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 M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天津市北辰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第1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
A. 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
B. 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
C. 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
D. 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能够体现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各地区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问题,没有体现百家争鸣是否进入顶峰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体现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频繁问题,没有涉及到文化统一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之间的交流,没有体现儒学的地位问题,故D选项错误。
2.宋代设有给舍与台谏河类职能有别的官员。在中枢决策形成过程中,给舍可以封驳下达的诏令;若颁出的政策内容失当或朝政措置不当,台谏则可规谏廷辨。该举措有利于
A. 激发臣民议政的热情 B. 提升君主决策的质量
C. 完善分权制衡的体制 D. 建立监察制度的架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
- 12 -
根据“给舍可以封驳下达的诏令;若颁出的政策内容失当或朝政措置不当,台谏则可规谏廷辨”可知,给舍具有封驳皇帝诏令的权力,可以减少政策内容失当或朝政措置不当,有利于提升君主决策的质量,故选B;材料信息与臣民议政的信息,排除A;宋朝并非实行分权制衡的体制,无法体现分权制衡体制的完善,排除C;材料只是反映设置给舍及其职责,无法体现建立监察制度的架构,排除D。
3.如表展示了雅典官吏从当选到卸任要经过的公民大会“四关”检查
这表明古代雅典
A. 贯彻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B. 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制衡
C. 不断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D. 直接民主制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雅典官吏从当选到卸任要经过的公民大会“四关”检查,要受到公民大会的监督,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制衡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吏,而不是在强调公民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无关,排除D项。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根据下图航线,判断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海上航线的一组国家
A. 英法俄 B. 英美俄 C. 荷英俄 D. 英荷法
【答案】D
【解析】
- 12 -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荷兰、法国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故选D;俄国开辟出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不符合“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海上航线”,排除ABC。
5.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体闲。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近代交通发展的迅速
B. 民众财富收入的增加
C. 工厂制度影响的深远
D. 生活方式日益国际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广泛建立了工厂制,人们的工作时间都有固定的安排,这也就导致人们的休闲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故C项正确;导致材料中的变化的主因是工业革命,排除A;民众财富的增加只会使得出行休闲的可能性增加,而非定时休闲,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国外生活方式的引入,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时间点“19世纪中期后”;从中分析出是工业革命时期。
6.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
A. 《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 B. 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
C. 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D. 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在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万国公法》,体现了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律解决外交事务的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反映总理衙门“参酌援引”而并非完全执行《万国公法》,不能说明《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排除B项;当时处于洋务运动期间,西学东渐仍在器物阶段,排除C项。故选D。
7.1863 年到1891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表明
- 12 -
A. 西方国家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B. 西方列强抢夺在华商品市场
C. 西方列强加紧对华原料掠夺 D. 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砖茶”“缫丝”“为皮革、羽毛、毛皮、棉花等打包”可知,西方国家在华主要经营内容都属于原料,说明西方列强加紧对华原料掠夺,故选C;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1895年后西方国家加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A;抢夺在华商品市场表现为倾销商品,排除B;商品输出指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向国外销售商品,D不符合题意,排除。
8.德国诗人科拉·邦德在1919年发表的《听着,德国人》文章中,号召德国人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许多学者认为《道德经》可以医治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消解强权意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B. 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C. 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D. 战争对西方文明的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1919年”可知是在一战结束后,此时《道德经》在西方受到欢迎主要是由于战争对西方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坏,故选D;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明显无法成为《道德经》在西方受到欢迎的原因,排除A;此时欧洲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排除C。故选D。
9.孙中山在1920年《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莲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倡导此种新文化运动,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由材料可推断出孙中山此番言论的意图是
A. 强调国民党应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
- 12 -
B. 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C. 要进行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D. 借鉴五四经验调整革命策略和方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肯定了五四运动促进青年思想觉醒,促进革命思想的传播。结合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史实可知,孙中山的这番言论的意图是借鉴五四经验调整革命策略和方法,D正确。AB两项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10.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为着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欢迎的。……外国投资的容纳量是非常广大的。”1953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时,却删除了这段话。对此,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
A. 中国对外政策已从开放转向保守
B. 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体现
C. 美国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的政策
D. 抗美援朝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回答时注意时间“1953年”。从材料可以看出后来删除了“外国投资是我们欢迎的”这种观点,主要是因为当时在外交上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应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边倒
11.20世纪60年代,美国漫威公司创造了绿巨人浩克这一漫画人物形象,情节是苏联间谍在实验中搞破坏,主人公由于受到伽马射线的辐射而变成了绿巨人。这一艺术创作反映出
A. 美国民众对于苏联崛起的恐惧
B. 漫画人物形象塑造受到时代影响
C. 美苏两极对抗扩展到文化领域
D.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答案】B
- 12 -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美国影视形象的塑造刻意地针对苏联,这反映了在时代大背景下美国影视公司的冷战思维,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民众的情绪,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美国一方,无法体现美苏双方,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
12.20世纪70年代,美国某一经济学派对比了主要资本国家经济状况后,发现凡是储蓄率和投资率较高的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其生产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反之则较慢。这说明此时期
A. 政府加强对经济全面干预是大势所趋
B. 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理论已经失灵
C. 政府对金融的管控力度决定经济态势
D. 政府需扩大开支方能解决经济“滞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凡是储蓄率和投资率较高的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其生产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反之则较慢”可知储蓄率和投资率较高产生低通货膨胀率,生产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低失业率,题干现象打破了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理论中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不能并存的假设,故B项符合题意;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国家干预提高就业率,与题干不符合,排除A项;政府对金融的管控力度、政府需扩大开支都体现了国家干预措施,而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国家干预成效不大,排除CD。故选B
13.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A. 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 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 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 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答案】A
【解析】
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是跨制度合作,丰富了“一国两制”内容,故A
- 12 -
正确;“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无法体现“独特的优势”,排除B;CD选项无法体现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独特的优势”,排除CD。
14.“维新运动时期出现的报纸显然是一种新型报刊的开端。这种属于社会精英的报刊在版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和通商口岸的报刊有明显……维新派报纸有两个主版面,一版专用于报道新闻,包括有关重要政策的诏令,全国其他地区的地方新闻以及重要的国际事件。另一版专用于社论,主要是关于国事的政治……这些社会精英的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报道,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材料主要表明维新派的报纸的特点是
A. 体现了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 B. 宣扬了师夷制夷的政治主张
C. 社会精英的时事政治性报刊 D. 变法改革救亡图存的时代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这些社会精英的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报道,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可知,维新派的报纸重视救亡图存、寻求立国之道,体现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故选A;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制夷,排除B;C项无法体现“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变法改革”的信息,排除D。
15.按照国际通行的归类方法,目前世界上共有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600多个,分布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特区的贸易总额现在已高达万亿美元,其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7.7%增至1985年的20%,直至1990年突破33%大关。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经济特区产业结构和功能的优势日趋扩大化 B. 经济特区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C. 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D. 经济特区化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经济特区的贸易总额现在已高达万亿美元,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经济特区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特区产业结构和功能,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除C;材料也无法体现经济特区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排除D。
- 12 -
第11卷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 (明) 宋濂《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始于何时?对后世有何影响? 元朝面对辽阔疆域,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 《清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钱乘旦 《英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怎样的榜样?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村民自治的性质。综上,谈淡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答案】(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影响:为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创新:行省制度
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
- 12 -
)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经济性质功能明显;三大组织相互关联。
(3)榜样: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
(4)性质: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
认识:政治制度是治理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政治制度的选择要符合本国社会、经济、文化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不应照搬别国。
【解析】
【详解】(1)时间: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为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创新:根据“行中书省十有一”得出行省制度。
意义: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等角度分析总结。
(2)主要特点:根据“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得出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根据“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得出宗法关系作用重要;根据“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得出经济性质功能明显;根据“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得出三大组织相互关联。
(3)榜样: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等。
(4)性质:根据所学可知,村民自治是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是基层民主制度。
认识:综合材料和所学,可从政治制度是治理国家,社会稳定根本保障,政治制度的选择要符合国情等角度分析总结。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
——《苏联兴亡史》
“(苏联)五年计划 (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原因。从西方自身境况角度指出其对苏联从“怀疑”到“模仿”的态度转变的原因,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 12 -
1978年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适用价值规律。”1984年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 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 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发生变化的表现和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经济体制变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1)成就:国家实现了工业化,1937 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因素: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需要。
(2)表现:农村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背景:传统经济体制缺乏活力,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思想理论的解放探索不断深入。
(3)原则: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遵循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解析】
【详解】(1)成就:根据“成功地把一个落后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结合所学得出国家实现了工业化,1937 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原因:根据“(苏联)五年计划”,结合所学得出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根据“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和留学”得出引进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因素:根据“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得出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根据“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得出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需要。
- 12 -
(2)表现:根据“1978年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结合所学得出农村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根据“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适用价值规律”得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出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结合所学,还可从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等分析总结。
背景:根据所学,可从传统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思想理论的解放探索不断深入等角度分析总结。
(3)原则:综合材料,可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遵循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等角度分析回答。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民族危机愈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愈高,教育救国的思潮就愈为高涨。各时期教育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从“睁眼看世界”、到“变器不变道”再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从知识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心理层次,教育救国论者在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中对“教有救国”内涵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教育救国论者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时至今日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吴玉伦 《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自拟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答案】(1)论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亡图存主题是一致的。
(2)论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促使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其中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推动了探索学习器物的救国之路。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变法,要求兴学校、改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习制度的救国之路。
《辛丑条约》签订后,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救国探索由制度层面发展到思想层面。
- 12 -
(3)结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教育救国的内涵伴随中国近代救亡图存主题逐渐丰富和深化。
【解析】
【详解】根据“救亡图存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可提出论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亡图存主题是一致的。论据:结合所学,可从洋务运动的教育措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推动了探索学习器物的救国之路;维新变法运动兴学校、改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习制度的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救国探索由制度层面发展到思想层面等角度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教育救国的内涵伴随中国近代救亡图存主题逐渐丰富和深化。
- 12 -
相关文档
-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2021-08-2713页
-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2021-08-271页
-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2021-08-2712页
- 【历史】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二2021-08-2713页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0届高三二模2021-08-2712页
- 【历史】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二2021-08-2712页
-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2021-08-2715页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二2021-08-2712页
- 上海市静安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2021-08-2613页
- 上海市普陀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历2021-08-26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