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 MB
  • 2021-08-30 发布

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选修3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检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答案 B 解析 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迫切需要抢占更多的殖民地,故B与题意相符。‎ ‎2.下面是19世纪末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A、B两国的矛盾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矛盾 11‎ B.以B为中心的军事集团于1907年形成 C.1892年图中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出现 D.导致两大集团对峙的根本原因是巴尔干问题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A、B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判定A指“法”,B指“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故A错误;以B为中心形成的是同盟国集团,1882年形成,故B错误;导致对峙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故D错误。1892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开始出现,故选C。‎ ‎3.下列图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    美国      德国      英国 我要你忠于  德国征召潜水  加入你祖国的军 美国军队    艇员海报   队,上帝保佑国王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与民主 ‎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答案 A 解析 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可知,列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故A项正确。B项仅仅是指法德的目的;C项错误;D项不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4.有人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  )‎ A.德国和法国 B.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 C.意大利和法国 D.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 11‎ 答案 B 解析 引发战争的两个小国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德等国相继参加进来。‎ ‎5.(2017·金华高二检测)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B.借此与双方进行贸易,扩充美国的实力 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采取中立政策,其直接目的在于“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故B与题意相符。‎ ‎6.“我们(参战)的动机并不是复仇……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 B.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进行正义战争的协约国集团 C.战争态势的发展对协约国不利促使美国急于参战 D.美国认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必将是其争霸世界的对手 答案 D 解析 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而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其最大障碍。‎ ‎7.(2018·“七彩阳光”联盟学校高三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到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过程。下列大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索姆河战役开始 ②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③《布列斯特和约》签署 ④凡尔登战役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索姆河战役开始于1916年6月,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在1917年,《布列斯特和约》签署在1918年,凡尔登战役结束在1916年12月,故①④②③排序正确,故B正确,A、C、D都错误。故选B。‎ ‎8.下表是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美国(  )‎ 11‎ 年份 同协约国贸易 同同盟国贸易 ‎1914‎ ‎8.24‎ ‎1.69‎ ‎1915‎ ‎19.9‎ ‎0.11‎ ‎1916‎ ‎32.14‎ ‎0.01‎ ‎①放弃中立主义政策 ②奉行国家利益优先战略 ③已倾向协约国 ④综合国力世界第一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借此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从材料中也可以看出美国与双方都进行贸易,并没有在此时放弃中立主义政策,①不选;从贸易总额来看,美国奉行国家利益优先战略,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已倾向协约国,故②③都选;仅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美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④不选。‎ ‎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列强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B.意大利政府是毫无信义可言的政府 C.同盟国集团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D.协约国集团比同盟国更具有吸引力 答案 A 解析 意大利本身是同盟国集团的成员,但战争爆发后,它没有加入同盟国一方,而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这反映出列强选择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自身的利益。‎ ‎10.《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该材料主要表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 C.第一次世界大战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主要表明在军事方面,与破坏社会生产力无关,故A错误;“总体战……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需求”,表明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故B正确;材料针对“旧的供应体系”,与“催化新技术”不符,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妇女”,故D错误。‎ 11‎ ‎11.战争给法国带来沉重的苦难,孩子们在垃圾中寻找能吃的东西,有人只能居住在旧果皮箱里。在战争最为激烈的德法边境,村庄和城镇全部化为灰烬。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作为西线的主要战场长期遭受战争的打击和破坏 B.德国的速战速决战略 C.德国武器先进 D.法国武器落后 答案 A 解析 A、B、C、D四项都是其原因之一;但符合题干“主要原因”之意的是A项,因为是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12.1918年2月英国下议院一反四年前的敌视态度,以385票赞成55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这表明(  )‎ A.战争改变了社会结构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战争促进了科技进步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力短缺,导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她们的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随之增强,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13.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传播了社会主义的观念 D.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印度支那”“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及“1926年”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故选B。‎ ‎14.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11‎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战后人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绪增长,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刚好迎合人们的愿望。‎ ‎1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世界,其表现有(  )‎ ‎①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②美、日两国崛起 ③欧洲诞生了一些新兴独立国家 ④亚、非、拉掀起了新的民族独立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新世界是战争期间或战后刚刚出现的事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美、日两国利用战争经济崛起,随着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的垮台,波兰等一批民族独立国家诞生,同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走向高涨。‎ ‎16.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西方衰落”的开始,刺激了西半球和远东的世界权力中心的成长。这里的“世界权力中心”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 A.美国和中国 B.苏俄和日本 C.美国和日本 D.苏俄和中国 答案 C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都受到沉重打击,欧洲对世界的操控能力减弱,而在太平洋地区的美、日两个国家实力增长,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由此可知,C与题意相符。‎ ‎17.有人认为美国“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的实质是称霸世界,使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是(  )‎ A.与苏联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B.策划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组织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答案 B 解析 《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使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其他选项与题干不相符。‎ 11‎ ‎18.1923年元旦,中日双方铁路主权交接仪式在青岛朝城路举行,中国北洋政府收回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并一切附属财产,悬挂了八年的“日本山东铁路管理局”的牌子终于摘下,“中国胶济铁路管理局”随之揭牌。中国收回胶济铁路所依据的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 B.《五国条约》‎ C.《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 D.《九国公约》‎ 答案 C 解析 在华盛顿会议后,中日通过双边谈判,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19.下图为国际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了《非战公约》‎ D.国联的成立是历史的倒退 答案 B 解析 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A错误;在国联的组织下,缔结的是《日内瓦议定书》,故C错误;国联的成立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故D错误。故选B。‎ ‎20.(2018·金华高二检测)1948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 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 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D.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 答案 D 解析 “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体现出的是国联的开创性、探索性以及经验和教训。故A、B、C均符合题干中的总结,而D是国联的实质,与题干信息不符。‎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 材料一 当时,三国同盟无论就其宗旨或盟约条款来说,都决不是侵略性的。……但是,在法国和俄国看来,它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正式宣战前,俄国一直误认为德国将以其本身的总动员来答复俄国的局部动员,所以也就决定不让德国占这样的便宜(率先进行军事动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史话》‎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题词。所有的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 材料四 德国议员们在一致通过了50亿马克的战时公债案后,又表决休会4个月。照当时一般人的想法,这场战争有4个月的时间也就大致可以结束。‎ ‎(1)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两大军事集团间各国是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审视对方的?(4分)‎ ‎(2)材料三、四反映了欧洲各国在战争开始时对战争是如何预计的?(4分)‎ ‎(3)与战前的估计恰恰相反,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了怎样的一场战争?列举在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及其特点。(8分)‎ 答案 (1)对立、惧怕、猜疑、不信任、误解。‎ ‎(2)认为战争将会是短暂的,对战争后果估计不足。‎ ‎(3)旷日持久的战争。战役及特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凡尔登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日德兰海战是最大的一次海战。‎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相互之间的猜忌。第(2)问材料三、四反映的是列强对战争的形势估计不足。第(3)问依据基础史实进行概括即可。‎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1‎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8分)‎ 答案 (1)趋势: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原因:欧洲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2)原因: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 后果: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影响: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殖民地或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哪两个国家在什么问题上的矛盾?(2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根据材料二,分析如此规定对哪国有利,其主要意图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分歧,并利用所给材料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英美在建立国联问题上的矛盾。‎ ‎(2)目的:利用国际联盟干预世界事务,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控制国联进而称霸世界。对英国有利。主要意图:加强对国联的控制,回击美国的争霸。‎ 11‎ ‎(3)是否参加国联。原因:美国没有达到操纵国联的目的。‎ 解析 第(1)问,阅读材料,综合分析各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主题是国联建立问题,体现英美之间的矛盾。第(2)问,对材料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美国冠冕堂皇的表面理由所迷惑;对材料二的分析要考虑英国和自治领之间的关系,由于英国拥有不少自治领,在国联大会上自然会占上风。“主要意图”应结合其国家利益来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威尔逊到处兜售国联方案和国会最终否决参加国联的议案来回答。‎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国会共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日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美国对此深为沮丧,因为它无法将夏威夷群岛以西的任何基地建为可支援舰队作战的大型基地了。日本早已承诺不在其托管岛屿上建立基地,现在又承诺在台湾修建海军基地。事情看似公平,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然而,将《五国条约》与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另外两个协议——《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相权衡,该条约的基地条款显得无足轻重。《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军备竞赛带来了哪些危害?美国为此提出了什么计划?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依据何在?“历史,又一次不幸言中了”是指何事? (8分)‎ 答案 (1)危害:军费开支过大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人力;造成社会不稳定。(任意答对2点即可)‎ 计划:限制海军军备。‎ 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向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出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以取得信任。‎ 11‎ ‎(2)依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日本在此的防御工事已经竣工),英国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的保证;《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日本仅作虚幻的保证。‎ 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1‎