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2021-08-27 发布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作业 岳麓版必修3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 [随堂检测]‎ ‎1.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话:“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这里所谓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为(  )‎ A.古典文化/人文主义 B.神学思想/自由主义 C.君主专制/自由主义 D.经院哲学/唯物主义 解析:选A。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文化,即古典文化,实质上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是19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开展的,时间不符,故B、C项错误;经院哲学是产生于11—14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而唯物主义不符合文艺复兴的内容,故D项错误。‎ ‎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平等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解析:选B。《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被称为“人曲”,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文艺复兴并未打碎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故A、C、D项错误。‎ ‎3.建筑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中世纪,由于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能否得救,因此修建陵墓时大多注重表现死者生前的功德和对上帝的虔诚。到十五世纪时,陵墓的修建则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建筑风格的改变 C.思想解放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消失 解析:选C。十五世纪陵墓修建“突出了世俗因素”,结合时代特征,可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帮助人们摆脱宗教束缚,树立新的观念,故C项正确;科技的进步与风格是否世俗之间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建筑风格的改变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还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故B项错误;十五世纪宗教束缚减弱而非消失,故D项错误。‎ ‎4.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 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解析:选A。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利用宗教来表现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彻底否定教皇权威的是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的是启蒙运动,故C、D项错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 材料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说“复生”和“新生”的理解。‎ 解析:“复生”应该理解为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再次兴起;而“新生”则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复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可以说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复兴。‎ ‎“新生”理解: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该历史事件提倡理性,抨击宗教,且“第一次”使人类走出对自然的恐惧,也即自然科学有所发展,故所指为文艺复兴,该时期提倡人性与理性,同时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在消除宗教神秘主义方面没有多大功效,同时与自然科学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科学革命一般认为发生于16—17世纪,其有利于人走出自然恐惧,但不属于第一次,其次科学革命此时还未否定宗教,故未对传统权威构成撼动,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价值也不是在科学革命中,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不符合第一次从自然恐惧中走出及其他特征,故D项错误。‎ ‎2.“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解析:选C。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 ‎3.“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征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解析:选B。由“失踪的古典文化”可以判断出,题干材料指的是文艺复兴,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将西方人文主义重新发扬光大,为资产阶级服务,以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不仅仅是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束缚,而且重新发扬古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并没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政治构想,故D项错误。‎ ‎4.“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 4‎ 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解析:选D。材料信息表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再盲从皇帝和教皇,不甘心“当观众”,而是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要求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D项。‎ ‎5.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在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 A.神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 B.人体缺陷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化 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 D.造型艺术开始从世俗走向神殿 解析:选C。文艺复兴之前的圣母大多是神情呆滞、不可亲近,而圣母表情的丰富,这种变化正是人文主义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6.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  )‎ A.鼓励个人的奋斗 B.反对封建等级特权 C.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 D.否定上帝的存在 解析:选B。从“是自为的”,能看出其鼓励个人奋斗,不过并非其实质,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彼特拉克的话中,可以看出其反对世袭的贵族,也就是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冲击天主教会思想,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并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故D项错误。‎ ‎7.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 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 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解析:选C。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并非培养科学人才,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与科学方法论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可见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与民主政治制度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8.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pseudorevolution)。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这种观点(  )‎ A.认为文艺复兴的实际影响有限 B.肯定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革命 C.指出文艺复兴的内容脱离群众 D.强调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色彩 解析:选A。由题干“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可以看出,题干指出了文艺复兴影响的有限性,故A项正确;同理,‎ 4‎ 题干虽然提及了文艺复兴有革命性的一面,但更侧重于强调它影响的有限性,故B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提及文艺复兴内容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只提及了文艺复兴的“类革命”,并没有提及其资本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宋元白话短篇小说和《十日谈》都出现于公元十一至十四世纪之间的封建社会。它们产生的时间虽有先后,但其时代背景和赖以生长的土壤和条件却是相似的。这两种小说的基本倾向都是进步的。宋元白话短篇小说中思想成就最高的故事首推《碾玉观音》。主人公璩秀秀因父母家贫而卖身为奴,她爱上了王府中的碾玉匠崔宁后,主动怂恿崔宁私奔,竟被郡王捉回,秀秀被杖责而亡,崔宁被发配。《十日谈》中的名篇“伊莎贝拉”描述的是小市民阶层中一对苦命鸳鸯的遭遇。失去双亲的少女伊莎贝拉与家中伙计罗伦佐暗中相爱,不幸被她哥哥发觉,罗伦佐惨遭暗杀,伊莎贝拉把情人的头颅藏在花盆中,栽上花,朝夕用泪水浇灌,终日为伴,后花盆又被狠心的哥哥私下拿去。绝望的少女伊莎贝拉终于哀坳而绝。‎ ‎——《宋元白话短篇小说和〈十日谈〉中的爱情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科技两方面说明“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日谈》中“伊莎贝拉”和《碾玉观音》两部小说共同的进步性并简析两部小说产生的相似历史条件。‎ 解析:第(1)问限定了答题的角度,即从经济、科技两个方面,并要注意时间信息。第(2)问,《十日谈》中“伊莎贝拉”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而《碾玉观音》描述了自由恋爱的故事,两者都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的罪恶。从经济与思想两个方面来分析历史条件。‎ 答案:(1)经济方面: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普遍;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瓷都,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水路交通发达,对外贸易活跃。‎ 科技方面: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展到巅峰状态,并向西方传播,推动科技的发展。‎ ‎(2)进步性: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要求平等自由和解放的理想,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倾向。‎ 历史条件:城市工商业和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封建思想的束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