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MB
  • 2021-08-27 发布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 人民版必修2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检测试卷(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金华十校联考)“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索新航路的一次突破。”上述事件发生在(  )‎ A.1488年 B.1492年 C.1498年 D.1522年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等信息可知是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A项正确。‎ ‎2.(2018·4月浙江学考模拟)‎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天。直到现在,巴西、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巴哈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这一天或这一天前后定为美洲发现日。这个发现日与下列哪个人物相关(  )‎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答案 D 解析 美洲被发现是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结果,故D为正确选项。‎ ‎3.“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 A.西班牙 B.葡萄牙 11‎ C.意大利 D.英国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而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下降,故选择C项。‎ ‎4.(2018·丽水联考)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其中大西洋沿岸取代原来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枢纽。以下属于欧洲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有(  )‎ ‎①里斯本 ②塞维利亚 ③安特卫普 ④伦敦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均在大西洋沿岸,所以均属于欧洲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D项符合题意。‎ ‎5.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重商主义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14世纪末、16世纪中期、18世纪欧洲市场的利息不断下降,其直接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欧洲市场的利息会不断下降,故A项正确。‎ ‎6.(2018·嘉兴基础测试)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 ②推动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得出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①正确;根据材料“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得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③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②错误;④从材料无法得出,故排除。‎ ‎7.下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11‎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C.亚、非、拉的近代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图片中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B项最能全面反映图片信息,故答案为B项;A项不能反映欧洲与亚洲的关系,排除;图片不能说明亚、非、拉走上了近代化,排除C项;D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 ‎8.(2018·嘉兴学考押题)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答案 B 解析 西班牙在16世纪处于领先地位,但材料中的时间要求是“17世纪”,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是荷兰,故B项正确;法国在17世纪没有控制海洋,故C项错误;英国是在18世纪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的,与材料时间“17世纪”不符,故D项错误。‎ ‎9.(2018·温州适应性测试)17世纪,英国议会颁布的某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该法案是(  )‎ A.《十二铜表法》 B.《航海条例》‎ C.《权利法案》 D.《王位继承法》‎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故选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律,排除A;《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皆主要限制国王权力,与材料无关,排除C、D。‎ ‎10.(2018·湖州学考测评)下图是两个国家的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个国家应该是(  )‎ 11‎ A.葡萄牙、西班牙 B.葡萄牙、荷兰 C.英国、西班牙 D.荷兰、英国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从海上开辟了到亚洲的新航路,因此16世纪到达亚洲商船数量最多的是葡萄牙,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垄断了海上航运,因此17世纪到达亚洲商船数量最多的是荷兰,选择B项符合题意。‎ ‎11.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1763年)。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欧洲主导世界贸易 B.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不利于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 A 解析 结合上图,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由上图可知,新兴的西方世界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是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12.(2017·嘉兴期末)17世纪以来,马铃薯、番茄、胡椒、茶叶、玉米等食材,让欧洲饮食文化产生了极大变化。与这一变化密切关联的是(  )‎ A.欧洲与美洲间商贸联系的建立 B.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11‎ C.工业革命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动 D.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看,欧洲的食材有来自美洲的马铃薯等,也有来自亚洲的茶叶等,说明了世界市场粗具规模,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故B项正确。A项只提到了欧洲与美洲,表述不完整。17世纪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C项错误。材料与代议制无关,D项错误。‎ ‎13.(2018·浙江高考联盟学考命题交流)下图是北美洲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环境恶化水灾泛滥 B.大批土著被卖为奴 C.殖民者掠夺和屠杀 D.工业污染损害健康 答案 C 解析 根据常识,环境恶化水灾泛滥不可能使人口减少这么多,故A项错误;贩卖奴隶主要发生在非洲,故B项错误;图表反映了海地土著人口的显著减少,这是由于殖民者的掠夺和屠杀,故C项正确;1570年尚无工业污染,故D项错误。‎ ‎14.(2018·滨江学考测评)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A、B两项属于现象;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15.中国元代的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而英国历史上对棉纺织技术革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 ‎①哈格里夫斯 ②瓦特 ③阿克莱特 ④史蒂芬孙 A.①② B.②③‎ 11‎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促进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故①正确;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不是在棉纺织业方面的成就,故②错误;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促进了棉纺织业的进步,故③正确;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不是棉纺业方面的成就,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16.英国棉纺织业曾有过一个“狂飙时期”,这一时期棉纺织品出口总额增长了10多倍,机器织布机数量增长了近百倍。“狂飙时期”应该是指(  )‎ A.17世纪中期 B.17世纪末18世纪初 C.18世纪中期 D.18世纪末19世纪初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是在1765年到1840年,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行业,故狂飙时期应在此时间内,故D项正确。‎ ‎17.《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说:“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推动了“交通手段的进步”的是(  )‎ ‎①瓦特 ②哈格里夫斯 ③富尔顿 ④史蒂芬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瓦特改良蒸汽机,是机械动力,推动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①符合题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是纺织领域,与交通领域无关,故②错误。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都是交通领域的发明,故③④正确,选D。‎ ‎18.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形成这一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新型交通工具轮船的发明和创制 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1‎ 答案 D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层面的,结合时间“19世纪后期”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它在世界贸易中的中心地位,故D项正确。A、C两项是“有利条件”而非根本原因,排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B项错误。‎ ‎19.(2018·滨江学考评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航空运输快速发展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项;航空运输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排除C项;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项。‎ ‎20.(2018·安吉上墅高中学测)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 C ‎21.“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的“兴衰消长”的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1787年宪法颁布 答案 C 11‎ 解析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了“日不落”帝国。市场的需求促使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很快成为“世界工厂”。但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美国为核心展开的,美、英两国国力开始出现兴衰消长。‎ ‎22.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项目 ‎ ‎1928‎ ‎1950‎ ‎1990‎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 ‎23.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主要动力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机械特色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 A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故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故称“电气时代”,故A项正确。‎ ‎24.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  )‎ 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工业革命使经济实力剧增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力的增强要求实现自由贸易,使本国有竞争力的工业品能够进入到世界各国;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发展较快,也主张自由贸易。‎ 11‎ ‎25.如下图所示,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据此判断下图所列四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是(  )‎ A.英国 中国 美国 德国 B.德国 英国 美国 中国 C.美国 中国 德国 英国 D.英国 德国 美国 中国 答案 D 解析 近代前夜,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在工业革命后,西方崛起,而中国依然在传统经济道路上徘徊,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逐渐下降,故从左至右第四个国家应该是中国;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迅速崛起,但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渐被美国超过 ,故从左至右前三个国家分别是英国、德国和美国,故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2018·绍兴学考押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英国金融”,最后到达“美国金融”。‎ ‎——摘编自薛涌《怎样做大国》‎ 材料二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所说的四个国家的金融中心城市。(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促成此特点形成的历史条件。(8分)‎ 答案 (1)城市: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 ‎(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欧洲掠夺海外原材料的同时,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 历史条件: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 11‎ 解析 (1)据材料一中“‘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英国金融’,最后到达‘美国金融’”,结合所学得出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欧洲人”“欧洲资本”“欧洲的制成品”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以欧洲为中心,据材料二中“进口牛肉和羊毛……进口咖啡……硝酸盐……铁矿石……蔗糖”得出掠夺海外原材料,据材料二中“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得出输出商品和资本;第二小问条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等角度分析得出。‎ ‎27.环境史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虽重视自然却不只停留于自然,社会经济、思想观念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值得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视角一 “哥伦布的大交换”‎ 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的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摘自克罗斯比[美]《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视角二 “太阳下的新事物”‎ 就环境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纪的环境变化前所未有……火最初被人们使用时,在罗马炼铅,不会给千里之外的北极造成空气污染,但最近,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影响了大气各种成分的比例。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失。‎ ‎——[美]麦克尼尔《太阳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 视角三 “着眼于未来”‎ ‎1945年以来,惊人的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后果——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耗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这种付出高额代价的增长将不可能长期持续,而且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历史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20世纪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你的理解,如何实现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分)‎ 答案 (1)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或答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给美洲人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灾难。‎ ‎(2)因素:工业革命的进行;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结构的改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11‎ ‎(3)实现: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实行环境保护立法;鼓励民众参与环保;创造清洁的能源体系;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每点两分,若答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得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物种交流和传播,给美洲人民及生存环境以及对人类文明影响来回答;第(2)问材料反映了能源结构的改变、环境保护意识等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工业革命、人口因素等角度回答;第(3)问从加强意识、立法、提高素质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