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00 KB
- 2021-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分层作业(八)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练]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有( )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C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依然认为中国落后的只是技术,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说明统治者当时依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对自己的落后仍认识不清,故选C项。]
2.《海国图志》记载:“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D [《海国图志》通过对西方的先进技术的介绍,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但不足以改变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项正确。]
3.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A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固有观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时期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农民阶级对西方文明反映的政治主张,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时期明确提出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D项错误。]
- 5 -
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逸出封建制度,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才能逸出封建制度,D项符合题意。]
5.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是( )
A.立宪法,开国会 B.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兴学校,废八股 D.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A [结合题干材料信息“超越”“新的历史高度”等,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的主张对比可知维新派的不同之处。B项是三者共同之处,故排除;A、C、D三项都属于维新派的主张,但维新派超越地主阶级的地方主要是他们倡导“制度”之变,与此对应的为A项。]
6.“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B [抓住材料中“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这一关键信息,可判断该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思想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分析备选项,可知答案为B项。]
7.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
C.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D.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
D
- 5 -
[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进化论”思想,故A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具备推动革新的动力,故B项错误;1879年,维新变法运动还未开始,故C项错误;题干中“严复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还不认同西方文化,故D项正确。 ]
8.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C [题干材料把维新变法比喻成“一股新鲜的气息”,导致人们从“封建闭塞”的气氛中清醒过来,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C项正确。]
[冲A挑战练]
9.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A [A项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原来的土煤“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样减轻了税收对开平煤矿的压力,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项错误:题干仅仅说明政府降低税率,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项错误:此举对抵制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并没有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项错误:降低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但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着很多弊端,不可能实现煤矿业稳健发展。]
10.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
- 5 -
11.明清以来,中国思想界对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二 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如何认识孔子学说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意图。
[解析] 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李贽的思想冲击了旧的正统思想,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第(2)问从材料信息可知,康有为认为孔教是中华文明之魂。其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反对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化。意义:冲击了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儒家学说是中华文明之魂。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全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反对哪些观点?实质何在?
(3)材料三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的论证依据是什么?
- 5 -
(4)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论证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的作者回答“派别”;“主张”从材料中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归纳“观点”;结合派别回答“实质”。第(3)问根据材料归纳“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第(4)问根据材料的作者和出处回答“派别”;“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派别:洋务派。只主张改变某些规章制度和生产技术,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
(2)反对兴民权。反对君主立宪,反对维新变法。
(3)派别:顽固派。依据:把变法和救亡联系起来,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实驳斥封建顽固派的迂腐守旧。
(4)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从理论上阐明了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5 -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2021-08-2712页
- 2020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近代以来2021-08-278页
-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2021-08-2711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5单元15 交通和通2021-08-276页
- 2020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2021-08-2760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2课 甲午2021-08-275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2021-08-276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16课 雅典2021-08-273页
- 2020版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2021-08-2738页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单元2021-08-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