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4.50 KB
  • 2021-08-30 发布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跟踪检测(解析版)岳麓版必修1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下列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背离的事件是( C )‎ A.金田起义 B.反抗侵略 C.天京事变 D.北伐西征 解析:“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团结进取的精神,金田起义、北伐西征以及反抗侵略都体现了这一精神,故A、B、D不符合题意;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内部的斗争,和这一精神相背离,故C符合题意。‎ ‎2.“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B )‎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倡导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解析:材料“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借助神权重建封建等级秩序,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太平天国核心领导层凝聚力,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大同思想,故D错误。故选B。‎ ‎3.下表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言论,对表格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C )‎ 英国 ‎《北华 捷报》‎ ‎1862年 太平军大肆破坏市场、摧残市场,是血腥的十字军 毛泽东 ‎1939年 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总计有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A.英国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B.毛泽东从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地位的这一角度评价 C.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应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D.两者评价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 解析:‎ 6‎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英国《北华捷报》认为太平天国是“血腥的十字军”,这是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毛泽东在1939年从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地位的这一角度评价太平天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英国的评价立场是殖民者的立场,并不能说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应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因为英国和毛泽东两者评价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解析: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导致,故D正确;斗争的战略决策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统治阶层思想腐朽根源于阶级局限性,故B错误;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故选D。‎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解析:材料“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故A正确;“宗教改革”属于近代西方的运动,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运动,充分发动了群众,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革命精神是否彻底,而是说明农民阶级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故D错误。故选A。‎ ‎6.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 B )‎ 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 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 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 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 解析: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是看在太平天国反清的目标与自己一致,这属于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内容,“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是说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民主而言,仅仅是改朝换代而已,这是强调政治民主,属于现代化史观的范畴,故选B;A、C、D均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治国方案,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的变化,不能说明( A )‎ A.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B.中西文化之间碰撞和交融 C.传统治国理念的改变 D.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儒家大同思想的反映,追求小农经济,《资政新篇》是西方思想影响的产物,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中西文化之间碰撞和交融、传统治国理念的改变和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故B、C、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列强的侵华方式是武力侵略和商品输出,这一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 ‎8.从内容上看,下图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A )‎ 6‎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 ②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据材料图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在个体劳动、分散经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所有财物,这是一种空想,加上连年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资政新篇》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故两部文献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也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故①②正确,故A选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内容,《资政新篇》也不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③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不是局限性,故④错误。故B、C、D选项都错误。故选A。‎ ‎9.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B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解析:题干中“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反映了清朝的腐朽和黑暗统治,“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反映了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金田快有新君出”,说明太平天国运动还未发动,此歌谣可作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的佐证,故答案为B;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0.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D )‎ A.力图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B.小农的保守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合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解析:‎ 6‎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并没有认识到海外英民是侵略中国反而认为是“归顺我朝”,足以证明太平天国对西方列强侵略扩张的本质认识不清,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力图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不属于“局限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尔海外英民并不是外来反清势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D )‎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 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解析:材料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四不象的天主教’”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说明国民在心理上排斥四不象的天主教,反映了太平天国没有让国民有一个正确的信仰才导致洪秀全的失败,即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D项。‎ ‎12.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核心。洪秀全受西方宗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太平天国运动由初期的反孔到尊孔,是因为反孔、推行拜上帝教的思想遭到人们的反对,影响其政权,因此不得不调整。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 ‎——汪士铎《乙丙日记》(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马恩全集第15集《1860·中国纪事》‎ 材料四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6‎ 材料五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12分)‎ ‎(3)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8分)‎ 答案:(1)态度:敌视(或否定)。依据:称太平军为“盗”和“逆匪”。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 ‎(2)材料二是从人民革命、反封建压迫和民族抗争、反外来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的;材料三、四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进步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的。‎ 材料二的理由:太平天国的斗争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材料三、四的理由:太平天国缺乏科学思想的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之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历史潮流。‎ ‎(3)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作者把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等人称为“逆匪”可以判断;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概括。(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一种观点是肯定太平天国运动,一种观点是否定太平天国,他们分别是从民主革命的角度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的。关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两种观点,我们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要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来进行说明。(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方面的变革回答;第二小问,可从小农经济的本质等方面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6‎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2分)‎ 答案:第一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出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 第二种观点判断: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运动长期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颁布的《资政新篇》虽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 解析:本题属小论文写作题,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如何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即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高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在此基本上明确表达学生自己的态度,即表明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态度;然后,寻找相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往往采用正反论证或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两种模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