下列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4、郡县制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D)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5、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D) A. 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6、清人赵翼曾赋诗云:“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而亡。岂知易后代,功及万世长。”指的是秦始皇(C)‎ A. 修建阿房宫 B。修筑骊山陵墓 C。修筑长城 D。开凿灵渠 ‎7、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B)‎ 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利更加集中 ‎ C.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B)‎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监察百官 ‎9、秦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具有什么重大历史影响?‎ 答案:郡县制。‎ 该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统一。该制度为后世王朝所沿袭,直到隋朝因时势变化,废除郡制,但县制一级一直沿袭至今。‎ ‎ [板书设计]‎ ‎ 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 一、秦的统一 原因 ‎ 商鞅变法,国力强大。‎ ‎ 称号由来:“三皇五帝”‎ ‎ 皇帝制度 ‎ 基本内涵:一人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 二、中央集权 制度形成 ‎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 郡县制:郡——郡守,县——县令 ‎ (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对秦 (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 (3)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使人民困苦不堪。 ‎ 三、影响 ‎ 对后世: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 ‎ ‎[本课测评]‎ 1、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提示:(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专制成为封建国家的权力中心。(2)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本质:以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为中心。‎ ‎2、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及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对秦朝的影响:(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3)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使人民困苦不堪。对后世: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教学反思]‎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教材分析:‎ 本节的核心内容实际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对这一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到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仍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 教材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分析:‎ 知识状态:对从汉到元的各类政治制度了解不是很多 ‎ 对各朝名相有所了解,但对相权和皇权的关系了解不多 认知能力: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从汉至元制度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 ‎ 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 学习情绪:对具体的感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 ‎ 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 ‎ 教师应对: *针对本课概念多,跨度大这一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 动态图示法、角色扮演 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较难理解及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知识点较多。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又较差的特点,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 *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 ‎2、创设情景:选取宋以前的丞相与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与宋以后的丞相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各一。‎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丞相由坐着议事到站着议事,跪受君恩。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结论。‎ 学习新课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西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 ‎*皇帝制度承秦制,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 方法建议:学生加深理解这一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秦朝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玉印称“玺”。并和课本资料回放蔡邕——《独断》引文一起分析比较得出汉承秦制,继续实行皇帝制度但又有所发展的结论。‎ ‎*创设情景:请同学讲述秦朝丞相李斯专权、汉朝权臣专权的故事导出课本知识 主干知识:中央设三公,秦朝时就有,到汉朝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益重要,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之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与发布号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2、 三省六部 ‎1)、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三省六部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A.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 B. 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C.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措施,三省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 ‎2)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如如何处理与吐蕃的民族关系)展开讨论,争执不休,然后再模拟三省会议的召开,体现出为提高效率,设立政事堂的必要性 ‎3、二府三司:‎ 创设情景:与学生一起回忆初中所学北宋建立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宋初在中央,鉴于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主干知识: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宋的二府三司,削弱的还是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 元中央制度 1) 创设情景:导入设问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相似?相似之处有哪些?‎ 答案:秦隋两个朝代 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 2) 主干知识: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强皇权制度方面有了   新发展,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同时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非常重视,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对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取得了卓越成绩。‎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创设情景:‎ 让学生出示其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搜集而来家乡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单位称呼,从而引入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西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从此图中分析出统治者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后果?‎ 主干知识:汉初,地方上同样是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为巩固封建统治,实行郡国两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诸侯国威胁中央皇权,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创设情景:举现实生活例子说明,目前中央向地方或省级机构向县级派出巡视小组的功能 主干知识: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长官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尚官,东汉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2. 隋唐地方的政治制度演变 隋初,隋文帝废郡县,形成州县两级;唐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相同,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3. 宋地方政治制度 创设情景:比较教材插图“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北宋时代文官出行图”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两幅图在场面和内容上有何不同?结合历史纵横分析为何唐宋会有这种区别,结合现实分析皇帝高度集权与民主决策相比有何弊端。‎ 主干知识:北宋初年,地方上重文轻武(回忆杯酒释兵权),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人割据,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的“道”设为“路”,在州县之上。‎ 4. 元行省制度 创设情景:出示元朝疆域图,提问元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呢?‎ 主干知识: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除山西、山东、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学生讨论:行省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探究活动: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 ‎*课堂感悟: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发展,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新课小结 ‎(学生归纳,师生共同总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不断完善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在分权基础上,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命,监督与考核。地方官对中央与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职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学习延伸: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包拯奏报》 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 (2)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3)分析上述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 ‎[解析]此题反映了从隋朝到北宋,再到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一再采取地方分权的措施,结果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弊端。这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现象。‎ ‎[答案](1)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官吏的委任越制超编,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民之比畸形发展,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 (3)危害,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影响收支平衡;官场人浮于事,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而且易于滋生腐败现象。教训: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 ‎2、通过课前收集的家乡行政单位称呼的演变,和课后所查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写一篇相关内容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 ‎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材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 ‎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和。‎ ‎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材料包括老师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的史实资料和时事资料,还包括各种图片资料。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 ‎4、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比如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你能用史实作出客观的评价吗?”等等。‎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 [课件显示] (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产生了这样的影响?‎ ‎2 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3、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对此应怎样理解?‎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 [讲授新课]‎ 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请学生阅读相关段落,‎ 思考归纳: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措施:‎ 地方: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中央部门。‎ 中央: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借丞相胡惟庸擅权),权分六部。‎ ‎(在讲废丞相时,出示材料:)‎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请思考: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明太祖的这种规定?说明你的理由。‎ ‎(同时让学生联系P17“历史纵横” 来解答)‎ 讲解:这里讲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当时朱元璋的丞相胡惟庸即为后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朱元璋要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这实际上是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 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我们已经说了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矛盾。但废相之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且这些都是军国大事,不可以有任何一点疏忽的。我们课文就说到,明太祖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么多国家大事。于是,他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 内阁制的创立 ‎(打出表格)‎ 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以后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通过学思之窗和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使学生更好理解内阁制)‎ P18【学思之窗】‎ 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同时给出一段史料:‎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由以前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钱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国史大纲》中的一段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就告诉我们: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他们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本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 虽然明朝加强了 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那清朝是以哪个民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呢?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更是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步达到顶峰的?‎ 二、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角色扮演:由教师当一回皇太极,向学生介绍当政时的一些情况。我(皇太极)主要是仿照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内阁,但是内阁主要负责奏章票拟,没有什么实权。那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每当召开会议时,我就会召集八旗旗主一起来商讨军国大事,但是,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决定的,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这样,我觉得我的皇权还是受到了限制,虽然我是皇帝,可我还是要听从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做的决定。接下去由学生扮演康熙、雍正皇帝,向同学们介绍当政时期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角色模拟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 努尔哈赤令八旗旗主共治国事。‎ 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大事;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起草谕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雍正帝设军机处,选亲信满汉官员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传谕旨。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名存实亡(后被撤销),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在这里着重讲解军机处)‎ ‎ 先简介军机处(利用插图及P19资料)‎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担心机密泄露为由,于是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三年后更名军机处,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于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 讨论: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秦朝的时候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汉朝,皇帝是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形成了“中朝”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隋唐时期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到了明朝,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到了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那么,通过与前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皇权是一步一步的加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并出示一段史料:‎ ‎(同时打出资料)‎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引导:与中国封建的社会形态相对,当时的西方发生了什么大事啊?出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进步思想啊?而中国当时的情况怎样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打出图表并总结]‎ ‎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西方 进步 ‎ ‎ 工业化进程起步 后果:拉大东西方差距 ‎ 君主专制强化 东方 落后 ‎ ‎ 自然经济主导 总结: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本课小结]‎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在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到了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两汉时期是得到了巩固,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北宋不断的加强,到元朝得到了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在这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央的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宰相的权利,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其次是不断的改革地方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那么我们说这种制度是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它对当时社会也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表现在政治上,这种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各民族之间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专制主义也在不断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在经济上,这种制度创造了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它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如秦朝修筑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当时都是要由国家统一组织才能完成的。除了这些之外,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之下,行政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种制度对于纠正前朝的弊端,提高地方办事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从封建王朝的更迭来看,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往往会吸取前朝的弊端,励精图治,因而在新王朝的前期往往会出现盛世的局面,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还是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能力都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在暴君或者昏君的统治之下,这种制度就会随之腐朽化。‎ 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巩固练习:‎ ‎1.明代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C]‎ A.要清除权臣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中枢权力体系 ‎2.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C]‎ A.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B.内阁的设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立 ‎3.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A]‎ A.布政司B.行省C.按察司D.都指挥司 ‎4.康熙帝强化皇权的主要措施:[A]‎ A.设南书房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内阁D.设立军机处 ‎5、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D]‎ 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 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B]‎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明神宗时 ‎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B]‎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8、明太祖和宋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B]‎ A.废除丞相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D.文化专制 ‎9.阅读下列材料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材料中所说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指的是哪一机构?其设立的实质是什么?试说明原因。‎ 军机处;实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皇权发展到最高峰。‎ 原因:军机处设立后,逐渐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权,但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完全扣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10.明朝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什么又设立内阁?明中期以来,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它是否危及到皇权?为什么?‎ 明朝初年废除丞相是吸取元朝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后又设殿阁大学士,是由于政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而且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虽然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但他的批复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所以,内阁的设立并未危及皇权。‎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答案提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提示: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雍正帝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学习延伸 撰写小论文,谈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文内容: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的强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与同期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潮流对比。‎ 板书设计:‎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社会发展—封建社会晚期、衰落 原因—宰相制度妨皇权集中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 明:君主专制强化 废除宰相制度 ‎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 措施 基础: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表现 创立内阁 标志: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度 内阁地位提高:明宣宗后 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皇权 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中枢分权 ‎ 措施: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时 ‎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西方 进步 ‎ ‎ 工业化进程起步 后果:拉大东西方差距 ‎ 君主专制强化 东方 落后 ‎ ‎ 自然经济主导 ‎[教学反思]‎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认识分析每次战败对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理解当时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性质、危害等方面的深层次比较,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和思考的能力;结合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近代中国遭受的一系列被侵略战争使中国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目的地,一步步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学习中国战败的屈辱历史,体会中国民众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认识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01‎ 年)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的线索,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历次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本课前三个子目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后两个子目则涉及了帝国主义时代中国遭受的外来武装侵略。在历次反侵略的斗争中,中国军民体现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一、本课重点:‎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 丑条约》。‎ 二、本课难点:‎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三、本课疑点:‎ 为什么这时期的反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过程方法 一、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战争影片,如《甲午风云》等;‎ 二、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探究学习”等栏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搭建知识框架,体会现实,反思历史,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三、课后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可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革命资料,并完成调查论文或进行课堂演讲,加深历史印象。‎ 学法指导 本课内容较多,涉及知识面较广,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把握脉络:‎ 1、 近代中国(1840年—1900年)主要遭受了哪些大规模侵略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2、 近代中国(1840年—1900年)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个问题包含本课特定内容的前后知识点,是掌握课文的重要线索。理清课文线索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因此,要求学生拿到课文先找出关键词,即主要讲些什么,然后确定重点、难点,自我发现疑点,再通过对某些特定事物(事件)的比较、分析,逐步深入理解,并能通过知识点的联系,勾勒出课文的线索。同时,要求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般先从宏观上把握课文基本框架,了解基本史实,形成简单的历史线索,然后从微观上处理,挖掘知识深层,最后再回到宏观,既可从主干线索出发,使之“枝繁叶盛”,又可“另起炉灶”,使知识成为一张布满结点的网!同时能站在高处,用发展的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 本文主要勾画了近代中国(1840年——1900年)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概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广大人民的英勇抵抗等呈现眼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用“心”去学,尝试“换位思考”,多问自己“假如当时我……,该怎么办?”这样才能有鉴于未来!‎ 教学设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准备《甲午风云》片断等。学生表演鸦片战争情景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开始便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1、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的知识,总体认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即百年屈辱史。‎ ‎ 2、提问:为什么说这段历史是中国的屈辱史?引导学生回忆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学生回答同时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由此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本章的内容)‎ ‎3、过渡: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的中国必须绕过非洲的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且耗时数个月。相隔如此遥远,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爆发战争呢?(由此引入分析第一个重点知识——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 鸦片战争(第一课时)‎ 学生表演鸦片战争情景剧(剧本见阅读拓展部分)。引导学生思考:1、18——19世纪中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的差距在哪里?2、林则徐禁烟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由此引出对鸦片战争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分析)‎ ‎1、背景:‎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综合国力等方面比较中英两国差距,从而宏观上把握历史背景) ‎ 中 国 英 国 政 治 封建主义、政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 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拮据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军 事 装备陈旧,国防废弛 船坚利炮 外 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 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2、导火线 为什么会出现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 ‎ 让学生结合课本剧和课本,老师和学生共同找出答案:贸易逆差——鸦片走私——危害极深——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结合学习之窗,认识鸦片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设问激趣、引发思考:林则徐禁烟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培养学生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引导:非法的经济走私,已经严重危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林则徐站在民族立场上。‎ 知识拓展:林则徐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根本原因 逆向思维,激发思考:‎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 让学生发表意见后,在进一步提问: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教师概括:当时清朝日趋衰落,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日趋上升的强势。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而中国的闭关自守使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要求,最后它采取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所以它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即使没有禁烟运动,他们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迟早要发动的。‎ 1、 战争经过(通过幻灯片展示,简要介绍战争经过)‎ 再现历史:播放《鸦片战争》片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中国战败的原因,可以补充阅读资料:①军队数量:英国7000——2万;中国10万。②军队质量:英国短小精悍,多军校毕业,皇家海军世界霸主。③武器装备:英国军舰移动灵活快速,每舰几十至200门火炮,灵活而射程远;中国鸟枪加大刀,射程近而慢,多征用民用木船,大炮重而无法移动。‎ 自主活动:学生讲述战争中涌现出的令中国人民感动骄傲的英勇事迹(课前已布置):鸦片战争爆发后,爱国官兵英勇抵抗,像陈连升、关天培、裕谦、陈化成、海龄等;各地人民也自发抗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精神,培养学生作为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感。)‎ 2、 战争结果 ‎ 探究活动: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能否避免?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培养学生唯物辩证史观,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战败对中国造成了什么的结果呢?(由学生根据课本概括出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打出《南京条约》签订的场面)‎ ‎1)内容概括为:割、赔、开、商。(指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化烦为简)‎ ‎2)根据内容逐条分析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被破坏,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理论性较强,但一定要分析透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其他条约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 ‎7、战争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对这些条约内容的分析总体认识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主权和领土破坏,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导致社会矛盾的改变,民族矛盾上升,并进一步导致革命任务随之而变。反侵略、反封建成为当时中国人民必须面对的艰巨的革命任务。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鼓励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各方面寻找社会的变化,对学生的评价及时予以正确或适当的评价)‎ 解决难点,展开讨论: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总结:‎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认定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因为:政治上,由于受列强侵略,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已不再完整,但名义上的中国政府从未被列强灭亡;经济上,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中产生了近代企业和资产阶级,并且资产阶级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并登上近代历史舞台后,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文化运动。这一切都说明 1840年以后的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但同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增长,却在近代始终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而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这一问题涉及到相对艰深的理论层面,但是事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高中学生应该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提问:已经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为什么英法还要发动战争呢?(由此解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欲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探究活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隔16年,但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引导学生从目的,性质,作用等方面比较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认识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战争经过 打出圆明园图片,补充资料:著名的作家雨果曾怒斥: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掠劫,另一个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被成为海盗式的扩张?(展示一系列图片,揭露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学生讲演:中国官员抗争的情况如课本中举出的“六不”总督叶名琛的例子,广东巡抚投降,给出了当时中国政府的政治精英的真实写照。说明鸦片战争结束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反而仍旧以自欺欺人的态度继续生活在传统当中。(进一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不堪)‎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巧记内容:二四六十;天天陪酒(天天赔九) ‎ ‎2)分析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突出强调:(展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这一时期,正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它不断加紧蚕食、侵略周边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成了英法的帮凶,趁火打劫,抢夺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成为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知识提高:英法美等国家侵略中国与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方式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英法美等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它们在本阶段的侵华特点是以武力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并签订有利于列强的通商贸易条款为主;而沙俄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侵华特点是以掠夺土地为主。不同的索求反映了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但是侵略者的本质则是一致的。)‎ 探究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门户开的更广,赔款加重中国负担,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便于外国经济侵略,‎ 使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使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伴随着大片国土和主权的沦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战败激起爱国人士发动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 三、中日甲午战争(第二课时)‎ ‎1、音乐导入(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 提问:“今年是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多少周年?”‎ 历史不容忘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2、战争背景 ‎ 探究活动: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你对这一观点有何评价?‎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分析材料: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蹇蹇录》‎ 从材料中“中日冲突”是指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联系:联系中国现代史上中日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认识中日战争是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 日本: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出示日本地形图)‎ ‎②经济危机,国内矛盾重重 ‎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 ④长期充分的战前准备:‎ ‎⑤政策上,“大陆政策”;“大陆政策”即分步骤称霸世界的扩张计划,其侵略顺序是: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和蒙古、中国、亚洲及世界。军事上,扩军备战,搜集情报 中国:①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材料: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庆寿与日本天皇皇后捐献首饰作军费对比)‎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③军事上:有限的近代军事装备 ‎④态度上:认识不足,虚骄自大,“避战求和”,寄希望于西方列强“调停”‎ ‎2、战争经过:(动态地图显示)‎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 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旅顺大屠杀 ‎(幻灯片显示部分网址,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再现历史: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播放《甲午风云》片断)‎ 自主活动,学生讲演: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以及台湾人民坚强不屈的反抗斗争。‎ ‎3、战争结果:签定《马关条约》——最严重、大大加深 ‎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图片)‎ ‎《马 关 条 约》内 容 危 害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三地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设厂(资本输出)‎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深入分析《马关条约》的巨大危害。(从领土,经济侵略,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激烈争夺等方面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特别强调《马关条约》反映了整个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要求,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培养学生的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4、战争影响:‎ ‎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原来不起眼的小国日本则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同时,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巨大获利也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时局图》)‎ ‎②甲午战争改变了远东的国际局势。‎ 日本控制朝鲜、割占台湾,迅速成为东方的帝国主义国家。‎ ‎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历史。)‎ 知识引申:如何看待当今中日关系(也可以放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能不能忘记历史?记住历史是为了什么?(学生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首先说明历史惨剧本身具有警世的价值,再结合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挑衅,说明其不可遗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后人学习历史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对本民族历史的无知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当然记住历史,特别是像日本侵华大屠杀这样的惨痛历史,决不是为了有朝一日的报复。包括中日两国的青少年在内,我们都应该从这段血腥的历史中受到震撼,从而尽最大努力去维护和平友好。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正是我们应该格外保持清醒,警钟长鸣的时候。‎ 四、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战争背景 忆旧导新:复习从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从中看出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侵略国家越来越多,侵略势力越来越强,这些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的本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这是列强为实现它们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联合发动的一场空前野蛮、残酷的暴行。这是列强在近代前期对中国发动的第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2、义和团运动 适当补充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原因,兴起、蔓延的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概况等背景知识,否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段史实,对他们的历史思维的培养将会产生大的妨害。‎ 对义和团的评价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中心任务,但是在教学中对此避而不谈也不可取。‎ ‎ 探究活动:如何评价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显示有关义和团的一首诗)‎ ‎ 教师总结: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 ‎ ‎“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出自于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表现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之间关系的能力。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迷信、保守的特性。他们也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进行了一场盲目排外的运动,这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先进性。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农民阶级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既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解放者。”上面的评价能够从多角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比较客观的审视和反思。 ‎ ‎3、战争经过 ‎ 学生结合幻灯片和课本中历史纵横内容揭露西方列强丑恶的侵略嘴脸。‎ ‎ 学生讲解:战争中清政府的态度。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充分暴露了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 ‎4、战争结果——《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内容概括为:赔、划、拆、惩、改、修。‎ 引导学生结合内容分析:中国又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对中国社会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并与以前历次不平等条约相互比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师总结: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外债永无还清之日。‎ 以武力为后盾的“使馆”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严重地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华民族的莫大侮辱。‎ 条款还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该一条款使清政府完全失去自己的独立性,成为帝国主义镇压起义的工具和刽子手,加大了镇压反帝斗争的力度。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更有利于列强的侵略。《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沉重的殖民枷锁,也是清王朝的卖身契,条约大大加强了列强在华统治势力,方便其军事监督、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思路引领: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分层次列举相应的侵华战争及条约,并点明历次侵略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幻灯片显示本课小结)‎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引申: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道路的尝试?(从而引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 ‎【新课巩固】‎ 练习见巩固提高部分。‎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答案:C ‎2、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夕国内外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B.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 C.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增长 答案:C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 答案:B ‎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清王朝政治腐败   B.中国封建经济、军事技术装备落后   C.清朝官兵贪生怕死  D.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生的资本主义 答案:D ‎5、1843年,一位英国商人来到中国,可能他 ‎ A.跟随英国兵船到南京巡查贸易 B.到徐州游览两汉文化 C.在上海销售的钢琴滞销 D.在苏州建造洋楼 答案:C ‎6、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 B.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答案:C ‎7、《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巨额赔款 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答案:C ‎8、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D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是 A.总理衙门的设立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允许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 答案:B 二、问答题:‎ ‎1、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对概念性知识,要理解、吃透;同时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2、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列强是怎样不断扩大攫取侵华权益的?‎ ‎[教学反思]‎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一、内容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知识与能力: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教学过程:‎ ‎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 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 ‎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 ●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 3、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 ‎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 ‎ 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 3、收复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 ‎ 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 4、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 ‎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 ‎●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重点应让学生掌握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图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以设问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结合书上的地图去理解,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设问:为什么会兴起?)‎ ‎ 1、 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 义和团发展表现: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 ‎●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里可以稍加拓展)‎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的认识:‎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课后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个口号?‎ ‎ ‎ 随堂练习 一、填充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和 都力图向中国新疆扩张势力,竟相勾结 和支持 政权,企图利用它来达到期支解中国新疆的目的。‎ ‎2、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年,关于伊梨问题解决的背景是由于左宗棠在 建立了抗俄军事事基地,由 出使俄国具体交涉伊犁问题。终于在1881年双方签订了《 》,中国收回伊犁,但沙俄割去了中国西部约 平方公里的领土。‎ ‎3、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爱国志士 和 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 ‎ ‎ 并肩作战,在台湾由 到 英勇抗击日军。通过《 》,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此后台湾在日本统治下整50年,直到 年回归祖国。‎ ‎4、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主要原因是: 。‎ 二、选择题:‎ ‎1、台湾正式回归祖国是在 A、1895年 B、1949年 C、1945年 D1997年 ‎2、19世纪70年代,侵略我国新疆地区的西方国家是 A英俄 B英法 C法俄 D俄德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卢沟桥事变 B虎门销烟 C三元里抗英斗争 D台湾保卫战 ‎4、在保卫台湾的斗争中,率领黑旗军进行抗日斗争的将领是 A徐骧 B刘永福 C邓世昌 D丁汝昌 ‎5、代表清政府与沙俄成功交涉伊犁问题的是 A李鸿章 B曾纪泽 C左宗棠 D崇厚 ‎6、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 B求富 C扶清灭洋 D反洋教 ‎7、黄海海战中,中国官兵英勇顽强,其结局是 A中日损失旗鼓相当 ,中国略大 B日本损失大于中国 C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D日军采用偷袭 ‎8、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清政府背信弃义 C帝国主义力量强大 D农民运动的阶级局限性 三、问答题:‎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个口号?‎ ‎2、列举20世纪以前中国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侵略的事例各三例。‎ ‎[教学反思]‎ ‎3、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 ‎2、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 ‎3、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极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本课内容从纵向看包括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日两条线索的内容。学习时要将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去探究两条线索中所涉及的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过程中,注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慎重思考他人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样教学手段、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及时、客观、激励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3、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讨论等解决相关问题;运用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直观感受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 2、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以史为鉴,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教材要点 侵华日军的罪行 ‎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中国内战的局势给日本造成了可乘之机。日本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2.‎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很快,平津沦陷。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 ‎3.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上海失守。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杀戮,30万人被害,其中包括惨遭蹂躏的2万名妇女。‎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 去了华北到华南的大片领土。‎ ‎4.日军在侵华过程中,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残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还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5.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2. 关内关外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可进行如下表格梳理)‎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国民党爱国官兵 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长城抗战——爱德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关内人民 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爱国民主人士 ‎3. 1935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运动后平津学生响应中共号召,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4.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张、杨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1. 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发展过程详见“教学过程”部分)‎ ‎2.‎ ‎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关于本目请关注并充分利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4.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期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太原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春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国共间虽有摩擦,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继续抗击日军的进攻。1940年5月,枣宜会战,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 ‎5.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的一次又一次“扫荡”、“蚕食”和“清乡”。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大事记:‎ ‎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②1942年1月,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③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④1945年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⑤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⑥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⑦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⑧‎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⑨‎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2.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目重点 日军侵华的罪行及危害,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结果(理解其重要性);‎ 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并欣赏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图文音像资料,并在一定范围交流,对抗日战争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导入:‎ 本课内容现实性强,可运用的材料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丰富。因此可以采取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启发思考的方式进行到入。以下几例供选择参考 ‎1、利用反映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典型的图片资料。如日军杀人比赛的图片。‎ ‎2、文字材料。如200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选的材料、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副对联:感时 溅泪,恨别 惊心。‎ ‎3、视频音像资料。如歌曲《九一八》、电影《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黑太阳731》。‎ 那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今天世人该怎么面对这段历史? ‎ 此外,也可以通过回忆近代以来(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日本侵华史实导入。‎ 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浏览“课前提示”及课文子目,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然后教 师可投影图示:‎ 日军侵华、中国军民抗日的两方面内容及相关的两个阶段 ‎ 抗日救亡运动 全民族抗战 ‎19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侵华 全面侵华 ‎(说明:这里教师需要解释一下通常所说的“八年抗战”)‎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教师要强调:包括书中插图):‎ ‎(1)日军军事侵略的进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3)日军在中国沦陷区是如何进行殖民统治的?‎ ‎(4)你认为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最好进行分类)‎ ‎★阅读后多媒体播放: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视频音像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作补充投影: ‎ ‎①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 ‎③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④1937年,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 ‎ ‎⑤1937年,占领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 ‎⑥1938年,占领徐州、广州、武汉。至此日军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2)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需作相关分析并归纳如下: ‎ ‎ 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②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补充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从根本上讲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征所决定的,是摆脱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困境的对策;从现实的角度看新一轮经济危机加速了其侵略的步伐;而当时中国的局势和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又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 ‎(3)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 ‎ ①政治上,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 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 ‎②经济上,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掠夺劳动力。‎ ‎③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4)此问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分类归纳,并投影: ‎ ‎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具体有:‎ 军事侵略与占领;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 活人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 ‎(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向身边的老人(或从网上)了解日军的罪行,以增 强感性认识。)‎ ‎★探究与讨论(以下四个问题可重点选择一、二,采取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四个步骤进行):‎ ‎(1)日军为什么能长驱直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参考答案:日军侵华是蓄谋已久,敌强我弱;中国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1933年后又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际形势对日本较为有利。‎ ‎(2)日军为什么要在中国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 参考答案: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为一步一步灭亡中国、实现其既定国策奠定基础。‎ ‎(3)日军侵华的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并请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日本帝国主义再次践踏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在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剥夺了许多中国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极其野蛮而残酷的。它们的滔天罪行是不可饶恕的。而今天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大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的危险,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日军的滔天罪行至今仍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劳工问题、生化武器问题、战争赔款问题、慰安妇问题等等。‎ ‎(4)请看下面的情景材料:2002年夏,深圳市振华路一家酒吧在门口挂出 “日本人不得入内” 的招牌,拒绝日本人前来消费。该酒吧经理说,这是为了抗议日本修改教科书等不义行为。想一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解释概念: ‎ ‎ (1)关内关外(略)‎ ‎(2)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它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它包括前方中国军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争两方面内容。 ‎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与提示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教师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①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 ‎◇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逼张、杨剿共并亲赴西安督战,是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日本的侵华加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主张,并积极参与谈判。‎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要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 ‎◇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讨论:1931~1937年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①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空前严重。‎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一味妥协退让,压制全国人民的抗日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与领导。‎ ‎(2)特点:‎ ‎①广泛性(区域和阶层):区域广,波及东北、华北、上海、福建等地。‎ 各阶层各党派都投身其中。东北军民;学生;国民党爱国力量;许多民主党派 和群众团体;这次运动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 ‎②抗日与反蒋相结合。(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抗日必反蒋 )‎ ‎③艰巨性 ‎(3)影响:‎ ‎①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的阴谋和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③促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④促使中国政局由内战、对峙到合作抗日的转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了准备。‎ 史料链接:‎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说:“关于东北暴徒之根本讨伐,实为极难之事,因其集团作乱,不易治平,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收效。自奉天事变发生后,我军对安奉线附近暴徒中心地之讨伐不下六十二回之多,结果收效甚微。”‎ 想一想:日本侵略者三宅光治的“自白”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包括书中插图):‎ ‎(1)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2)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如何?‎ ‎(3)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原因)(提示:从日军侵华经过及全民族抗战形成经过中分析提炼、并从多角度思考力求全面)‎ ‎(4)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又是什么?‎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国共合作的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2)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 ‎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原因:‎ ‎①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②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 ‎③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努力。‎ ‎(4)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此问学生的回答肯定不会全面,教师要作引导;并作分析、归纳)‎ ‎①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③参战人员: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④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⑤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讨论与探究: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并谈谈在抗战的不同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八路军配合友军作战),吸引和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中共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军队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也为其取得西线滇缅战场的胜利提供了条件。(1940年枣宜会战、百团大战、少数民族的抗日等)‎ ‎◇在战略反攻阶段,两个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总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以后,国共合作抗日是主流。其间虽在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制造了反共摩擦事件,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统一战线最终没有破裂。国共合作抗日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⑥抗战基础:广大群众。是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 ‎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学生阅读课文(包括书中插图、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大事记;‎ 教师对中共“七大”背景(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目的(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做简要分析。‎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提示: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归纳。)‎ ‎①国内: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讨论与探究:‎ ‎(1)结合史学争鸣,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是什么?(此题可采取学生思考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几步骤)‎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②中国人民长期的、团结的、全民族(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战,对打败日本、取得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中共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使抗战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 ‎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此题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此题的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提醒学生需要运用比较、归纳、提炼的思维和方法,否则会感觉事件单一想不到比较或题干太大无从下手;此外本题的答题范围不仅限于与前比较,而且还需与后比较及在世界的影响,因此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战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小结:‎ 同学们,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但又没有过去;虽已学完,但又没有学完;它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太多、太多,它留给中国和世界的太多、太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段历史会让我们得到更多、更多……‎ 课后反馈和延伸:‎ ‎1、1931——1945年这段历史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2、你认为日本侵华对中国损害最大的是什么?‎ ‎3、试从战争领导、民众动员、战略战术、国际环境四个方面比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而抗日战争却取得胜利的原因 四、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一二八事变 ④华北事变 ⑤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⑤① C.①③④②⑤ D.③①④②⑤‎ ‎2.下列关于1931-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 B.中国政府组织人民进行局部抗战 C.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 国共间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3.‎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②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义勇军进行曲》中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 ‎ A.1840-1842年鸦片战争B.1931年九一八事变 C.1935年华北事变D.1937年卢沟桥事变 ‎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根本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 C.蒋介石态度明显转变 D.全国人民拥护一致抗日 ‎6.在抗日义勇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A. 东北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抗日联军 ‎7.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山海关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一二九运动发生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七七事变爆发 D. 国共合作的完成 ‎9.枣宜战役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 A.杨靖宇 B.宋哲元 C.李宗仁 D.张自忠 ‎10.下列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抗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 A.抗战态度比较积极 B.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 C.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 D.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 ‎11.关于中共“七大”,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 C.提出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 ‎ 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1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长期的、全民族的抗战 B.中共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 ‎ C.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项 目 国 力 军 力 工业总产值(亿美元)‎ 生铁产量(万吨)‎ 钢产量(万吨)‎ 石油产量(万吨)‎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 总兵力 ‎(万 人)‎ 有训练 的后备 兵源(万人)‎ 军舰(艘)‎ 军舰总吨位(万吨)‎ 飞机 ‎(架)‎ 中 国 ‎13.6‎ ‎95.9 ‎ ‎55.6‎ ‎0.02‎ ‎10%‎ ‎202.9‎ ‎50‎ ‎66‎ ‎5.9‎ ‎600(作战305)‎ 日 本 ‎60‎ ‎239.7‎ ‎635‎ ‎39.3‎ ‎80%‎ ‎60余 ‎409.7‎ ‎200‎ ‎77.1‎ ‎2625‎ 结合所学知识及表中内容分析提炼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具有哪些优、劣势?你认为在战略上中国应如何决策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三)问答题 ‎14.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 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 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 序的日本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 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 ‎[教学反思]‎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3)‎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4)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堂导入:‎ 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圣经给世人描绘生活理想。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是谁为中国农民描绘了这样的理想呢?(请同学们看教材36页的头像)‎ 这个人叫洪秀全。他和他所创立的拜上帝会为人们阐述了“太平天国”的理论。洪秀全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能把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西方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就来了解他是如何组织起百万民众,加入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当中的?‎ ‎(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过渡】: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促成的。通过文中导言部分介绍,不难看出它与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板书)‎ ‎(一)兴起的原因(板书)‎ 1、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强调:分析应该结合19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 ‎【过渡】: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那么谁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为此他做了那些准备?‎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 ‎3、革命的准备 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 组织准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 根据地建立:冯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设问】:为什么运动首先爆发于广西?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何如认识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相互关系?‎ ‎(二)前期斗争(板书)‎ ‎【过渡】:(展示课本37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 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正 小结:胜利进军路线:‎ 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设问】: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那些?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 措 施 目 的 时 间 将 领 ‎ 意 义 北 伐 西 征 东 征 ‎【过渡】:太平军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解除天京之围的同时,对内整纲建制,大力加强内政建设,颁行比较完整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板书)‎ ‎1、内容:‎ ‎【设问】:《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强调:此为本课最难理解之部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8页,观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充分利用书中各种信息,启发学生思维。‎ ‎【过渡】:《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 ‎【设问】: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 ‎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⑴土地分配问题:‎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过渡】:从以上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另外还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⑵产品分配问题:‎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评价:‎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 教法探讨: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问题一: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最大特征是?(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 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问题三:中国历史上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过渡】: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⑴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问题四:《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它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问题五:《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 ‎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过渡】: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 ‎(二)《资政新篇》(1859)(板书)‎ ‎【设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内容: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设问】:从内容上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特点?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 1、 评价:‎ ‎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 ‎(一)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板书)‎ ‎【设问】:太平天国前期形成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团,主要由那几人组成?后来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 ‎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天京变乱的经过 洪 杨 韦 石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 ‎3、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过渡】: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二)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设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三)后期防御战(1856——1864‎ ‎):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可以作为补充内容)‎ ‎【设问】: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 1、 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设问】:运动期间,最能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事例是?结合书中48页、49页小字阅读材料,想一想太平天国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西方殖民国家对此做何反映?‎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过渡】: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有那些?‎ ‎2,时代特点:‎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课堂小结:‎ ‎ ‎ 原因 兴起 高潮 转折 失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东征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变乱 重建领导核心 三河镇大捷 ‎《资政新篇》‎ 安庆天京保卫战 经过 评价 ‎〖探究性学习课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 ‎(1)产生背景不同:‎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 ‎(3)群众基础不同:‎ ‎(4)作用不同:‎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选: B ‎2.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选:B ‎3.《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选:A.‎ ‎4.关于天京变乱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彻底搞垮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 B.太平天国开始转入防御战 ‎ C.太平天国发生了信仰危机 ‎ D.使西征、东征相继失败 选:D ‎5.天京变乱后,太平军能再次打破江南、江北大营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 ‎ B.洪秀全提拔年轻将领组建了新的领导核心 ‎ C.颁布《资政新篇》树立革命理想 ‎ D.实行和平外交,减少资本主义国家干涉的可能 选:B ‎6.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中,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的战略据点是 ‎ A.安庆  B.九江  C.天京  D.苏州 选:A ‎7.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D.规模大、时间长、斗争英勇         选:C ‎8、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来可以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 A.只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 B.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历史作用 ‎ C.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 D.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选:D 二.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二者的异同?‎ ‎[教学反思]‎ ‎2、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⑴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⑵知识与能力:‎ 本课知识点繁多且复杂,因此要求学生在已有初中历史知识基础上识记有关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前期准备、爆发标志、高潮表现及其失败原因、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首先,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是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其次,通过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国旗、措施和宪法等内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临时政府具有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第三,通过从多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结局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掌握如何评历史事件价的操作思路 ‎ ‎⑶过程与方法 ‎ 通过布置学生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有关要求和技能;通过联系比较、归纳概括和材料分析等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其过程;通过材料分析法掌握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通过提供思路、学生讨论等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的失败这一结果。‎ ‎⑷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学习武昌起义爆发前夕革命志士的事迹和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人身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观点;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为中国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⑸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②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其失败原因 二、教学方法 根据高一学生现有学习负担和课余时间分配,以及从平时教学的实际出发,将“启发-发现式”教学法、“材料分析”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等相结合,但主要由老师提供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掌握有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培养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结合材料,深入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将发现所得与教材观点相印证,并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认识;依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结局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从而形成对辛亥革命的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⑵学生准备:依据学期初期布置的课前预习要求,大部分学生至少做到基本要求,即通过预习和自习,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并准备在课上展示;少数爱好历史的学生可以做到较高要求,即通过自己搜集材料,解释本课相关历史名词。‎ ‎2、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准备的基本要求设计本课教学过程 ‎⑴新课导入:利用视频资料,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 师:(播放视频资料: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请问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我们能够归纳出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其结果如何?‎ 生:(略)‎ 师: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先后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但这些斗争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中国的出路何在?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不仅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清政府更是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在此情形下,先进的中国人,特别是代表新生产力的民族资产阶级又会掀起新一轮的反抗斗争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第2课“辛亥革命”,来了解一下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掀起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革命斗争。‎ ‎⑵新课学习: ‎ ‎①自学成果展示: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由于课前曾布置了预习,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本课的知识结构。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整理的知识结构。‎ ‎(展示学生整理的本课知识结构 )‎ 师:从同学们的整理中,可以发现同学们的确花了不少心思,甚至寻找了一些课辅资料。现在,就让我来展示一下老师自己整理的本课知识结构。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我和你们到底谁整理的更全面。‎ 师:不知道同学们在看了我整理的知识结构后有什么想法?也许有同学会马上来修改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但请你们别着急。也许我所整理的内容也会有偏差啊。接下来,就让我们师生合作,一起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完善我们所整理的知识结构。‎ ‎②通过设问,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 师:通过对第一、六、七、八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得出这样一个观点: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也不例外。同学们在初二已经学过了有关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对本课学习中我们会有所侧重。首先,还是得了解一下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会爆发辛亥革命?先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们的理解。‎ 生:(略)‎ 师:在我老师看来,辛亥革命爆发的国内背景主要表现在: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除了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以外,又在经济上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权利和扩大投资设厂。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造成中国主权的大量丧失和社会的贫困落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打击,民族危机不断深入。 ‎ 二,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转而唱起了变法的调子。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军制,编练新军等。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在实行“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家中剥削人民。此外,1905年,清政府派遣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开始实行“预备立宪”。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但为皇族把持(13人中7人为皇族成员),预备立宪被证实是一个骗局。此后,立宪派开始分化,部分人投身于革命阵营;而皇族内阁集权,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因此,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并没有真正实现清朝统治者的愿望,反而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准备了物质基础。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则进一步壮大,为民主革命的兴起准备了阶级基础。 四,20世纪初,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运动风起云涌。各地抗捐抗税斗争、农民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收回利权运动,迅速在各地开展起来,先后收回了一些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铁路和矿山的权利。但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下,将已改为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重新收为国有,实行“铁路国有”,这不仅侵夺了绅商的利益,也直接危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粤、湘、鄂、川四省人民掀起保路运动。这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准备了群众基础。而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则又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客观条件。‎ 师:辛亥革命爆发的国际背景主要表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1904年,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东北。‎ ‎③通过设疑由背景转入辛亥革命的早期准备的学习 师:从刚才我们一起分析的内容来看,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的爆发已经成为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为什么这场革命会爆发于1911年?为什么革命爆发的地点不是在中国沿海地区,而是在湖北武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而作出的努力与进行的准备。‎ ‎④通过提供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革命思想传播对辛亥革命的重要作用提出一些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布置学生通过课后搜集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师:先请同学们看几段材料:‎ ‎(展示板书:‎ ‎ 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 ‎ 凡是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是如此。‎ ‎──毛泽东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 ‎——陈天华《猛回头》‎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 ——邹容《革命军》)‎ 师:请问同学们,从这几段材料中,你们能够总结出哪些观点?‎ 生:(略)‎ 师:思想解放是革命的前提和先导,这已经被无数革命或改革所证明,法国大革命是如此,中国辛亥革命也是如此。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他们所进行思想动员为辛亥革命革命起到了鸣锣开道作用。‎ 师: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历史条件、思想武器、宣传中心、代表人物就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来回答。‎ 生:(略)‎ 师:也许有些同学会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当时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不在其他城市,而在上海和日本东京?除了教材介绍的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人,还有没有其他的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当时有哪些人物对革命思想曾经提出过反对意见?这些问题就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老师个别交流。‎ ‎⑤提供革命团体成立及其武装起义简表,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成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基本能力 师: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请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生:(略)‎ 师:在我看来,可以从思想上的先行、行动上的先行来理解。众所周知,1894年孙中山上述李鸿章的失败促使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从主张变法转变为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拯救中国。孙中山不仅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而且进一步付诸实践。一、建立旨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团体。‎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据统计,华侨人数占可查的全部兴中会成员的78%,因此孙中山把华侨称为“革命之母”。二、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在1895年筹划广州起义,虽然起义被破坏而流产,但行动已经能说明革命派的起义决心。请同学们看两张表格,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 ‎(展示表格:同盟会成立前后重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年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檀香山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湖南长沙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上海 ‎1906年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湖北武昌 ‎(展示表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 时间 地点 领导 结果 ‎1895年 广州 兴中会(孙中山)‎ 计划泄露遭破坏 ‎1898年 皖、赣、湘、鄂等地 自立军(唐才常)‎ 领导人被捕杀而失败 ‎1900年 惠州 兴中会(郑士良)‎ 弹尽援绝,被迫解散 ‎1904年 长沙 华兴会 计划泄露遭破坏 生:(略)‎ 师:20世纪初,同样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己任的革命团体先后建立,也进行了一系列努力,但各自所发起的武装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你作为当时这些革命团体的领袖,你会如何应对这一形势?‎ 生:(略)‎ 师:‎ 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此外,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不断出现和各地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准备。‎ ‎⑥设问比较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帮助学生加深对三民主义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师: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纲领。而太平天国运动中也提出了一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请问同学们,两者有何不同?‎ 生:(略)‎ 师:后者是农民阶级提出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愿望,追求建立理想的“人间天国”;前者是资产阶级提出的革命纲领,比较完整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追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⑦提供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简表,通过对表格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理解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表格:‎ ‎(展示表格: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简表 时间 名称 组织者 ‎1906年12月 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等 ‎1907年5月 饶平黄冈起义 ‎1907年6月 惠州七女湖起义 ‎1907年7月 浙皖起义 徐锡麟、秋瑾(光复会)‎ ‎1907年9月 防城起义 ‎1907年12月 镇南关起义 孙中山、黄兴等 ‎1908年3月 钦州马笃山起义 黄兴 ‎1908年4月 云南河口起义 ‎1908年11月 安徽安庆起义 熊成基 ‎1910年2月 广州新军城郊起义 倪映典等 ‎1911年4月 广州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黄兴等 师:请问同学们,从表格中你们可以归纳哪些历史信息?‎ 生:(略)‎ 师:一方面,在短时期内各地接连爆发武装起义,体现了革命派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起义的参加者中出现了新军士兵。‎ ‎⑧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互动,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师:此外,我们经常强调历史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那么,就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一事件而言,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 生:除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侵略压迫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个导致革命的根本因素外,在发生革命的必然性之外还有许多偶发因素在影响着革命的发生,比如起义前计划的泄露、熊秉坤等人的自发行为等。‎ 师:还有,武昌起义是成功了,但是武昌起义之后的革命形势是否一帆风顺呢?‎ ‎(展示“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 生:(略)‎ 师: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成立,原清军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任都督。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皇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到1911年11‎ 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在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同时,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政权。革命阵营内部潜伏危机,革命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此外,列强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之初,准备武装干涉,但看到清朝统治呈土崩瓦解之势,宣布“严守中立”,并在此伪装下,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他们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被解职的袁世凯。‎ ‎⑨通过提供《临时约法》的条文节选,使学生通过材料分析理解《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性质;并为学习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做好铺垫 师:其实,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中,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共七章五十六条。‎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职权由国会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代表全国,接受外国之大使、公使”;“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七章“附则”,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 师:论从史出。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来分析《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性质。‎ 生:(略)‎ 师:特点:1.《临时约法》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2.《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中华民国的合法性。3.《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临时约法》采用责任内阁制,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参议院是立法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并规定了其他相应的组织制度。4.《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5.《临时约法》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师: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师:从约法内容来看,《临时约法》明显借鉴了西方什么学说?与哪些国家政治体制相似?‎ 生:西方启蒙思想中的“三权分立”学说;与美国政体最为相似。‎ 师:我们在学习第七单元第2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曾提到一个材料:“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请问这些内容在《临时约法》中完全体现了吗?‎ 生:没有 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此外,《临时约法》真能起到根本大法的作用吗?请同学们看一段话:‎ ‎(展示资料:‎ ‎“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一个最根本的原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是一条元规则,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古今中外概莫例外。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首先用暴力推翻旧体制,成了掌握国家权力的暴力最强者,然后再以政权为杠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国家,在改造中完善规则。” )‎ 师:请问孙中山是当时中国的暴力最强者吗?‎ 生:不是,袁世凯才是暴力最强者。‎ 师:很明显,从实力上看,孙中山当时并没有成为暴力最强者,自然也就不能左右规则的执行,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为什么能玩议会、约法、政党于股掌之中?皆因他们是封建势力代表,又是暴力最强者。那么,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究竟是怎样成为当时中国的“暴力最强者”?它们又是如何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⑩通过学生自制历史图表、教师提供资料、学生合作和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步意义 师:首先,请同学们简要归纳一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制作一张流程图。‎ 生:就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在列强支持下实施两面手法→南北议和→迫使革命派退让→迫使宣统退位→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师: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能如此轻易的就从孙中山手中接过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生:(略)‎ 师:原因:1、袁世凯的个人权术和阴谋。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威胁革命军,派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另一方面策划南北议和,进行政治讹诈。2、帝国主义支持。列强通过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阵营施压,替袁世凯撑腰。3、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4、以孙中山为收的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展示问题: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 师:辛亥革命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中,这能不能说明辛亥革命就失败了?不过,我们说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政权,毕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起来了,辛亥革命就此成功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展示板书: 2、辛亥革命的结局:失败 ‎ ⑴表现:①表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本质:革命没有彻底完成革命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师:请同学们结合这三段材料来讨论。‎ ‎(展示资料: 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它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 )‎ 生:(讨论,略)‎ 师:很明显,辛亥革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它最终还是失败的。从表面现象来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但从本质来看,袁世凯对内代表了封建势力,对外是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新代理人,他的掌权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推翻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就是说辛亥革命并彻底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师:为什么辛亥革命会最终走向失败?其失败原因具体表现在哪里?‎ ‎(展示板书:⑵原因: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生:(略)‎ 师:失败原因:1、从主观上来说,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具体可以从革命阵营、革命纲领、革命力量和群众基础等方面来分析。2、从客观山来说,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此可见,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具备彻底铲除腐败社会机制,建立更新机制的能力。从主观角度看,中国民族资本自身发育严重不良。从客观角度看,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力量远远大于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师:由既然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它对中国近代史还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展示3、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功绩)‎ ‎(展示资料:‎ ‎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生:(略)‎ 师:作为近代中国的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教材从四个方面对进行了总结。‎ ‎⑶课堂小结:通过情境再现法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师:尽管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请问同学,如果你有机会担任辛亥革命后中国革命的领导人,你会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生:(略)‎ 师:从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来看,后来毛泽东同志正是从这些革命前辈的历程中悟出了革命纲领、革命政党、农民问题、武装斗争、革命中心等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因此,辛亥革命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实现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目标,但它的失败又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准备工作。那么,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 ‎⑷反馈实践:‎ ‎①通过习题及时巩固 ‎②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作业:任选以下1题,课后完成小论文:‎ 请比较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的异同点,并之处辛亥革命的进步之处。‎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总理,你认为你能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吗?为什么?‎ ‎⑸教学流程:‎ 一、酝酿与爆发 ‎1、背景:——客观条件 ‎ ⑴《辛丑条约》的签订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⑵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准备一些条件 ‎ 2、酝酿(辛亥革命的早期准备):——主观条件 ‎⑴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历史条件、思想武器、宣传中心、代表人物)‎ ‎⑵组织准备: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的形成 ‎ ①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成立、目的)及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②革命政党的建立:中国同盟会(条件、成立、纲领、意义)‎ ‎⑶军事准备:①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②深入湖北新军宣传与组织,发展革命士兵,武汉成为革命摇篮 ‎ 3、爆发:武昌起义 ‎⑴起义准备:文学社与共进会的策划 ‎⑵起义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士兵占领武昌;12日光复武汉,史称“辛亥革命”。‎ ‎⑶起义后形势:①革命阵营:潜伏危机 ‎②反动阵营:列强选择新的代理人袁世凯 二、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 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措施 ‎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内容、评价 三、结局 ‎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过程 ‎ 2、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结局:失败 ‎ ⑴表现:①表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本质:革命没有彻底完成革命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⑵原因: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教学反思]‎ ‎3:新民主主义革命(1)‎ 一、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和不平凡的经历,特别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重要紧急关头作出重大决定:进军井冈山、红军长征的路线问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和果断正确的处事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 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中国革命面临极其低潮的情况下:如北伐战争的失败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学会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三、知识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知识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设计: ‎ 一 导入新课: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组照片,可以是历史的真实照片、或是反映历史的一组邮票、或是选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几幅浮雕,还可以用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图片等素材。然后提出问题1:你从每一幅画面中,分别解读到哪些信息?在学生回答出了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秋收起义、长征图片信息后,设置问题2:如果将这一组图片作为整体进行解读,我们又可以获取什么信息?从而以此导入新课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归纳补充的基础上,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作出解释。同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用图示法进行板书。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那学生对第3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和整体印象。示意如下:‎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 革命的崛起 ‎ ‎ 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战争)‎ ‎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土地革命(第二次国内战争)‎ ‎ 红军长征 ‎ ‎ 二.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五四运动、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等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整和在一起成为一个背景小专题,既要显示他们的共性,也要区别个性,还要突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现状开始分析,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与区别。如下示意:‎ ‎(一)革命对象:主要是分析1919年——1949年,给中国带来黑暗的中外反动势力,主要是使学生明白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的基本社会背景。示意如下:‎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国民党反动派 ‎ ‎(五四运动、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长征) ‎ ‎(二)革命的主力军:一战期间中国民族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壮大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的救治中国的黑暗,于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历史的必然。又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并不充分,所以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仅仅依靠工人阶级是不够的,所以到农村去,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如下:‎ 无产阶级初步显示力量 工农群众大力支持革命 主要依靠农民革命 ‎(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长征)‎ ‎(三)革命指导思想:中国的知识分子用西学改造中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并成功的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最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具有马克思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了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 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土地革命、长征)‎ ‎(四)革命的领导核心 国共合作共同领导: 北伐战争 ‎ 共产党领导: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长征 ‎ ‎(五)革命的目标:通过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目标 ‎ 反封建反帝国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 反官僚资本主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 ‎ ‎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的经过,教师也尽量将其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充分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图片和地图的能力,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小结。‎ 五四运动的经过,注意导火线、运动地点中心从北京到上海的变化和与之相关联的运动主体,从学生到工人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学生与工人阶级在运动中不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注意它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和制定的最高目标和最低纲领即可;北伐战争注意了解国共合作的模式,学生们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其利与弊,进一步理解共产党对两党的合作模式,其实是没有什么选择的。另外也要了解北伐战争由高潮走向失败的直接和深层次的原因。‎ 关于土地革命、长征的经过,教师可以并在一快儿讲解。利用教材中两幅地图:1929——1932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这两幅地图的变化,描述共产党两次次革命战略中心的变化。即革命中心从中国南方和东南方,经过了长征后,战略转移到华北 ‎。问题2:通过第一幅图,我们不难知道,土地革命形势,曾经一片红火?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武装起义的失败、从城市到农村道路的正确和土地改革等几方面加以分析。问题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南方根据地革命,进行长征?长征的主要的路线图为什么偏西? ‎ 这种设计模式,很显然在加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时,又提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事件的高度,显得气势磅礴,学生学习起来,既增强了兴趣,理解起来有高度也有深度。还节省了教学时间。‎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历史上的会议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为此,可以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几次会议整和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首先,在学生了解具体的内容之前,要求学生思考:依据常理,中国共产党召开重大会议,可能会在面临什么问题的时候?很显然,要么是革命的危急时分,要么是准备革命的战略转移,或者面临重大事件。解决这个问题后,接下来就让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面临革命危急和转移具体在哪几个时段?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会议召开的背景后,会议的内容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会议之间也不容易相互混淆。教师小结如下:‎ ‎ 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中共“一大”‎ ‎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 中共“二大”‎ ‎ 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中共“三大”‎ ‎ 危急时分:被迫长征和长征初期的重大伤亡 —— 遵义会议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小结。‎ ‎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没有取得成功;最终由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知识与能力巩固:‎ ‎1、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主要原因是( B )‎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 D.全国各阶级阶层参与到反帝反封建运动中 ‎2、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D)‎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C )‎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 C、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4、遵义会议( B )‎ ‎ A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C、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 D、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 “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D )‎ ‎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对“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 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其目标 ‎7.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条件的相同点是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 D、共产国际的支持 ‎9.革命难免出现曲折,探讨一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的?   思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党,这和共产党人在不懈的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自己有关。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在革命纲领的制定上,只是提到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无疑是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的;中共二大,中共在分析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后,制定了现阶段的最低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现实的革命斗争中,中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并积极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更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共又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革命走向低潮。惨痛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的进程。城市武装暴动的失败,促使中共不得不走向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正当革命形势日益好转的时候,“左”倾错误的出现又把中国革命推向失败的泥潭。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长征的伟大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领导人民前进的巨大动力。中共正是在这些不断的挫折中走向成熟的,也正是这些困难的经历,才使得中共愈挫愈奋,遇难弥坚。‎ 辛 ‎ ‎ ‎                 ‎ ‎[教学反思]‎ ‎3、新民主主义革命(2)‎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不同阶段所实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这些措施实施的背景和意义,从中探究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原因。‎ ‎⑵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发展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败一胜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⑶通过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等史实,理解国共两党不同的政治主张。‎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因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发展了力量。‎ ‎⑵中国共产党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知识重点及难点】‎ 知识重点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三大战役的胜利及其意义。‎ 知识难点 国共两次和谈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 ‎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并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史实 ‎【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情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发展壮大了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经过战略反攻和决战,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播放幻灯片油画《开国大典》及幻灯片“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通过《七律·长征》的词引导学生认识到经过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仅剩三万人左右,随后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得出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的?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专题二己授)‎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⑴提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最后胜利?‎ 学生回答:1、反帝反封建。2、不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只是使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力量受到了巨大打击,但并没有将他们完全驱逐出中国,此外,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⑵教师利用幻灯片讲述:抗战胜利后,中国百废待兴,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加紧准备内战,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要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就要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⑶播放幻灯片“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并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 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包括三个方面,即军事——进行解放战争;政治准备——七届二中全会;经济准备——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 ⑴通过幻灯片及渡江战役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进程有所了解。‎ ⑵提问:‎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至此,蒋家王朝的覆灭已在眼前。‎ 土地改革 ⑴引导、分析 通过学习土地革命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认识到土地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利用课本上的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知识结构:‎ 抗战初期 抗日战争 抗战相持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 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土地改革 国内 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际 国际 一、 知识拓展 ⑴时事 利用幻灯片播放连战等人来大陆访问镜头。‎ ⑵课后思考:‎ ‎ 1、国共之间曾经有过几次成功合作?后来为什么又破裂了?2、在今天的中国,新的国共合作又什么意义?‎ ‎【知识能力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2、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3、中共发动百团大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B、 为反击国民党反共逆流 C、 中国抗日战争出现空前的投降危险 ‎ D、 克服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4.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的“斗争”主要集中在( )‎ A.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 B.军队如何整编 C.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 D.是否召开政协会议 ‎5、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论中,哪种更接近事实本质( )‎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6.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最重大的意义是 ( )‎ A.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B.揭开战略决战的伟大序幕 C.大量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D.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7、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8、国共双方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进行过两次谈判,两次谈判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政府组织形式 B、中共及政权的地位 ‎ C、军队的改编方式 D、国共两党的关系 一、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开垦荒地(万亩)‎ 耕地面积(万亩)‎ 谷物产量(万担)‎ 皮棉产量(万斤)‎ ‎1941‎ ‎39.0‎ ‎1210.5‎ ‎147‎ ‎58‎ ‎1944‎ ‎123.3‎ ‎1467.5‎ ‎175‎ ‎300‎ 材料二:可以给人这样的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德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德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业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德成功。因为有了这样德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衣食住等方面自己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简朴的消费水平。‎ ‎——(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比较1941年和1942年的几组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⑵材料二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端评论,请结合材料一和你得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 ‎[教学反思]‎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课标要求:‎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 年代中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先后组建并定期开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都是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真实反映。‎ 二、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1.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盼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个现代化”‎ ‎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政协的作用和职能 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任务 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三、重点把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学生分析:‎ 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 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 现欲强。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 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 五、教学方式:‎ ‎  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一延伸问题一课下探究、研讨 六、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  1.各学习小组通过在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电视等媒体上的搜索和浏览,找到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与这一时期民主政治有关的资料。‎ ‎  2.阅读本课教材的内容 ‎3.分类和整理搜集到有关史实。‎ ‎4.思考课后解析与探究。‎ ‎(二)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播放《开国大典》片段。‎ 教学导语:中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军事上艰苦的斗争和政治上的努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就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宣告了新中国成立,中国获得了新生。‎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            标志 ‎ 新中国诞生  条件 ‎      意义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四)师生互动 一、 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 师:随着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筹建新中国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找看:新中国诞生前,中国共产党做了什么筹备工作 学生看书 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筹备工作。‎ 老师播放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音像资料。‎ 师:请同学注意提取有效信息。‎ 学生看音像资料 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大致达成了四个方面共识。‎ 生:A、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主席。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定国歌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师:同学们尤其要注意《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的新中国要实现民主政治,只有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师:那么《共同纲领》具有什么性质呢 引导学生从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代表的范围看 生:参加新政协的代表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爱国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师:所以新政协完全可以代表全国人民,可以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意义如何?‎ 学生看书,据自己理解回答 师小结:‎ 就中国历史而言,开创了历史新纪元: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此走上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世界意义体现在: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师:伴随着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民主化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的一种代议制模式,西方国家釆取两院制议会代议制:如英国、美国,而我们中国就相当于一院制代议制,是工人阶级的代议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联系的。‎ 请问同学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生: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师:事实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老师出示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老照片。‎ 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让学生阅读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师:(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师:(2)该宪法有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 生: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师:(3)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4)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生: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这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师:根据宪法规定,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据毛泽东提名,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的过渡状态。‎ 师:1957年,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向停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积极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中国现实政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让学生看一段资料:‎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周恩来也说:“长期共存就是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让学生思考:“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学生讨论,各抒几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我认为是多个党存在比较好,可以互相监督,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师:请问同学们,多党存在,应该怎样存在呢?是其他党派和共产党轮流执政吗?‎ 生:不是。应该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师: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中共的领导 学生答,可以有各种观点 师: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 看资料: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                             ――邓小平 ‎  我国家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师:思考“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民主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并肩战斗。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让学生看资料:‎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师: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 师:同学们自己看书,然后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完善发展的”?‎ 学生概括 老师总结:‎ ‎  1、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2、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4、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老师小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它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课前: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百姓、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效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或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看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让学生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让学生看资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由于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生: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 ‎  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的自治机关 ‎  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怎样实行的?‎ 学生言之有理就行 老师小结 原因: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 怎样实行:‎ 根据195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共有约五千万人口,四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其他地方还有范围大小不一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各级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参与政府的决策,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师:民族区自治制度是怎样建立及完善的生:建立及完善 ‎1)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了1954年宪法,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和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从1947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让学生看书上第68页的图片:《维吾尔族老人歌颂人民的幸福生活,歌颂中国共产党》‎ ‎《翻身衙喜悦的蒙古族经民》‎ 生:1)民族区域处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政治制度 ‎2)它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师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与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的前提下,是在长期的斗争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体现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与练习 一、 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D)‎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D)‎ A、 社会主义国家 B、 资本主义国家 C、 旧民主主义国家 D、 新民主主义国家 3、 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B)‎ A、 ‎“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B、 ‎“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C、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A、 ‎“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B)‎ A、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B、 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3、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D)‎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195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 新中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维护统一(A)‎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 D、 ①③④‎ 5、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进步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A)‎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 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B)‎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教学反思]‎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课标要求 1.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熟练掌握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理解法制受到破坏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2.学生能通过认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及意义,提高认识问题实质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使之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知识重难点 本课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 本课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四、最佳课堂教学模式 1. 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 ‎2.在本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图片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五.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好文革的相关图片影象资料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寻找文革资料并做好预习工作。‎ 六、教材教法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反映了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这一线索,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从而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2.与初中教材的联系和区别:初中教材内包含有相关内容,但重在同时期的相关基本史实的感性认识,因此高中课程重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 ‎ “人治”与“法治” 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西方近现代,所实行的“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专政的工具。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多少事故,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同来了解。‎ 过程 ‎ ‎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教师活动:在利用“文革”图片营造的浓厚的历史氛围中提出问题:请归纳出“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具体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展示:①批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历史上最大冤案,②煽动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全面夺权”,③“天安门事件”。‎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建国以来我党在经济政治领域的一些活动,要求学生讨论分析造成文化大革命的种种原因。‎ 学生活动:讨论并得出结论,1)历史上的左倾错误日益严重,2)毛泽东的错误判断,3)江青林彪别有用心的利用,4)民主法制的不健全。‎ 教师活动:小结,“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遭到空前践踏。要求学生思考民主法制遭到破坏有什么危害?为了避免历史重演,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活动:讨论,自由发言。“依法治国”、提倡民主……‎ ‎(过渡至“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一目)‎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一)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条件 教师活动:多媒体显示审判“四人帮”的场景;为刘少奇平反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书了解这一方面的内容。指出这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先决条件。‎ 学生活动:结合图片,阅读教材,并划出相关知识点。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平反冤假错案。‎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全面立法和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79年刑法和82年宪法的有关条文。提出问题:新时期,党和政府是怎样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把相关内容划出。‎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成果,引出:在各项法律制度日益完备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贯彻执行,这就必然要提出什么要求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依法治国。‎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书本了解党和国家在依法治国方面的新举措新发展。并做适当拓展,和学生探讨①书本P73的阅读思考题,了解“德治”“法治”的相互关系;②我国的法律和封建社会(《钦定宪法大纲》)的法治,资本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法治有和区别?③在目前的条件下,“依法治国”有什么现实意义?作为国家机关和每一位公民应当如何实现“依法治国”?‎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国家机关应自觉守法,公正执法,而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治国等。)‎ 教师活动:总结,民主基础上的法制,法制要求下的民主。过渡到第三目,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自学,找出我国在加强民主建设方面有那哪些重大举措。 ‎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四个方面:1)人大制度2)基层民主3)多党合作4)区域自治 教师活动:带领同学具体了解这四方面的具体要求做法以及其积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基层民主制度尤其是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的加强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体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教师活动:小结本课。‎ 知识与能力巩固 ‎1.“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D )‎ ① 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① 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② 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③ 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B )‎ A 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 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 ‎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4.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B )‎ A 《选举法》 B 《宪法》‎ C 《刑法》 D 《民事诉讼法》‎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措施有( D )‎ ① 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 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 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除人民政协外,1949年至今中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还包括( A )‎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村民选举制度 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7.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有① 民主选举 ② 民主决策 ③ 民主管理 ④ 民主监督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的是( A )‎ A 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B 中小学的法制观念 C 农民的法制观念 D 媒体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9.十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以村委会选举为特征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深入人心。据报道,1998年11月,某行政村村民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本村在进行换届选举过程中,存在着没有选民证、没有选票而且是等额选举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随即宣布选举无效。经重新选举,村民选出了大家拥戴的村委会。‎ 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行为。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增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做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 ‎10、采访本地区的一位人大代表,了解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的民主法制体系是怎样逐步完善的。‎ ‎[教学反思]‎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 ‎ 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 香港、澳门的回归 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1.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成就。‎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 ‎ 三、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 本课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 四、最佳教学设计:‎ ① 在本课教学中建议教师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本课内容理论性、时事性较强,如采用讲述法,学生接受起来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 ② 在本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图片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③ 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五、教学准备:‎ 教师:1、多媒体设备 2、有关音像资料及图片。‎ 学生:香港问题由来的资料;澳门问题由来的资料;台湾问题由来的资料。‎ 六、教材分析:‎ 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等,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明确“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并在香港、澳门成功的进行了实践。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充分说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大陆注重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打破了几十年的隔绝状态,有力的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了解党和政府对台工作的基本政策,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树立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奋斗的理想。‎ 七、教学过程设计 :‎ 导入:‎ 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点明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过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背景 ‎1、《告台湾同胞书》:‎ 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向台湾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并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停止炮击的决定更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响。与此同时,邓小平再次支持了这种做法。‎ ‎2、邓小平讲话:解放台湾→台湾回归 和平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和平解决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下去呢?‎ ‎(二) 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那么,什么叫做“一国两制”?(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 当一国两制的构想被邓小平提出时,整个世界都被这个具有创造性的想法震惊了。为什么“一国两制”这么让人们惊讶呢?‎ ‎(三)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为台湾问题量身打造的。但它尚未在台湾问题中开花,就在处理香港问题的时候结果,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香港的回归 ‎(由学生介绍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这颗“东方明珠”。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香港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收回香港的实际终于成熟了。‎ ‎1、香港回归的条件 ‎(引导学生阅读归纳香港回归的两个历史条件)‎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 ‎2、香港回归的经过 ‎(1)中英谈判 ‎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放影象资料《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②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2)香港回归 庄严的时刻到来了(播影象资料《香港回归》)‎ ‎(3)香港回归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分析其意义)‎ ‎①对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③对世界: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小结)香港回归的烟火尚未消散,澳门回归的礼花又一次为中国点燃。1987年,关于澳门回归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二)澳门的回归 ‎(由学生介绍澳门问题的由来)‎ ‎1、《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 (结合图片讲解)‎ ‎2、澳门回归 请大家记住这个日子吧!‎1999年12月20日,在外漂泊了442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播放音像资料“澳门回归”)‎ 小结:20世纪末,中国的这场盛事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中国人同意祖国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世纪梦圆归港澳,百年功成盼宝岛!”自蒋介石逃亡台湾。宝岛已经和祖国大陆分离了整整56年。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的血浓于水。“一国两制”的成功更为台湾回归提供的范例。台湾回归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由学生介绍台湾问题的由来)‎ ‎70年代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一)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1)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 ‎(二)表现:‎ ‎1、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1) 1979年,实现正式的停火,倡议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2、汪辜会谈(民间的交流)‎ ‎(结合“汪辜会谈”的图片,介绍其达成的共识及意义)‎ ‎3、对台政策的新发展 ‎ ‎(1)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新时期的政策:(结合“连宋大陆行”分析)‎ 八、要点突破 ‎ ‎1、“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 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到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 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它与香港、澳门问题虽然都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香港问题涉及外国侵略问题,必须恢复行使主权,因而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其对外也必须以一个中国特别行政区的身份出现。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只要完成了领土的统一,在国际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区出现。它可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驻军与否是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重要区别。‎ 知识与能力巩固:‎ 1、 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B)‎ A、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 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2、 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B)‎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社会制度不同 C、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 各自权限不同 3、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香港人自己管 理,但不包括(A)外交②国防③立法④行政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B)‎ A、 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 B、 前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 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 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5、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战争与和平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B)‎ ① 台湾内部的分裂势力继续大搞“台独”活动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 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历史上国共两党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过两次合作,当前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是(B)‎ A、 实现本阶级的统治 B、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C、 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D、 共同对付美国的威胁 3、 中国能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D)‎ A、 中国政府的合法性 B、 ‎“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 C、 世界潮流的驱动性 D、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4、 对推动两岸交流起到积极作用的台湾民间团体是(B)‎ A、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 海峡交流基金会 C、 海峡两岸友好协会 D、 海峡友好交流协会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主要意见 ‎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安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或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公布)‎ 材料三 ……两党共同认识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二00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材料四 一、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谈判。‎ 二、坚决反对“台独”,共谋台海和平与稳定。……‎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二00五年五月十二日)‎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思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共主要领导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 (2) 据材料二,分析《反分裂国家法》的性质,并阐明理由,这部法律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九二共识”形成的过程及内容,此后两岸关系发展获得的历史性突破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和亲民党之间的最重要的共识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全新的材料设置情景,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台湾问题。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台湾问题的发展脉络了如指掌,更需要学生密切关注时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