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5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学习总结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及对中国社会巨变的影响
1.三民主义(旧、新)指导下的民主革命实践及影响
(1)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
(2)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先后领导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3)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同时,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革命运动掀起高潮。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影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3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打破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禁锢,提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决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3.当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
(1)内容:第一次思想解放: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了“个人崇拜”,经历大约一年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便大致完成;第二次思想解放:1992年破除姓“社”姓“资”的框框,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思想解放:1997年破除姓“公”姓“私”的框框,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三次思想解放是第二次思想解放的继续。
(2)成果: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历经5年时间、两次党的代表大会、两次思想解放的高潮。这个过程概括起来有两大思想成果:其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其二,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新理论。
(3)特点:①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在警惕右的同时,主要防止“左”。②每一次思想解放,都给广大干部和群众带来摆脱枷锁般的解放感,给被压抑的生命带来跃动的复苏。③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思想解放不能一劳永逸,旧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一个高潮过去了,还会出现新的高潮。
例题 (2014·课标全国Ⅱ,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题思路]
一明考点:本题以近代军阀推行主义为切入点,考查近代民主思想。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二抓关键:材料展示的是四类人都强调主义,三派为军阀,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是为了扩大革命的影响,三个军阀则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析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项错误。
排除
B项
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的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错误。
排除
C项
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可知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C项正确。
正确
D项
孙传芳标榜的“三爱”不是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
排除
答案 C
——评价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侧重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怎么样”,而且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即在知识框架下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在史实框架下注重对历史理论运用的考查,在旧知识框架下注重对创新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评价型选择题日益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之一。
(2)解答方法
①背景法,适用于与所学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
②理论法,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对历史的评价离不开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许多题目命制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
③史学法,即按历史学中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如一分为二法、阶段评价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
④史论结合法,弄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根据题干给出的结论,分析其与备选项中的史实的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3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2021-08-309页
- 2020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一)专题一中国2021-08-305页
- 历史卷·2018届安徽省滁州市部分高2021-08-307页
-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2021-08-304页
-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2021-08-304页
-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一2021-08-305页
- 2020高中历史 专题2 近代中国资本2021-08-303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2021-08-304页
- 高中历史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2021-08-3033页
-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课时2021-08-3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