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4.82 K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第33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学案新人教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总复习 第33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 ‎(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思想: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1)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汉代儒学成为主流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 ‎——郭志坤《评议武帝的“独尊儒术”》‎ 核心论点: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不是独崇儒学排斥其他各学派思想,是以儒术为核心,吸收和杂糅其他各派学说的综合。    ‎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3)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6‎ 高考总复习 ‎【构图解史】 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 信息提取: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改造儒学,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构图解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 信息提取: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适应了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实质是文化专制。‎ ‎【漫画解史】 太学的影响 信息提取:太学的建立,开启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有利于儒家思想主流思想地位的巩固。‎ 重点一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背景、特点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黄老之学 ‎(1)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 ‎(2)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特点是“无为而治”。黄老思想主要就是汉初的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 ‎2.天人合一 16‎ 高考总复习 ‎(1)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类社会与宇宙是一个整体,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天,因此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便是如何调节天人关系。‎ ‎(2)在董仲舒看来,天似乎是具有人一样的意志感情,天的运行规律也有道德含义,而这正是人的形体和内在思想的来源。这种观点把天神秘主义人格化,使儒学具备了类似宗教的束缚力。‎ ‎[对点训练] 1.“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 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是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同时统治阶级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意即统治阶级借助宗教思想而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项。‎ ‎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但最早源于孔子。‎ ‎(1)“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 ‎[对点训练] 2.班固《白虎通德论》提出“三纲六纪”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据此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  )‎ A.推动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 B.顺应了确立专制主义的需要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注重谶纬神学世界观的养成 解析:选A。依据题干材料“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推动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故A项正确。‎ ‎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董仲舒改造新儒学的背景 16‎ 高考总复习 史料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编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解读】 史料主要阐述了儒家和法家自春秋战国以来争论到汉代合流的最终结局。‎ ‎【思考】 分析史料,论证说明为什么“儒法之争”的结局必然是儒法合流。‎ 试答:                                    ‎ ‎                                    ‎ ‎                                    ‎ ‎【提示】 儒家强调德治(礼治),侧重于“如何治国”,法家强调集权、法治,侧重于“如何立国”。儒法之争的实质是“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大政治问题。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维护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2.比较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 先秦儒学 重点 讨论神学问题 讨论现实问题 功能 为现实政治服务 是对“真理”的追求 特点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 地位 官方化,是封建正统思想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16‎ 高考总复习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重点二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王道、霸道、帝道 ‎(1)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的学说。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顾名思义,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代指儒家的治国思想。‎ ‎(2)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代指法家的治国思想。语出《荀子·王制》:“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王道”与“霸道”是一对相对的称呼。‎ ‎(3)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道家的“无为”政治即所谓“帝道”。‎ ‎[对点训练] 1.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据此可知,陆贾(  )‎ A.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 C.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 D.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可知,陆贾的思想深受儒学“为政以德”理念影响,故选D项。材料强调了“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未体现汲取秦亡教训,故A项错误;同理,材料不能反映反对黄老之学,故B项错误;材料意在强调守天下应“文武并用”“道德为上”,故C项错误。‎ ‎2.法律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 ‎(1)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刑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政的、诉讼的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对点训练] 2.(2020·广东江门调研)《汉书》《后汉书 16‎ 高考总复习 ‎》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  )‎ A.实际上以法家为统治思想 B.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 C.司法制度不够健全 D.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 解析:选D。据题干中“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可知,儒法结合思想已渗透入司法,故选D项。据题干中的时间“汉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儒家化的问题,B项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司法制度的问题,C项错误。‎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 史料一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史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解读】 史料一说明新儒学对当时及后世的积极影响;史料二主要说明董仲舒新儒学的消极影响。‎ ‎【思考】 据上述材料,填写下表空白处。‎ 思考方向 历史结论 角度1‎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特点 试答:             ‎ 角度2‎ 新儒学的积极影响 巩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产生积极影响 角度3‎ 新儒学的消极影响 试答:            ‎ ‎【提示】 角度1:先秦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角度3:新儒学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导致了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性格特点。‎ ‎ “家国情怀”下的“历史担当”‎ 认识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 16‎ 高考总复习 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打击和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研真题·引领航向]‎ ‎1.(2019·高考北京卷·T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命题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A.诸子“百家争鸣”     ‎ B.始皇帝焚书坑儒 16‎ 高考总复习 C.汉武帝独尊儒术 ‎ D.司马迁撰《史记》‎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儒家典籍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到汉代,“位列官方史书……‘六艺略’”,儒学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学说,这是汉代“独尊儒术”的结果,故C项正确。“百家争鸣”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不能解释汉代儒家典籍政治地位的提高,故A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只发生于秦朝,不能解释材料中的变化,故B项错误。司马迁的《史记》只是私家史书,与材料中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2.(2014·高考江苏卷·T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命题点:汉代新儒学的特点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董仲舒“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含义。本题实际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屈民以伸君”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也就是“君为臣纲”,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且“全部”的表述绝对,故A项错误。“屈君以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神化了皇权,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仁爱思想也有德治思想,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D两项错误。‎ ‎3.(2019·高考全国卷Ⅱ·T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命题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确立的背景 A.王国势力强大     ‎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解析:选C。先秦时期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自然不可能被统治者接受。但长期战争,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汉初采取以道家为主,吸收墨、阴阳等各家合理成分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两大社会问题(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对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形成严重威胁。强调“贵贱有序、严格等级”‎ 16‎ 高考总复习 的儒家自然就派上了用场,于是儒家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便形成了新儒学。由此得出结论,学术思想呈现相互吸收的特征是现实统治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王国势力强大是汉武帝改变统治思想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学术思想呈现出材料中所述特征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百家争鸣局面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就基本结束了,故B项排除。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主要出现在唐朝,排除D项。‎ ‎4.(2014·高考海南卷·T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命题点:汉代治国理念的特点 A.礼制观念淡化 ‎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选B。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材料“礼……刑……相为表里者也”体现了儒法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 ‎5.(2019·高考全国卷Ⅲ·T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命题点:汉代儒学的影响 A.经济发展水平 ‎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 D.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选D。佛教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在其传播过程中,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逐渐融合,表现在佛像的面部和服饰方面,即时代较晚的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逐渐整齐,故D项正确。‎ ‎[练模拟·能力提升]‎ ‎1.(2020·四川德阳一模)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  )‎ A.孔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治国思想 C.孟子的义利主张 D.墨子的兼爱思想 解析:选B。题干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治国思想主张遵循其固有规律,不可轻易另开新路,施政总是有规律可循,有法度可效,‎ 16‎ 高考总复习 二者有共通之处,故选B项。民本思想即重视百姓的力量,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孟子认为义利对立,主张求“义”就是道德的,求“利”就是不道德的,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无差别的爱,与题干中董仲舒“重君”思想相悖,排除D项。‎ ‎2.(2020·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 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解析:选C。A、B、D三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故A、B、D三项错误;董仲舒的这些主张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 ‎3.(2020·广东百校联考)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孔子地位由凡入圣,主要是汉武帝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地位提高,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故选C项。“仁政”是孟子的观点,排除A项;儒家思想神学化主要还是由于经过改造后的儒学思想官方化,排除B项;经学之士的推动有促进孔子神化的作用,但相对于儒家思想官方化来说,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 ‎4.东汉自中叶以后,外戚专权,宦官祸乱,群聚京师的太学生目睹社会的黑暗,时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反对宦官专擅,纠劾奸佞。由此可见(  )‎ A.东汉中央集权败坏 B.太学生具有责任意识 C.太学教育宗旨剧变 D.东汉监察制度的缺失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东汉时期群居京师的太学生议论朝政、品评人物的清议现象,反映了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太学生具有责任意识,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太学教育宗旨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学生的清议现象,东汉监察制度的缺失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6‎ 高考总复习 ‎1.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 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B.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C.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 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解析:选C。据题干“何莫由斯道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人者……明其道不计其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人都强调仁义是正道,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仁义之道,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2.(2020·江苏南京调研)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 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 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解析:选C。题干“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主要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限制君权防止专制弊端,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萧公权所说不符,排除。‎ ‎3.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解析:选B。陆贾与叔孙通的儒学中融入了阴阳家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贾谊的儒学则融入了道家思想,而后来董仲舒儒学正是吸收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因而汉初儒学奠定了汉代董氏儒学的发展基础,故B项正确。‎ ‎4.《论语》认为,一个人为人孝悌,就很少会犯上作乱,孝悌乃为人之本;董仲舒也强调“孝”是“天地之经”“人伦之本”。儒家强调“孝悌”是为了(  )‎ A.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B.约束君主、主张仁政 16‎ 高考总复习 C.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D.屈君伸民、强调民本 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强调人伦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故选A项。人伦主要是为约束民众,排除B项;儒学强调人伦主要是为政治服务,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民本思想,排除D项。‎ ‎5.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 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解析:选A。“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可使儒家思想统一,进一步强化了大一统思想,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6.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  )‎ A.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 B.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 C.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 D.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可知,这一举措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唐以后的儒学家,排除A项;材料中这一举措与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没有关系,排除B项;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没有体现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排除C项。‎ ‎7.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这说明他(  )‎ 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 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选C。材料“以教于国……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体现了儒家的教化特色,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汉代教育与秦代的关联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可知,董仲舒强调仁和礼,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 16‎ 高考总复习 不体现法家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教育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故D项错误。‎ ‎8.(2020·广东广州调研)《史记》中没有记载董仲舒参与朝廷重大事务集议决策的事,但《汉书》和《后汉书》对此却有记载。这表明(  )‎ A.司马迁对董仲舒的评价更客观 B.《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更准确 C.汉武帝时期儒士参政成为常态 D.儒学地位上升影响了史学家的写作 解析:选D。汉武帝时代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从此以后儒学地位上升,《汉书》和《后汉书》记载了董仲舒参与朝廷重大事务集议决策,表明儒学地位上升影响了史学家的写作,故选D项。‎ ‎9.(2020·江苏常州一模)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 C.传统儒学的影响 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解析:选B。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还会再嫁,寡妇的尊长也不会劝她守节,但到了西汉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开始内化心中,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反映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故选B项。‎ ‎10.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两汉时……《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和“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结合史实儒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可知儒学的经典著作和尊卑原则影响了法律的实施,故B项正确。‎ ‎11.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这表明(  )‎ A.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 B.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 C.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 D.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16‎ 高考总复习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文帝和景帝……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可知,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变化,成为正统思想,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2.汉初儒学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统治者合作,力图实现学术为社会服务的政治构想……使儒学成为建立在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的严密哲学体系。材料说明汉初儒学知识分子(  )‎ A.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B.继承了先秦儒学并使之上升为官方哲学 C.使儒学思想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 D.形成了三纲五常的传统宗法伦理哲学观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与统治者合作,力图实现学术为社会服务”可知,这一构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先秦儒学的改造而不是继承,故B项错误;据材料“建立在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可知,材料仅仅是强调传统宗法伦理而不是强调根植于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表明汉代儒学的作用而不是内容,故D项错误。‎ ‎13.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解析:选D。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的出逃现象为人们所接受,但秦汉以后舆论对这种行为进行贬斥,视为不义,说明秦汉以后更强调忠君的伦理观念,故D项正确。‎ ‎14.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一种把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谶”是对于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常以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纬”是儒生以神学迷信观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旨在宣扬国家治乱兴衰、帝王将相出世等都是天命的安排。两汉时期谶纬之学盛行(  )‎ A.反映出汉代神权政治的勃兴 B.表明当时儒学已完全宗教化 C.适应了当时巩固统治的需要 D.说明儒释道三教实现了融合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谶纬之学的含义可知,谶纬之学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神化刘姓皇权,发展儒家思想以巩固政权的需要,故选C项;谶纬之学体现的是儒生用神学迷信观解释儒家经典,为国家统治服务,故不能体现汉代神权政治勃兴,排除A项;儒学只是一种思想,并未完全宗教化,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 高考总复习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材料二 《春秋》卓越地贯通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孟子早已说过,他相信孔子在编订这部编年史时把支配万物的上天的准则运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于董仲舒、孔子博得了处于历史中心的圣人——素王——的位置,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则出发,以微而婉的方式简洁地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关乎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这一点很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即回答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从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儒学自身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表现,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和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中“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则出发”“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并结合所学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作答;第二小问成因,可以结合时代的需要以及新儒学的形成来回答。‎ 答案:(1)背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吸收阴阳、黄老、法家思想而进行自我调整。‎ 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重视传承与借鉴孔孟之道;思想体系具有杂糅性;辩证分析人的行为和神化君主。‎ 成因:董仲舒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学思想之中;孔孟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为迎合汉武帝大一统,提升君主地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 16‎ 高考总复习 ‎,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取得胜利,也使他成为前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的手中。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 材料二 ‎ 董仲舒思想主张简介(部分)‎ 角度 主张 人性与教化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君民关系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提炼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解析:先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再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实论述时必须从多角度进行,史实必须准确。‎ 答案:观点: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丧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 说明:教化论是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化建立人性的根据,孔孟强调的自觉、自发、自信的教化精神,在与现实专制的整合中,完全被扼杀。为了迎合专制君主,打破了孔孟时代君臣关系相对,君主权威受到挑战的观点,认为民众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