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M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9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2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 23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 济 考纲考情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备考指导 必考 加试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 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 a b 1.已考角度 (1)(2016·10 月新高考·T2)古代小农 经济的特点 (2)(2016·10 月新高考·T5)唐代市与 商人地位变迁 (3)(2016·10 月新高考·T8)明清海禁 政策的理解 (4)(2016·4 月学考·T4)唐代市、草 市的发展 (5)(2016·4 月学考·T6)明代商品经 济发展的影响 (6)(2015·10 月新高考,T2)汉代手工 业的成就 (7)(2015·10 月新高考·T4)唐代曲辕 犁 2.预测角度 (1)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及 阶段特征 (2)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影响 (3)中西方同一时期的比较,尤其是经 济发展的差异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 技术的进步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b b b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市”在历代的发展 d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c c 考点 23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时期: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形成。 (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一牛挽犁;出 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曲辕犁。 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 3.影响 (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 展。 微点拨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夏商周耒耜青铜,春秋战国铁犁牛耕,隋唐时期步犁定型 曲 辕犁 。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 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东汉前期经济恢复与发展。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微点拨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的生 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古代落后的经济形式。 主题一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特点 史料实证 探究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据史料概述此特点的表现。 提示 工具创新、改进技术、重视农时、男耕女织、政策重视。 史论总结 1.中国古代农业的五大特点 (1)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 自足,男耕女织、经营分散。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或火耕)—“石器锄耕”(或“耜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3)土地制度 ①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封建社会土地私 有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5)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 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 2.精耕细作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 国,后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业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主题二 小农经济的影响因素 史料实证 史料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史论总结 1.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 (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 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 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 (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 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 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 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部 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 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 ④政府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脆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 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1.(2016·10 月浙江选考)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是解题的思考方向,①④分别是手工业生产、孔子教 学场景,与“农业经济”要求不符,故选 C。 2.(2015·10 月浙江选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 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答案 C 解析 “唐代→农耕工具→控制深浅”是题眼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提到的各项 农具中只有唐代曲辕犁具备材料中的特点。 3.(2015·9 月浙江学考样题)下图中所示的农具出现在汉代的有( )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水转翻车 ④耧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四种农具分别出现于汉代、唐代、宋代、汉代,故 B 项符合要求。 4.(2015·1 月浙江学考)右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从 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 ) 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 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 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 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 答案 B 解析 图示属“二牛抬杠”犁耕法,是东汉时期的耕作技术,学术名称为耦犁,故选 B。 5.(2016·金华名校学考押题交流)右图是 2010 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 票。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集体劳作 D.粗放经营 答案 A 解析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男耕女织,邮票上半部分是男人驱牛耕田,下半部分 是女人织布,故 A 项正确。 6.(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质检一)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到:“棚中猪多,囷中米 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 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 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 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说明了家猪对提供肥料的意义, 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的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家猪饲养有利于提供肥料,促进了小农经 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自然经济的产生主要得益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故 C 项错误;农商皆本的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