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9.50 K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3 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 27 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 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课时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 (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7·宜春一模)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 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 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 ) 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D [根据材料“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 独立的权利”可知,古希腊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专制,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并非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订立契约”能看出一定的法制基础,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人治, 故 C 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而“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又体现了人 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故 D 项正确。] 2.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 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 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 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 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B [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 生 40 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智 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 D 项错误。] 3.(2017·安康调研)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 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 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 A.美德即知识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 C [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 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心灵的信息,故 B 项错误;“返求于己,研究 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对生命 价值的追求,故 D 项错误。] 4.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 他还论证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 的。”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 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 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 A [材料信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可知苏 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 义务,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迷信色彩,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正义,而不 是神的作用,故 C、D 两项错误。] 5.(2017·宜昌调研)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正 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正义是“诉讼正义”,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 后果或判决。这表明柏拉图认为( ) A.法律与道德两者相辅相成 B.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 C.只有法律能保障社会公道 D.法律正义服务于道德正义 D [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服务于道德,并非相辅相成,故 A 项错误; 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但没有反映出与道德正义的关系,故 B 项错误;C 项夸大了法律 的作用,道德正义也是社会公道的保障,故 C 项错误;法律正义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 服务于道德正义,故 D 项正确。] 6.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 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 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 洞穴之喻示意图 A.理性高于感觉 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A [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 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 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 的世界对应理性世界,是真实的。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 A 项正确。] 7.(2017·永州模拟)从 11 世纪起,欧洲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 当局,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 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世俗学校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有利于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B.推动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路 C.成为神学和宗教改革的发祥地 D.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A [世俗学校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有利于打破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世俗学校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的发祥地是 德意志教会内部,而非中世纪欧洲的世俗学校,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世俗学校与自 然科学发展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8.(2017·武汉模拟)下面是两幅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女神》画像。这种变化( ) A.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B.肯定了人的现实价值 C.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 D.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第一幅画人物极其相似,表情呆滞,是中世纪的作品;第二幅人物形态各异,表情 生动,充满活力,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 A 项错误;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强调人的作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 B 项正确;标志着 理性时代到来的是启蒙运动,故 C 项错误;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是启蒙运动,故 D 项错误。] 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 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 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 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A [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 西仍是文艺复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 家是在借助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 A 项。] 10.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 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 期的艺术(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C [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与宗教无关,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推断其为文艺复兴时 期的艺术,与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的宗教改革无关,故 B 项错误;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宗教 形式宣传“人体美和自然美”“世俗人物的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 C 项正确;材 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艺术没有摆脱宗教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11.(2017·株洲质检)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 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 明( )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D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教会人员不是文 艺复兴的推动者,故 A 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抨击教会神学的腐朽黑暗,故 B 项错误; 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神学禁欲 苦行,抨击教会腐朽,但从“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 不彻底,故 D 项正确。] 12.(2017·锦州质检)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 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 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 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 要是( )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C [材料与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无关,故 A 项错误;文艺复兴并非是无组织的,故 B 项错误;“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 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可知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局限性体现在 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故 C 项正确;材料与文艺复兴政治领域的影响无关,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但丁提出,神学家们以太阳和月亮比拟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认为月亮本身没 有光,而只是太阳光的反射。同样,世俗权力本身没有权威,而只是仰赖教会权力的权威,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丁反驳说,第一,上帝先创造日月,然后才创造人类。政权是为医治 人类的罪孽恶疾而设,是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后设立的。上帝并没有在创造日月的时候便创造 政权,把政权与教权比拟为日月是不恰当的。第二,即使这一比喻暂时可以成立,但月亮必 须吸收太阳的光辉是一回事,月亮本身的存在和功能是另一回事,月亮本身的存在不依赖太 阳,它的功能及其功能的行使也不依赖太阳。第三,从逻辑上说,月亮从太阳吸取光辉不能 等同于世俗权力必须从教会权力吸取权威,光辉不等于权威。 但丁强调: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由上帝执掌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授予 教皇和教会的,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政权先于教权 而存在,罗马政权先前并不受教会的约束,故教会不是帝国力量的起源。教会不可能被上帝 授予向尘世国家授权的权力。而世俗帝王,如康斯坦丁大帝,把王权赠与教会,实属无效行 为。 ——张小平《评但丁〈论世界帝国〉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李贽对当时程朱理学所极力推崇的孔孟之学大加鞭挞,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 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人人都是圣人。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 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轮”,认为不能将其当作教条而随便套用。《六经》、《论语》、 《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李贽对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确已达到了“非圣 无法”的地步,当时很多卫道士对他是恨之入骨了。 ——陈欣雨《李贽经学批判及反理学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但丁关于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观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但丁和李贽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的相似之处及其 各自的历史价值。(17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但丁提出……同样,世俗权力本身没有权威,而只是 仰赖教会权力的权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可知,但丁的观点是反对教权至上;根据材料一 中“第三,从逻辑上说,月亮从太阳吸取光辉不能等同于世俗权力必须从教会权力吸取权威, 光辉不等于权威”可知,但丁的观点是世俗权力不是仰赖教会权力的权威而存在;根据材料 一中“但丁强调: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 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政权先于教权而存在,罗马政权先前并不受教会的约束,故教会不是 帝国力量的起源。教会不可能被上帝授予向尘世国家授权的权力”可知,但丁的观点是政权 先于教权而存在,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政教分离)。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但 丁所处的中世纪后期和李贽所处的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总 结二者背景上的相似之处。第二小问结合但丁、李贽思想主张的进步意义归纳二者的历史价 值。 [答案] (1)观点:反对教权至上;世俗权力不是仰赖教会权力的权威而存在;政权先 于教权而存在;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政教分离)。 (2)相似之处:专制政权(或教权);文化压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价值:但丁思想:打击了教会势力,推动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对后来的宗教改革有深 远影响;提出政教分离原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李贽思想: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时代特色和 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14.(2017·东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 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 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 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 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 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19 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俄罗斯的圣母像几 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 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 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 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 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 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 ——任东升《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 14 世纪到 19 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 说明。(12 分) [解析] 第一小问可以从圣母像体现特征的变化来分析,也可以从人文主义发展来分 析。第二小问根据历史变迁的信息,结合当时阶段特征来分析。 [答案] 示例一: 信息:文艺复兴时期所画的圣母像体现出人性化和世俗化的趋势;19 世纪以来所画的 圣母像体现的个性化和地方性特征明显。 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色是由于天主教神学统治阻碍社会发展;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而形成。(任答两点即可)19 世纪以 来圣母形象的变化是由于工业化发展;民族国家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趋势加强而导致的。 (任答两点即可) 示例二: 信息:14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是人文主义的中心; 19 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在世界传播开来。 说明:14 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而形成等。(任答两点即可)19 世纪以来世界工业文 明均有发展;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各国民族意识增强;各地民主化进程推进等。(任 答两点即可) 示例三: 信息:14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基本是在欧洲传播;19 世纪以来基督教在世界传播 开来。 说明:14 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限;生产力水平较低。(任 答两点即可)19 世纪以来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深;工业革 命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