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7.00 K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考综合检测(一)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选考综合检测(一)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 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 A.土地兼并出现 B.官民矛盾尖锐 C.官吏滥用权力 D.农民生活艰难 答案 A 2.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 逐什一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 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出( ) 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 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C.徽商资本雄厚 D.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 答案 B 3.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丝绸织造 D.瓷器制作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足火、入帘、压制、焙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 于造纸术的过程。故选 B 项。 4.宋代史书记载水手航海时“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 料中的航海器械直接推动( ) A.地理大发现 B.殖民扩张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答案 A 解析 指南针的西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故选 A 项。 5.《元史·地理志》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 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错误的是( ) 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 B.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 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答案 C 6.“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经在安徽芜湖地区流 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地区农民斗争 答案 C 7.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 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 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答案 A 8.“公元 1500 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 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 表明( ) A.这一时期世界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公元 1500 年前的世界是完全隔绝的 C.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推进了世界联系的加深 D.公元 1500 年后的世界逐渐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答案 C 9.据当时人记载:“1825 年 9 月 27 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 事 件 的 人 整 夜 都 不 能 合 眼 …… 火 车 头 上 面 悬 挂 有 一 面 旗 , 写 着 ‘Periculumprivatumutilitaspublic(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铁路两旁人山人海, 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列车进入达林敦车站时,才知 道车上共有四百五十个乘客,列车载重共九十吨。”对以上历史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标志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人们激动的原因是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C.开辟了世界交通运输史上的新纪元 D.反映了国家政权对私人垄断经济的支持 答案 C 10.1870 年,31 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 公司。从 1872 年 2 月 17 日到 3 月 28 日,短短 39 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 手,还曾在 48 小时内连续买下 6 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答案 B 11.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 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 派代表。 12.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严复与《天演论》手稿 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答案 D 解析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它们都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3.1910 年,对 23 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 15%, 广州更高达 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 D 14.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至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 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 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 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 答案 D 15.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政府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包含美方这一声明内容的文件首 先发表在( )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纽约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材料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 了……”“消失”的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答案 C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 1958 年以来实行的人 民公社体制被废止。 17.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 况的年份是( ) A.1945 年 B.1956 年 C.1987 年 D.1992 年 答案 B 18.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为中国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生活, 扩大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改革公共部门等事务提供帮助(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 B 19.2014 年 11 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 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的重要议题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 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 APEC 作用的表述最全面和 准确的是有利于( ) A.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C.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D.巩固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B 20.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 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答案 D 21.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 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1952 年 1957 年 1962 年 1965 年 47.6 26.4 13.2 9.5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答案 B 22.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 1992~1997 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答案 D 23.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 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安全网”的出现( ) ①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③反映了分配的社会化趋势 ④抑制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24.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 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25.“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 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26.(加试题)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甲骨文证实《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释 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属考古发现,《史记》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及对其 后世长期的不确定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其证实,说明了考古发现是历 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 项正确。 27.(加试题)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 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意指“不分阶层,普通下层老百姓也可通过考试获得参政机会的选官制度”。科 举制将读书和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平民的参政积极性。同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 儒家经典,这有利于封建专制政府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即加强中央集权。 由此可知:钱穆所说的制度应为科举制。故选 C 项。 28.(加试题)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图表中的时间是 1841 年到 1870 年,此时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故 B 项正确。奴隶 贸易在 16 世纪兴起,排除 A 项,C、D 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870 年)以后的成果 及影响,排除。 29.(加试题)(2015·浙江嘉兴模拟)19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 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 明英国( ) A.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可知英国的孤立政策是力图保持 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其他选项是错误的。所以选 C。 30.(加试题)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英国人比较充分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 生活。以下属于克伦威尔使英国繁荣的具体措施的有( ) ①发展工商业 ②颁布《航海条例》 ③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④建立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是在“光荣革命”后,④表述不正确,故排 除含④的 B、C、D 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 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且“天子之政行 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唐]·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 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元]·刘孟保等《南台备要》 材料三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 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出现的问题。(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行省拥有的权力。(2 分) (3)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关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看法。(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谈谈你的认识。(3 分) 答案 (1)制度:郡国并行制。 问题: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国家行政命令难以在封国内推行;威胁中央集权。 (2)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行省拥有紧急事务处置权(任 答 2 点) (3)看法: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社会不可倒退实行分封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的主张;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4)认识:正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对地方管理是维护统一的需要;中央强化对地方管 理的同时须适当放权以增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变化。(任答 2 点,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以判定汉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国并行制度;第二小问 结合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背景作答。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可以得出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和紧急事务处置权。 (3)结合材料三中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得出顾炎武肯定了郡县 制;结合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可以得出分封制的弊端在 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4)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三则材料,特别是材料三顾炎武的主张,可以得出认 识。 32.思想具有超越地域、民族和时间的永恒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少人习惯上也将这个时期 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清初几位大师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能令学 者对于二百多年的汉宋门户得一种解放,大胆的独求其是。他们曾痛论八股科举之汩没人才, 到这时候读起来觉得句句亲切有味,引起一班人要和这个束缚思想、锢蚀人心的恶制度拼命。 他们反抗满洲的壮烈行动和言论……蓦地把二百年麻木过去的民族意识觉醒转来。——摘编 自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二 在意大利的共和国(指古罗马共和国)中,这三种权力合在一起,所以,这里的自由 比我们的君主国还要少。……同一个机构,既是法律的执行者,又拥有立法的一切权力。它 可以用其一般的意愿来破坏国家,又可以用它的特殊意愿去摧残每个公民。——孟德斯鸠《论 法的精神》 材料三 我认真读过他(孔子)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 而没有丝毫江湖骗子的货色。——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四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 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 至少两位代表人物。(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主张。(2 分) (3)材料三、四对孔子的认识有何不同?其各自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4 分) 答案 (1)社会条件:“经世致用之学”的产生;八股科举束缚思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 君主专制的强化。 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任写其中两位即可。如字写错,不给分) (2)缺陷:权力集中。 主张: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 (3)认识:材料三认为孔子是道德的化身;材料四认为孔子是改革家。 出发点:伏尔泰借用孔子的思想抨击教权和专制统治,宣扬启蒙思想;康有为托古改制,宣 传维新变法思想。 33.(加试题)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海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自 19 世纪 90 年代后期起,德国开始建造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 严重的威胁,德国于 1898 年和 1900 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 1900 年为 740 万 镑,1910 年为 2 060 万镑,1914 年为 2 240 万镑。——摘编自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重要原因——英德矛盾》 材料二 1922 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英 美 日 法 意 主力舰 52.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分析德国这一举动对英国 产生的影响。(5 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条约对美日关系产生的影响。 (5 分) 答案 (1)条件: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立法发展海军;政府不断追加海军预算。 影响:威胁英国霸权和安全;导致英德矛盾加剧。 (2)地位:是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影响:暂时缓解了美日海军军备竞赛;妥协背后孕育着新冲突。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德国于 1898 年和 1900 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 国海军预算 1900 年为 740 万镑,1910 年为 2 060 万镑,1914 年为 2 240 万镑”可归纳出立 法发展海军、政府不断追加海军预算。抓住时间“19 世纪 90 年代后期起”并联系所学知识 概括出德国正进行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 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以及材料出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中直 接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直接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美日达成了 协议但限额各不相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34.(加试题)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行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 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在教学中孔子比较注重哪些教学方法?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5 分) 答案 (1)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变化:开创了私学,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奠定了中 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特点: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 目的: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可以得出 “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第二小问,可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归纳;第三小问,应从孔子的教 育贡献及其意义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教育基本法》”“初等学校、 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从其阶级利益的角度进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