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3.66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新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型:发达的古代农业
1. 《诗经》记载:周成王在祭天时,曾告诚农官率领农民播种百谷,开垦私田,大家一起来耕作,万人成
对在田间。据此可知此时( )
A.铁犁牛耕开始使用 B.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濒临瓦解
C.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D.集体劳动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答案】D
【解析】周成王为西周早期的历史人物。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A;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颜临瓦解现象,排除 B;庄园是指以佃佣为主经济基础,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C;材料反映西周奴隶制集体劳动的情景,故选 D。
2.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它反映了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各个方
面,“受禾”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当时的卜辞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受禾”的内容,说明了此时的农业
生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故选 A。祭祀主要针对的是先祖或者神灵,排除 B。巫师在材料中反
映不出来,C 项错误。D 项与题意无关。
3. 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又在江西新干大
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由此可以推知( )
A.文物史料真实可信 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C.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D.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据考古“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信息,
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佐证,D 正确;据材料中不仅有文物史料,而且有
文献史料,A 观点不全面;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祭祀的礼器,而非农具,B 错误;据材料可
知商代已有牛耕和铜犁,但材料没有反映铁犁出现,因此不能说明铁犁牛耕始于商代,C 错误。
4.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
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描述的是播种工具,耧车属于播种工具,西汉时期发明,故
B 项正确;A 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排除;C 属于耙地技术,不符合题意;D 是唐朝的曲辕犁,不符合题
意。
5.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
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答案】A
【解析】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
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 A 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 C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 D 错误。
6.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
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解析】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
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 A 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故 C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 D 错误。
7. 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
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答案】D
【解析】“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说明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D 正确;A
中开始打破说法绝对;B 是五代时期已经开始;C 中没有提及生态破坏信息。
8. 《史记·河渠书》里记载:汉武帝时“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
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
A.其中的竖井是为了把暗渠中的水引上来 B.西汉时期已经创造了“井渠”
C.体现了中国古代新疆人民的智慧 D.为四川地区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井下相通行水”可见竖井是要打通地下水,排除 A;材料中“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
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得知反映的是“井渠”的产生,故选 B ;由材料“自徵
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可知是关中地区,所以反映的是关中地区人民群众的智慧,排除 CD。
9.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
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 5 口甚至 9 口人”,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
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
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 C 项
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
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 D 项错误。
10.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
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D
【解析】“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
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 D 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 A 错误;明
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 B 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
C 错误。
11. “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
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天子亲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其缘于《周礼》,汉朝以后逐
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清朝统治者重视“天子亲耕”活动,反映出其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因此 B 选项
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朝继承了前朝重视农耕活动的传统,并非是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
承;C 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满洲贵族并未成为自食其力的农耕者;D 选项错误,
重视农业与笼络反清势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2. 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中实际包含着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致命因素”,这是因为自然经济
( )
A.自给自足的特性不利于商品交换 B.完全排斥商品市场的存在
C.导致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 D.自身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经济形态
【答案】A
【解析】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产品仅供家庭使
用,很少与市场交换,这种模式的封闭性不利于商品交换发展,故 A 项正确。小农经济剩余产品在市场交
换,并不是完全排斥商品市场,故 B 项错误。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并不会导致大量自由劳动
力,故 C 项错误。小农经济是比较落后的经济形态 ,故 D 项错误。
13.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
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
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或从政这一历史
现象,而一般情况下在论述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需要从经济角度去思考。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B 项虽然正确,但不属于根本原因。C、D 没有很好地
解释为什么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且没有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可排除。综上,本题选 A。
14. 《汜胜之书》写道:“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
种之宜》写道:“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
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
A.精耕细作的特点 B.重视因地制宜 C.生产力水平低下 D.重视耕作制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产量,其表现之一就是农
业生产经验的总结,而《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都是属于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A 选项符合题意。因
地制宜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不属于本质特点,B 选项排除。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与生产力发展无必然关系,
C 选项排除。材料与耕作制度无关,D 选项排除。
15.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
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
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
A.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特征 B.土地兼并是瓦解等级社会的重要手段
C.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要素 D.封建社会土地耕作面积并未显著增加
【答案】C
【解析】在封建经济内小农和地主经济地位的沉浮,主要取决于是否善于经营,这就会使所有人在经营上
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这体现了封建经济内的竞争性,故 C 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个人经济
地位处于变化中,具有不稳定性,并不是小农经济,与题意不符,故 A 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土地兼并,
故 B 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土地耕作面积是否增加,故 D 排除。
1. 《尚书·禹贡》将天下划为九州,并对九州的土壤进行了鉴定,其中的冀州、豫州、兖州、青州都处于
商王朝活动频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反映出商代( )
A.统治区域较为集中 B.中央集权尚未确立 C.农业生产地位重要 D.耕作技术有待提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九州的土壤进行了鉴定”“商王朝活动频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等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商代的发展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农业经济的核心区域,这反映了
商代农业生产地位的重要性,故选 C。商朝统治的中心区域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但其统治区域较夏朝已经有
所扩大,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其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
因此说统治区域较为集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 A;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仅从材料分析无
法得出 B 项的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耕作技术的内容,排除 D。
2.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 300 多次,稷字出现 40 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
达到 28 次和 10 次。由此,可推知( )
A.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
C.《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D.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件
【答案】D
【解析】黍和稷在甲骨文中和《诗经》的频繁出现说明这两种粮食作物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它们
是商周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因为没有与其他国家对比;
B 选项没有突出《诗经》在材料中的作用和内容;C 选项没有突出甲骨文在材料中的含义。
3.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個而佣力自活”,“计
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
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答案】D
【解析】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
分,说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较为松弛,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 D 正确;材料反映清朝在江苏、
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无法体现“普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 A;农村中出
现了自由雇工制,但经营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B 项“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表述错误,排
除;材料没有北方农业的情况作对比,无法得出“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排除 C。
4. 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和推广
农业经验,B、C、D 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
在于提高单位面积农业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故 A 项正确。
5. 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
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水土流失,
黄河水变得浑浊,故黄河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故 A 正确;黄河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的
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观念的更新,排除 B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
排除 C。
6. 史载,东汉初期,庐江(今安徽合肥)“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后来,王景迁任庐江太守,“驱率吏民,
修起芜废,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据此可知,东汉( )
A.农耕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发展 B.犁制农具的改良巩固传统经济模式
C.人口迁移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水利工程的修复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可知,犁耕技术促
进了农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犁制农具的改良指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魏晋时期,人口迁移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东晋时期,
完成于南宋,王景是东汉时期,故 D 项错误。
7. 《甲子语溪闵雨四首之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
该诗句中提及的灌溉工具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一种超大型踏车,这是一种很高大的龙骨车,实际上就是翻车,
这种工具高达数层,置于塘边汲水,克服了地势的限制,增强了灌溉效果,故D项正确;A 项是曲辕犁,
排除;B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是利用水力的筒车,排除。
8. 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
曹、卫,与济、汝、淮、洒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沟通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
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 )
A.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B.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
C.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 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凿运河,且运河分布遍及南北,连接各地。可见这些运河的修建便
利于各国军需物资的运输,适应了当时的争霸战争的需要,故选 A。材料“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反映了
运河的修建不是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故 B 错误;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不符合材料主旨,C 错误;
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促使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D 错误。
9. 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指出:“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下列所示的耕作方法能有效
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大意是:土地贫瘠,草木就不能生长……元气衰竭,
万物就不能生长。结合所学,西汉武帝时期的农业技术改革家赵过发明的新耕作法----代田法,指在同一地
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以恢复地力,B 是代田法,符合题意,故选 B;A 是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
动人民发明的耕犁,与“土敝则草木不长”无关,排除;C 是二牛一人犁耕法,与“土敝则草木不长”无关,
排除;耧车是播种工具,与“土敝则草木不长”无关,排除 D。
10. 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牛耕技术的普及是在汉代。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战国策》中有“以牛田”的记载 B.《汉书∙食货志》赵过制作耦犁的记载
C.东汉时期画像砖上的一牛挽犁 D.陆龟蒙《耒耜经》记载的曲辕犁
【答案】C
【解析】汉化像石属于出土的原始史料,最能证明历史真相,C 正确;A、B 和 D 均属于二手史料,使用的
时候要和第一手史料相互印证,排除。
11.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可知,
三个历史文献的记述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故答案为 B 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反映农业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体现出精
耕细作的特点,排除 C 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织”
的特点,排除 D 项。
12. 中国多子平分财产的继承制度由来已久,如《唐律》的解释条文称:“准《户令》:应分田宅及财物者,
兄弟均分,……违此令文者,是为不均平。”这种制度的实行( )
A.源于人多地少的矛盾 B.推动多子多福观念形成
C.规范了耕织结合模式 D.导致土地经营规模较小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兄弟分立门户时, “田宅及财物”皆采用“均分”“均平” 的原则进行分配,否则就是
“不均平” 违犯了政府的法令,是一种与民法相抵触的犯罪行为, 多子继承制使小农业户数增加而耕地缩
小,导致土地经营规模较小,D 正确;中国多子平分财产的继承制度与人多地少的矛盾、多子多福观念形
成无关,排除 A、B;材料没有涉及“规范了耕织结合模式”,排除 C。
13.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
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由秦代到汉代家庭规模的变化。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故 A 项错误;清
代“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故 B 项错误;汉代之所以三代之家形成主要原因是牛耕技术的推广,需要
劳动力的协作,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项;汉代的三代之家仍然是小农经济,故 D 项错误。
14. 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
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 )
A.农耕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B.农村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答案】A
【解析】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不至妨及农事,
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 A 正确。“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但并非全部都在秋
收之后举行婚礼,表述过于绝对,故 B 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妇女地位提高的结论,故 C
错误。D 与史实不符,故 D 错误。
15.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下列哪
件物品不在自给自足的范围( )
A.丝绸 B.茶叶 C.盐铁 D.粮食
【答案】C
【解析】自给自足主要指通过男耕女织满足衣食基本的生活需要,盐铁并非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
的小农经济可以实现的,故 C 符合题意。
1.(2018 年海南卷)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
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A 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
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B 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
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C 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的开垦,
而不是开垦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倒置了,D 项错误。
2.(2018 年浙江选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如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
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李冰主持的水利工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指都江堰,故 B 项正确 ACD
项错误。
3.(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Ⅲ)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
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 选项符合题
意。材料未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A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 选项排除。材料
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 选项排除。
4.(2020 年全国卷Ⅰ)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
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
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 A 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 B 项排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
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排除 C 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
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 D 项错误。
5.(2020 年江苏卷).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
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
绝非-.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
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
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 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 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
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
的结论,B 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 项错误。
6.(2018 年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
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
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
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 D 项错误
7.(2020 年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
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 4 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
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
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 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
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
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
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 项错误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32021-08-265页
- 高中历史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2021-08-2612页
- 【历史】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021-08-2614页
- 【历史】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泗2021-08-2610页
- 高中历史第3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021-08-2611页
- 【历史】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9-22021-08-2611页
- 【历史】辽宁省协作校2019-2020学2021-08-268页
- 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2021-08-263页
- 【历史】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2021-08-268页
- 高考历史总复习仿真模拟卷二2021-08-26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