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 )
A.开发“两弹一星”,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可用直选法解答。“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因此A项是错误的。
2.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C )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解析:解题过程中应该抓住“1958年”和“原子弹”这两个有效信息,结合教材明确本题立意的考点是“两弹一星”战略,然后从题干表述中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即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
3.从模仿追赶、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多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种“惊人”创举有( A )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属于“文革”期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爆炸成功,所以①④正确,而②也是正确的。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是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之后,故③说法错误。
6
4.下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是邓小平提出的
B.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C.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在1988年9月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因此反映的是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
5.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画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C )
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解析:“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提出原子弹的理论,但当时中国没有条件,新中国也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指原子弹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等其他技术,故B项错误;“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可以得出二战后,美苏争霸,垄断原子弹,广大国家均受其威胁,“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可知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求,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属于国内因素,不属于“直接的国际因素”,故D项错误。
6.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在此指导下,我国( D )
A.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武器
B.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C.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
D.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解析:题目考查1995年以后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1983年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所以选择D。
7.“感动中国”委员会对一位当选的老人有这样的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双鬓不坠青云志。”符合这个评价的是( B )
A.李四光 B.钱学森
C.袁隆平 D.杨利伟
解析:材料“惊世两弹,冲霄一星”的老人是指我国在“两弹一星”研发中的著名专家。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排除A项。钱学森是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专家,故选B项。袁隆平是培育杂交水稻的专家,排除C项。杨利伟是宇航员,排除D项。
6
8.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B )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保障以及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建国后科技发展的每一次重要转向均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需要紧密相关并且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以总体而言科技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实际,故答案选B,A、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D项表述错误,中国科技发展遵循自主创新之道路。
9.1964年10月19日,某报纸报道:“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C )
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具有了较强的国防实力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科教兴国”取得重大成就
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核垄断,故C项正确;1964年我国国防事业刚刚发展,没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国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具有较强的国防实力,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军事技术上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不是“科教兴国”的直接体现,故D项错误。
10.《“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文中指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C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解析:根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合题意。
11.中国科学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工作,为我国夺得了这项理论科学研究的“世界冠军”,这一杰出的科学成果,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为生命起源的唯物辩证学说取得了一项有力的新论据。这一“杰出的科学成果”是指( A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6
B.“大跃进”期间水稻亩产超过万斤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合作任务
解析:根据材料中“世界冠军”“揭开生命奥秘”,可以判断是1965年生物学领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蛋白质,故A项正确;“大跃进”期间水稻亩产超过万斤是农业浮夸风的表现,是虚假的数字,故B项错误;籼型杂交水稻属于新中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是生物科学方面,故C项错误;基因工程是关于生物细胞方面的,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12.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
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
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
解析:根据“1958年”“加速实现”“提前并确定”等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时期,冒进风气延伸到了科学研究领域,但“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这种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蛋白质人工合成项目的“大跃进”,不能扩大为全国范围内的科学“大跃进”,故B项错误;青年同志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说明青年在科研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青年是科研主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科研投入,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
(2)材料一、材料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16分)
答案:(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
6
(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材料一:国内,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不难答出;第(2)题,要审清题意,从宏观上把握两段材料的侧重点,分析原因时,结合材料一中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材料二中的“神舟六号”判断历史背景,再现史实概括得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是关于身后世界的问题。……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三 20世纪初,掀起了物理学革命,出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材料四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为什么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根据材料二回答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10分)
(2)根据材料三列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16分)
答案:(1)神学关注来世;儒学关注现实。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6
(2)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两大理论出现的背景:19世纪,物理学的新发现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挑战。调整: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国内:①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②改革开放不断深入;③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④“双百方针”的恢复。国际: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美、中、苏关系缓和;③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只要答出五点可得10分)战略:科教兴国。成绩:“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六号”飞船“两人多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解析:(1)本题材料“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是关于身后世界的问题”反映了神学关注来世;“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反映了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材料“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反映了儒学关注现实。“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反映了中国是君神合一,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中国法律出于君权。至于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结合材料“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直接作答即可。(2)本题设问较多,首先,材料“20世纪初,掀起了物理学革命,出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至于其背景,学生记忆和理解的程度决定了答题的质量,两大理论出现的背景是19世纪,物理学的新发现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挑战。其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的调整,需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至于调整的原因,需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别作答,注意条理清晰,国内:①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②改革开放不断深入。③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④“双百方针”的恢复。国际: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美、中、苏关系缓和。③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再次,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需结合所学知识,科教兴国。最后,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学生较为熟悉,有“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六号”飞船“两人多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等等。
6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2021-08-265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人教版高中历2021-08-267页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2021-08-2610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2021-08-265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高中人教版历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021-08-268页
- 2019-2020学年新指导同步人教版高2021-08-267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2021-08-269页
-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2021-08-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